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糖:老上海的梨膏糖與粽子糖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小時候,梨膏糖吃得少,好象也只有一兩回。一是買起來有點不方便。過去住茂名南路,雖比鄰淮海中路,但那裡不少食品店裡不見伊人的蹤影;要乘26路到城隍廟才有。二是把它當作加了中藥的糖,沒把它當作糖來吃。就如過去走街串巷賣梨膏糖所唱:「嗚呀嗚哩哐呀。梨呀梨膏糖呀——老爹爹吃了吾的梨膏糖呀,一覺困到大天光呀。老奶奶吃了吾的梨膏糖呀,耳不聾來眼不花呀……」

圖說:梨膏糖的模樣。

賣梨膏糖的對象不止於老爹爹老奶奶,他唱的歌詞是可根據眼前對象的不同年齡、職業和性別,而唱出吃梨膏糖的好及不吃的苦。

圖說:賣梨膏糖的「小熱昏」。

老上海賣梨膏糖是離不開唱的,因而有「三分賣糖,七分賣唱」之說。一說起梨膏糖的唱,就會與「小熱昏」搭界。「小熱昏」是推銷自製梨膏糖藝人們的自稱,「熱昏」不是頭腦熱得發昏瞎講,只不過是掩護自己的擋箭牌。他們心裡清爽得很,唱將起來不是直接「咳嗽傷風療效好,男女同胞快來買梨膏」;而是通過說唱時事新聞和笑話故事,再引到梨膏糖;可以算是最早的海派清口。

圖說:與梨搭界的梨膏糖。

梨膏糖有兩個類型。一是藥物型,有川貝梨膏糖、百草梨膏糖和開胃梨膏糖等。有段唱是可見一斑:「一包冰屑(雪)吊(調)梨膏,二用藥味重香料,三(山)楂麥芽能消食,四(使)君子打小囡癆,五(味子)和肉(玉)桂都用到,六用人參三積(七)草,七星爐內生炭火,八卦爐中吊(煎)梨膏,九制玫瑰香味重,十全大補有功效。」

圖說:藥物型梨膏糖。

另一類是品嘗型,也叫花色梨膏糖。素有薄荷、胡桃和金桔等,葷有蝦米、肉鬆和火腿等。你可以選擇吃品嘗型,也可吃藥物型來無病防病。

圖說:品嘗型——花色梨膏糖。

真想吃梨膏糖,只要直奔老城隍廟;那裡是生它養它的地方。在老城隍廟,它與五香豆齊名。不僅是中華老字號,還是上海的著名特產。

圖說:名糖與名相。

相傳梨膏糖發明人是唐朝宰相魏微。其母患了咳嗽氣喘,但又因藥苦而不肯服用。魏徵想了個辦法,把梨汁與藥加糖同煮;可一沒注意,把汁熬成了塊。可這有梨有藥有糖的膏塊,老人卻開口吃了下去,病就這樣被醫好了。魏微這個神操作,催生了梨膏糖。按今天的分類,屬藥物型梨膏糖,止咳化痰、潤喉清肺。

梨膏糖如同菜系,也有幫派,只是沒十六之眾,但也有本、蘇、杭、楊四幫。上海老城隍廟梨膏糖是本幫。有意思的是,賣梨膏糖的店都是圍著老城隍廟開。第一家在市口不錯的廟門前,開業在1854年(清鹹豐四年),名「朱品齋」,賣的是半流質和方塊形梨膏糖,據說出自祖傳秘方。老闆朱慈興對梨膏糖的一大革命,就是把它變成一味高檔零食;在梨膏糖裡加人參、鹿茸和靈芝等貴重滋補藥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盛戎、著名琴師李慕良等是其粉絲,他家的梨膏糖不僅對嗓子好,也有益身體,而且也是拿得出手的禮品。

永生堂生於1882年(清光緒八年),為老城隍廟第二家梨膏糖店,開在廟西首晴雪坊旁的文昌路12弄弄堂口,也就今文昌路41號上海梨膏糖商店的位置。老闆張銀奎父子在營銷上有突破,首創現做現賣。第三家德生堂扎在廟北的豫園門口,在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老闆曹德榮是永生堂出來的,從店名可見飲水思源之心。

