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關係交惡的起因歷史恩怨 美國制裁伊朗原因

2020-12-26 閩南網

  新華社華盛頓1月6日電 新聞分析:美國和伊朗關係緣何走到這般地步?

  新華社記者劉晨 劉品然

  美國日前在伊拉克發動空襲,打死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引發鏈式反應:伊朗誓言報復,美國增兵中東,伊拉克巴格達「綠區」遭襲……美國和伊朗領導人幾番隔空放狠話,氣氛日益緊張。美國和伊朗的緊張關係緣何走到今天這般地步?

  不少媒體認為,去年底一名美國承包商在伊拉克基爾庫克附近一處軍事基地被炸身亡是引發美國和伊朗對峙升級的直接導火索。也有學者提出,一年半前美國執意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才是給兩國關係轉變埋下的伏筆。

  儘管國際原子能機構一再確認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美國在伊核協議各方均強烈反對的情況下仍一意孤行,於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該協議,並重啟和新增一系列嚴苛的對伊制裁。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時期艱難促成的美伊對話以及兩國關係回暖勢頭終結,兩國再次滑向對抗。

  分析人士認為,美伊緊張關係升級的一個重要節點出現在去年5月。當時,美國宣布中止對任何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給予制裁豁免。美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伊朗未來倡議」項目負責人芭芭拉·斯萊文指出,以此事為分水嶺,伊朗對美政策由「保持戰略耐心」轉為「抵抗與報復」。去年5月,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6月,伊朗擊落美國一架「全球鷹」無人機,美伊關係一度劍拔弩張。

  去年5月之後,海灣地區發生多起重大事件:沙烏地阿拉伯油田遭襲、海灣地區多艘油輪遇襲、巴格達「綠區」多次遭火箭彈襲擊。美方指責伊朗是這些事件的「幕後黑手」,伊朗則堅決否認。

  近一周來,局勢更是急轉直下。為報復美國承包商之死,美軍空襲什葉派武裝組織「真主旅」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多處設施,導致伊拉克民眾衝擊美國大使館以示抗議。新年伊始,美軍空襲巴格達國際機場,炸死伊朗指揮官蘇萊曼尼。有媒體甚至警告,美方的一系列行動打開了可能引發中東乃至世界大震蕩的潘多拉魔盒。

  斯萊文認為,美伊關係發展到如今「是一個悲劇」,「是一系列戰略錯誤的結果」。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史蒂芬·沃爾特認為,美伊危機發展至今「毫無意義且非常危險」。他指出,伊朗並未威脅到美國自身安全或繁榮。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做法,再次證明美國無力在全球重點事務上形成「連貫而有效」的戰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知名主持人法裡德·扎卡裡亞說,川普上臺伊始即承諾要將美國帶出中東泥沼,集中力量處理長期被忽視的國內問題。但幾年過去,美國在中東不僅舊「仗」未消,又新增軍事衝突危機。扎卡裡亞還認為,川普政府的對伊政策更多出於意識形態考量。

