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巡按使許世英與東山建縣設治

2021-02-23 東山島

東山縣建縣迄今已103年歷史,其建縣設治與時任民國時期福建省巡按使、交通部總長許世英推波助瀾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在銅山三天的巡視中,所到之處,對物產經濟、風俗人情、山川形勢、名勝古蹟,無不實地考察,詳為記述,並考諸地方史志。回榕後同年八月,整理成洋洋數萬言的《閩海巡記》,付梓印行。至今在東門嶼鷹嘴巖上還保留著他的「石齋」石刻,其落款為「中華民國四年六月,秋浦許世英」。

許世英,字俊人,又字靜仁,光緒四年(1873年)生於安徽省秋浦(今東至縣官港鎮許村)。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拔貢,以七品官分發刑部任事,從此躋身官場。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奉天高等審判廳廳長,宣統三年(1911年)任山西提法使、布政使。辛亥革命時籲請清帝退位,支持建立民國,並先後在袁世凱、黎元洪、段祺瑞軍閥政府中任大理院院長、民政總長、福建和安徽省省長、國務總理等職。他歷經晚清、北洋和國民黨政府三個時期,久居高位六十餘年。他又是國民黨元老級人物。在民國史、民國名人傳記中,許世英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他一生宦海常浮,與世推移,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民國3年(1914年)5月,許世英被袁世凱委以封疆重任,任命為福建省民政長,不久改稱巡按使,這兩個職務都是當年省政府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今天的省長,主政福建約3年。許世英從政以「順正理行事,重多數利益」標榜,律己律人。

民國4年(1915年)6月25日,福建省巡按使許世英偕同海軍部特派人員吳光宗、劉文瀚、敖景文,以及隨員許兆桂、俞紹瀛、徐時霦、胡韞玉等共十四人,乘坐「建寧巡艦」要到詔安巡視,遇風停泊在銅山港,穿著海軍制服的士官上岸補給食品,走漏了出巡的消息。銅山鄉紳得此消息,喜出望外地召開會議,商議派馬兆麟、陳寶鼎持大紅請帖上艦向許巡按呈稟銅山建縣設治的訴求。許世英欣然接受,巡視銅山。他在《閩海巡記》中寫道:「下午一時,偕許俞胡徐四員上岸,看東升小學校、礪茲小學校、養正小學校。三校學生皆集於是,餘訓學生以讀書之要,告教員以教育之重。銅山全島學校僅三,礪茲輿養正,系教會設立者。礪茲附設一育秀女學及幼兒園。統計三學校,學生男生一百七十人,女生二十人,幼稚生三十人。」在三天的巡視中,許世英觀海登山,對當地的物產經濟、風俗人情、山川形勢、名勝古蹟,無不實地考察。拜訪銅山鄉紳代表馬兆麟,詳細了解從歷代銅山軍政管理沿革,到銅山百姓因沒有設縣的苦楚,再到政府管理的諸多不便,以及銅山設縣的必要性和有利條件。

許世英巡按實地了解到東門嶼附近島嶼是漳浦縣隸屬的古雷半島。該島縱二十裡,橫四裡,最狹處僅半裡,面積六十餘方裡,與銅山僅隔咫尺之距時,他說:「若將古雷半島劃給銅山,豈不是以有餘而加不足乎!」

在當時那種軍閥當權,官場腐敗的形勢下,能夠如此事必躬親,親自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解決問題,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在封建專制統治的年代,歷代封建統治者視東山是塊荒隅的牧野,民智未開的地方,是為封建統治者提供稅賦徭役的場所。已故東山文史學者陳漢波先生曾在《東山建縣始末》一文,詳細記錄了舊時東山人民長期飽受「三難一苦」的史實。

求學之難 東山建縣之前,雖明嘉靖元年(1522年)巡按御史王以旗根據銅山學子的請求,奏請皇帝批准建立學校,但不發給學子的廩膳(生活費用)。嘉靖五年(1526年)巡海道蔡潮奉令建「南溟書院」「東壁書院」均為不備案的義學。黃道周先生少年時代為求進學就因為東山沒有設縣而附在漳浦縣學;陳士奇以「軍生」的身份附於莆田縣學;林而興、林日瑞父子附於詔安縣學。至清朝時,東山只允許設社學(私塾),學子求學更是難上加難,不但要步行數百裡路到漳浦縣到漳州府讀書,還要付出巨資給學官,有時還得不到一名學額。以致東山上學名額「少如珠豆」。至設縣時,全縣進入學堂接受新學的學子僅200餘人。

