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240字,閱讀約需7分鐘
文丨張男
編輯丨顧彥
題圖丨123RF
2008年5月23日,一個戴眼鏡的男人剛走出杭州蕭山機場,就被一群記者團團圍住。過去7天時間裡,這位皮膚黝黑的企業家幾乎通宵達旦地奔走在汶川地震災區一線,面容憔悴。
遠在杭州的記者們急於從他口中打聽到汶川當時情況,又想聽他自述一位親臨現場的企業家的感受。但面對鏡頭和閃光燈,這位時年54歲的男人卻什麼也說不出來,一反平時的冷酷形象,嚎啕痛哭起來。
他是鍾晱晱。
對於外界來說,相比同鄉的馬雲、黃崢等知名企業家,鍾晱晱是一個有些陌生的名字。但他創造的產品卻廣為人知,農夫山泉、茶π、尖叫、農夫果園、成長快樂、母親牛肉棒等,是幾乎所有90後的童年回憶。「吃喝」之外,鍾晱晱執掌的另一家公司萬泰生物,因旗下國產HPV疫苗馨可寧的獲批上市,也走到了鎂光燈前。
過去一年,鍾晱晱將農夫山泉、萬泰生物兩家公司帶上資本市場後,財富暴漲超過900億美元,堪稱史上最快的財富積累之一。低調如他,也迅速為外界所知。
2021年開市第一天,隨著農夫山泉和萬泰生物的大漲,鍾晱晱以778億美元的身家成為中國首富,並一舉超過印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穆克什·安巴尼,登頂亞洲首富。截至2021年2月12日,鍾晱晱在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排名第六位,僅次於扎克伯格。
自1993年創立養生堂至今,鍾晱晱低調了近30年。似是命中注定,如今的他還是如其名字一般,開始「閃」耀起來。
做「健康生意」的新晉首富
一向低調的企業家鍾晱晱,最近一年才走進人們視野。
自去年上市以來,農夫山泉和萬泰生物分別開啟「股價暴漲」模式。截至目前,前者股價最高達68.75港元,較上市當日33.1港元的股價翻了一倍有餘;後者近一年漲幅超過2500%,位居A股漲幅榜榜首,被業界稱為「最牛妖股」。
作為兩家公司的實際控股人,鍾睒睒分別持有84.41%的農夫山泉股份和75.15%的萬泰生物股份。藉此他身家大漲,在充斥著網際網路掌門人的福布斯富豪榜單上,鍾晱晱位列第六位,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名來自飲料和醫藥領域的富豪。
縱觀鍾老闆旗下產業,「健康」是他的「財富密碼」。
創立農夫山泉前,鍾晱晱已經擁有一家保健品公司「養生堂」。這家成立於1993年的公司,通過超低溫粉碎工藝將海南當時常見的「龜鱉湯」做成了「龜鱉丸」,從此一炮而紅,鍾晱晱也因此獲得第一桶金。
從保健生意延伸開來,鍾晱晱看上了一家坐落於杭州千島湖的保健酒廠。傳聞稱,在與酒廠商談收購的過程中,鍾晱晱注意到了酒廠背後美麗的千島湖,轉念改做「水生意」。
在他看來,「賣水」的本質也是在「賣健康」,當時保健品市場之所以火熱,就是人們對健康需求度的提升。當健康產品以日常消費品的姿態出現在市場中,一定是一筆大生意。
於是1996年,農夫山泉在千島湖畔成立。這家公司沒有讓鍾晱晱失望,如今其已是中國包裝水行業的「老大」。招股書顯示,2012-2019年,農夫山泉在中國包裝飲用水的市佔率連續8年第一。
在「賣水」的同時,鍾晱晱將另一隻手伸向了與健康更為貼近的醫藥領域。2001年,養生堂以1710萬元的價格收購萬泰生物95%的股份。彼時,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股權幾經轉讓。
在鍾晱晱的主導下,2002年萬泰生物開始研發針對宮頸癌的二價HPV疫苗,18年後終於帶著「首個國產HPV疫苗」的光環走上資本市場。2020年4月29日,在滬市主板上市後,萬泰生物連續收穫26個一字漲停,成為2020年一字板最多的新股。
從「文人」到「商人」
不熟悉鍾晱晱的人很難想像,在商場擁有如此戰績的他曾經是一位「文人」,也曾因「自尊與清高,對所有商人都不屑一顧」。
1954年,鍾晱晱出生在杭州的一個傳統知識分子家庭。但受時代影響,他在小學五年級時被迫輟學,父母也被打成右派,一家人被下放到老家紹興諸暨。在那裡,童年的鐘晱晱成為一名泥瓦匠,輾轉於紹興附近各鎮。
雖然做了十幾年的粗活,但鍾晱晱骨子裡的「文氣」一直未曾泯滅。1977年高考制度剛一恢復,23歲的他就和妹妹一起報名參加。
多年後,一位與他一起高考的鄰居回憶道:「鍾晱晱學習很刻苦,但幾乎不同旁人講話,只有在遇到難題時才開口請教別人。」這種獨來獨往的性格也貫穿鍾晱晱從商始終,他不喜應酬,幾乎不上酒場和牌桌,因而被業界稱為「獨狼」。
