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投學堂: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2020-12-16 上遊新聞

昨天,長投學堂跟小夥伴們聊了一個沉重的話題,貧窮是如何傳承的。

今天,咱們再來聊一個更沉重的話題:「三十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

不過,小夥伴們也不用太過煩惱於這個問題,因為長投學堂已經給你們準備好解決方案啦!

一說30年後,估計大家都會覺得非常遙遠吧?

對於現在90後、00後來說,30年感覺太漫長了,漫長好像到永遠也不會到來一樣。但該來的總會來,年輕的會變老,健康的會生病,這是誰也無法抵抗的自然法則。

你有想過自己老了以後會過什麼樣的生活嗎?相信很多人想的都是退休之後週遊世界;到自己喜歡的城市生活;幹很多很多自己喜歡但沒時間去做事情等等。

但你有沒有想過,還有一種可能性,是老了之後還要繼續工作,為自己掙養老金呢?

就像日本的「銀髮上班族」一樣。日本總務省的統計數字顯示,2014年,全日本65歲~69歲老年人就業率達到40.7%,2017年日本65歲以上工作者近807萬人,高齡就業人口佔到了總就業人口的12.4%。

安保、保潔、收銀等服務業和計程車行業裡,老年人的身影隨處可見。在日本很多城鎮的就業中心,每天都能看到老年人排隊等待招工的場景。

而造成大量老年人再次外出工作的原因主要是「養老金不夠用」導致的破產。

許多參加勞動的老年人都坦言:「沒料到自己能活這麼久」,由於活的太久,導致養老金消耗殆盡,因此不得不再次參與到就業大潮中。

眾所周知,日本已進入「超老齡」社會。據統計,2019年,日本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人,佔據了總人口的25%,即每4個人裡面就有1個到退休年齡的老人!

日本NHK有一檔紀錄片叫《團塊時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產》,呈現了日本60、70歲的老人因為破產而不得不重返勞動的無奈。

其實,不只是日本,包括韓國和我國在內,都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7700多萬成年人獨居。

有專家曾說過:「未來,人類將面臨一個『白髮新世界』,無論哪個國家,全都逃不過」。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們國家也很可能像日本一樣,老年人也要通過勞動才能養活自己。

所以,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你努力攢下的儲蓄,抵得過通貨膨脹嗎?你的養老金,跑得過你的年齡嗎?——這些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所以,長投學堂今天通過一本書的視角,讓大家感受一下作者是如何解決這個困境,以應對未來不可預知的困難和風險。

這本書的作者,是個韓國人,名字叫高得誠。說起這位高得誠,可能小夥伴們感覺有點陌生。但在韓國,他卻非常有名。

他畢業於韓國高麗大學經營學系,曾在多家國際知名的會計師、律師事務所任職,擁有會計師、稅務師等資格,更是知名的理財高手。後來,他又進入渣打銀行,做起了財富管理師。

他特別擅長將自己的所學和專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表達出來,因此後來還成為了金融界的暢銷書作家,出版了一系列理財暢銷書。

今天和小夥伴們探討的這本書《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被稱為韓國奇蹟之作,曾加印122次,連續192周蟬聯韓國暢銷書榜。

說了這麼多,這本書到底講了些什麼呢?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應該有所了解了:

在國企大公司工作的錢小俊,是一位讓人羨慕的白領,除了有令人羨慕的25萬年薪之外,他還有一間位於江南區的高檔住宅,一輛排量2500cc的高級轎車以及一個幸福的家庭。雖然房子和車子都是按揭貸款買的,但他畢竟在40歲就擁有了豐衣足食、有車有房的高檔生活。

但是,錢小俊內心深處總有些隱隱不安,因為家裡的第二個孩子馬上要降生,而妻子也要放棄工作來照顧家庭。他雖然收入不低,但支出實在太過巨大,錢小俊感覺自己可能會面臨一個大難關。

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財富精靈」把他帶到了30年後,那時的自己已經70歲。

但可悲的是,70歲的錢小俊不僅沒有了房子和車子,還要繼續給市政廳幹活才能勉強在養老福利院裡生活下去……而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在年輕時不懂得規劃自己的生活和財務狀況,一步步從成功白領走向了貧窮。

