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得罪俄羅斯,亞美尼亞槍口一致對內:3天內總理必須下臺!

2020-12-26 洞察最前沿

此前持續了一個多月的納卡戰爭最終以亞美尼亞戰敗割地賠款而唏噓收場,戰火是暫時平息了,但戰爭引發的亞美尼亞內政危機仍在繼續。由於不滿總理帕希尼揚籤下了如此「喪權辱國」的停火協議,亞美尼亞大批民眾走上街頭,高呼帕希尼揚是叛徒,要求其下臺謝罪。外媒報導稱數萬名群眾自發組成了「反對派」,在大街小巷奔走抗議,聲勢浩大,被外界認為是亞美尼亞民眾的「戰爭後遺症」。

此前在兩國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時,亞美尼亞全民動員,不僅青壯年踴躍參軍支援前線,就連老弱婦孺也沒有閒著,積極投身後勤,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隨著戰爭日益激烈,亞美尼亞損傷慘重,大量軍事設施被敵軍摧毀不說,死傷人數更是驚人,其中不乏剛上戰場不久的年輕人。但由於國力、兵力相差過大,再加上亞塞拜然有土耳其的鼎力支持,亞美尼亞節節敗退,最終以慘敗收場。

外媒指出,亞美尼亞民眾不能接受在死傷慘重的情況下,還得割地賠款求和,這被他們視為是「無能軟弱」的表現,因此「反對派」隨著時間點流逝日益壯大。此前籤署停火協議之時,就有民眾喊出「血戰到底」,反對領導層認輸求和,但出於現實因素的考量,亞美尼亞總理還是低頭籤下了停火協議。

這也使得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成了民眾怒火的宣洩口,一時間,亞美尼亞民眾的槍口從一致對外變成了一致對內,他們高呼必須讓總理下臺謝罪。外媒指出,這背後也有一部分亞美尼亞反對派政治精英的支持。聯合反對派認為,戰爭之所以會突然爆發,就是因為有人在從中挑撥,而上任後大肆向美國靠攏的帕希尼揚就是這個「罪魁禍首」。他們表示,亞美尼亞人並不怕戰,也並不畏懼死亡,但是本來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贏得這場戰爭,卻因為帕西尼亞決策的錯誤,才導致亞美尼亞在付出沉重代價後,還籤下了喪權辱國的停火協議。因此反對派在商議之後,向帕希尼揚下達了最後通牒,那就是三天內必須辭職。

不過對於一浪更比一浪高的「下臺」呼聲,帕希尼揚的態度也很堅決,那就是拒絕辭職。帕尼西揚不斷為自己的辯解,宣稱願意為納卡戰敗承擔部分責任,卻沒有指出是哪些責任,更沒有什麼實際舉動。而戰敗在亞美尼亞引發的動蕩究竟何時能平息,沒人能知道。

