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上海人是認真的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來的上海口味粽王,前幾年改名璐坊粽王了。人氣依舊火爆爆爆爆爆爆到不行!不僅各大美食號強烈推薦,還上過美食頻道,吃過的人幾乎都成了回頭客!

分量十足的大肉粽,軟硬適中的糯米包裹著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瘦肉精而不柴,肥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一口咬下去還有淡淡粽葉清香,簡直完美!

同樣「粉絲」眾多的蛋黃肉粽,最好趁熱的時候吃,微微融化的鹹蛋黃,油中帶沙,包裹著超級入味的糯米和肉,味道就是一個字,嗲!

還有鹼水粽、血糯米粽、豆沙粽、蜜棗粽、豬油夾沙粽、白米赤豆粽……都是搶手貨哦!而且端午前後正是旺季,每天早上6點就有人在門口排隊買粽子了,想吃的朋友必須要趁早去!

人均:30元

地址:復興中路488號

(近淡水路,原上海口味粽王)

繆氏粽子也是魔都超級火爆的「粽子專業戶」。開在楊浦區的粽子店,多少楊浦囡囡吃著長大的!雖然現在距離端午還有一個月,但是排隊的人已經不少了!

一個蛋黃肉粽足有五兩,塞滿蛋黃和肉,比自己家裡包的還捨得下料,絕對良心賣家了!

米粒軟糯、蛋黃沙沙、肥瘦相間,排隊的顧客幾乎都是二三十個一起買,直接用行動證明對肉粽的愛~

人均:20元

地址:平涼路2058號(近隆昌路)

說起吃粽子,廣利粽子絕對榜上有名。

作為松江泗涇的特色美食之一的粽子,他們家又登上松江十大粽子的榜單,還是松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典小吃,味道真是沒話說~

鹹蛋黃鮮肉粽、五花大肉粽、廣利大肉粽、白糖桂花豆沙粽、血糯板慄粽、赤豆蜜棗粽.....樣樣都是招牌,話不多說,盤它!

人均:10元

地址:泗涇江川北路155號

張小妹粽子,和廣利粽子一樣,也是無數松江人記憶裡的好咪道!

幾十年的老手藝,傳承松江泗涇老灶鐵鍋粽工藝,是官方認證的松江著名特產,赫赫有名的「農家粽王」!

鹹蛋黃鮮肉粽、五花大肉粽、張小妹大肉粽、特色豆沙粽、血糯板慄粽、赤豆蜜棗粽,3甜3鹹,口味堪稱完美!小夥伴們快來嘗一嘗吧!

人均:11元

地址:松江區文化路與江安北路交叉口西行100米

南京東路上的新雅粵菜館門前,去年因為有來自湖州的粽娘現場包製黑毛豬肉粽,排隊的人也是hin多了~

他們家的特色之一——「雙黃黑毛豬肉粽」,在餡料中加入了兩個鹹蛋黃。雖然價格會比普通肉粽高一點,但是勝在用料足,味道贊,大家都願意嘗嘗鮮!

新雅粵菜館還有一款粽子,那就是烏米粽。這類粽子的製作工藝繁複且精細,需取山中採摘的新鮮烏飯葉搗碎濾渣取汁,浸潤糯米後包入大紅袍紅豆鏟制的豆沙。

煮熟剝開粽葉裹挾著山間草木氣息,那烏黑到閃現光澤的烏糯米,顆顆勁道,粒粒噴香,黏糯不爛!

人均:30元

地址:南京東路719號

在召稼樓也有一家阿婆開的粽子店,許多客戶都是回頭客。還有不少外地遊客,吃完還會再買一些快遞迴老家,就是糯香源。

在粽葉的選擇上,他家選用蘆葦葉,青翠欲滴,一看就知道很新鮮!特別的是這裡還有馬蘭幹大肉粽、草頭幹大肉粽賣,是召稼樓的土特產,來玩一定不要錯過啦!

人均:31元

地址:浦江鎮召稼樓古鎮閱波廊2-1號

醃篤鮮和肉粽幾乎是每個上海小囡記憶裡必不可少的味道,能把這種味道融合在一起的人也是超厲害的吃貨了,菌菌表示相當佩服!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金太粽家的粽子,不僅個頭大,味道也是相當不錯!大肉粽、火腿蛋黃肉粽、赤豆鹼水粽.....還有烏米粽,雖然看起來黑乎乎的,但吃起來還是很美味噠!