原標題:新聞分析:美國和伊朗關係緣何走到這般地步?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美國和伊朗的恩怨情仇
    1941年,由於各種原因,英美唯一能用的援蘇路線,就是從波斯灣港口出發,藉助縱貫伊朗的鐵路,抵達裏海。一句話,伊朗成為連接蘇聯與英美聯軍的戰略通道。二戰爆發後伊朗宣布中立,然而實際上卻與德國關係密切,其境內有不少德國僑民。
  •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 中國一公司被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可·弗林表示,伊朗試射飛彈等行為破壞中東局勢穩定,並強調川普總統極力反對歐巴馬政府與伊朗達成的多項協議,稱這些協議「軟弱且沒有效果」。由飛彈試射事件引發的爭論是否將影響美伊兩國關係走向,受到各方關注。
  • 美國制裁升級,伊朗經濟被全面冰凍,伊朗能開啟內循環嗎?
    在巴列維王朝的時候,伊朗是一個親美的國家,當時伊朗和美國的關係,類似於現在沙特和美國的關係。伊朗在霍梅尼宗教革命成功之後,教士集團成為統治階級,這個國家開始宗教化改革,自此之後,反美成為了伊朗教士集團統治的意識形態基礎。
  • 美國伊朗爭端最新分析:一文看清美國伊朗關係是如何一步步惡化的!
    2019年4月22日:美國終止對伊朗石油制裁豁免  美國宣布,它將不再給予任何國家購買伊朗石油的豁免,全面實施川普總統去年11月重新實施的制裁,這是針對德黑蘭的「最大壓力」運動的一部分。  2019年5月5日:有跡象表明伊朗計劃襲擊美國軍隊後,一艘航空母艦被派往中東。
  • 美國對判決伊朗摔跤冠軍阿夫卡裡死刑的伊朗法官實施制裁
    9月24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伊朗法官西拉 賽義德 馬哈茂德 薩達蒂和馬什哈德 穆罕默德 索爾塔尼進行制裁,制裁還包括伊朗設拉子法院的一個分支機構和當地的阿德爾
  • 中國代表:美國宣布安理會恢復對伊朗制裁非法無效
    (原標題:中國代表:美國宣布安理會恢復對伊朗制裁非法無效)中新社聯合國9月20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20日致函安理會輪值主席和聯合國秘書長,就美國19日單方面宣布安理會恢復對伊朗制裁表明反對立場。
  • 伊朗宣布將美國駐葉門大使列入制裁名單,以色列和摩洛哥實現關係...
    源自伊朗國家通訊社的消息,10日伊朗外交部發表的一份聲明說,美國駐葉門大使亨澤爾在葉門人道主義危機中發揮了不良作用,伊朗將其列入制裁名單。12月8日,美國將伊朗駐葉門大使列入制裁名單。
  • 頭頂超級軍事強國光環,美國始終不敢對伊朗、古巴、委內瑞拉動武
    頭頂超級軍事強國光環的美國在全球各地橫行霸道,受欺負的國家大多都是敢怒不敢言,不過,有幾個國家美國卻不太敢招惹。◎能在全球維持這麼多航母和兩棲戒備群的國家也就美國了第一個顯然是中東「刺頭兒」伊朗。伊朗和美國自巴列維王朝之後就交惡了,過去30多年雙方一直在制裁與反制裁中對抗前行,數次走到戰爭邊緣但最終都是美國選擇以制裁手段打壓伊朗而非採用戰爭手段。包括今年1月伊朗革命衛隊發射彈道飛彈襲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之後,美國也沒敢採用軍事手段對伊朗進行反擊,只能靠制裁和搞破壞來對付伊朗。
  • 美國制裁伊朗官員和一所大學
    新華社華盛頓12月8日電(記者劉品然)美國政府8日宣布對伊朗一名官員和一所大學實施制裁,理由是他們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有關聯。美國財政部當天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制裁伊朗駐葉門胡塞武裝代表哈桑·伊爾盧和伊朗穆斯塔法國際大學。
  • 魯哈尼自認美國會取消制裁,並屈服於伊朗
    魯哈尼自認美國會取消制裁併屈服於伊朗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於明年入主白宮,他上任後的對外政策備受外界關注,其中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日前表示,下任美國政府將會屈服於伊朗的國家力量及人民的抵抗,對於美國可能會取消對伊朗的制裁充滿信心。
  • 美國又宣布涉伊朗新制裁 8家伊朗、新加坡和中國實體被列制裁名單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國又宣布涉伊朗新制裁,8家伊朗、新加坡和中國實體被列入制裁名單【環球網報導】又對中國公司下手?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當地時間29日消息,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宣布對來自伊朗、新加坡和中國的8家實體實施制裁,聲稱前者參與了此前被美國制裁的一家石化公司代理的伊朗石化產品的買賣。美國財政部的聲明宣稱,這8家實體參與了由眾祥石化有限公司(Triliance Petrochemical Co.
