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 丹娜生物跑出科技創新加速度

2020-12-23 網信天津

#網媒暖津#「五一」勞動節前夕,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被列入商務部出口企業「白名單」。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丹娜生物總經理粟豔稍稍鬆了一口氣,「大伙兒的努力沒有白費」。據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丹娜生物第一時間投身到抗擊疫情的大潮中,並在近期收穫了一個又一個好消息。「公司上下齊心合力,一邊積極推動抗疫項目的研發,一邊為擴大產能做著堅實準備,跑出了科技創新加速度。」粟豔表示。

丹娜生物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工作

疫情中的一往無前

丹娜生物2014年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成立,研發中心設在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親切地與丹娜生物創始團隊溝通並囑託:「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團隊負責人說:「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句話。從那一刻起,我就更加堅定,在科技創新這件事上,必須丟掉幻想,一些核心技術和涉及重大領域項目的技術,外國人是不會給我們的,我們必須走自主創新的道路。」

總書記的話深深激勵著丹娜生物的每一個人,「技術即生命」這5個大字也在丹娜生物落成之後,深深地刻在了辦公樓5樓電梯對面的那面牆上,這讓丹娜生物時時刻刻保持對科技創新的敏感性與前瞻性。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和經濟造成了無法估量的衝擊,而在面臨巨大挑戰的時刻,丹娜生物一往無前。

「面對疫情這場考驗,我們既要確保每名員工的健康,又要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確保臨床檢驗緊缺物資及時送達疫情嚴重地。」粟豔告訴記者,我們從大年初一起就開始著手進行新冠項目的前期討論。在確保員工健康、防護全面安全的情況下,企業初三起便組織部分生產、質檢人員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一方面為篩查診斷新冠病毒合併真菌感染提供真菌檢測試劑和設備,滿足對真菌檢測的緊急需求。另一方面,研發團隊全力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抗體試劑盒的研發中。

「時間緊、任務重,疫情防控一刻都等不得,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丹娜生物研發負責人劉春龍告訴記者,在接到開發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的任務後,劉春龍迅速聯繫了研發核心成員,從接任務、做防護、布置研發計劃、到崗開展工作一氣呵成,只用了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

其實在接到任務前,劉春龍在家中已經坐不住了。「為了能搶出點時間,我時時刻刻都在跟蹤新冠肺炎的疫情發展趨勢,了解新冠肺炎臨床檢測需求,制定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的研發計劃。」劉春龍告訴記者,研發團隊到崗後不分晝夜、爭分奪秒,全力投入。碰到了技術難題,就查資料,找專家,不斷重複試驗,時間不夠大家克服疲勞輪著上,24小時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丹娜生物搶在一個月內成功研發出了檢測快速、敏感性高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丹娜生物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工作

起伏中的企業命運

2月初,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和丹娜生物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同開發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此前,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的專家已經對新冠病毒進行了系統的流行病學研究,並承擔了科技部新冠病毒應急防治重大專項。2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臨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考察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強調要集中最強科研力量,加強協同攻關,攻克最急防治難題,科學精準抗擊疫情。在病原所科研團隊的指導和協助下,丹娜生物研發團隊夜以繼日,攻堅克難,全力開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3月19日,丹娜生物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酶聯免疫法、化學發光法)等新冠全套檢測試劑盒6項產品獲得了歐盟CE認證,這意味著,丹娜生物的新冠檢測產品可以出口到歐洲了,這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利好。然而,丹娜生物的「出海」之路又遇到了新的考驗。

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監局3月31日的聯合發文顯示,自4月1日開始,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公司在向海關報關時,必須取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相關資質,符合進口國(地區)質量標準要求。經過各方不懈努力,在之後商務部公布的首批出口「白名單」之中丹娜生物成功入圍,企業的新冠檢測試劑盒產品得以實現出口。

丹娜生物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工作

企業發展站上新賽道

對於粟豔來說,這幾個月的心情可謂跌宕起伏。從疫情初期的揪心,到拿到NMPA註冊證時的興奮,從出口受限的焦慮,再到入選出口「白名單」的欣喜。最近這次採訪,記者可以明顯感到,彼此間交談的氣氛正在越來越輕鬆。因為這次疫情為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壓力,還有機會。

記者了解到,在涉足新冠肺炎檢測產品前,丹娜生物是全球真菌病診斷行業的領軍企業,最近企業還拿到了麴黴菌半乳甘露聚糖檢測試劑盒NMPA三類註冊證,該產品將進一步提升包括麴黴菌在內的侵襲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診斷和防治水平,降低真菌病患者的死亡率。