招牌的醃篤鮮粽,香濃的糯米粒包裹著鮮肉和鹹肉,還有香脆的竹筍,超驚喜的感jio!金太粽同樣火爆的還有腐乳肉粽,聽起來挺吸引人的,不過去年小編沒吃上這個口味,有吃過的小夥伴不?味道如何,值不值得嘗鮮哇?

人均:40元

地址:淮海中路584弄1號1樓

「糯而不糊,肥而不膩」的蛋黃大肉粽,是五芳齋家的金字招牌,也是阿拉上海寧從小吃到大的經典回憶~

每年這個時候開始,就有好多爺叔都愛來排隊買他們家的大肉粽了,想要回味經典的朋友們,可以過來排隊啦~

人均:15元

地址:雲南南路28號(近延安東路)

阿姨家開在一條深巷裡,整條巷子每天都飄滿粽香,粽子都是當天包製的,個個沉甸甸的!阿姨爺叔幾乎用不上60秒,一個餡大料足的粽子就包好了!

因為是當天手工包製的緣故,粽子的數量可是有限的喲!各位吃貨們要趁早喲!

肉粽選用的是正宗的五花肉,阿姨每天都會提前用老抽和鹽醃製入味兒。一口咬下去就能看見一大塊肉,肉香瞬間溢滿了整隻粽子!饞skr人了~

人均:15元

地址: 陸家浜路1034弄2號(黃浦區)

當然不只是這些

還有王家沙的板慄肉粽

王寶和鮑魚粽子

老正興的八寶辣醬粽子

朱家角的小林阿婆粽子

......

啊啊啊,好吃的粽子實在太多了

阿拉簡直不要太幸福!

不知道今年端午節

還有什麼新品粽子推出呢

小編還是很期待的哦~~

-今日話題-

你最喜歡什麼口味的粽子?