訴訟之難 東山四面環海,隸屬漳浦縣時,距縣城200多華裡。隸屬詔安時,距縣城130多華裡。鄉民若有民事訴訟,只得步行到縣衙訴狀,不僅得帶錢「墊案」,還得被敲詐勒索,苦不堪言,造成家破人亡,蒙受不少冤假錯案。因此,百姓發生糾紛一般都選擇「不訴於公庭而請於公親」求取和息。清光緒年間,鄉紳馬兆麟為杜絕時弊曾在大廟頭上帝廟設調解處。詔安知縣獲悉後,馬兆麟被以「私設公堂」「私立陋規」等罪名逮捕,押送到漳州府坐牢,後得以「無罪釋放」。

舟楫之難 東山島孤懸海中,時有海浪洶湧,舟楫停航,津渡難以擺渡,匪盜往往趁機打劫,署所的兵力又薄弱,通信斷絕,救援無門。有時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人民群眾受到極大戕害。類似這種情況,在東山的志書裡都有很多血淚的記載。

稅賦徭役之苦 詔安縣衙在銅山城設「南詔館」,美其言方便辦理銅山事務。但住館官吏常以莫須有的罪名濫捕民眾,進行嚴刑毒打勒索錢財。鄉民痛恨在心,經常發生抗爭事件。清光緒二十二年(1898年)七月十七日,颱風襲擊銅山,一艘停泊在港裡的詔安商船受颱風影響,船破貨物沉落海中。該船主嫁禍並誣告船隻被銅山漁民撞壞,還搶劫其貨物,脅迫把總拘捕銅山漁民張金生、林鐘等人。待回縣城後又賄賂詔安知縣陳慶嘉發難,把事態擴大。貪贓枉法的陳慶嘉親自帶領差役,來勢洶洶,在東坑陳氏祠堂設立公堂,酷刑伺候,強迫漁民賠償詔安船貨。因此,激起了銅山鄉民的憤怒,停工罷市,支持漁民抗爭。各澳漁民組織敢死隊,訂盟約,持槳執棍,圍攻「南詔館」和陳慶嘉的官轎,救出無辜被捕漁民。陳慶嘉見勢不妙,連夜逃往詔安。後來採用高壓手段,要鄉紳按全城丁口分攤賠款了事。如此事例,只是其中之一。

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蒞臨銅山城視察,銅山士紳稟請建縣設治,接受銅山民眾提出建縣設治的訴求。他認為「由司法、地勢、教育、實業各方面而言,俱有設治之必要」。「餘察其形勢,實有設治之必要。擬回省後,呈明大總統,將銅山改縣,並劃漳浦之古雷島以益之。」

返省後,即具文呈報內務部查核,向省府與北京總統府呈文報請增設東山縣,並籤擬五點建議:

1、援引金門新設縣治的條例適用於銅山。

2、劃漳浦的古雷半島為銅山管轄,以充實縣域。

3、將銅山舊時參將署改為知事辦公之用。

4、經費每年需用5700餘元,可用舊有縣佐經常費外,增加不過4000元,由國家撥補,以國家少許之財,人民受無窮之益也。

5、新建縣治列為三等縣。

不久,北京總統府總統袁世凱批准東山設縣,北京總統府交通部總長許世英立即函達銅山諸鄉紳告知喜訊。當日,全城鞭炮聲震天動地,家家戶戶懸掛紅布彩,人人歡奔相告。

民國5年(1916年)5月1日正式宣告福建省東山縣成立,十二月間,省派曹禎為東山縣建縣設治籌備員,籌備建縣事宜,後為東山縣第一任知事,下設二科,著手行使縣署公務。曹禎籌備員到任後,首先組織鄉紳,配合漳浦、雲霄、詔安三縣知事,冒著風沙,進行勘定縣域海界,繪製圖冊,上報省府和北京總統府備案。