「丹娜生物此前就一直在進行呼吸道病毒系列產品的開發,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及經驗。由於此次新冠疫情也是由於呼吸道感染導致的肺炎,因此,丹娜生物能夠及時跟進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發展,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研發。其實,丹娜生物本來今年就打算開發病毒類的檢測產品,而猝不及防的疫情恰巧加速了企業的步伐。」粟豔告訴記者。

據粟豔介紹,新冠肺炎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有很大比例合併真菌感染而死亡,因此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早期篩查真菌感染意義重大。作為目前能夠提供新冠病毒感染及合併真菌感染的聯合檢測系列產品的公司,疫情期間每一位丹娜生物的客服技術人員就和疫情防控人員一道衝在了第一線。那時候,交通不便、醫院進出不便、住宿困難、人手也不足。住宿困難他們就睡在代理商的車裡,人手不足他們就加班加點,醫院進出不便他們就自學製作裝機視頻遠程指導裝機。他們是疫情防控期間的「逆行者」,截止到目前,出勤已達千餘次,為企業快速開拓市場貢獻了力量。

除了技術,政策與指令也在不斷指引著企業發展站上全新的賽道。4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對重點人群實行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對其他人群實行願檢盡檢。5月8日,國務院發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再次指出,要擴大檢測範圍,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對其他人群實施願檢盡檢。另外,對人群相對密集、流動性較大地區和邊境口岸等重點地區縣區級及以上疾控機構、二級及以上醫院要著力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鼓勵有資質的社會檢測機構提供檢測服務,擴大商業化應用,進一步釋放了檢測設備的需求。

「從政策導向來看,接下來的1-2年的時間,新冠檢測將成為醫療機構的常規項目,這也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需要檢測的設備。」粟豔告訴記者,目前,丹娜生物(2019-nCoV)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已拿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註冊證,據介紹,該產品具備全自動操作的優勢,可在1小時內完成100個樣本的全部檢測;自動化檢測能減少操作人員被感染風險,減少實驗室交叉汙染風險,提高檢測效率,並已在麗水市中心醫院、浙江省台州醫院,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10餘家醫院完成設備安裝,滿足上述醫院的檢測需求。接下來,隨著全國醫療機構的不斷響應,這個數字也將快速擴大。

選對了發展的土壤

「目前,丹娜生物已經建立了六大核心技術平臺,開發出20多個創新產品,申請發明專利40多項,有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們的副總盛長忠博士指導項目抓住機遇,不僅入選了天津市科技局『新冠病毒感染應急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支持項目,還在不久前,以『新型冠狀病毒病及合併侵襲性真菌感染聯合診斷產品的開發及臨床應用』項目斬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創新能力備受肯定。」據粟豔介紹,在國內市場,丹娜生物的真菌檢測產品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近千家重點醫院開展應用;而在國際市場,成功打破國外醫藥企業的技術壟斷,「挺進」歐洲、中東、美洲、非洲,與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南非等30多個國家的代理商建立了合作關係,且多次參與海外重點醫院及實驗室的臨床研究,實現了從弱到強,一路披荊斬棘,闖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如今,丹娜生物在行業內已經成了標杆和領頭羊,聚集了一批科技人才,每年銷售額都實現翻倍增長。

能夠獲得這些成就,既得益於自身科研技術的不斷創新,也離不開政府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扶持。「有了政府的支持,我們的發展才會如此迅速。」粟豔告訴記者,丹娜生物2014年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回想這6年來,丹娜生物的每一次進步、每一項榮譽都離不開中新天津生態城及天津各級政府的幫扶,這給我們減輕了很大負擔,也少走了很多彎路,「可以說,我們選對了發展的土壤」。

粟豔介紹說,中新天津生態城的營商環境很好,我們也享受到了包括稅收、土地、租金在內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別貼心。據了解,丹娜生物的團隊到中新天津生態城3個月後就有了生產車間;4個月後研製出4種產品。「企業成立初期,無論是科研投入還是對人才的吸引力都有限。為了激發丹娜生物的創新活力,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幫助企業申請設立了博士後工作站,還給了25萬元建站資助,濱海新區為進站博士後提供每人每年15萬元的生活補貼。丹娜生物將探索性和理論性的基礎研究工作讓進站的博士後來做,為新產品輸出打基礎,有效節約了研發成本。

