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的三段摯愛情感史

2020-12-14 寫乎

作者:李大奎

(一組徐悲鴻畫作)

以名畫《奔馬圖》而馳名中外的一代國畫大師徐悲鴻,不僅與齊百石齊名,還與張書旗、柳子谷並稱當代畫壇的"金陵三傑"。他的畫作彩墨渾成,尤長於人物、走獸、花鳥,對畫壇影響深遠,譽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

然,徐悲鴻,這位傑出的藝術家,卻有三段跌宕起伏的愛情與婚姻之路,他與蔣碧薇、孫多慈、廖靜文三個女子曲折、坎坷而又真摯的愛戀,說明了什麼?

一、徐悲鴻其人

1895年7月出生於江蘇宜興縣屺亭橋鎮一個平民家庭的徐悲鴻,其父徐達章是能書能畫的私塾老師,其母魯氏是一位淳樸的底層婦女。

可以說,小時候的徐悲鴻雖說家境一般,但有家傳的基因,在自幼隨父學畫之下,頗有建樹。後來,父子二人常輾轉於鄉鎮村居,以賣畫為生,積累了豐富的閱歷,開拓了藝術視野。

到17歲時,徐悲鴻獨自到上海,以賣畫為生。父親病重後,只好返回老家給父親治病,2年後,父親病故。徐悲鴻便在老家彭城中學、始齊女校、宜興女校擔任美術教員謀生。

1915年,20歲的徐悲鴻考入復旦大學,再度到上海學習法語,主攻繪畫,得到了油畫家周湘、嶺南畫派的大師高奇峰、高劍父等人的欣賞與指導,還得到著名的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的支持,得以觀摩臨摹《經石峪》、《張猛龍碑》等各種名碑古拓,了解寫實繪畫的精髓,其書法也深得要領。

不久,徐悲鴻得到去日本東京研習美術的機會,通過飽覽日本畫家的大量珍品佳作,增強了繪畫"務實求真"與筆情墨韻需結合的創作理念。

從日本歸國後,徐悲鴻受聘為北大"畫學研究會"導師,結識了蔡元培、魯迅、梅蘭芳等各界名人,受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影響,開始積極倡導新文化運動。

到1919年,24歲的徐悲鴻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便赴法國留學,師從弗拉芒格大師,專修油畫、素描和西方美術。

歷經4年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徐悲鴻不僅深入鑽研了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藝術特點,還繼承了古典藝術造型的嚴謹,掌握了嫻熟的繪畫技巧。相繼創作了《老婦》、《持棍人》、《撫貓人像》、《自畫像》等優秀作品,其繪畫水平與同時期的歐洲藝術家已不相上下。

後來,徐悲鴻又用4年的時間走訪了比利時、義大利、瑞士等歐洲國家,學習各國繪畫大師的創作特點,深得裨益。

通過8年的旅歐生涯,結合在國內的繪畫基礎及在日本感受到的畫作心得,徐悲鴻塑就了自己不同凡響的繪畫風格,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藝術審美意趣和創作理念。

32歲的徐悲鴻學成歸來,便積極投身國內的美術教育事業 ,先後創作了《田橫五百士》《九方皋》《徯我後》《珍妮小姐畫像》《灕江春雨》《愚公移山》《奔馬圖》《群馬》《《巴人汲水》《奔馬》等一系列斐聲中外的以山水、動物題材及人物肖像為主的國畫、油畫作品,尤其是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的《奔馬圖》,使其長於畫馬的名聲弛譽世界,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

同時,徐悲鴻先後擔任上海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長期從事美術教育與管理工作,與田漢、歐陽予倩組織"南國社",在重慶籌建中國美術學院,提出了國畫"六法"論、素描"七法"創作等理念,發表了《中國畫改良論》等,為中國畫壇作出了巨大奉獻。

遺憾的是,徐悲鴻因長期過度疲勞,在1944年49歲就已患嚴重的高血壓及慢性腎炎,後來因為抱病堅持講課、創作和到地方體驗生活,於1953年腦溢血復發,不治而逝,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卒年58歲。

二、徐悲鴻與蔣碧薇:熬過了困難的日子,卻在熬出頭後互生罅隙

蔣碧薇是徐悲鴻年少時期的伴侶。

這位1899年出身於江蘇宜興的大家閨秀,乃富家千金,自幼識文斷字,落落大方,後來其父蔣梅苼受聘為復旦大學教授後,隨父遷往上海接受西方教育,培育了與眾不同的豪放氣質。

