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竹頭紅蕃薯這樣種這樣吃才夠甜美

2021-01-19 樂活化州

化州人都聽說過甚至品嘗過麗崗蕃薯,但這麼著名的蕃薯是如何種出來的卻鮮為人知。今天,在鎮村幹部的帶領下,樂活化州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麗崗村,為大家揭秘「竹頭紅」 蕃薯成為市場新寵的秘密。

蕃薯是是明代幾經周折從呂宋(今指菲律賓)引進,當時是 「教民種之,賴以度荒」,三餐當飯而食,「足果其腹,災不為荒」,創造了「引種一根蕃薯藤,救活一半中國人」的奇蹟。

60、70後的人,基本都是吃蕃薯長大的。那時,大米不多,鍋裡總是大半是蕃薯,小半是白米飯。那時,家裡種得多的蕃薯會被磨成絲曬乾,當成豬牛飼料。因為小時候零食極少,小孩們只好把生蕃薯絲當零食吃解決嘴饞。而今,人們吃膩了魚肉,把蕃薯當粗糧吃,美容防癌,甚至把蕃薯葉也當作菜吃,可以說蕃薯全身都是寶。

而在化州眾多的蕃薯品種中,又以麗崗「竹頭紅」最為著名。清明前後也是竹頭紅大量上市的季節,近年來麗崗蕃薯更是成為眾多外出化州人返城選擇的手信。

「竹頭紅」蕃薯、「紅藤兒」、「紅尾兒」,是麗崗鎮著名土特產,僅產於麗崗鎮尖崗嶺腳下的尖崗、麗山、麗崗三個村委會共約200畝土地上,其中以麗崗村委會塘午村約30畝土地出產的最為純正。

據介紹,種植竹頭紅要在每年3月收穫時候就選好種。將薯種在4-5月第一次移植到芋地種秧;等待芋頭收穫後,對薯秧進行截取,進行第二次移植;到10月,割禾之後,再大面積種植。

一個「竹頭紅」番薯從種植到成熟,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由於「竹頭紅」番薯對土壤、氣候要求較高,故而畝產量較低。

「竹頭紅」番薯的薯藤比較細呈紅色,老葉為青色,嫩葉為紫紅色。竹頭紅」番薯的薯身細長,薯皮淺紫紅(白皮的較少),薯肉淺黃(或白色),蒸熟後的薯肉呈金黃色(或白玉色),色澤誘人。

由於當地是灰色土壤,沙質帶泥,細軟、鬆散、肥沃,其生長的「竹頭紅」蕃薯也與眾不同。這種蕃薯藤細且紅;老葉翠綠,新葉嫩紅,葉片偏細;薯呈條狀,薯尖呈「白鳩嘴」狀,上等的竹頭紅蕃薯長約10-20釐米;薯皮深紅,薯肉嫩黃,蒸熟後薯肉呈金黃色,含有較高的糖份;食用口感滑嫩,甘甜中透出一股較濃的蕃薯清香。

「竹頭紅」番薯香甜皆宜。

「香」,即當地所說的「粉」。收穫回來的「竹頭紅」番薯無加工即蒸煮,呈現出來的品質就是「粉」——薯肉傾幹松,似澱粉。「甜」則是「竹頭紅」番薯的獨特魅力。「竹頭紅」番薯變甜的秘訣在於「曬晾」二字。第一是「曬」。收穫的「竹頭紅」番薯最好要放在泥地處曬1-2天——陽光好曬1天即可,曬到其有一點軟,即進入下一步工序。放在水泥地曬,溫度容易過高,不易保存。第二是「晾」。將享受過「陽光浴」的「竹頭紅」番薯放在室內晾5-7日,即達到預期的。

竹頭紅蕃薯食用並無特別之處,將新收穫的竹頭紅蕃薯先在陽光下曬兩天,通過光合作用將澱粉轉化為糖分後,再放到陰涼乾爽的地方晾藏1周左右,直至蕃薯有點軟了,然後用清水蒸熟就行了。