現在的上海梨膏糖商店,是由朱品齋、永生堂、德生堂合併而成。

圖說:編號45為上海梨膏糖商店位置(1981年)。

與梨膏糖相比,粽子糖吃得就多了。粽子糖因糖形體得名,像只赤膊的袖珍三角粽子。說粽子糖出自明末蘇州一個叫謝雲山的人,因而有「謝家糖」之稱。

圖說:晶瑩剔透、琥珀瑪瑙似的粽子糖。

一粒粒的粽子糖是用剪刀剪出來的。乘條糖還軟未硬之時,舉起剪刀「喀嚓」「喀嚓」;邊剪邊轉,使剪出的糖呈現三角形,像切菜的滾刀塊。說熟練的技師一天要剪2萬粒粽子糖,而且顆顆不走樣。

有人說,粽子糖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糖。棕黃色,晶瑩剔透,渾身光亮;色如琥珀,而且同琥珀那樣,包裹著看得到的驚喜;一粒粒小巧的松子,咬上去硬脆、一口清香。

圖說:松子,好吃看得見。

代表作除了松子粽子糖,還有一款薄荷粽子糖,也是兒時的最愛。一身乳白,不透明,糖體外包著層薄荷味糖粉。不碰沒事,一咬就像牆粉那樣剝落下來。

圖說:別有滋味的薄荷粽子糖。

粽子糖是中式的,歷史與梨膏糖差不多,但它生在上海隔壁的蘇州、一個與上海老城隍廟一樣的地方——觀前街。

圖說:採芝齋:賣古董變成賣糖果、炒貨和蜜餞。

l870年(清同治九年),河南人金蔭芝用500個銅板買了爐子、小銅鍋和剪刀等工具和做糖的原輔料,開始擺攤頭賣粽子糖。現做現賣,一文錢兩隻。經過十多年奮鬥,在1884年(清光緒十年)盤下一家名叫「採芝齋」的古董店,把賣古董改成了賣糖果、炒貨和蜜餞。

圖說:如今的粽子糖,賣相也繽紛起來。

從此,名氣越做越響,其中有兩樁事是極有推力的:一是成為貢糖。蘇州織造府官員時常進貢慈禧蘇州糖果和蜜餞,有一回,派去給慈德看病的蘇州名醫曹滄洲,將採芝齋貝母糖用於助藥,取得不錯療效,從此貝母糖為貢品。採芝齋也開始在糖中放些藥材,因而被稱作「半爿藥材店」,這一點與上海梨膏糖相同。二是成為國糖。1954年,出席日內瓦會議的周恩來總理用採芝齋糖果招待外國朋友,獲得交口讚譽。

圖說:粽子糖是上海煙紙店的標配。

早在1938年,蘇州採芝齋就開進大上海。在上世紀仍有2家,分別在西藏路延安路和南京路西藏路;專售粽子糖,還有貝母糖。那時上海的大小食品店,常見粽子糖的倩影。這一蘇州特產已經融入,被看作上海貨了。

袁念琪。1978年從農場考入大學,獲法學士學位。1983年考入上海電視臺,高級編輯(專業技術二級),上海長江韜奮獎獲得者。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獲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一等獎等,入選王蒙主編《中國最佳散文》和《中國新聞年鑑》。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門檻》、《上海姻緣》、《上海B面》和《零食當飯吃》等。