徐悲鴻,那年21歲,正好在上海復旦大學念書,深得蔣梅苼賞識,加上又是同鄉的關係,便經常邀請徐悲鴻到家裡作客。

一來二去,徐悲鴻便認識了蔣梅苼的女兒蔣碧薇,兩人可謂一見鍾情,彼此心儀。

因蔣碧薇對父母包辦的婚姻不滿,對未婚夫查紫含印象極差。後來,查紫含在學校還弄虛作假,弄出考試作弊的醜聞,更令蔣碧薇反感,認定查紫含就是一個不求上進的紈絝子弟,對清秀儒雅、勤奮好學的徐悲鴻更加傾向。

當徐悲鴻準備去日本留學時,他定做了一對水晶戒指,一隻刻著"悲鴻",一隻刻著"碧薇"。令蔣碧薇欣喜萬分,兩人當即互相佩上刻著對方名字的戒指後,便私奔去了日本。

蔣梅苼知道實情後,無奈之下只好默許。

徐悲鴻與蔣碧薇在日本東京的愛情生活,可謂浪漫美好。蔣碧薇在徐悲鴻最困難時,二話沒說,將自己的首飾當了,還做一些手工活貼補生活所需,維持濃烈幸福的二人世界。

後來,徐悲鴻又爭取到公派赴法國留學,蔣碧薇一道與之攜手同去歐洲,兩人在海外度過了一段艱苦而又甜蜜的婚姻生活。

畢竟留學期間,雖說徐悲鴻有了名氣,可以靠出售畫作掙錢,但生活還是有些拮据。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她)們婚姻的香甜。

當徐悲鴻看到蔣碧薇非常喜歡路過商場時看見的一件昂貴的風衣時,當時的徐悲鴻囊中羞澀,哪裡買得起?後來通過辛苦創作,湊得錢款,就悄悄去商場給蔣碧薇購買了一件。

那時的男士留行戴懷表,蔣碧薇就去當地富家當女工,掙夠買得上懷表的錢後,便為徐悲鴻購買了一枚他一直捨不得買的懷表。

這快懷表,徐悲鴻時時帶著,從未離身。他(她)二人在海外漂泊的這段恩愛佳話,亦讓人羨慕不已。

哪知,二人熬過苦日子後,卻在生活好轉時迷失。

徐悲鴻旅歐歸來後,名聲大震,繪畫藝術已不同凡響,得到南京中央大學等高校的厚愛,可以從事教學之餘,投身藝術創作。

歷經幾年打拼後,37歲的徐悲鴻,經濟狀況終於看好,有了傅厚崗4號徐悲鴻公館。

但就在有了別墅、也有了兒女、徐悲鴻的事業有成,好日子在向蔣碧薇招手時,兩人的感情卻開始出現裂痕。

因徐悲鴻整天忙於上課、繪畫、參加社會活動,致力藝術事業,蔣碧薇有了微詞,逐漸對徐悲鴻的義務教學不認同、不支持,曾背著他去南京中央大學要求徐悲鴻辭去教職,一度讓徐悲鴻尷尬萬分。

後來,傾慕蔣碧薇的張道藩從巴黎回國後,經常對其噓寒問暖。以致落寂的蔣碧薇誤以為徐悲鴻熱愛藝術遠甚於她,漸漸愛的天平向張道藩傾斜。

在這樣的潛意識下,徐悲鴻與妻子蔣碧薇在生活與價值觀上的差異越拉越大。

隨著張道藩對蔣碧薇的呵護備至,蔣碧薇開始指責徐悲鴻對她照顧不周,在徐悲鴻的女學生溫婉恬靜的孫多慈出現後,蔣碧薇便決意與徐悲鴻分手,毅然投入遠在臺灣的張道藩的懷抱。

只是,張道藩已有妻室,驕悍的蔣碧薇最終退出,在臺灣孤老終生,也沒有聽從徐悲鴻在信裡對她的呼喚:

碧薇,你來南京吧!你再不來的話,我會愛上別人的。

就這樣,二人長達十多年的愛情與婚姻之路走到了盡頭。

事實上,徐悲鴻與蔣碧薇二人原本是真心相愛的。曾在巴黎時,徐悲鴻為蔣碧薇畫了一幅拉琴圖,蔣碧薇一直掛於臥室珍藏,直到離世。

也許,命中注定吧。

蔣碧薇的強勢與執拗,使得徐悲鴻不得不與之分手,兩人最終漸行漸遠,成了令人嘆息的絕唱。

三、徐悲鴻與孫多慈:苦痛的陪伴,不過是兩情相悅的無奈

蔣碧薇投入張道藩的懷抱後,愛慕徐悲鴻的學生孫多慈勇敢地走進了徐悲鴻的生活。

徐悲鴻對自己的這位有藝術天份的女弟子也有好感。後來,蔣碧薇義無返顧地離去後,徐悲鴻便向孫多慈的父母正式提親。

只是,孫多慈的父母不同意女兒嫁給輿論場中的徐悲鴻,便舉家遷往麗水生活,把女兒許配給了時任浙江省的教育部長許紹棣。

但孫多慈卻深愛著徐悲鴻,她對許紹棣並沒有真情實感。只是父母的安排,令她反抗不得,無奈屈從。

後來的孫多慈嫁給許紹棣後,在無法掙脫這牢籠般的婚姻之下,便時常飛到美國消遣,打發不如意的生活狀態。

在驚悉徐悲鴻的死訊後,遠在大洋彼岸的孫多慈閉門哭了三天,為徐悲鴻守孝三年後,不久鬱鬱而終。

四、徐悲鴻與廖靜文:沒有錯過的溫暖,染紅了沉重中的大愛經歷了與蔣碧薇、孫多慈的愛恨情傷後,徐悲鴻漸漸心如止水,不再渴望人到中年後的愛情。

就在徐悲鴻了無波瀾之際,一個懂得徐悲鴻的年輕女孩來到了徐悲鴻的身邊。

那時,徐悲鴻執教於中國美術學院,已四十七歲,獨居多年。正好,美院招錄了不到二十歲的廖靜文任圖書管理員。

二人在學校相遇後,並沒因年齡的差距產生代溝,更因彼此的欣賞走在一起,時常漫步於嘉陵江畔,種下了彼此都離不開的忘年之情。

就這樣,徐悲鴻與廖靜文毅然締結連理,二人過了八年相濡以沫的幸福婚姻生活。

只是,徐悲鴻因積勞成疾,在58歲撒手人寰,留下了令人感傷的遺憾。

徐悲鴻在晚年短暫的歲月,遇得知己廖靜文的摯愛,讓這位天才畫家在生命的最後一段寶貴的光陰裡享受到家的溫暖,享受到歡悅的天倫之樂。

只是,苦了廖靜文。

徐悲鴻去世時,廖靜文才過而立之年。徐悲鴻曾為她寫過一首感人至深的詩:

燈昏又入夜,無計息相思。

魂已隨君去,追隨永勿離。

矢志不渝的廖靜文,用餘生守候徐悲鴻。為他致力於推廣美術普及教育;到北大中文系學習,只為了寫好《徐悲鴻傳記》;竭力保護徐悲鴻的畫作;徐悲鴻紀念館落成後,一直擔任館長……直到2015年去世,享年92歲。