連續兩年落榜之後,鍾晱晱終於考入杭州電大(現浙江廣播電視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成為一名記者,先後就職於浙江文聯、《江南》雜誌社、《浙江日報》等媒體。
做記者的5年間,鍾睒睒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勤奮特質——跑遍浙江80多個市縣,採訪超過500多位企業家。這種勤奮不僅極大開拓了他的眼界,也為他積累了眾多人脈,成為日後創業的重要基石。
1988年,海南經濟特區成立,一批有志青年南下淘金,鍾睒睒也選擇成為其中一員。從《浙江日報》出走後,他在海南創立了《太平洋郵報》。無奈當時私營報紙還屬政策禁區,《太平洋郵報》很快無疾而終。
隨後,鍾睒睒借做記者時積攢下的人脈,在一位「種蘑菇發家」的老闆的指導下,也開始了這項生意。自此,鍾晱晱由「文」轉「商」,以「蘑菇」為起點,開啟了「為商」的後半生。
不過,因海口與內陸的氣候條件差異,「種蘑菇」生意很快失敗。隨後幾年,鍾晱晱還擺過攤、賣過窗簾、養過對蝦,均以失敗告終。直到1993年成立養生堂,他的命運才隨之改變。
作為一名低調的浙江商人,鍾晱晱身上有著傳統浙商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特質,始終堅信自己的選擇。他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摸爬滾打多年後,終成亞洲首富。
最會「生孩子」的企業家
即便走入商界,鍾晱晱身上的文人特質依舊無法掩蓋。
他文字功底了得,堪稱「營銷奇才」。從「農夫山泉有點甜」到「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再到「農夫果園,喝前搖一搖」,這些膾炙人口的「金句」都出自鍾晱晱之手。
由於超強的營銷能力,農夫山泉被業內戲稱為「被賣水耽誤的廣告公司」。在目前市面上多本品牌營銷類書籍中,農夫山泉也常被當作經典案例來敘述。
1996年農夫山泉成立時,瓶裝水市場已經有娃哈哈和樂百氏兩大巨頭存在,初出茅廬的農夫山泉想要「分得一杯羹」談何容易。從產品策略到品牌營銷,鍾琰琰精心打造了一條錯位競爭的路線。
一方面,他為品牌取名「農夫山泉」,瞄準消費者對健康與天然的嚮往。另一方面,選定巨頭們忽視的4L桶裝水市場,以杭州和上海為主要城市進行布局,先攻佔華東市場。
初步取得成效後,農夫山泉陸續推出350毫升運動小瓶裝、550毫升運動裝,步履遍至全國。「農夫山泉有點甜」和「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廣告金句,也在這期間誕生,進一步增加了農夫山泉的知名度。
2000年,農夫山泉表示長期飲用純淨水會使細胞真空化,公司今後不再生產純淨水,只生產天然水。
當時業內純淨水佔比超過95%,此番言論遭到多家企業炮轟,娃哈哈更是聯合業內69家純淨水企業聲討農夫山泉,掀起「世紀水戰」。而農夫山泉做了著名的「水仙花實驗」,將水仙花分別種養在純淨水和天然水中,以此證明自身言論的正確性。
在不停的爭吵和媒體的大肆報導中,農夫山泉迅速躋身瓶裝水第一梯隊,「只生產天然水」的特性逐漸佔領消費者心智。
2015年視頻網站快速興起,農夫山泉又在優酷上投放了「第一條可以無條件跳過的廣告」。一方面,這種反向營銷贏得了更多消費者好感;另一方面,即便當時的受眾深受廣告困擾,但仍有70%選擇不跳過廣告,宣傳推廣的目的仍能達到。
農夫山泉外,鍾晱晱的「作品」還包括農夫果園、茶π、尖叫、成長快樂、母親牛肉棒、清嘴、朵爾等,幾乎每個品牌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創意。感慨於其超強的品牌包裝和營銷創意能力,品牌戰略專家李光鬥稱鍾睒睒為「中國企業家中最能『生孩子』的老闆」。
結語
隱居幕後數十年,鍾晱晱的大名隨農夫山泉和萬泰生物的上市而被世人所熟知。繼馬雲、黃崢、陳天橋、郭廣昌、丁磊、宗慶後等企業家之後,他也成為中國浙商富豪群體中的一員。
某種程度上來說,鍾晱晱是「文」、「商」的結合體,他既有浙商捨得、和氣、共贏、低調、敢闖的品質,亦充斥著知識分子孤芳自賞、獨來獨往的特性。
他曾在多年前自我剖析:「文人中的能人只能算半個強人,商人中的能人才是真正的強人。」如今登頂亞洲首富之位的他,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強人」。
本文由億歐原創。申請文章授權請後臺回復「轉載」,聯繫相關運營人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