相關焦點

  • 【歷史】寶清百年設治概要
    從前旗民兼治,綱紀未周,往往一二千裡設一民官。自鐵路通行,外交日亟,於是邊寒重要之地,而外人之所以經營,胡匪之所以嘯聚,乃得乘我官力之所不及,侵略騷擾,殆無已時。是欲籌治內防外之要策,非添設民官,斷不足以資治理。臣昭常到任後,體察情形後與臣世昌反覆會商,各路仍較空虛,轄地遂難周密,誠非因地制宜,通盤計劃,熟籌增改,不足以規久遠而控邊防。
  • 通河設縣的幾個問題
    光緒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190S年9月22日),鄭國僑詳査三姓城西面五站後稟報:「姓城之西,共有五站,計程三百,再行三百,方至賓州,惟三站一區,適其中焉,應請添設縣治,名曰大通縣。須將新甸以下沿江一帶,劃隸該縣,使之跨江而治,以專責成、"鄭國僑還就新設縣治官吏的設置、各縣界址的撥劃等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凡此新添之湯原、同江、大通等三縣,均請隨缺加理事銜,各設巡檢行典史事一員,以盡指臂相使、大小相維之義。惟教職各缺,應請仿照江省成案,暫從緩設。至府縣各屬界址,自應隨清賦放荒之際,酌量撥劃。先以實邊安民,分設屯鎮,暗寓將來編聯甲、教養兼施之意為第一要義。
  • 明代閩西北新設置明溪(歸化)縣的由來
    明溪縣建縣於1470年(明成化六年)。《明溪民國縣誌》在卷二地理志的「沿革」中云:「明成化六年,當道以清流之明溪鎮巡檢司去縣遙遠,民梗難治,為請於朝割寧化之柳楊、下覺裡,清流之歸上、歸下裡,延平府沙縣之沙陽裡,將樂之興善、中和裡,置歸化縣。而邵武府泰寧之沂州一帶村落,亦附於下覺裡而併入歸邑版圖中,至成化八年方始創撥完成。」
  • 遼寧各市縣,名字都咋來的?
    遼中區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析新民、遼陽、海城三縣地置遼中縣,治阿司牛錄鎮(今遼中鎮)。因處遼河中遊,故名。康平縣 清光緒六年(1880年)設縣,縣治康家屯,取其首字康,兼取太平之意,故名康平。法庫縣  「法庫」亦稱「發庫」,是滿語音譯,意為「魚粱」,即捕魚的矮堰。法庫原稱「法庫門」,是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盛京北境的邊口門。
  • 巴中「平昌縣」突然更名為「月邊市」 平昌真撤縣建市了?
    2019年11月26日,朋友圈有傳言稱:平昌縣撤縣建市工作突然取得了進展,平昌縣更名為月邊市。從高德地圖導航上搜索平昌縣相關信息,果然出現頗為詭異現象,地圖上已經找不到平昌縣相關詞條,卻出現了陌生的地名——月邊市。而平昌周邊地區及所轄鄉鎮並未發生變化。
  • 東大營與老苗圃,西豐產量最高的地眼,建縣之初幹什麼用了
    西豐朝陽橋以東直至東山頭過去叫東大營,是石人溝河流域衝積而成的小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被譽為西豐產量最高的「地眼」之一。為了發展林業,防止水土流失,鼓勵植樹造林發展養蠶業,東大營一直是縣苗圃所在地,因這裡的土質肥沃,繁育的樹苗又多又壯,可以供全縣造林之用。
  • 第二期:老廣帶你玩轉廣州東山,當東山少爺是一種什麼體驗?
    而東山較早就有美英教會在此設立教堂、學校,還有基督教培道女校(現廣州七中,吳亦凡母校)、醫院等,洋人神父、牧師、修女、教師、醫生幾乎都是在這邊居住,均是為小洋樓為主,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回國後的華僑在建起洋樓,同時也引來了不少本地商人來此投資地產,同時也引來了不少達官貴人來此發展置業。
  • 東山中學、龍州中學何時建?「撤...
    東山中學、龍州中學何時開建?龍鋼中學以後會和東山中學合併嗎?長汀在申請「撤縣改區」?工業路與龍騰北路的人行天橋何時開建?……這些你關心的問題,最新回復來啦! 5月13號小學開學後,託管機構能開嗎?
  • 官方回復:大竹「撤縣建市」or「撤縣建區」?
    很多大竹人關心 大竹經濟地位的規劃 同時還關心「撤縣建市」or"撤縣建區" 有網友給包書記寫信諮詢 對此,大竹縣民政局官方回復了
  • 山東有一「寶藏」縣城,建縣時間不足百年,卻有望「撤縣設市」
    除此之外,當地還有一座被稱為「寶藏」的縣城,儘管當地的建縣史不足百年,不過它卻十分有希望「撤縣設市」,這個地方就是高青縣。高青縣處在魯北地區,當地只有不到1000平方千米的縣域面積,人口總數卻有37萬多人,除了主體的漢族人口以外,其他少數民族在當地也都有分布。現在的高青縣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由原來的高苑、青城兩地結合形成的。
  • 東山關帝廟
