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刀刀
進入2020年,分帳劇市場越發火熱。
從2016年網劇《妖出長安》分帳票房破2000萬元,到2017年《花間提壺方大廚》分帳票房超7000萬,再到今年《人間煙火花小廚》(以下簡稱《花小廚》)分帳票房突破1個億,分帳劇的票房天花板被一再推高,以至於有業內人士驚嘆,分帳劇真的存在票房天花板嗎?
不斷被打破的票房紀錄背後,分帳劇也從早期單一的甜寵延伸到了各個品類:懸疑、科幻、喜劇……據娛樂資本論聯合雲合數據推出的《2017~2019分帳劇發展報告》,在分帳劇各題材中,青春、都市、喜劇、懸疑佔了全題材的70%。同時,玄幻、武俠、諜戰等類型中,也有分帳劇的身影。
在今年疫情襲來、影視行業被迫停擺數月的特殊背景下,分帳劇更是備受行業關注。一來,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意識到依賴toB模式的風險性,二來,疫情擴大了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C端付費市場持續升溫。平臺也趁機加速布局分帳劇,爭奪C端付費市場。
分帳劇未來將往何處去?11月26日,娛樂資本論在CEIS中國娛樂產業年會上舉辦了題為「新模式、新未來——網絡分帳劇的想像力」論壇。在論壇中,幾家製作公司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分帳劇將為腰部公司提供新機遇,優酷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錢晶也表示,分帳模式在網劇上已經起勢,原有分帳劇行業參與方迎來了結構升級。
在平臺的助推下,如今,分帳劇已經開始走向類型多元化和精品化。未來將如何更進一步?或許,行業需要更多新玩家的加入和冒險。
多元題材展現分帳潛力,分帳劇步入青年期
在優酷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錢晶看來,如今分帳劇雖然已經起勢但還處在發展階段,已到青年,未至壯年,「需要更多對內容品質有堅持和自信的片方參與進來」。
已到青年的表現是,各大平臺分帳劇的類型確實越來越多元化,不同類型的分帳劇有著不同的分帳潛力。即使是最受市場歡迎的甜寵劇,在劇作層面也越來越差異化,不同元素的疊加可以給觀眾不斷以新鮮感,比如「甜寵+探案」,「甜寵+美食」,「甜寵+懸疑」等。
今年分帳票房破億的《花小廚》,就是「甜寵+美食」的典範。這部戲在類型上突破了以往「甜寵+虐戀」的傳統模式,用清新的美食畫面和治癒的愛情故事吸引觀眾。從以往的案例來看,打破分帳紀錄的網劇,大多是突破類型瓶頸,內容超出觀眾預期的作品。
分帳劇類型多元化和精品化的背後,是平臺的大力扶持。據《2017~2019分帳劇發展報告》,在幾大視頻網站中,優酷的分帳劇題材更多樣化,在青春校園、喜劇、古裝寵愛、都市等題材上均有代表作品,分布較為平均。
鼓勵題材的多樣性及大膽創新,在優酷的分帳規則中也體現得很明顯。不同於其他平臺,優酷分帳模式堅持以作品質量完整性為依據的會員觀看時長(TS)分帳基礎上,對於青春、愛情或創新題材的A級以上優質項目,在分帳收入金額以外,給予20%的補貼。
眼看著分帳劇的類型越來越多元化,一些以前還在觀望的製作公司開始考慮入局。其中不乏劇集行業的新興頭部公司,小糖人傳媒創始人、董事長朱振華就在論壇中提到,以前一直沒做分帳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擔心分帳劇只聚焦在某一品類。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平臺分帳產品數據越來越清晰,類型在多元化發展,品質也在往上走,做分帳劇的時機就到了。
小糖人傳媒創始人、董事長朱振華
在分帳劇類型多元化和精品化的趨勢下,一些曾在分帳劇領域獲得成功的公司正在考慮加碼分帳劇。「分帳劇已經步入青年期了,它產生的價值足夠推動我們公司投入更多的預算,做更精美的內容。」億奇娛樂CEO田川說。
此前,億奇娛樂曾推出基於分帳的甜寵劇《約定期間愛上你》,上線三周,在優酷內容開放平臺分帳票房突破4000萬,再創優酷A級分帳劇新紀錄。這次成功的嘗試讓田川對分帳劇領域刮目相看,「其實我們也很清楚,這部戲內容上可以做得再精益求精,而且我相信它的流量數據還有分帳票房遠遠沒有達到天花板。
億奇娛樂CEO田川
C端市場逐漸成熟,分帳劇成腰部公司新機遇
通過平臺不斷輸出優質案例,分帳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行業從業者的目光,分帳劇正成為腰部公司的新機遇。但在優酷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錢晶看來,目前行業大部分內容製作公司對於分帳劇仍有偏見和誤區。
「第一個誤區,認為分帳就是版權賣不掉的片子或者就應該小成本製作,第二個,覺得只有某些限定題材才能做分帳,第三個誤區,認為分帳只有片方自己擔著風險」。在他看來,分帳模式是目前典型的網際網路主流模式,作品收益高低交給平臺用戶自己來決定,有好的內容質量就會有好的商業回報。片方要考慮的,應該是想做的項目問世後,能有多少用戶買單,而不是覺得只有低成本的或限定題材才適合做分帳劇。「分帳純toC模式,大家要考慮的是內容品質硬不硬,以及這個內容適不適合放到優酷這個土壤。」