相關焦點

  • 3天內總理必須下臺,反對派下「最後通牒」,全民槍口一致對內?
    全民犯戰爭後遺症,槍口一直對內?納卡衝突最終以亞美尼亞籤署下喪權辱國的停火協議而唏噓收場,戰爭帶給戰敗國的「後遺症」卻無處不在。一時間,亞美尼亞民眾的槍口從一致對外變成了一致對內,他們高呼必須讓總理下臺謝罪。帕西尼揚成「罪魁禍首」據外媒報導,聯合反對派認為,戰爭之所以會突然爆發,就是因為有人在從中挑撥,而帕希尼揚就是這個「罪魁禍首」。
  • 全民槍口一致對內,反對派下達「最後通牒」,3天內總理必須下臺
    戰爭給戰敗國帶來的遠遠不只是失敗兩個字,亞美尼亞國內已經出現數萬名不滿總理籤訂停火條約的民眾,自發組成了「反對派」,在大街小巷中舉行聲勢浩蕩的活動。 心中滿是怒火的他們急需一個發洩口,他們將矛頭指向了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隨後,亞美尼亞國內畫風一改,槍口對內,高呼必須要總理下臺謝罪。
  • 停火協議失效戰火再燃,關鍵時刻槍口一致對內:親美總理必須下臺
    但是在此關鍵時刻,亞美尼亞全民卻將槍口一致對內,大批抗議者走上街頭,要求親美總理必須儘快下臺。大批抗議者下「最後通牒」納卡衝突的失敗讓亞美尼亞情況十分嚴峻,尤其是在籤下了割地賠款的條約之後,全國上下的憤怒情緒都被點燃,數萬民眾走上街頭反對總理籤訂這種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些民眾自發組成了「反對派」,舉行聲勢浩大的抗議示威行動,並且給總理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在3天內辭職,否則將會使用暴力示威
  • 亞美尼亞總理:納卡俄軍已被包圍!俄羅斯國防部緊急闢謠
    ,要求帕希尼揚下臺,如果帕希尼揚繼續拒絕下臺,將會在12月22日發動全國範圍的大罷工。需要注意的是,亞美尼亞的聯合反對派是親俄的,其推選的總理人選也是親俄分子。 目前尚不清楚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究竟是否造謠,畢竟,俄羅斯方面否認的東西太多了,包括在歐盟境內的一系列暗殺事件和敘利亞的俄羅斯僱傭兵問題等,不過,帕希尼揚此前的確也有一些造謠的記錄
  • 亞美尼亞總理:亞塞拜然大軍出動,俄羅斯維和部隊被「包餃子」
    過,亞美尼亞總理很快被打臉,12月16日晚,俄羅斯國防部發表聲明,聲稱俄羅斯維和部隊在納卡地區很安全,並沒有出現戰鬥,在俄羅斯維和部隊的維持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實際控制線附近
  • 數萬亞美尼亞人走上街頭,威逼總理下臺
    就在報導此前一天,數萬民眾在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舉行遊行活動,一致聲言要求該國總理尼古拉·帕辛揚下臺。當時,舉行遊行的民眾情緒十分憤怒,數以萬計的民眾洶湧而來,聚集在葉里溫市大街小巷,並高呼諸如「尼古拉是叛徒」、「尼古拉滾蛋」等口號。遊行隊伍的怒火難以平復,甚至浩浩蕩蕩的將總理官邸進行了包圍,企圖以威逼的方式要求總理尼古拉·帕辛揚下臺。
  • 不滿向亞塞拜然割地,亞美尼亞2萬人上街促總理下臺,高喊叛徒
    大批民眾聚集街頭要求總理下臺。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周六(5日)有超過兩萬名市民走上街頭,不滿總理帕申因將納卡大片土地控制權拱手予亞塞拜然,要求他周二(8日)中午前下臺,否則將發起全國公民抗命。帕申因拒絕下臺,表示割地是痛苦但必需的舉動,可以防止亞塞拜然佔領整個納卡地區。示威者在市中心聚集並遊行至總理府,途中高呼「帕申因是叛徒」和「帕申因下臺」等口號,遊行亦吸引牧師參加,他們譴責當局將聖址拱手相讓。
  • 「最後通牒」時限已過,帕辛揚依然拒絕下臺,亞美尼亞局勢恐生變
    納卡衝突全面停火協議已籤署近一個月,在俄羅斯和土耳其的監督下,協議得到較為全面地執行。交換戰俘、難民返鄉,以及雙方對爭議區的管轄權移交也在按計劃進行之中。不甘心失敗的亞美尼亞反對派將怒火發洩到總理帕辛揚身上,要求他在12月8日12時前辭職,否則亞美尼亞全國開始不服從行動。拒絕服從現政府命令,拒絕履行停火協議。
  • 解讀: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與索羅斯到底是什麼關係?
    亞阿衝突後,普遍認為亞塞拜然贏了,亞美尼亞輸了。從亞美尼亞前段時間局勢看,亞美尼亞還發生了騷亂,民眾甚至佔領的總理府,要求總理帕希尼揚下臺,甚至要求索羅斯滾出去,讓美國帕希尼揚帶走。外界不明白,為什麼亞美尼亞與索羅斯扯上關係了?1.資本與政治前段時間亞美尼亞發生的內部騷亂,直指該國總理帕希尼揚,而總理府被砸了,帕希尼揚並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 前總理曝光亞美尼亞潰敗內幕:排擠俄方抨擊中方,卻慘遭歐美拋棄