噩夢醒來後,錢小俊開始了自己的改變之旅,他在身邊朋友的幫助下,按照理財專家的指引,從頭開始規劃自己未來幾十年的人生……

由於是小說的形式,所以這本書看起來特別輕鬆,用不了一兩個小時就能讀完,但它其中蘊含的深意卻振聾發聵。長投學堂在這裡給小夥伴們揀重要的說一說:

第一,職場人士面臨的兩大危險是:「過早死去」和「活的太長」。

第一個不用多說,作為一個職場人士,擔負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擔。如果沒有充足的保障,一旦有點三長兩短,那麼家裡的老老小小就會失去生活的支柱。

但是第二個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現代人的壽命是越來越長。就拿作者高得誠所在的韓國來說,現在韓國人的平均壽命是男子74歲,女子81歲。

長壽當然是人人都喜歡的,但也會面臨很多難題。比如我們剛才說過的,養老金跑不過年齡增長的問題、儲蓄無法抵禦通貨膨脹的問題等。

據韓國統計數據,韓國人口當中每10個人就有4人尚未規劃退休後的生活。也就是說差不多有40%的人,對於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毫無準備,過著「掙多少花多少」的月光生活。而且還有許多人抱有「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寄希望於老了之後依靠孩子生活。

而另外60%的人中,有30%未來只能靠退休金和年金生活。作者在書中寫的年薪25萬的白領錢小俊,退休金和年金加起來大概只有6000元左右。這些錢對於他們夫妻兩來說,也就只夠溫飽而已,根本談不上生活質量,更無法應對重大疾病等風險。

剩下只有不到30%的人,可以完全不依靠年金和退休金,根據自己的意願生活。這些人往往在年輕時注重規劃、生活比較節儉、儲蓄和投資比例都比較高,貸款少,因此積累了大量「生活儲備」,讓自己能夠比較瀟灑的度過人生冬季。

第二,安全的投資品不等於安全的未來。

什麼叫安全的投資品呢?書裡主要說的就是大部分人都非常熟悉的銀行儲蓄。記得前段時間國家財富統計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們國家88%的人理財主要還是靠存款。

當然了,作為不懂任何理財方法的人來說,銀行存款既安全又方便。但這種安全,只是保管意義上的,不是未來意義上的。

要知道,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越來越發達,低利率時代正在到來。5年前,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大概2.5%左右,而現在呢,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只有1.5%。

而據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CPI數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目前已經超過3%,創下了2013年以來最高。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會把錢存進銀行,那麼每年就要損失掉大約1.5%。

假如你存100元錢在銀行,一年後它的實際價值就變成了:

100×(1+1.5%-3%)=98.5元。那麼5年後呢?10年後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自己算一下。

所以,對於「安全」這兩個字,小夥伴們要重新去思考一下。到底什麼才是真的安全,難道只是找個安全的地方來保管,我們的資金就安全了嗎?那麼面對未來的風險時,怎麼辦?作者在書裡給出的應對措施就是找到靠譜的股票、基金,然後長期堅持投資。

第三,基金成功投資的五大原則。

在書裡,面對一籌莫展的錢小俊,理財經理告訴他,作為一個普通上班族,就算把生活支出降到最低、收入漲到最高,也沒法完全靠攢錢來滿足未來的全部需要。

因為,我們不僅面臨著子女教育和結婚的壓力,還面臨著自己老去後的生病、養老以及日常開支需要,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因此,必須要學會投資。作者認為,像還按揭貸款一樣,每月固定投資好的基金產品,就可以讓自己抵禦通貨膨脹的危險,還能獲得更好的收益。

他提出了三個核心原則和兩個附屬原則,三個核心原則分別是:「挑選優良基金」、「分散投資」和「長期投資」。

在書裡作者給出的「優良基金」標準,就是不依賴基金經理個人能力、不依賴主動選股的被動型基金,他推薦了韓國指數基金和美國標普500指數基金。之所以包含了本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的指數基金,就是對於「分散投資」的需要。

