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濱河花園小區地上建築較新,宣傳冊上印著「高檔住宅小區」等字。
地下:設計圖上應有管道的地方,竟無管道。
掃碼看視頻,了解濱河花園停水問題詳情。
□本報記者 範瑞鳴 文/圖
把水龍頭松到底,也只有不到小手指粗的自來水流出來,儘管只是涓涓細流,卻已讓天府新區華陽街道濱河花園小區的業主王連龍欣喜不已,好歹有水用了,不像前段時間,一到早中晚用水高峰就沒水用。「我都半個多月沒洗成澡了,水壓低,熱水器打不燃。」王連龍抱怨道。
近日,記者從該小區業委會處了解到,2019年11月中旬起,小區突然鬧「水荒」,連續幾十天,五六百戶業主用水困難。該小區建成於2002年,是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府河沿線品質較高的大型居住區。在市政供水系統正常的前提下,城市居住小區為何會鬧起「水荒」?本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記者展開調查。
1 業主叫苦
三樓以上住戶常常沒水用,洗衣洗澡成難題
據不少華陽街道濱河花園小區業主反映,用水困難大概是從去年11月12日開始,一整天能來兩小時水就不錯了。「每天早晚用水高峰時,三樓以上就沒水用,三樓以下用水也是時斷時續。」
該小區A區5樓的張翔老人獨居在家,飲用水只得叫外賣送上樓,家裡還專門買了儲水器,有水就趕緊接著。「衣服只有拿到洗衣店洗,又貴又不方便,衝廁所、洗衣洗澡都成難題。」2019年12月28日,記者來到張翔老人家中,由於水壓低,熱水器無論如何都打不著火。
在張翔老人的陪同下,記者來到該小區物業管理方重慶凱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我們小區有2000多戶業主,這次有三分之一業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物業經理申鈴告訴記者,該小區供水出現問題後,供水方岷江水廠派人到現場檢查,經監測,市政水壓是達標的,停水是由於小區內部地下管網漏水導致。物業一個多月來已對5處漏水點進行修補處理。「5個漏點就花費了3萬多元,但小區要完全恢復正常用水,需要補的漏點有十幾個,涉及的費用太大,因此沒有繼續維修。」
商住小區遭遇「用水難」,據記者調查,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據成都市藍谷地小區的供水企業調查:在2018年3月至10月期間,由於小區內部管道漏水,該小區物業共計30餘次停水維修;位於成都市府青路的淺水半島一期的業主在人民網地方領導信箱反映,自2009年入住以來,小區因供水管網爆裂頻頻引發停水問題,業主長期受此困擾;2019年8月,有網友反映,成都市錦江區藍光凱麗香江小區二次供水進水管內部軟管扭曲堵塞,導致停水多日……
上述出現問題的小區,均是2000年以後建成的商品住宅,小區建築看上去也比較新。在濱河花園的宣傳冊上,還印著「高檔住宅小區」「國內小城鎮資深設計師規劃」等字樣。誰曾想,地下水管管網卻頻頻「報警」。記者致電該小區開發商,但其辦公室工作人員拒絕接受採訪。
2 「水荒」背後
按管道施工圖紙挖開地面後,下面竟然沒有管道
號稱高品質的居住小區,為何地下管網卻如此脆弱?
「類似的問題在我們的調研中普遍存在。」省社科院房地產研究所研究員蔣華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當前相關技術規範中對於房地產住宅地下供水管網的施工驗收標準規定有待提高。
記者了解到,我國現行的《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發布於2002年,其中對室外給水管網安裝的規定為「輸送生活給水的管道應採用塑料管、複合管、鍍鋅鋼管或給水鑄鐵管。」沒有更加細緻的要求,留給開發商自主選擇管道材質的空間較大。
以塑料管為例,不同工藝的塑料管使用壽命差別很大。「我們推薦使用質量合格的PE管,壽命可達50年,而若使用PVC管,抗凍和耐熱能力都不好,一般使用壽命只能達到15年,時間長了容易老化漏水。」成都市岷江自來水廠華陽分廠相關負責人介紹。採用PE管施工費用要高一點,過去一些小區出於成本考慮會選擇使用PVC管。據了解,濱河花園小區地下管道主管就是用的PVC管。
還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即便用PE管也不是百分之百放心,當前市面上很多PE管都不是全新料製成的,相當一部分都只是六成新料製成。「對地下水管的材質急需作出更細的規定。」
此外,一些開發商為了節省建材,不按設計圖紙施工,在業內人士看來,也可能縮短地下水管的使用壽命。申鈴便向記者抱怨,「我們按照地下管道的施工圖紙挖開後,發現下面竟然沒有管道,只得回填重新探測。」
「從源頭上防微杜漸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蔣華東認為,「應提高行業的準入標準,對房屋修建過程中的地上地下設施都應更嚴格監督。」此外,還應加強地下管線信息共享,摸清地下管網的家底。
3 難題巧解
專家建議通過資源置換,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管網改造和維護
「先天不足」的供水管道,越發需要後期精心維護。
據《四川省城市供水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三條規定,城市供水設施維護責任以結算水錶為界,結算水錶用水端以前的,由供水企業負責維護;用水端後的,由用戶或者產權人負責維護。因此,濱河花園這類總表計量小區,其內部管道不屬於岷江水廠的維修範圍。「但物業公司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平時也只能對裸露在外的水管和開關進行檢查,很難及時發現問題,即便發現了問題也無法解決。而如果外聘專業隊伍維護,費用又是問題。」申鈴告訴記者。
為解決老舊小區管網維護問題,相關部門正在努力。「當前我省針對老舊小區正通過政府補助的形式加大一戶一表改造力度,改造完成後,入戶前的小區地下供水管道,都將由供水企業提供更專業化的維護。」成都市岷江自來水廠華陽分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過,記者也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了解到,我省能通過政府補助的方式推進一戶一表改造的,主要涉及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未建立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未實施物業管理的小區。很顯然,出現問題的商住小區並不符合老舊院落的補貼標準。
面對重重難題,像濱河花園這樣的小區,如何才能做好地下管網系統的維護?
「首先可以考慮動用維修基金。」四川致高律師事務所律師舒彥文介紹。不過據申鈴介紹,濱河花園維修基金有限且動用流程繁雜,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在維修基金不夠的情況下,小區的整治,也不能一味依靠政府補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表示,長遠之策還是應從小區內部想辦法,一些開發商自持的商鋪等物業租金可以補貼一部分用於小區硬體的維護升級,這對於提升開發商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美譽度也有幫助。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則建議,小區業委會可以通過小區資源置換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管網改造和維護。
對於這一建議,劉璐也頗為贊同。如何進行資源置換呢?「像濱河花園這種居民較多的小區,可以考慮盤活閒置空間,如利用廢棄配套用房、車棚等,在小區內打造連鎖食品、便民商店、家政維修、社區食堂等商業設施,既補足小區生活性服務業的短板,也可以對外來企業形成資源置換的吸引力。」劉璐建議,除了盤活閒置空間,還可以將養老、託幼、健康等產業落地,通過種種方式吸引企業投資,明確前來投資的企業都應該以出資或出力的形式參與小區地下管網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