優酷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錢晶
在優酷,內容質量是決定項目評級的關鍵。不管項目來自何種渠道,只要經過用戶流量驗證是好內容,平臺就會加大資源助推。
好內容不怕走分帳模式。在錢晶看來,短視頻火爆並不是因為搶佔了用戶碎片化時間,這是五年前的老思路,當下它的成功實則是商業模式的勝利:通過創作者生態的運營讓各行各業的優質人才進入其中,優質內容把用戶吸引進來以後,廣告主隨之而來,平臺再通過撮合廣告主獲得商業收益,「本質上還是影視行業出品的優質內容不夠多,跟不上口味千變萬化的用戶。」
另一方面,平臺的分帳規則越來越明晰、具體。今年9月,優酷開放平臺舉辦劇集思享會,宣布分帳網劇內容及合作策略全面升級。在投資模式以外,優酷首次對外公布了保底的模式。目前優酷開放平臺提供:前期項目投資、保底、投資+保底,成片保底等模式。做到「保初心、保決心、保野心」。不管是缺少站外營銷的潛力項目,還是意外性較大的創新項目,抑或是完成度較高的系列化項目,都可以交給優酷內容開放平臺分帳。
明晰的規則給製作公司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要把整個平臺的規則明晰化,因為平臺和內容一直是要共生共存的。」朱振華在論壇上表示。在規則明晰的基礎之上,平臺和製作方的合作要以內容為出發點,而不是一味壓縮成本,陷入成本誤區。
用戶越來越強的付費意願也給了製作公司更強的信心。鯤池影業創始人兼CEO李鯤在論壇上提到, 內容和消費的結合是今後的一大趨勢,「如果你只做內容,還把所有的負擔全部丟給平臺,早晚會被這個市場淘汰。」
鯤池影業創始人兼CEO李鯤
隨著用戶付費意願的提升,未來C端付費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我們明年肯定會做分帳劇。」在論壇上,時代光影董事長王錦表示。對腰部公司來說,分帳劇在版權劇和自製劇之外,給他們提供了一條新路,這條路雖有風險,但也足以承載更高的預期。
時代光影董事長王錦
從製作公司的角度來說,做分帳劇不僅能發揮創作者的創造力,還能接觸到真實的C端用戶,接收一線反饋。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來看,讓用戶直接為好內容買單,也更能激勵創作者生產好作品,從而實現優質內容→用戶付費→加大投入的正向循環。
平臺加速布局,優酷如何為分帳劇賦能?
腰部公司紛紛入局分帳劇領域的背後,是平臺的長期培育和扶持。
據優酷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錢晶介紹,目前優酷做分帳劇主要有兩個邏輯:橫向上,平臺正在力推類型多元化,擴大分帳劇的品類。分帳網劇團隊堅持策劃前置、營銷前置、商業化前置。不管是項目前期的劇本優化,還是導演、拍攝方面的支持,亦或是廣告植入等商業化賦能的部分,優酷都會提供全鏈路的支持。
比如今年優酷內容開放平臺推出了「一千零一夜」編劇計劃和「阿拉丁」IP計劃,在故事源頭的撮合上幫助行業提升效率。據了解,第一批編劇計劃被選中的項目已經完成公司提案,即將進入籤約環節,有望在明年上線。
優酷希望做好服務平臺,吸引更多片方參與進來。「不管有沒有信心,(片方)都可以來做分帳。我們通過平臺積累的用戶數據,分析出有指向性的結論,輔助片方在未來規劃上做決策。」錢晶說。
縱向上,優酷希望打造分層的健康度,雖然參與到優酷分帳的項目成本跨度較最初有了更多層次的提升,但錢晶認為還不夠。
「今年行業公司的製作能力和投入成本都有不同,我們要做的是,到了明年在每個層級上都有規模的優質案例出現,這樣不管多大體量的公司入場都有信心。原本做好了版權定製的公司,可以通過分帳賽道讓自己業務多元化,腰部潛力公司可以在分帳模式中以小博大」。
同時錢晶還認為,基於分帳前期項目兩方即共同參與的屬性,內容之外的收益也迎來了巨大的機會,藉助阿里這個生態體系,優酷可以通過內容和片方一起做出稀缺性IP,不光獲取內容本身的收益,還要獲取內容IP延展周邊和線下的收益,幫助片方實現收入多元化。這樣,整個行業才會有更多優秀的人才進來,持續穩定地輸出內容。
「沒有上升階梯,行業裡的人才會越來越少,導致一個最大的問題:內容規模提不起來。」 錢晶說。如今內容行業已經從人找信息過渡到信息找人。要實現信息找人,前提是有要規模化的內容。分帳劇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來看,都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對於內容的規模化,錢晶認為核心是要「真正對內容有信心」。只有把整個鏈路的平臺服務做好,給片方提供用戶數據的支持、內容導向的建議,「這條路才能規模化地出來」。片方沒信心,平臺就得幫他們打消顧慮,早早地介入策劃、營銷和商業化等方面,控制項目風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平臺全方位的賦能下,相信會有更多製作公司願意投身到分帳劇領域。在真正的C端付費時代,平臺就是連接用戶和內容之間的橋梁,首要目標就是幫助片方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服務對象,從而牢牢地鎖定用戶。內容與用戶,片方與平臺,只有上下遊通力合作、共擔風險,才能實現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