因為把自己所有的資產都集中在某一隻或某一國的基金上,一旦經濟出現大幅波動,對於投資者就會帶來很大損失。所以作者說: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的最好辦法。

而「長期投資」呢,就是一旦規劃好自己的投資路徑,就要堅持不懈,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去實踐自己的投資計劃,耐心等待資產增值。他在書裡給出了一張表格,列出了不同投資時間對於投資結果的影響。

大家可以看到,最讓人吃驚的是第25年到第30年,在這短短5年中,投入本金只增加了6萬,但資產總和卻翻了一倍還多。所以,時間是投資最好的朋友,但大部分人都沒有耐心。

書中關於投資的兩個附屬原則是:「找到符合自己的投資取向」和「積極聽取專家的意見」。

也就是說,只要你決定要投資,就必須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理財投資產品,假如一個人什麼也不懂,聽了幾句同事朋友的慫恿,就一頭扎進股市,最後只能以賠錢而告終。

還有那些天天想著靠「炒幣」、「炒鞋」……掙大錢的人,你對這些投資品了解多少呢?憑什麼覺得這個風口就能讓你飛起來?

任何一個投資領域,不通過深入了解、學習、研究,都不可能知道水有多深。所以必須要學習,向真正成功的專家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讓知識為自己「變現」。

書的最後,作者還給出了十條非常有用的生活建議,包括:

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保持健康,笑到最後;

積極迎接變化,時刻做好準備;

