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民城市為人民」規划行動系列第一站,上海市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規劃研討會今天在上生·新所召開。
上海市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規劃研討會,是「人民城市為人民」行動規劃系列的第一站,研討會與長寧區「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規劃」培訓緊密結合,在上海市城市規划行業協會指導下,由長寧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和長寧區地區工作辦公室聯合主辦,長寧區副區長孟慶源等領導出席會議並致辭。
研討會對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規劃的目標、重點和工作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研討,並廣泛邀請了規劃管理、社區管理、居民代表、規劃編制、科研機構等各方人員共同對編制實施中遇到的問題、難點進行研討交流,為上海十五分鐘生活圈建設建言獻策。
孟慶源副區長表示:在工作理念上,要把握好上接天線與下接地氣的關係;從推進方式上講,要把握好頂層設計與問計於民的關係,著力提高居民生活品質,促進社區自治共治,全力打造家園共同體。
當日上午,與會領導和嘉賓們還共同參觀了上海市15個「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規劃」試點區域代表——徐家匯街道和新華路街道的優秀實踐項目。其中新華路街道以「花園社區、人文新華」為主題,緊密圍繞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繁榮社區、多樣便捷的幸福社區和活力開放的和諧社區。
位於新華社區的敬老邨是公眾參與式規劃的典型。該項目是在政府、規劃設計師、在屬地企業、社會公益組織、自治團體及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吸納多渠道資金,對小區進行全面適老化改造,極大地提升了小區老年居民的生活感受。
新華路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則是嵌入式更新的典型,項目通過對現狀房屋的徵收改造,聚集社區養老需求,打造出集衛生服務、老年就餐、休閒活動、康復醫療於一體的一站式社區醫養服務綜合體,為街道內老年居民們提供了舒適、便捷的養老服務空間。
此外,參觀人員還對上生·新所更新建設進行了考察。上生·新所是有機更新的典型項目,它既強調了歷史風貌保護,提供了開放活動場地,又實現了功能轉型升級以及歷史風貌的延續和空間開放共享,廣受各界好評。
上海「2035」總體規劃明確打造「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是上海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舉措。長寧區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一直在積極地探索。2019年初,新華路街道被列為市「花園社區、人文新華」的願景藍圖與行動方案;虹橋街道、仙霞新村街道的行動規劃也在逐步編制過程中。
今年結合「十四五」規劃治理工作,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明確要在"十四五」期間基本全面建成「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
猜你喜歡
實習記者:沈 靜
編 輯:李 博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長寧官方微信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小編互動
原標題:《「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如何圈出精彩,今天他們有話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