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納卡地區爆發的戰爭最終以亞美尼亞籤署喪權辱國的停火協議而收場,但是這份停火協議果然不出所料,才過去一個月時間就宣布失效,戰火再次點燃,據央視援引俄羅斯媒體報導稱,亞塞拜然軍隊和亞美尼亞的軍隊再次發生了激烈的交火,對於此次衝突發生的原因雙方也各執一詞,亞美尼亞指責對方不宣而戰,對納卡地區南部兩個亞美尼亞控制的村莊發起攻擊,造成了多名士兵的傷亡,但是亞塞拜然卻指責是亞美尼亞軍隊不珍惜和平,試圖越過亞塞拜然的實控線,甚至導致多名亞塞拜然士兵傷亡。但是在此關鍵時刻,亞美尼亞全民卻將槍口一致對內,大批抗議者走上街頭,要求親美總理必須儘快下臺。
大批抗議者下「最後通牒」
納卡衝突的失敗讓亞美尼亞情況十分嚴峻,尤其是在籤下了割地賠款的條約之後,全國上下的憤怒情緒都被點燃,數萬民眾走上街頭反對總理籤訂這種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些民眾自發組成了「反對派」,舉行聲勢浩大的抗議示威行動,並且給總理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在3天內辭職,否則將會使用暴力示威。
亞美尼亞民眾對於抗戰的熱情各國都有目共睹,在阿亞戰爭進行到白熱化階段時,亞美尼亞民眾就展示出了強烈的抗戰熱情,一家老小齊上陣,說是全民皆兵也不過分,雖然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都很高,但是亞美尼亞總理在這場戰爭中卻表現不佳,不僅僅錯過了多次關鍵的戰機,導致最終戰敗的結果,甚至還籤下了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國內民眾對其十分不滿。
親美總理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早早戰爭期間亞塞拜然總理就曾提醒,別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而讓本國民眾做無謂的犧牲,但是亞美尼亞的總統在美國的示意下卻堅信自己不會落敗,無知和自大最終釀成了悲慘 的結局。亞美尼亞人不僅死傷無數,還要承擔割地賠款的結局,因此大批「反對派」紛紛站了出來,不願再接受這樣一個無能又軟弱的政府。怒火難平的人們直接將矛頭指向了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帕西尼揚這個親美總理頓時成為眾矢之的,反對派不斷示威要求他下臺謝罪。
這支「反對派」隊伍並不全是有勇無謀的人,他們即使不滿意當前的停火協議,也只能通過更加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美國雖然靠不住,但是俄羅斯還是亞美尼亞一個可靠的盟友,政府權力交接之後,就可以逐步向俄羅斯靠攏,帕西尼揚此前一系列錯誤路線也有機會得到糾正。
帕西尼揚會下臺嗎?
事情發展到現在這一步,很多人都認為帕西尼揚的政治生涯已經走到了終點,但是直到現在的情況來看,他並沒有辭職的打算,反對派給出的時間限制也已經過去,帕西尼揚不僅沒有辭職的意思還繼續在納卡地區搞起了事情。亞美尼亞國內的抗議示威對他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為了保住自己的總理之位,他不僅去會見了失蹤軍人的家屬,還表示會對戰敗負責,但是卻堅持不辭職。
帕西尼揚辯解稱自己的籤署停火協議是無奈之舉,是因為不想更多的人因此喪生,但是這種說法並不被人們接受。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方面透露,目前亞米尼亞已經被美國的勢力滲透,帕西尼揚可能還會稱撐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