    唐總章3年,陳政、陳元光奉旨開發閩南,帶來了家鄉所奉祀的關羽神像香火入閩,作為戰士們心靈依託。後來,歷代帝王為了頌揚關羽的忠義精神,不斷加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宋祥符年間,趙恆皇帝召頒天下崇祀關公。當時,東山設置四鋪,駐鋪兵,並奉祀關公。明大祖還下令天下郡縣,建武廟以崇拜,春秋二祭。明洪武20年(1387)建銅山城時,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護官兵。
  • 民國甘肅省究竟有多大,能被一分為三,這裡面有多少內情?
    民國二年2月,熊希齡組閣,將改革省制列為三大施政方針之一,認為「行政區域太大,政難下逮,且監督官層級太多,則親民之官愈無從舉其職,元、明、清之治,所以不及前代,職此之由。今擬仿漢宋之治,改定地方行政為兩級,以道為第一級,以縣為第二級」。但這一主張被袁世凱召集的中央政治會議否決。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一些省區仍為地方勢力所控制,中央政府並不能完全控制各省區。
  • 【你造嗎】東山與澎湖北極殿的淵源
    東山銅陵北極殿  在東山島銅陵鎮有座奉祀玄天上帝的北極殿,隔海直望臺灣。歷史上和澎湖馬公東甲上帝公廟情同手足,互稱「兄弟廟」。  東山銅陵「北極殿」始建於明成化四年(1468年),由銅山所總兵黃廷標倡建。這座懸山頂抬梁式木構架、三齊門二進廟堂建築,系東山十大古廟之一。明銅山所奉道院批示立保護廟界碑嚴禁移侵。
  • 廣東有望「撤縣設市」的縣,一旦成功,河源或將增一員「猛將」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林寨古村,村內有著國內最大的四角樓建築,還有清朝至民國時期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很多人認識這個古城,就是從2017年開始的,因為在這一年,古村系列登上了美國的郵票,可以說是享譽國內外了。林寨古村就坐落在境內的和平縣內。河源市是著名的生態旅遊城市,城市內環境友好,很多人也正是看中了市內宜居的生活環境而選擇到河源發展。
  • 新世紀,保定這幾個縣撤銷為區,均為千年古縣
    徐水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太行山東麓,曾是一座具有悠久建制史的千年古縣,現為保定市徐水區。徐水,春秋時為燕國之地,戰國為燕、趙交界,西漢時今就曾置縣稱北新城縣。
  • 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 |稱多縣公安局召開「堅持政治建警全面...
    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 |稱多縣公安局召開「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第三次學習研討(擴… 2020-10-30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世紀,廣東這個縣撤銷,一分為二且原為所在地市母縣
    廣東,因地處古廣信以東,兩宋設廣南東路而得名,明初正式建省。現在,廣東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門戶,城市化進程迅速,不僅是我國地級市數量最多的省份,進入新世紀以來撤縣改區速度也在全國居於前列,不僅廣州市完成了縣改區,其餘各地市也多有縣撤銷。
  • 繼懷仁後,山西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市」,被譽為「花饃之鄉」
    在現如今的社會條件下,最有效的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的方式之一就是撤縣設市了。山西最有可能實現撤縣設市的縣城是有著「花饃之鄉」的稱號的聞喜縣。在山西聞喜縣的花饃可以說是享譽全省了。聞喜縣在運城市的管轄範圍內,在晉西南地區,位於臨汾和運城的交界處。聞喜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建縣,至今也有2100多年的歷史了。
  • 雨花區東山街道以黨建引領「三治」,打造更多「三零」家園
    在雨花區東山街道,一系列創新作為鏗鏘作答:打造「一核雙擎三治」格局,讓紅色先鋒力量為幸福東山加油;探索農安小區黨員雙重積分制,激活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奉獻熱情;「六方協商」創新社會管理,實現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有機融合。  黨建聚力,東山街道正跑出自己的激情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