疫情期間,丹娜生物更是感受到了中新天津生態城不斷升級的營商環境。粟豔告訴記者,按照計劃,丹娜生物將進一步擴大產能,滿足疫情需要,而中新天津生態城各部門的服務都讓企業備受感動。「比如我們4月初開工的新生產線,中新天津生態城商務局幫我們在北部片區找到了一塊合適的地方,並且主動為企業服務,幫企業跑腿辦理手續,加速建設。按照計劃,這條新生產線預計6月就能建設完成實現投用。屆時,丹娜生物的產能將翻個5-6倍。」粟豔表示,不僅如此,今年3月,企業成功入圍「中新天津生態城防疫藥品研發和技術攻關專項支持重點研發計劃」,中新天津生態城給予了150萬元的資金扶持。疫情防控期間,丹娜生物向武漢等地定點醫療衛生機構捐款400餘萬元,中新天津生態城稅務局主動上門服務,為企業送去「政策禮包」,輔導企業應享盡享符合捐贈支出條件的相關政策,免除企業稅務方面的後顧之憂。此外,中新天津生態城人社局也通過各類方式為企業招徠人才,解決了企業的人才短缺難題。

「對於天津,我們心懷感恩,這裡是丹娜生物的發展福地。」粟豔表示,丹娜生物今年將繼續加大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的項目擴展力度,建設生產研發基地,加速新冠病毒及侵襲性真菌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和量產能力,並推出10餘種檢測產品。展望未來,丹娜生物還將在中新天津生態城布局集生產、研發、綜合辦公於一體的總部基地,進一步提高臨床診斷水平,打造國際自主知名品牌,推動相關產業快速向前發展。