    本月10日,歷時47天的高加索戰事終於在俄軍的介入下平息,根據俄亞阿三國籤署的和平協議,俄軍將部署至納卡地區雙方實控線附近,對停火執行情況予以監督,而亞美尼亞則必須將拉欽、卡爾巴佳和阿格達姆這三個地區割讓給亞塞拜然,並在10天內撤出位於其中的所有軍隊。
  • 反對派下達最後通牒,亞美尼亞總理的結局,可能會出現三種
    納卡戰爭的發生讓亞美尼亞陷入了危機。現在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他們國內卻還有很多的問題都沒有解決,這次的戰爭亞美尼亞作為戰敗的一方,將納卡地區的部分領土都劃分了出去,很多人將這次戰爭的發生的原因歸咎在了他們的總理的身上,尤其是國內的反對派,他們催促帕西尼揚早點兒下臺,甚至還給帕西尼揚下了最後的通牒。
  • 觀察|納卡停火引爆亞美尼亞內政危機,總理去留的三種可能
    當地時間12月8日是亞美尼亞反對派留給總理帕西尼揚辭職的「最後期限」,但帕西尼揚無視了這一要求,此舉引發上千名抗議者再度在首都葉里溫舉行示威遊行。自納卡衝突以亞塞拜然獲勝、亞阿俄三方11月9日籤署停火協議以來,帕西尼揚在過去的一個月內一直在國內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壓力。
  • 亞塞拜然和俄羅斯撕破臉,當俄軍面抓走160亞美尼亞俘虜
    亞美尼亞總理髮聲該事件的真偽性也被亞美尼亞總理證實,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接受採訪聲稱,亞美尼亞軍方得到消息,稱俄羅斯維和部隊被亞塞拜然包圍,在對峙數個小時後,亞塞拜然當著俄羅斯維和部隊的面,將160人納卡國防軍給抓走,帶回自己的軍營中。
  • 俄羅斯幫助維護納卡地區局勢,亞美尼亞總理從此變成「父控」
    在俄羅斯維持和平部隊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協調下,繼續尋找和交換在軍事對抗中喪生的人的屍體。在過去的二十四個小時內,共有1,168人在俄羅斯維和人員的協助下返回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這位將軍說,迄今為止,已有27,000多名難民返回了他們的居住地。Konashenkov表示:「今天,在Stepanakert的8號學校恢復了教育程序。400多名學童開始上課。
  • 俄羅斯是否需要在亞美尼亞建立另一個軍事基地?
    亞美尼亞必須與俄羅斯聯邦籤署新的安全協議,根據該協議,將在該國南部建立第二個俄羅斯軍事基地。這項提議是由「開明的亞美尼亞」政黨埃德蒙·馬魯克揚的領導人提出的。
  • 亞塞拜然笑納,俄羅斯白撿!亞美尼亞忍辱負重恐內戰!
    亞美尼亞態度: 亞美尼亞方面則被迫接受了現實,11月10日早上,亞美尼亞總理帕欣揚承認,他已經在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方協議上簽字,
  • 亞美尼亞總理:若不停戰,3萬士兵也會被包圍,亞美尼亞人撤離前含淚...
    據環球網14日報導,在納卡地區宣布停火4天後,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如果不停止在納卡地區的軍事行動,3萬名亞美尼亞士兵恐怕已經被包圍。若不停戰 3萬士兵也會被包圍帕希尼揚說:「籤署納卡停火協議有著極其重要的因素,確認的事實是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在重鎮舒沙淪陷後完全無力防禦,如果不在幾小時內停止戰爭,斯捷潘納克特也會被攻佔,而後是阿斯克蘭、馬爾塔克爾特,還有3萬多名亞美尼亞士兵也會被包圍」。
  • 亞塞拜然舉行勝利閱兵,亞美尼亞求助俄羅斯:劃清納卡地區的邊界
    納卡地區的軍事衝突持續了45天之久,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俄羅斯的主導下,納卡問題協議成功籤署,兩國停止交戰並保持了和平狀態。在這場現代化戰爭中,亞塞拜然憑藉兵力優勢打出了非常漂亮的一仗,收復了約兩千平方公裡的土地。
  • 亞美尼亞現在開始指責俄羅斯,俄羅斯從前蘇聯繼承了什麼樣的盟友
    在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邊界局勢進一步惡化的過程中,亞美尼亞突然總理大聲指責俄羅斯背叛了兄弟般的亞美尼亞人民,未能履行《集體安全條約》規定的義務,並在面對信仰的情況下拋棄了其兄弟。這些指責似乎揭示了當前軍事升級的真正含義。
  • 獲得軍方高層支持,俄軍進駐首都,亞美尼亞總理稱不會爆發內戰
    在總理帕欣揚宣布停戰協議,承認在本輪納卡衝突中戰敗後,亞美尼亞就陷入了一場政治風暴,多個反對黨在大量「愛國者」的支持下,要求總理帕欣揚下臺,甚至試圖發動政變,推翻帕欣揚政府,撕毀停戰協議,拒絕向亞塞拜然割地、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