每年檢視一次自己的財產情況等……

建議大家自己去看書,一定會收穫多多。

相關焦點

  • 過來人用真實經歷告訴你長投學堂怎麼樣
    長投學堂人物故事今天的主人公名叫陽為民,是一名長投學堂老學員喲。他的網民叫「到處看看」,大家都喜歡稱他為「看哥」。就在前幾個月,疫情發展還不明朗,大家都在擔憂經濟形勢,拼命想保住自己工作的時候,看哥卻遞交了自己的辭職書……而且他放棄的,可是一份已經從事了30年,且在3線小城年收入多達30-40萬元的高薪工作吶~這操作,讓身邊的同事們大為吃驚。(長投學堂剛聽說的時候也很詫異~)他卻說:「自己下決心下得有點晚了。」他為什麼敢於做出這樣的決定?
  • 長投學堂用戶故事:一個全職奶奶在長投學堂的學習經歷
    一個全職奶奶在長投學堂的學習經歷長投學堂學員「全職奶奶」:陳豔年齡:57歲所在地:遼寧省瀋陽市教育情況:遼寧大學畢業個人職業:大型國企辦公室主任(已退休2年)邂逅長投學堂日期:2019年11月這一期的長投學堂人物故事主人公名叫陳豔,今年57歲的她,2年前退休後就一直在家照看小孫子,她時常笑稱自己是一名「全職奶奶」。
  • 長投學堂:4年創業,5年彎路,憑什麼他能活成人生贏家?
    今天長投學堂分享給你,也希望在2020年倒計時之際,給你一些啟發。 咱老規矩,總結3條精華:理財及人生,皆可用、皆有用。神奇的是,他發現了自己喜歡做的事:脫口秀。 只是脫口秀的早期薪資非常低,別說租房養活自己,根本連飯都吃不起。 呼蘭經歷了在4、5年一邊創業,一邊下班騎行車說脫口秀的生活。 總而言之,就是倆字:試錯。 作家張愛玲曾寫過一篇很有哲理的散文叫《非走不可的彎路》。
  • 為什麼長投學堂敢賣9塊錢的理財課?
    我就拿我去年參加的長投學堂為例。2018年兩家投資公司投資一億元,獲得10%的股份,在前年,長投估值就至少10億元了。長投學堂有200萬的學院,光小白理財訓練營,營收就已經1800萬元了。排除掉運營宣傳的費用,利潤可能就是一千萬元,這和融資獲得的一億元相差很遠呢。按照這個發展,需要十年才能回本。
  • 從高淨值到普通人,長投學堂助力全民理財教育
    創立於2011年的長投學堂,正是財商教育領域的先行者和領跑者。作為長投學堂的創始人兼CEO楊樂在接受採訪時,提及創立長投學堂的初衷就是降低理財學習的門檻,幫助每一個人消除財富焦慮,讓人人輕鬆學會理財。從高淨值到普通人,瞄準全民理財教育領域楊樂創立長投學堂,起源於自己的經歷和感悟。
  • 長投學堂:財富自由沒有捷徑,理想生活有章可循
    「之前在聽長投學堂的股票課程時,裡面講到的價值投資,最主要的內容是去看這個公司的財報。投資收益率、存貨周轉率,這些指標都能幫助我判定這是否是家好公司。我現在會拿這些數據來衡量我的產品。」比起其他的創業者,當小時的思維更具客觀性,同時也更趨理性化。長投學堂裡習得的技能,使得當小時的創業路上少了很多屏障,她也得以更遊刃有餘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
  • 長投學堂推動財商教育全民普及
    來源:時刻頭條你能想像10後已經開始加入理財大軍了嗎?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孩子們折騰壓歲錢和零花錢,已經有數以萬計的10後孩子們,正在家長的帶領下系統地學習著有關財富和金錢的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並為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認真規劃。這只是現在全民關注財商教育的一個縮影。
  • 長投學堂:如何提高「財商」之道
    ,就全都用來還貸款、信用卡、某唄、某條……還清後,銀行卡剩的餘額看都不敢看,這是你的生活現狀嗎?在2020年即將收尾之際,長投學堂聯合中國青年報社共同推出《我和我的生活》線上沙龍訪談節目。通過與十二位不同領域的嘉賓暢談各自生活中的點滴經歷,分享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本周節目中,業界知名學者蘇凇、莫秀根,為我們分享提高「財商」之道。1、什麼是「財商」?
  • 長投學堂帶你從0開始認識可轉債
    為了讓小夥伴們假期也能保持學習的習慣,長投學堂編撰了一些關於可轉債的知識,希望小夥伴們在這個假期當中,可以玩轉可轉債這個投資品。 今天是第一天,所以我們先從最基礎的三個入門知識點開始。  1、可轉債是什麼?
  • 長投學堂:財富自由沒有捷徑,理想生活有章可循 _ 經濟參考網...
    所以等到進修結束,她返回成都,創建了自己的華服品牌。與此同時,她又嘗試開辦在線的攝影培訓。然而身兼數職的創業之路充滿了挑戰,養活團隊、控制成本等棘手的問題展現在她的面前時,她深刻地認識到,曾經學過的那些東西,是時候派上用場了。  七年前,她通過豆瓣上理財大V水湄物語(黃豔)的文章,接觸到理財和在線理財教育平臺。那時因為覺得很受用,很快成為長投學堂最早的一批學員。
  • 長投學堂交1460元培訓費好嗎,能學到東西嗎?
