2018年,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與敦煌研究院合作開啟項目——仿製敦煌壁畫樂器,並進行延伸開發。數十年專注於敦煌壁畫樂器仿製與開發研究的專家鄭汝中老先生貢獻出了自己的全部研究成果。
從春末到初秋,從上海、揚州、北京、蘭州到敦煌,200餘件樂器在鄭汝中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和樂器製作師傅們的共同努力下,一點點製作成型。
影片以紀實採訪和影像資料為主,生動展現了敦煌壁畫中眾多樂器的前世今生。
上集
敦煌莫高窟是一座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窟內的壁畫中繪製了大量古代樂器。從北涼、北魏一直到西夏、元,各種樂器圖形的繪製延續了十個朝代,連續近千年,留下了中國也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同時也是獨一無二的珍藏。
為了打開這個沉默又珍貴的音樂世界,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鄭汝中等研究專家就開始致力於對這些樂器圖形進行研究,既展現中國樂器的發展演變歷程,同時也嘗試著將樂器復活,使其從圖形變為可演奏的實物。
琵琶、花邊阮、彎琴、篳篥等在壁畫中塵封了數個世紀的樂器在研究專家和樂器製作工匠的努力下,重新奏出了樂聲。
下集
雷公鼓、方響、胡琴、箜篌,這些慢慢甦醒的古樂器,每一件都凝聚著樂器研發者對於重現昔日音樂世界,重奏盛世華章的想像。但對於它們的研究和製作者來說,要把壁畫上的圖案變成具有實用價值的樂器,最重要的不是思古之情,而是要有創新的思想。
因此這批敦煌仿製樂器不是一味的復古,而是在設計製造的過程中,加入了很多當代製作手法。此次敦煌壁畫樂器的仿製與開發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古樂器的魅力和千年傳承也藉此得以呈現。
敦煌樂器的重現,不僅是手工製作的巔峰時刻,跨越歷史長河,它們將用於敦煌古樂的演奏演出,重現千年前空山凝雲般的敦煌音樂盛景。
9月23/24日 20:00 CCTV-10
9月25日 00:00 優酷全網獨播
製片人 | 李東珅
監製 | 趙啟辰 蕭屺楠
導演 | 李樂
撰 稿 | 孔麗麗 常夏 滕飛 李樂
學術顧問 | 朱曉峰
出品單位
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
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聯合攝製
甘肅絲綢之路文化創意工場有限公司
甘肅伯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寧波正行文化傳媒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攝製單位
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行業推廣 | 紀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