  • 放過伊朗吧!伊朗總統給美國百姓寫信,請求他們阻止白宮制裁
    為此,聯合國號召各國團結起來對付敵人,但美國卻沒有這個覺悟,在伊朗為抗擊疫情忙得焦頭爛額之際,悄咪咪派遣兩艘航母堵在了伊朗家門口,似乎有趁火打劫的意思。伊朗譴責美國此舉不人道,應該取消一切制裁,好讓伊朗人度過這次劫難。
  • 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誓言報復,美國航母開向波斯灣!
    到底什麼仇什麼怨 千裡之外的美國又為何 存在感超高 我們看事實說話—— 伊朗與以色列的「恩怨情仇」 以色列
  • 伊朗政治家:中俄未屈服於美國對伊制裁
    伊朗國際事務議會助理議長海珊阿米爾阿卜杜拉希安稱,俄羅斯和中國未屈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對伊朗實施的制裁。他向伊朗國營阿拉伯語Al-Alam電視臺表示:「我想指出,美國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之後的幾年來,我們看到英國、法國、德國在《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問題上背信棄義,中國和俄羅斯對伊朗的行動卻不相同——它們雖然在許多問題上遇阻,但沒有服從美國的單邊制裁。
  • 美對伊朗外購疫苗鬆口,可從WHO買1680萬劑
    可以說,伊朗是近年來被美國制裁得最狠的國家,當然也可以說伊朗是近年來最有骨氣的國家,面對強權毫不妥協。但也是因為這種骨氣兩國交惡越來越深,恩怨越來越大,並隨著川普上臺之後上升到一個新臺階。但是,如今隨著川普的即將下臺,勢如水火的美伊關係好像又出現了新的轉機!
  • 害怕美國制裁?伊朗將印度踢出鐵路項目,損失比美國制裁嚴重
    撰文丨佳華編輯丨小懶伊朗作為一個受美國制裁的國家,尤其美國重點制裁的石油貿易,更是伊朗經濟的主要來源,正因為如此,伊朗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而同時美國還不斷用武力威脅伊朗,伊朗在面對美國如此強大的外部壓力下,也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出路來應對美國的制裁手段。而與此同時,印度和伊朗之間的一個合作卻因為美國的制裁被迫中斷,不禁讓人為之嘆息。印伊兩國的合作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早在2016年,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伊朗,與伊朗方面籤署了一項協議。
  • 誰敢買伊朗石油就制裁誰?美國別太狂,伊朗急中生智找上印度
    不僅如此,扎裡夫還表示,「我們在與他國的能源貿易關係中從不摻雜政治因素。據此,我們與印度之間沒有政治問題。我們是印度能源可靠的來源國。」據俄媒報導指出,自2018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協議,華盛頓陸續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嚴厲制裁措施,對伊朗極限施壓,試圖「清零」伊朗原油出口。
  • 美國空襲巴格達,卻使伊朗意外解套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劉燕婷】2020跨年夜,美國駐巴格達使館過得心驚膽戰,原因還得從12月29日一場空襲談起。「伊斯蘭國」在伊拉克肆虐十數年,不僅讓前總理努裡·馬利基(Nouri al-Maliki)與美交惡,最後於2014年辭職下臺,也令伊拉克爆發了三年內戰。這場內戰把美國、伊朗與俄羅斯都牽扯進來,更讓伊拉克的部落化態勢難以挽回。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這齣戲中,三國有過哪些恩怨情仇?如今殺來殺去的敵國有過哪些曾經的「好兄弟」情誼?1.美國在中東的左右護法現在大家說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往往會想到經濟制裁,覺得雙方是死對頭。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伊朗與沙特一樣,都是美國的盟友,常常被認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兩大「代理人」。
  • 東方智庫丨美國亂了,開戰伊朗?
    但4年來川普的如意算盤並未見效,無論是對伊經濟、金融、能源極限施壓制裁,還是軍事威脅和斬首行動,拉幫結派孤立伊朗,不僅都未能制服伊朗,相反讓伊朗態度更強硬。川普多次呼籲伊朗重新談判,但伊朗最高領導人早就看透美國的把戲,表示只有美國當局首先取消對伊制裁後才有對話的可能,這讓川普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大丟臉面,但川普是決不甘心的,伺機打擊是其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