    長投學堂交1460元培訓費好嗎,能學到東西嗎?初識長投學堂是在去年的聖誕節,在小白營被一種全新的理財思維所吸引,財商的欠缺讓我果斷報了長投學堂的後續課程。正逢快到春節了,孩子們都放寒假了,所以決定把課程時間 長投學堂交1460元培訓費好嗎,能學到東西嗎?
  • 院生故事:人生真的有無限可能丨長投學堂
    >長投學堂院生故事這一期的主人公是一位「00後」喲!2001年出生的布丁,才剛剛過完19周歲的生日呢。不過她已經學完了長投學堂的6門課程,並在實操後實現了25%的投資收益率。18歲學理財,19歲就開始拿被動收入,估計好多小夥伴要連連感嘆了:後浪好猛啊!這人生開掛得也忒早了吧!!18歲就開始理財,這日後,複利的威力得有多大啊!?關於介個問題,布丁自己也很好奇。
  • 長投學堂解析當代中國年輕人到底理不理財
    2004年,北京和上海的房價收入比分別為7.71和9.97;而15年後的2019年,依據貝殼找房的報告,這一數據分別變成了22.5和17.5。因此也有人說,快速上漲的房價正讓年輕人變得佛系和不再積極進取。
  • 脫口秀演員呼蘭做客長投學堂《我和我的生活》:人生不止一個舞臺
    最近,中國青年報社與長投學堂聯合推出的青年生活態度線上訪談節目《我和我的生活》就邀請到了呼蘭,分享他在不同人生路徑之間轉變的心得。學習精算讓他對於生活保持敏銳和警惕,即便是不斷轉換賽道,也是在他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決定。接受一定的訓練,才能夠抵禦形形色色的風險,然後按照自己的節奏去進行風險管控。呼蘭用理財舉例,只有接受過系統的金融學知識,才能理解收益和風險,知道如何一步步賺錢。在脫口秀中,他也將這樣的理念傳遞給大眾,希望年輕人都能培養起這方面的意識。
  • 長投學堂員工故事:從國企職員到網際網路企業高管,她如何做到的?
    長投學堂員工故事:從國企職員到網際網路企業高管,她如何做到的?她是長投學堂最早一批用戶中的積極分子,是長投學堂最早一批兼職,也是首批為了長投,背井離鄉來到上海的全職員工。如今的她,是長投學堂小夥伴們心中的榜樣標杆,是公司管理崗位的重要骨幹。
  • 長投學堂被投訴「課程為幾年前錄製、教學質量太差」 誘導「寶媽...
    在服務上,有投訴用戶表示「長投學堂誘導購買課程之後,沒有班班組長督促寫作業,諮詢問題沒人回復,態度惡劣不處理,教學質量差,不負責任。跟班的人知識不紮實,說錯。沒有演示,沒有講解,回復不及時,浪費時間金錢。」基於上述投訴情況,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了長投學堂「對用戶質疑虛假宣傳和教學質量差怎麼看?課程是否如用戶所言是幾年前錄製好的?是否存在收費後服務缺位?有無整改措施?
  • 長投學堂被指「掛羊頭賣狗肉」退費困難 相關數據均秘而不宣
    宣稱付費用戶超500萬 官網顯示,2011年,長投學堂前身「長期資本管理論壇」建立;2012年,以「輕教育」、「低門檻」、「定製化」等為特點的在線理財教育平臺——長投學堂成立;2014年,課程體系逐漸完善,股票課、債券課、基金課、兒童財商課等陸續上線;2015年,針對零基礎小白用戶的「14天小白訓練營」誕生,以翻轉課堂、社群式學習
  • 長投學堂楊樂:用戶下沉、人群上移、女性崛起 「小白」理財教育現...
    11月19日,長投學堂理財課堂創始人楊樂在「21世紀經濟年會——財富管理的質變時代」主題論壇上發言時如是說。(11月19日,長投學堂理財課堂創始人楊樂在「21世紀經濟年會——財富管理的質變時代」主題論壇上發言)第一個變化是城市渠道的下沉。楊樂稱,此前長投學堂的用戶主要來自一二線城市,而這兩年可以明顯看到,三四線城市的用戶越來越多。「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 長投學堂聊一聊關於紅利指數的那些事兒
    前幾天,有好多小夥伴諮詢長投學堂:  紅利指數溫度這麼低,該不該切換,能不能投資?  既然大家這麼好奇,那麼今天,創建於2011年的在線理財教育平臺長投學堂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關於紅利指數的那些事兒。  01、紅利指數是什麼?
  • ...長投學堂推出《我和我的生活》訪談節目 講述當代青年的人生態度
    近日,由中國青年報社和國內知名在線理財教育平臺長投學堂聯合策劃、出品的《我和我的生活》青年生活態度系列短片正式上線,10餘位不同領域的嘉賓暢談各自生活中的點滴經歷,為當代青年指引積極、樂觀的理想生活。系列短片共12期,於今年11月19日起在中國青年報社、長投學堂、優酷、微博、網易新聞等平臺上線,每周更新2期。據介紹,在首周播出的兩期短片中,節目組邀請到備受用戶喜愛的香港知名演員佘詩曼和青年經濟學者徐瑾。多年來,佘詩曼堅持做到了一件事:不為自己設限,不停止成長,「一直向前走」就是她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