【作者簡介】李大奎,男,漢族,七0後,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評論和轉發

相關焦點

  • 張道藩與徐悲鴻離異妻子蔣碧微情感糾葛
    於是,同樣經歷了人生與情感風雨的許紹棣在與孫多慈交往了兩年之後,終於結婚並生養了兩個男孩,孫多慈得到了不管怎麼說都還算是寧靜的歸宿。1949年,許紹棣攜其家眷包括孫多慈及嶽丈等去臺灣,後任臺灣立法委員、《中央時報》常務董事。  徐悲鴻的一紙聲明,使得蔣碧微決心做一個好妻子的理想破滅了。正在蔣碧薇困苦之時,一雙援助的手這時向她伸來,那就是張道藩溫暖的手。
  • 徐悲鴻《雄獅》
    徐悲鴻是中國近代最喜愛畫獅子,也是存世「獅畫」最多的畫家之一。青年時期在上海觀看馬戲時,獅子的尊威氣概給徐悲鴻留下了深刻影響。歐洲留學時,只要天氣晴好,徐悲鴻必到動物園對著獅子寫生。縱觀徐悲鴻藝術生涯,對獅子的描繪從未停止,隨著祖國情勢、個人情感的變化,獅子這一藝術形象,逐漸由浪漫主義描繪轉為現實主義刻畫,由個人熱情升華成對家國情懷的寄寓,每遇重要歷史事件,徐悲鴻必然畫獅以抒憂懷,「獅畫」已然成為大師徐悲鴻憂國憂民、為振興中華竭盡所能的典型符號之一。
  • 中國水墨四絕之一:徐悲鴻的馬
    提示:點擊↑左上角"西北書畫藝術網"即刻關注 免費訂閱!  畫馬在中國繪畫史裡獨佔一面。漢代的畫像磚和畫像石上已有馬的形象了,秦始皇兵馬俑中有幾千匹駿馬雕塑,而唐人曹霸、韓幹、韋偃,宋人李公麟,元人趙孟頫、任仁發等大師將「馬」帶入繪畫史的高峰。徐悲鴻是畫馬大家,他畫的奔馬圖馳譽世界,無論奔馬、立馬、走馬、飲馬、群馬,都賦予了充沛的生命力。徐悲鴻筆下的馬已經成為中國近現代美術寶庫裡極其輝煌的一筆。
  • 【趣讀】齊白石和徐悲鴻的忘年之交
    徐悲鴻是江蘇宜興人,1919年,徐悲鴻赴法留學並在多國參觀了藝術館、博物館,欣賞了許多世界級美術大師的佳作,還系統地學習了美術理論、美術史、解剖、透視等課程,成為我國早期少有的既有豐富的藝術理論又有精湛的繪畫技藝的藝術大師之一。
  • 將來7天,一次如火如荼的情感馬上開始,白羊座偶遇摯愛
    在情感裡我們都希望能碰到一個,可以讓自個兒再也不用憂慮遠離的人,可是並非全部的情感都可以恰當地出現在我們的身旁,不過緣份這種東西很神奇,在以後的一周這3大星座結緣摯愛,可能選擇對了就等同於採用了一段如火如荼的情感!
  • 走近徐悲鴻——勵志版故事,窮畫師的鴻鵠之志
    徐悲鴻和徐志摩出生在同時代,徐悲鴻早出生2年,生於1895年,徐志摩出生在1897年。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徐志摩是生活優渥的公子哥,想學什麼就學什麼,想去歐美遊學就去歐美遊學。徐悲鴻原名徐壽康,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一個小鎮上,家境貧寒。
  • 鑽石起家的李厚霖,三段情感經歷都是明星,最後一任是著名主持人
    李厚霖發文截圖誰知道這位鑽石起家的富豪,曾經也在情感方面迷茫。三段情感經歷都是娛樂圈女星,果然「鑽石王老五」偏愛女明星,就像王思聰一樣。李厚霖但是這三段感情並沒有那麼的刻骨銘心,年過半百的李厚霖回過頭來看看,或許最適合他的是顧家的周豔泓,而不是活潑大方的李湘。
  • 人物| 於無聲處:徐悲鴻的家國情懷
    徐悲鴻的畫作,於國畫風韻中融入西畫技法,又在高超的繪畫技藝中,飽含著對國家曲折歷史和民族崇高精神的用心刻畫,於無聲處,發人深思,充滿了百折不撓、歷久彌新的強大力量。抗戰時期,身在雲南的徐悲鴻,以對國家和人民的真摯情感,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活動,鼓舞人民。
  • 帶你了解香港功夫動作明星甄子丹的三段婚姻感情史
    然而甄子丹電影之外關於他的情感經歷鮮為人知,下面讓我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位當紅功夫巨星的婚姻感情史。甄子丹共有三段婚姻感情史,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名圈外人,名叫梁靜慈,兩人是在1993年經朋友介紹認識的,從事廣告工作。
  • 徐悲鴻為泰戈爾畫像
    第二年2月17日,「聖雄」甘地訪問國際大學,在風景如畫的芒果林裡,泰戈爾焚香獻花,舉行了隆重的歡迎集會,又熱情地將徐悲鴻引見給甘地,建議為徐悲鴻舉辦畫展,彰顯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甘地欣然表示同意。  泰戈爾的提議,為徐悲鴻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 「楚漢印象派」北鴻與徐悲鴻,黃胄,韓美林大師馬的比較研究