要充分表現「竹頭紅」番薯獨有的風味,烹煮方式是重要的一環。首選是「炊」,即蒸,鍋中放水,然後把「竹頭紅」番薯放在蒸鍋隔水片上蒸。注意點是:一番薯不要到水,二火候要夠。其次是高壓鍋蒸。

蒸熟透的「竹頭紅」番薯肉質細膩、流滴糖水。如蒸煮之時番薯到水,則鍋底留有糖水。

這樣蒸煮出來的竹頭紅蕃薯不僅味道甜美,還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以及鉀、鎂、銅、硒、鈣等10餘種元素。是養生保健的好食品,具有健胃開食功效,對治療十二指腸癌有一定療效。還有抗癌、抗糖尿病、防止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常食有益健康。

據村民介紹,當地最好質量的蕃薯地大約只有30多畝,時年好的話可以畝產三四千斤,遇上時年不好的時候產量將減半。因為產量不高,所以也不愁銷路,除了開車過來購買蕃薯的客人外,還有一部分人通過網上付款預訂,快遞郵寄的方式進行交易。多種渠道銷售,蕃薯銷路是不用愁了,只恨地裡產量不夠高。

而自汕湛高速通車後,麗崗鎮種蕃薯的農戶直接在距高速入口附近的省道邊擺賣,背後靠著蕃薯種植基地,也方便過往客人購買。購買蕃薯的客人中以外出珠三角的化州人居多,他們將蕃薯打包好後直接就從汕湛高速入口前往珠三角,也算是給朋友帶點家鄉特產。

隨著高速公路的開通及電商渠道的不斷完善,不斷地拓寬化州農產品的銷路,帶動更多的化州本土農產品銷往更遠的地方。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內容。化州市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工作,突出產業引領,優化特色農業產業結構,重點發展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並注重推進深化「三產」融合,奮力走出一條新時代「化州模式」鄉村振興新路子。

