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新區推動產城融合,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潤文)11月20日,無錫市高新區(新吳區)梅裡古鎮正式開街,這是該區推動產城融合,以吳文化為底蘊打造的一個文化旅遊項目。

三千多年前,西周周太王長子泰伯,從陝西岐山奔波千裡至江南梅裡(梅村),將中原文化傳播於荊蠻之地,建立了江南第一個文明古國——「句吳」。梅村也因此成為了吳地江南文化的重要源頭,史譽「句吳古都」「至德名邦」,享有「江南第一古鎮」美譽。

無錫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新吳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崔榮國表示:「我們將進一步把梅裡古鎮作為建設『美麗無錫』、推進『產城融合』、實施『文化+』戰略的具體實踐,以『有山有水有鄉愁』的江南文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1992年,無錫國家高新區經國務院批准設立。2015年,以無錫高新區、新區為基礎成立新吳區。目前,高新區(新吳區)現已成為無錫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科技創新基地和轉型發展引擎,承擔著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兩個國家戰略。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公益性公共設施和公共資源等文體設施相對缺乏成為高新區發展的一個短板。

11月4日,為補短板、惠民生、優品質、提質量,新吳區發布了《新吳區文體設施布局研究》,對轄區內文體設施進行了優化布局,解決文體服務「不平衡」「不充分」「不美好」的問題。

立足現狀,新吳區提出「全面實現文體載體更國際化、更高質量發展」的總目標,以及「全面建設更具人文品位、更具科技創新的綜合型文體設施」「全面構築更均等普惠、更高效便捷的複合型文體設施」的分目標。