    楚漢印象派北鴻與徐悲鴻,黃胄,韓美林大師馬的藝術特色比較研究中國繪畫史中的馬,成熟且有特色者,要追溯到漢代的畫像磚和畫像石。畫像磚和畫像石的馬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但漢代繪畫尚屬不自覺狀態,畫馬不是為了審美,完全出於政治和功利目的。
  • 陳傳席專欄|聊藝術:徐悲鴻為什麼反對「中西結合」
    徐悲鴻在繪畫創作上是否是"中西結合",姑且不論。很多研究家和畫家都把徐悲鴻論為"中西結合"的繪畫領袖之一,是否正確?也姑且不論。但徐悲鴻在理論上是明確的反對"中西結合"的,完全否定"中西合璧",甚至嘲之為"中西合瓦",並主張"中西分璧"。
  • 徐悲鴻的馬好在哪裡
    徐悲鴻在動物畫題材中,尤以繪馬著稱於世。他所創作的數以千計的繪馬作品中,除1931年繪製的《九方皋》外,其餘畫的都是沒有任何束縛的馬:它們嘴上沒有籠頭,背上沒有鞍韉,身旁沒有牧人或騎手。它們野性未馴,毫無羈絆,誠為徐悲鴻心目中自由之神的象徵。此幅粗獷簡練的運筆既合西方繪畫中的解剖原理,又含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神韻。
  • 《徐悲鴻時代》:首部全景再現徐悲鴻及同代藝術家命運變遷的巨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首部全景再現徐悲鴻及其藝術家命運變遷的巨作,一百多位藝術家的愛恨情仇盡收眼底。徐悲鴻時代(三卷本)作者:夏桂楣 著裝幀:平裝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徐悲鴻時代》(三卷本)是一部以描寫徐悲鴻一生為主、兼寫同時代藝術家的歷史文學,是首部全景再現徐悲鴻及其藝術家命運變遷的巨作。
  • 徐悲鴻的一封告密信
    徐悲鴻在1953年6月到7月間,一共給周揚寫了四封關於劉海粟的告密信,這幾封信都在市場上露過面,其中6月1日的那封信拍了350.75萬,6月18日的那封信拍了379.5萬,6月5日和7月8日的那兩封信作為一個標的物,在2011年上拍過,成交價為209.3萬。
  • 書畫聯盟丨徐悲鴻《奔馬圖》、《九方皋》、《愚公移山圖》等名作賞析
    徐悲鴻與吳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籌備建立「一二七藝術學會」,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這一歷史時刻。《奔馬圖》即為畫贈當時北平新華總社記者、後來中國著名的史學家、中國的美國史研究第一人的鄧蜀生先生的。畫面用筆縱放淋漓,但造型結構卻十分嚴謹。既充分發揮了中國傳統寫意畫的簡潔與凝練,又結合西畫的塊面與光影,把馬的形體表現得十分強健而豐腴,縱橫馳騁,氣勢磅礴,觀之使人備感精神振奮。
  • 蘇富比中國藝術品拍賣呈獻的徐悲鴻《八駿圖》來襲!精美絕倫!
    徐悲鴻的教育思想或被當今美術界一些人稱謂的「徐——蔣體系」的基礎是強調素描,核心是寫實主義,它成為了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主流畫派,並將繼續影響到本世紀。中國現代美術界諸多名家都直接或間接的受到他的影響。徐悲鴻《八駿圖》 本幅是悲鴻將兩個慣用成畫的構圖合組為一,從中探討兩者融合而成另一特別構圖,以及動靜並存的關係。
  • 齊白石的《十二生肖圖》VS徐悲鴻的《十二生肖圖》
    背而蹲立的虎以神氣勝,柳下的臥牛以意境勝,羊和兔是溫和的,鼠和猴在「偷」食……這些,既顯示了動物的本性,也表達了畫家對它們的想像和情感,不單獨把它們作為一種符號象徵而已。畫法也很豐富,有的用沒骨法(如牛、鼠、猴),有的用勾勒法(如羊、狗等),有的兼兩種方法用之(如虎、豬);墨色亦講究變化,如龍用焦墨、牛用淡墨等,造型生動又求其筆墨與個性表現,濃縮了書畫大師齊白石別具一格的藝術才情與審美視角。
  • 徐悲鴻的馬~
    徐悲鴻自己也說道:「我愛畫動物,皆對實物下過極長時間的功夫,即以馬論,速寫稿不下千幅,並學過馬的解剖,熟悉馬之骨架肌肉組織,然後詳審其動態及神,方能有得。」從而能夠成馬在胸,遊刃有餘地去捕捉瞬間即逝的動能神情,得心應手地採用前人不敢涉獵的大角度透視,創作出嶄新的藝術形象。
  • 徐悲鴻:「你快回來吧,你再不回來,我就要愛上別人了。」
    徐悲鴻在我們的印象裡是畫駿馬的大師,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我們熟悉他的畫藝成就,卻對他的情感經歷知之甚少。在事業上獲得非凡成就的他在情場上走過了一段坎坷崎嶇的旅途,往昔恩愛的夫妻在離婚後甚至成了債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