麗崗番薯產業發展就是我市推進產業振興的一個縮影。

相關焦點

  • 連蕃薯苗都成搶手貨,化州合江蕃薯種植產業大有可為
    新鮮蕃薯成返城人員送禮首選,就連蕃薯苗也成了搶手貨。眼下正是春耕時節,在化州市合江鎮大埇村委會的晟美種植合作社蕃薯種植基地內,工人正在忙著割苗、開挖、裝運紅薯,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工人正在裝薯苗上車據了解,在河南等農業大省正在春耕,這些薯苗是由化州聯信種植合作社統一收購,銷往河南等地。而這些在種植基地勞作的工人大都是當地村民,他們大部分都是村裡的閒餘勞動力、貧困戶,通過到種植基地幫忙勞作,也可以獲得一份可觀的收入。據悉,這是晟美種植合作第一年試種番薯,品種為冰淇淋蕃薯。
  • 永強無蜜棗 卻有蕃薯棗
    在南方,大米唱主角,而北方的膠東一帶,蕃薯則扛大梁。有人說,永強無蜜棗,但永強的蕃薯棗可與北方紅棗相媲美。此「棗」非彼棗,此番薯棗是蕃薯加工而成的食品,其味香甜勝紅棗。過去吃著蕃薯棗過冬,已成為許多永強人多年來不變的習俗。初冬時節,氣溫寒冷,太陽高照,這樣季節正是曬蕃薯棗的好季節。曬蕃薯棗是一項費時費力的活兒。
  • 刨蕃薯絲、曬蕃薯片、吃蕃薯絲飯、倒蕃薯腳,這些你還記得嗎?
    蕃薯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大的刨成片曬乾,炒熟後當年果子,也可以放在飯甑裡蒸著吃,還可能切成叮子放在鍋裡煮熟,再放點鹽,既能當飯又能當菜,好吃極了。「早晨刀切米,中午手捻飯,夜裡吃兩股蕃薯算哩」便是當時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
  • 楠溪美食---陡門山蕃薯棗
    從同事林老師處得知這幾天他老家陡門林村村民正在忙於晾曬蕃薯棗蕃薯棗又稱蕃薯片(條)是陡門山的特產也是楠溪的美食色佳味美在陡門山生產蕃薯棗最有名的應該是林村與全山村兩村相隔車程1.2公裡左右村子海拔高村前空曠山風烈日照長適宜曬蕃薯棗
  • 幾天沒見,蕃薯就發芽了,還能吃嗎?
    早上翻到堆在廚房一角的紙箱,就發現了兩顆生機盎然的蕃薯。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剛看到的時候,會覺得有點新奇,至於還能不能吃,倒並不太在意。在「拋棄」它們之前,我就在小區裡給它們拍了組「寫真」。南方的天氣就是這樣,說好聽點叫「溼潤」,難聽點就是「潮溼」了。也因此,廚房裡的瓜果蔬菜,一不小心就會「茁壯」成長出新芽嫩枝。在我的印象裡,剛萌芽時比這些紫紅色的蕃薯葉還要好看(下次再碰到就用相機拍組微距)。
  • 你好,化州
    被譽為「粵西形勝,南國名山」是化南的第一高峰有文章這樣形容中火嶂「近觀似地上聖鏡,遠看如天上人間」化州糖水的樣式分很多種冰花馬蹄露、西瓜凍、海帶綠豆糖水蓮子百合紅豆沙、番薯糖水種類很多,但同樣的是一碗糖水,都甜入了化州人的心裡
  • 蕃薯芋頭,焗窯野趣
    焗窯野趣,老少皆宜所謂焗窯,就是找一些幹泥坯,砌成一個大小適中的窯,然後用柴火將泥坯窯燒紅,將蕃薯、芋頭或肉類等食材放進去,然後將燒紅的窯泥坯打碎,將食材蓋住慢慢焗熟的一種方法。「生弓」蕃薯"硬弓屁" ,吃了蕃薯放臭屁 燒火也需要技術,不能心急,還得處理好各種柴草的關係,不能讓它們都張牙舞爪的進入窯口,否則很容易將窯撐崩。在燒火過程中發生崩窯事件,是很悲崔的事。如果是剛燒不久的窯崩了,一般會重砌再燒過,倒沒有什麼。但如果是差不多燒好的窯崩了,很可能迫著你趁勢將窯打了。
  • 化州人,化州美食就是一種傳說!
    而且在江湖上,還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食在廣州,不如食在化州」,雖然話有些誇張,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化州美食在江湖上還是有些地位的。 化州的牛雜,可以說是牛雜界的「一股清流」,它與濃汁軟綿的廣式牛雜大有不同,化州牛雜用陳皮、八角、丁香等香料清燉而成,講究火候,通過燉煮時牛雜的肉香味與高湯的鮮甜味充分交融,保留了牛雜的原汁原味,使其吃起來鮮美有嚼勁。
  • 種蕃薯,目前個個都賺了不少錢
    北部灣東海岸後村、聯合村等幾個村莊,今天收穫蕃薯,如圖圖片中人,是姓邱種薯老闆豐收場面,邱老闆雷州半島人,去年租後村土地280畝,種西瓜紅品種蕃薯,地租每畝年650元,種苗肥料人工等,一造經營管理6個多月,平均每畝一千元管理費用,從種植到產出,成本共1700元左右。
  • 記憶中的化州!細數家鄉的美景與美食