來源:津濱網

相關焦點

  • 北京電視臺北京直通車報導—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醫藥是當前科技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生物醫藥雖然尚處於發展階段,但在科技創新驅動下,其在產業前沿領域已取得多項突破,為區域經濟發展開創了「新空間」。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粟豔說道:「丹娜生物是一支極具創造力和探索性的一個科技型公司,我們公司主要致力於侵襲性真菌病診斷產品的開發,通過6年的努力,我們搭建了一個真菌聯合檢測的平臺,在這個平臺我們最最核心的優勢是,我們所有的上遊的抗原抗體的原材料都是由我們自己開發,而且每一個產品的原材料都是有我們的核心專利!
  • 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澤奇:將在天津擴大產能、布局...
    得益於天津市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丹娜生物從弱到強,一路披荊斬棘,闖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無論是在科研攻關、產品研發,還是在市場拓展上,丹娜生物已經小有成就,承擔了多項天津市科技計劃專項,也開發出多項填補國內空白的創新產品。
  • 跑出新時代科技創新「加速度」——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12月15日,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上,10位「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亮相現場,他們迎難而上,敢為人先,勇當科技創新排頭兵,跑出新時代科技創新「加速度」,為山東創新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 深耕體外診斷領域 丹娜生物IPO獲受理
    上交所日前受理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丹娜生物」)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募資4.08億元用於總部基地建設、新品研發並補充流動資金。丹娜生物主營業務為基於酶動力學顯色法的泛真菌、細菌和基於ELISA法的侵襲性真菌病等病原微生物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高密:點燃創新引擎 跑出職工全員創新「加速度」
    「以前創新獎金到月底隨工資發放,也覺不出什麼,變為當天獎勵後我覺得更有成就感!現在,發現問題沒解決,就像沒吃飯一樣。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這樣想想,創新並不難。」11月1日,位於高密市的浩瀚木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即時激勵政策」後,公司員工高寧的一席話,道出了職工的心聲。
  • 創新驅動創業環境升級 「產業興鹽」跑出加速度
    鹽田區早做謀劃,通過搭平臺、聚資源、優服務,乘勢而為,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轄區創新創業的營商環境隨著地鐵時代駛上快車道,「產業興鹽」跑出加速度。 打造優質載體 吸引優質項目落戶鹽田 聚焦搭載體、建平臺,助推創新轉型。
  • 12345,這裡跑出加速度……
    從10月16日首根樁基開鑽以來,施工方開足馬力加快施工,隧道預計於2022年上半年開通,屆時將有效改善火車站周邊及德化商業街周邊的出行條件。 經過八年的積累和積澱,鄭州機場在航線網路、通關和服務創新,以及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方面具有先發優勢,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起到重要作用,有力的帶動了河南的對外開放。
  • 陳金虎調研科技上市後備企業 勇做創新引領者 跑出上市加速度
    1月4日,市長陳金虎專題調研常州市部分科技上市後備企業。他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全力支持各類企業以恆心辦恆業、以創新創未來,強化人才、產業與資本深度融合,勇做創新發展引領者,跑出上市發展加速度。
  • 河北秦皇島開發區:復工復產企業逆勢跑出「加速度」
    (王繼軍攝)自復工復產以來,中油寶世順公司各產線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確保國家重大項目生產保供。公司總經理助理張世濤介紹,該公司今年計劃生產鋼管總量約26萬噸,主要用於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唐山LNG等國家重大油氣管道和地方管網項目建設。秦皇島開發區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
  • 丹娜生物科創板IPO獲受理 擬募資4.08億元
    原標題:丹娜生物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4.08億元   11月20日,丹娜(天津)生物
  • 開足馬力,全力衝刺「開門紅」
    開足馬力,全力衝刺「開門紅」 2021-01-08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娜生物擬IPO新增2倍產能 市場空間有限有何破局妙方
    來源:投資者網《投資者網》張偉11月20日,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商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丹娜生物」)在科創板官網披露招股書,擬募資4.08億元用於總部基地建設、新產品研發和補充流動資金。招股書顯示,募投項目達產後,丹娜生物的年產能較其現有產能將增加2倍以上,但新增產能如何消化是一個問題。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讓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大幅提升。未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丹娜生物的營收如何持續,也值得關注。
  • 丹娜生物:科創板IPO申請於12月17日獲上交所問詢
    原標題:丹娜生物:科創板IPO申請於12月17日獲上交所問詢   12月18日,
  • 科創板IPO|丹娜生物闖關科創板,IPO之路存毛利率下降等風險
    11月23日,資本邦獲悉,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娜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近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    圖片來源:丹娜生物招股書  丹娜生物股票上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上市條件:本次丹娜生物公開發行股份數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25%,發行後總股本
  • 衛健新產業破局突圍,「北海製造」跑出加速度!
    北海天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有2條口罩生產線試投產,日產量1.2萬隻,正常投產後預計口罩日產能20萬隻。廣西北海建豐製衣有限公司製作口罩過程。許振國 攝廣西北海建豐製衣有限公司目前已有5條口罩生產線投產,磨合期日產量15萬隻,所生產的普通防護口罩主要供應給北海本地。
  • 開足「頂風船」的最大馬力
    辯證思維,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創新,深化改革,高水平對外開放,共建共治共享,科學的理論概括和方法遵循激活了勇氣的源頭活水。劈波斬浪,開足馬力方能行穩致遠。改革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外開放是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
  • 長沙瀧海防護科技開足馬力生產優質熔噴布為抗疫保健助力
    《在望中國》當代商報6月1日長沙訊(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王益群)「我們正在全力以赴,現有的3條全自動生產線開足了馬力、夜以繼日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國際標準化的優質熔噴布,助力省內和國內國外的抗疫保健事業發展強大,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應有貢獻
  • 開足馬力 緊盯生產一線
    ■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線抓緊生產紫外線消毒燈。■考邁託(佛山)擠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車間內安裝生產設備。 員工自覺戴口罩上崗、進廠前有序排隊測體溫,企業定時消毒、安排專人配餐、宣傳防疫知識、制定防疫預案……儘管疫情的陰霾尚未散去,但南海區已吹響了企業復工復產的「集結號」,在復工復產的這些天,多家生產企業開足馬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
  • 科技助推中原銀行跑出「加速度」
    中原銀行從2016年起,在實施「傳統銀行」「創新銀行」「未來銀行」三大戰略的基礎上,提出了「上網下鄉」部署。所謂「上網」,就是堅持「科技立行、科技興行」,結合網際網路發展趨勢,不斷完善科技信息系統,探索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新模式,大力發展移動金融、線上金融,助推中原銀行在紛繁複雜的競爭中跑出「加速度」。
  • 丹娜生物赴科創板IPO 或成細分領域首家上市企業 產能消化成關鍵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日前,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丹娜生物)科創板上市招股書(申報稿)獲上交所受理。據招股書,丹娜生物是一家針對侵襲性真菌的體外診斷企業,2020年1-9月營收達1.49億元,歸母公司淨利潤為55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