建成1個區級文化中心、3個片區級文體中心、10個「十五分鐘生活圈」級文體設施、N處基層社區級文體遊園的「1+3+10+N」的文體設施布局結構。

「十五分鐘生活圈」級文體設施包含文體站、文體場地、文體公園三類,基層社區級文體遊園則是結合社區用房、社區公園,採用「文化+體育+公園」複合模式建設。

無錫市副市長、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蔣敏說:「文體設施作為城市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政府保證人民整體素質、實現社會公平和統籌城鄉的重要手段,推動產城融合將讓城市變得更美好,提升居民幸福感。」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衡陽高新區:產城融合 推進宜居新城建設
    目前,衡陽高新區基本形成了「一區兩園四城」的發展模式(「一區」即衡陽高新核心區,「兩園」即白沙工業園、白沙軍民融合產業園,「三城」即衡山科學城、深圳科技城、華夏幸福汽車產業新城),也是衡陽市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2017年成功躋身全國高新區第二方陣,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的產城融合示範區初見雛形。
  • 世界名城目標下的轉型樣本:產城融合再造美麗杭州
    行政區與國家級高新區合二為一的這裡,去年實現信息經濟規模1589億元人民幣,增長25.0%。與此同時,一座年輕城區也在濱江崛起:智慧經濟帶動該區從農村跨向城市,從城區升級科技新城。而百姓獲得感的提升,生活配套的完善,又助力產業源源不斷的吸引人才到來,也積蓄著區域發展的未來。  杭州高新區(濱江)區委書記詹敏表示:「濱江區這些年的戰略是四個詞:產業引領、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民生優先。」
  • 「產城人」融合,南昌高新區繪製航空城發展幸福圖景
    「產城人」融合,南昌高新區繪製航空城發展幸福圖景 2020-11-30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惠州市委書記李貽偉強調打造仲愷版「深南大道」推動產城人融合
    惠州市領導與各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昨(28)在仲愷高新區舉行,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貽偉主持會議並強調,仲愷大道沿線要結合每個單元不同的特點因地制宜進行更新改造,下定決心把仲愷大道打造成仲愷版的「深南大道」,同時要搶抓發展機遇大力引進更多優質項目,要大力提升城鎮化水平和城市品質,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希望各縣(區)和相關單位相互啟發和學習借鑑仲愷經驗,共同邁向一流。
  • 冉華章:堅持以城聚產以產興城,推動產城景深度融合發展
    冉華章率隊到浦裡新區調研時指出堅持以城聚產以產興城 推動產城景深度融合發展夏鄭峰等參加8月21日,區委書記冉華章率隊到浦裡新區調研城市規劃建設和功能配套完善等工作。區委副書記夏鄭峰,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德勝,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清術,副區長覃興建一同調研。
  • 河北唐山高新區:科技創新「不斷鏈」 產城融合「不斷線」
    企業迅猛發展的背後是高新區的傾心培育。「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稅收、專項資金獎勵等多項優惠政策,對於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有重要推動作用。」唐山高新區科技局副局長裴利雲介紹說。2019年,唐山高新區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2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03家。
  • 產城人融合,廈門同翔高新城崛起
    開發建設五年來,完成固投超475億元,落地產業項目37個產城人融合,廈門同翔高新城崛起東南網9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郭偉 陳智明)目光投向廈門島外東北部,一個產城融合的高新產業新城正加速崛起。
  • 徐州鼓樓區舉辦2020產城融合發展項目推介會
    中國江蘇網1月14日徐州訊(記者 彭頌珂 通訊員 邵俊子 攝影 孫井賢)1月13日上午10點30分,2020徐州鼓樓產城融合發展項目推介會暨集中簽約儀式在蘇寧凱悅酒店舉行。中心商圈、淮海商圈、鼓樓商圈三大商圈提速提檔,高新區、九裡片區、銅沛片區、下澱片區四大片區出新出彩,是今年鼓樓區委、區政府的一項中心工作。本次推介會主要圍繞上述相關區域推出41宗2682畝經營性用地。
  • 昆明高新區擬將東區建設為產城融合發展科技新城。
    昆明高新區擬將東區建設為產城融合發展科技新城。 「今年,高新區聚焦園區主責主業,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
  • 南昌航空城:「產城人」融合 繪製發展幸福圖景
    南昌航空城:「產城人」融合 繪製發展幸福圖景 2020-12-06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寧高新區:「產、城、河、人」一體化推進,打造一流生態科技新城
    2020年,濟寧高新區把打造「生態科技城」作為十大攻堅行動之一,在國土空間利用規劃編制和項目包裝上下真功夫,積極爭取發展空間和建設資金,多上好項目,多上大項目,加快項目建設,激發新城發展動力。今天,濟寧高新為您解讀針對「生態科技城」攻堅行動,高新區將實施哪些舉措來打造一座「一流生態科技新城」。
  • 無錫加速推動電子商務創新發展
    大會吸引政府、企業、平臺等多方參與,共同探索直播電商、社群電商、生鮮電商、跨境電商等數字商務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無錫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無錫作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近年來,電子商務規模品質持續提升、結構效益更加優化、創新融合不斷加速、引領作用日益突顯。
  • 為了同一件事,無錫市委書記帶隊兩天連訪兩城
    地處蘇中的沿江城市泰州,突出產城雙興、堅持項目為王,正在建設特色鮮明、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名城,打造人民滿意的「幸福之城」。26日,無錫市黨政代表團一行來到此行的第二站——泰州。值得注意的是,無錫將「產業強市」作為主導戰略,而今年正巧也是泰州「重大項目攻堅年」,兩市同將「項目」「產業」放在工作重中之重,交流學習中又會碰撞出怎樣的靈感?
  • 華夏幸福:高端產城融合業態必然是工業、商業和住宅的融合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網圖集 11月24日,華夏幸福固安產業新城運營相關負責人張冠強對記者指出,高端的產城融合業態,必然是工業、商業和住宅的融合發展。「從商業價值來看,民生保障類的項目顯然不如純經營類的項目收益更高,但它們卻對提升社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效果更為明顯。」張冠強說,「穿行在固安產業新城的各個社區間,最常見的商業業態就是便利店和小菜店。在產業新城發展規劃中,城市級、街區級和社區級三級商業業態,是最早進入規劃的業態。」
  • 現場|中集產城引戰故事與張一平的「產城融合不是產業地產」
    「這和傳統開發業務的機制市場規則是不一樣的,因為中集畢竟是傳統製造業為主,所以已經下決心不想做傳統房地產了,想做產城融合。」 不過,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早於2013年9月16日,中集產城就開始探索產城融合業務。彼時,應深圳市城市更新需求,中集集團與東莞市政府達成全面合作,分別將南方貨櫃廠、坪山車輛廠遷址至鳳崗、望牛墩。
  • 趙豪志: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趙豪志到山東省港口集團走訪時強調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青島日報社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青島港口門戶城市作用,高標準規劃建設好國際郵輪母港區,攜手加快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 何為都市化的產城融合?杭州灣新區引爆大灣區都市圈「裂變」
    而產城融合無疑是推動區域從粗放到集約高質量跨越的最強勁「風口」,以複合地產形態亮相的房地產則是以產城融合為核心的新興都市發展的引擎。 其中,房地產開發商憑藉強大的資金實力、開發能力與集聚能力等綜合優勢,濤立潮頭,參與政府大都市或特色城鎮的規劃,開發融產業、住宅、醫院、教育、交通、綠化等一體的新都市。
  • 防城港市產城融合重點項目—興港·沙潭江工業鄰裡中心開工
    8月27日上午,防城港市首個產城融合項目——興港·沙潭江工業鄰裡中心舉行開工現場會,這是統籌推進該市產城融合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防城港市市長班忠柏出席現場會並宣布項目開工。
  • 大興機場臨空區北京部分控規獲批 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正式獲得批覆,明確規劃範圍為北京部分約50平方公裡,同步將臨空經濟區總體管控區的北京部分約497平方公裡納入研究範圍,將構建以生命健康為引領、樞紐高端服務和航空保障為基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製造為儲備的產業發展體系,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
  • 產城互動加速 園區強勢崛起——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全力打造「人產...
    從昔日的城鄉接合部到打造貴陽首個產城融合式的人才小鎮,從最初的信號弱到現在建設貴陽首個5G基站,從當時的偏遠之地到如今的「四縱七橫」路網......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道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一聲聲鄰裡之間的問候,訴說著貴陽高新區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城市建設帶來的巨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