    ,規劃用地40萬畝,公園充分利用廣墾茂名墾區資源,整合改造提升,布局為「一區五園」,即核心科技園區、紅峰橡膠森林公園、紅楊桃水果公園、和平油茶生態公園、華煌茶、橘紅文化公園和新時代溫泉養生公園等。 唐朝時,茂名荔枝已成為朝廷貢品。
  • 蕃薯軼事
    我拿一條嘗了嘗,還真如L姐所說的,禁不又拿了一條,要不是剛吃了早餐,我真的可以吃下這一盤。L姐說,喜歡的話,下次可再多煮點。說起蕃薯,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感恩。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成長過程無一不受過蕃薯的恩惠。蕃薯不但普渡了我們兒時生活的艱難、也譜寫了我們兒時生活的歡唱……
  • 化州拖羅餅的來歷
    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我國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書畫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號東坡,被放逐惠州,紹聖四年(1097年)改謫海南儋州。同年,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弟弟蘇轍被貶雷州安置(安置,官制用語,宋朝對犯罪官員的一種處分)。宋紹聖丁丑春(1098年),蘇轍移化州別駕(官名,即州牧,知州)。
  • 營養師曝6大蕃薯對比這種熱量最低
    市面上蕃薯種類這麼多,隨便怎麼吃都可以嗎?知名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地瓜不僅甘甜美味還有著滿滿的營養價值,像是豐富膳食纖維能幫助促進排便順暢;維他命C能調整免疫力、抗氧化,還可幫助膠原蛋白增生;還有能保護眼睛、皮膚、黏膜的維生素A。
  • 營養師曝6大蕃薯對比 「這種」熱量最低
    市面上蕃薯種類這麼多,隨便怎麼吃都可以嗎?知名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紅薯不僅甘甜美味還有著滿滿的營養價值,像是豐富膳食纖維能幫助促進排便順暢;維他命C能調整免疫力、抗氧化,還可幫助膠原蛋白增生;還有能保護眼睛、皮膚、黏膜的維生素A。
  • 化州︱廣東人沒有不知道化州橘紅的吧?然而想吃到最正宗的橘紅很考眼力哦!
    這次再去化州,只為找一款珍貴的東西,化州橘紅。雖然之前在廣州的街頭巷尾都會看到一些店鋪在賣這個東西,但唯有真正去到了當地,我才了解了它的前世今生。這款看似尋常的東西,實在可以擔當得起「珍貴」二字。在化州的一片果林中,我遇到了橘紅行業內的翹楚源哥。在源哥的帶領下,我也見識到了化州橘紅的前身,化州柚。
  • 化州農村常見的臭蟲竟賣到200元一斤!你敢吃嗎?
    這種東西化州人叫「狗屁蟲」,俗稱臭屁蟲,學名叫荔枝椿象。小時候經常捉來玩,就像這樣:荔枝椿象不僅是小時候的玩具之一,而且小時候還吃過不少呢!荔枝椿象比較新鮮的蛋也能吃,它產的蛋是綠色的,慢慢孵化後會變成白色。要吃就吃綠色的,殼有點硬,咬破後會「嘣」的一起,然後蛋液就迸發了,有點腥、有點甜,不算好吃,只是不知道小時候怎麼敢下口!
  • 這樣發朋友圈才夠狠,帶配圖
    這樣發朋友圈才夠狠,帶配圖
  • 化州人都喜歡吃土嗎?究竟怎麼回事?
    2020-12-23 14:23:31 來源: 化州家鄉 舉報   網友報料:化州麗崗至雄大花園路口路段正在進行道路施工
  • 好多人都不知道,化州拖羅餅的起源竟有兩個版本!
    蘇東坡順手拿來一個燒餅便吃了起來,當吃到第二口時,蘇東坡把嚼燒餅的動作放慢了起來,蘇轍問大哥是怎麼回事,蘇東坡回答說:「這燒餅吃起來在濃濃的椰香味中夾雜著燒肉獨特的香味和燒餅皮的清淡橘香味,顯現出一種滿嘴留香、回味無窮的感覺」。蘇轍聽完,拿來一個燒餅品嘗起來,果然如蘇東坡所說,這餅的香味很獨特,是其它餅所不及。
  • 粵西橘子紅了,化州橘紅如果能做時尚茶飲,我多買幾杯作下午茶
    粵西化州,除了化州糖水聞名全國之外,化州橘紅也是一樣出名,在很多商圈都有專賣店售賣,在茶葉店也有。為何如此受歡迎呢,它只不過是幹了的橘子。光緒十四年彭以孫著的《化州志》載曰,「化州橘紅,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化橘紅辛、苦、溫、歸肺脾經,具散寒、燥溼、利氣、消痰功能,用於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