原標題:《追糖3:梨膏糖·粽子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老上海味道|追糖:話梅糖、桉葉糖、夾心糖
    老上海味道|追糖:話梅糖、桉葉糖、夾心糖 2020-07-23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追糖:棒頭糖
    追糖:棒頭糖 2020-05-26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正因為粽子的形狀,讓薑汁糖有了另外一個名字,粽子糖
    對於孩子們來說,糖食品有著不可阻擋的誘惑力,這一粒粒的小糖果在孩子們的眼裡,以及許多大人的記憶深處,它們不僅是糖果,更是一個個小精靈,它們給孩子以及我們的童年增添了許多甜美許多童趣,更給成年的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些小精靈叫做薑汁糖,是一種甜而脆略帶生薑辛辣味道的糖果。
  • 留住老蘇州記憶 蘇州觀前街老人顧洪扣堅守梨膏糖技藝40年
    在老蘇州的記憶裡,觀前街有個「小蘇州梨膏糖」攤位很出名,誰有個咳嗽痰多的毛病,常常會去買塊梨膏糖。這位「小蘇州」名叫顧洪扣,住在姑蘇區雙塔街道覓渡社區。雖然「退休」多年,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這門手藝。1月9日,記者來到他的家中,親眼見證小小「藥糖」的製作過程。
  • 梨膏糖教學道真做法透露
    我家喜歡炒大梨膏糖吃,因為炒的大梨膏糖很入味,而且口感鮮嫩又好吃,比煮、炸的都好吃!吃了20年的大梨膏糖,才知道大梨膏糖能這樣做,香辣可口,營養又美味!,這樣可以去除腥味),第二把大梨膏糖放在鍋裡炸一炸,其他食材也是炸一炸,這樣炒的時候,口感會更好,在家炒大梨膏糖的時候,掌握好這2個技巧,即使是新手,一次也成功,好了不多說了,下面我就把炒大梨膏糖詳細的做法分享給大家!
  • 梨膏糖的功效有哪些,您知道嗎?
    說起梨膏糖多數人還是知道的,但是另一部分人可能是因為年紀、經歷和所處的生活環境的影響,導致沒有聽過見過梨膏糖,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梨膏糖,看看梨膏糖的成分和功效有哪些。梨膏糖是以冰糖、橘皮提取物、胖大海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羅漢果提取物、桔梗提取物、金銀花提取物、百合提取物、雪梨提取物所製成的一種食療產品。
  • 糖尿病吃1個粽子=8公裡慢跑?這篇《「粽」情吃粽 糖不飆》
    作者:中華糖友雜誌小糖,編輯:瑞京強哥再過一天就到端午節小長假啦!過節嘛,儀式感最重要,端午節的儀式感必須是 吃 粽 子 !(媽呀,寫得我口水都出來了)不過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口味:甜粽子的和鹹的肉粽。忍著口水,小糖給糖寶寶們分析分析哈~我們都知道升糖指數高的食物,被消化後會讓血糖迅速升高。
  • 適合送人的上海特產,可以帶回家當伴手禮哦!
    上海是一座非常繁華的城市,也是精英匯集之地,上海也是一座有著民國氣息的城市,到上海一趟,上海有哪些值得送人的特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梨膏糖梨膏糖是上海市特色傳統名點,中華老字號產品之一,是上海著名的傳統土特產。上海梨膏糖歷史悠久,它是用純白砂糖與杏仁、川貝等十四種國產良藥材熬製而成,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上海的梨膏糖的品種也很多,有百果梨膏糖、火腿梨膏糖、玫瑰梨膏糖等二三十種,特別是止咳梨膏糖頗受遊客喜愛。
  • 端午童謠聲朗朗:剝個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吃粽子,撒白糖。」還記得如此朗朗上口的童謠嗎?當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唱響它時,端午節就來了。值此佳節臨近,四川教育出版社推出一套《百歲童謠》,其中,就有《端午謠》《粽子香》等多首流傳至今的端午童謠。常年致力於兒歌、童謠創作的重慶市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戚萬凱將這些童謠視為珍寶,在他的眼中,這些童謠閃爍著老百姓集體智慧的光芒,反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
  • 有人說上海沒有特產?我上去就是一巴掌,這些不是嗎?!
    >>>梨膏糖上海的梨膏糖不用飴糖,全用白砂糖,吃起來香甜爽口。品種非常豐富,其中止咳梨膏糖最受歡迎,不僅味美,而且治咳嗽效果好。購買指南: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蟹殼黃蟹殼黃金黃香酥,因為像極了蒸熟的螃蟹殼而得名。