微信視頻號開始內測啦

有腔調也開通了視頻號

原標題:《吃粽子,上海人是認真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些粽子不能吃!這些人不適合吃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臨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粽子雖然好吃,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宜吃粽子,也不是所有粽子都能吃哦! 注意!這些粽子不能吃!哪些人不適合吃粽子?1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通常人們吃的時候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
  • 端午節吃粽子,大熊貓、小熊貓、小浣熊分別吃什麼餡的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大熊貓、小熊貓、小浣熊分別吃什麼餡的粽子?當然也要吃粽子!視頻來源:上海野生動物園 剪輯:鄒橋(01:09) 端午節,動物們吃什麼粽子?6月2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野生動物園獲悉,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同樣有粽子吃。
  • 端午吃粽子也挑人?老年朋友要小心!
    端午吃粽子也挑人?老年朋友要小心!可是美味無比的粽子,有時候也會暗藏殺機哦!真人真事沒想到吧?只是一顆小小的粽子,竟然會讓人吃出病?小編敲黑板!用糯米做成的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且缺乏纖維質。
  • 追糖:老上海的梨膏糖與粽子糖
    現在的上海梨膏糖商店,是由朱品齋、永生堂、德生堂合併而成。圖說:編號45為上海梨膏糖商店位置(1981年)。與梨膏糖相比,粽子糖吃得就多了。粽子糖因糖形體得名,像只赤膊的袖珍三角粽子。說粽子糖出自明末蘇州一個叫謝雲山的人,因而有「謝家糖」之稱。圖說:晶瑩剔透、琥珀瑪瑙似的粽子糖。
  • 「粽子文化」端午你吃粽子了嗎?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 做粽子和吃粽子的創意_範志紅
  • 明明白白吃粽子
    端午節到了,各式各樣的粽子擺到面前,咋選?咋吃?吃多少?配什麼?由來是啥?營養幾何?粽子裡藏著什麼營養秘笈?讓我們一起閱讀本文,做到心中有數吃粽子!一、粽子的由來
  • 端午節吃粽子有禁忌 粽子每次吃多少最養生
    端午節吃粽子有禁忌 粽子每次吃多少最養生 原標題:   隨著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粽子吸引著人們,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慄子餡等等琳琅滿目,讓人不知吃哪種才好,也不知道吃多少才夠。其實吃粽子也有很多講究,和日常健康息息相關。
  • 粽子的千年進化史,最初古人吃的粽子既不甜也鹹
    蒸煮,因為形狀類似牛角,所以被稱為「角黍」,但是東漢人吃的奇葩,人家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再裹上葉子放入水中煮熟……您問我最早的粽子是甜是鹹?我只能告訴您這粽子是鹼水粽,味道是啥我可不敢想,妥妥的黑暗料理嘛!所以真要追根溯源,甜粽子和鹹粽子都不正宗,根正苗紅的是草木灰粽子!
  • 從吃粽子和賽龍舟的起源,聊聊粽子的種類、吃法與端午節的食俗
    近些年來,我國兩廣、福建、江蘇、浙江、湖南、湖北以及上海部分地區出土的許多新石器時代的文物,都證明遠在距今三、四千年之前的夏商時代,已有了聞先生所說的一些習俗。照此說來,端午節應是南方先創立,食粽子(如用竹筒和樹葉包食物)最早的習俗,也始於南方。
  • 連吃19個粽子,出了這篇《 湘潭手工粽子獨家測評》,心中第一是……
    (以下排版不分先後順序)今天測評的大部分手工粽都來自湘紡新建村,據說要吃手工粽,去湘紡就能吃到,這裡的阿姨們多數都曉得包粽子,因為之前湘紡的工人大部分都是上海遷過來的,老底子的上海人,遇到端午節吃粽子,基本都是自家包的。
  • 吃粽子胃食道逆流發作!睡前2小時不要吃粽子
    端午節應景,絕對要吃粽子,但有人連吃幾天或一次就2、3顆下肚,結果造成胃食道逆流或體重超重,甚至面臨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三高問題。醫生提醒,粽子最好選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腸胃功能不好的人,睡前2小時不要吃粽子。
  • 端午買粽子吃粽子 一定要注意這些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端午買粽子吃粽子,一定要注意這些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傳統節日端午節快要到了,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主要的節日習俗。挑口味甜的、鹹的,你喜歡就好由於地域差異,人們選擇粽子的口味也不相同,北方人偏愛甜粽子,多用紅豆、紅棗、蜜餞等,蘸白糖或淋上蜂蜜食用;南方人偏愛鹹粽子,以鮮肉、香菇、火腿等為餡。
  •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有什麼寓意?
    每年端午節南北粽子又開始了「大作戰」,爭論著到底是甜粽子好吃還是鹹粽子誘人。說到這裡,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
  • 端午節,又到了吃粽子的時節!關於粽子,你知道多少?
    提到端午節,大家肯定第一想到的就是粽子,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時節。粽子的種類有很多,甜的,鹹的,還有各種網紅口味的。形狀也有很多種,三角形的,四角形的,長方形的。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蜜棗口味,粘粘的糯米包裹著甜甜的蜜棗,一口咬下去,香甜軟糯,一口氣能吃兩三個。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吃粽子更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地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還有吃粽子、做香包,源於投粽子入河:投粽子入河好讓魚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屍體);投香包入河為保持屈原的屍體不發臭。演變至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特為思戀屈原。
  • 世界粽子種類大搜羅!端午吃出新花樣!
    同時...粽子口味南北戰也開始打響...說到吃,還有能難倒廣東人的嗎?廣東粽子的種類繁多,鮮肉粽、豆沙粽、梘水粽.還有各種用雞肉、叉燒、鹹蛋黃、冬菇、綠豆、花生等等做餡料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
  •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你吃粽子了嗎?
    【西安蜂蜜涼粽子】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裡,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筋軟涼甜,芳香可口。   其實,粽子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熟透,這就更像現在的粽子。
  • 端午節,這樣吃粽子更健康
    那麼,不同的人吃粽子需要注意什麼,該怎麼選擇呢?1.糖尿病患者儘量少吃粽子,尤其是肉粽和甜粽。若實在想吃,最好吃清水粽子,並控制好分量,一天以一個為宜。4.心血管病患者粽子裡面的肉、蛋黃、海鮮等很容易讓粽子成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過量食用,易加重病情,建議選用餡比較清淡的粽子。
  • 專家教你科學食粽:吃粽子配蔬菜 四類人慎吃
    專家教你科學食粽:吃粽子配蔬菜 四類人慎吃 原標題:   馬上就是端午節了,你有沒有注意到,粽子已經「活躍」在你的餐桌或是眼前。紅棗粽、蛋黃粽、臘肉粽……各種口味的粽子,讓你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