  • 上海的老城氣息——城隍廟
    100多年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上海老城隍廟的梨膏糖,最早在清代鹹豐五年(1855年),有本邦、蘇邦、杭邦、楊邦之分,舊社會賣梨膏糖叫做「三分賣糖,七分賣唱」,為了讓人們知道梨膏糖所用草藥的功效,賣梨膏糖的人還編了一首歌,「一包冰屑吊梨膏,二用藥味重香料,三(山)楂麥芽能消食,四君子打小囡癆,五和肉桂都用到,六用人參三七草,七星爐內生炭火,八卦爐中吊梨膏,九制玫瑰均成品
  • 糖球會5家最受歡迎糖球出爐 高家芝麻糖球居首
    原標題:吃糖球,今年流行「私人定製」    網友投票選五家最受歡迎糖球 首推選食材現場製作    「今年的蘿蔔元宵糖球會真熱鬧,糖球種類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家住合肥路的79歲市民張敬芝在市北區團委組織的志願者陪伴下逛起了蘿蔔元宵糖球會,正好趕上一年一度的花樣糖球大賽。
  • 田小潔江珊終於發糖了!年過半百的「糖」不過期,越老越甜!
    田小潔江珊終於發糖了!年過半百的「糖」不過期,越老越甜!見慣了年輕的明星們官宣戀愛、分手、結婚、離婚的,突然見到一顆年過百半的陳年老「糖」,本以為不會覺得甜,結果卻被甜齁了!江珊是家喻戶曉的老牌明星了,前男友是這幾年火到一塌糊塗的靳東,前夫是老戲骨高曙光。江珊和高曙光屬於因戲生情的情侶,兩人在了解還不算多的時候,閃婚步入了婚姻。兩人因為閃婚,性格不合,許多觀念差異也比較大,因此最後還是以離婚收場了。
  • 上海生科院發現肝臟p38a對糖異生的調節機制
    通過與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惠利健組合作研究發現,當肝臟缺失p38a(肝臟中的主要亞型)或使用p38的負顯性形式p38a-AF 抑制肝臟p38活性時,小鼠的血糖較正常小鼠偏低,同時肝臟中糖異生關鍵基因表達減少及葡萄糖輸出能力下降;而當用組成型激活的p38上遊激酶MKK6EE激活肝臟p38時,小鼠的血糖較正常小鼠偏高,而肝臟糖異生關鍵基因表達增加以及葡萄糖輸出增加。
  • 桂花糖年糕
    ,桂花酒釀圓子,桂花芋苗……張愛玲有文《桂花蒸》講得就是農曆八、九月暑氣未消時節的故事,上海的空氣裡飄滿了桂花的香味。也是每年到這個季節裡,我會想起冰箱裡還有小半瓶糖桂花,我得做些甜點心來吃了。你還別說,應季而食,每到秋天,天氣轉冷,人就特別愛吃甜食,那麼今天就跟我一起來做一點桂花糖年糕吧。
  • 從饞糖球到儀式感 蘿蔔·元宵·糖球會幾經變遷
    老青島見證糖球會變遷2月20日,93歲的劉桂珍與女兒一行來逛會。劉桂珍雖然年事已高,但身康體健耳聰目明。在她的記憶裡,從糖球會舉辦的第一年,她就帶著女兒來逛會了,這麼多年來,年年不落。「那個時候她(女兒)跟你這麼年輕吧,我們住在紡機宿舍,花5分錢坐公交就來到海雲庵了。」
  • 糖的品種,糖在麵包中的作用,麵包店和食品廠用糖的區別
    糖,品種有很多,用處也很多,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甜味劑。糖分很多種:常用的有白砂糖,紅糖 黑糖 綿白糖 木糖醇,轉化糖漿 山梨糖醇 麥芽糖醇 果葡糖漿等等很多種…糖的主要作用:(1)呈現甜味的作用(2)做麵包可以給孝母提供營養(糖是供給孝母營養的主要來源,幾乎所有的糖都可以在酶作用下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
  • 減肥就要堅持控糖論,糖真如「洪水猛獸」嗎?一次性說清楚
    因為減肥和抗衰老,出現了「控糖論」這一理念,從各種各樣的無糖飲料橫空出世,再到無糖的零食,無糖的減脂麵包,就連喝個奶茶滿足自己的欲望,都要說個不加糖。每個愛美的女性對糖的了解就是,吃多了容易老。看到很多電視上的女明星,十年二十年的不吃糖,堅持不懈換來的自己紅潤有光澤,一點都不老的樣子,因此更加痴迷控糖。
  • 舌尖上的上海美食----小吃54種
    上海小吃以它的精緻細膩聞名於世。品嘗上海小吃最好到特色街區方能吃到真傳,大飽口福。 糖藕,在藕的孔中塞糯米,吃得時候切成片吃。 鍋貼有豬肉的也有牛肉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晚上九點我從上海圖書館出來,走回家,在西藏路鳳陽路口大上海電影院北面的清真館,用一角錢買五個牛肉鍋貼,邊走邊吃。海棠糕,是一種梅花形的甜點。 烘山芋在冬天吃最好,手捧烘山芋既暖了手,又飽了肚。
  • 你吃過糖球嗎?你吃過能聽見心聲的糖球嗎?——糖球
    一顆可以讓你聽到他人心聲的《糖球》。一個叫東東的小男孩,他是個不太會表達自己心意,也不懂別人心思的孩子。東東喜歡玩玻璃球,沒有朋友和他一起。東東失落地來到小商店,他想買一些新的玻璃球,卻看到一袋子沒見過的「玻璃球」,店主爺爺告訴他這是糖球。他挑了一顆放進嘴裡,居然聽到沙發的心聲。這真是神奇的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