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崇拜的一位詩人,只因兩句詩終生無緣仕途

2020-12-16 墨客品書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這是李白寫給孟浩然的一首詩。他們兩個人都生活在盛唐時代,孟浩然年長李白12歲,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孟浩然已37歲,雖未入仕,但早已名動天下。李白當時只有25歲,年少輕狂,但對孟浩然仰慕已久,兩人初次見面即結成忘年之交。孟浩然也因此成為李白最崇拜的詩人之一。

李白作為小弟,可以說在詩歌道路上,深受孟浩然這位老大哥的影響。比如,兩個人都具有嫉惡如仇,不事權貴的品性。孟浩然唾棄趨炎附勢之徒,寧肯「拂衣從此去,高步躡華嵩」,也不肯立於朝廷。而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恰和孟浩然是一脈相承的。

再比如,兩個人都極具個性,在詩中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詩歌遣詞用句突出自我之處不勝枚舉,如孟詩中「我來如昨日」,「予亦忘機者」,「予亦離家久」,「餘亦浮於海」等等。而太白詩如「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狂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等等,也處處都有孟浩然的影子。

古語有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似的品性,習慣,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李白最終成為詩壇前輩孟浩然的鐵桿粉絲之一。

孟浩然性情曠達,喜率性而為,他喜愛梅花,在鹿門山隱居時,曾冒著冬日大雪,騎著一頭病弱老驢,前往山中尋梅。尋到梅花後,一連三日觀賞不輟,並由此衍生出「踏雪尋梅」的成語來。但與孟浩然的率性相反的,是他的運氣一直不太好,他先是在東都洛陽,求仕三載,最終也沒有成功。

開元十五年,孟浩然再赴長安應試,然而卻不幸落第,不過幸運的是,這一年他結識了大詩人王維,兩人成為知交好友。王維當時任庫部郎中,一直在尋找機會把孟浩然引薦給玄宗皇帝。後來機會確實來臨了,但悲催的孟浩然不僅沒能抓住,還因為兩句詩終生與仕途無緣。

原來,孟浩然經常去王維當值的內署暢談,一次又在內署和王維聊天時,忽遇玄宗皇帝駕臨,因無處躲避,只能上前拜見。玄宗皇帝對孟浩然的詩名早有耳聞,便問他近來有何新作?

也許是孟浩然太激動了,也許是大詩人腦瓜子一時短路,無數的好詩偏偏一句也想不起來,竟張口吟出最不合時宜的《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果然玄宗皇帝聽完臉色大變,冷冷的說:「卿不願做官,朕不曾棄你,卿為何如此誣我?」說罷拂袖而去。

玄宗走後,鬱悶的王維連連搖頭,但覆水難收,已是回天乏術。孟浩然受此打擊,心灰意冷,便徹底斷了做官的念頭,歸隱田園了。

自此,孟浩然漫遊吳越,縱覽山水之盛,留給後世無數華章妙句。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不是造化弄人,無緣仕途,孟浩然怎能成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我們又去哪裡看到那麼多清新淡雅,不事雕飾,富於情趣,自然渾成的詩句呢?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這句話用到孟浩然的身上,該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相關焦點

  • 千古詩壇的偶像李白也有最崇拜的詩人,那麼偶像的偶像是誰呢?
    千古詩壇的偶像李白也有最崇拜的詩人,那麼偶像的偶像是誰呢?李白鬥酒詩百篇,無論是從流傳下來詩歌的數目,還是其達到的文學高度,都足以讓後世人膜拜,說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也豪不為過。李白雖然才華卓越,但卻仕途坎坷,他狂高傲,竟令高力士脫靴,貴妃研墨,還說什麼「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樣的李白自然不會得到權貴的喜歡,也因此李白只好寄情山水,繼續揮灑他的大好年華。李白的高傲是對世俗的諷刺,對權貴的不屑,對奸佞的鄙視,但是對和他一樣有正直胸襟和卓越才華的人,李白也毫吝溢美之詞。
  • 他是李白最崇敬的詩人,卻因一首詩觸犯龍顏,斷送了前程
    李白應是是唐朝最狂的詩人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但就是這麼狂放的詩人,卻對一人推崇備至,他便是唐朝山水田園派掌門人孟浩然。 孟浩然是盛唐詩人,因其祖籍為襄陽,故世人又稱其為「孟襄陽」。
  • 李白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高妙,最後兩句更充滿力量
    只可惜仕途之路,難於上青天。有人白髮蒼蒼,依然奮戰在考場;有人多年不歸,讓家人無限牽掛。而那些中了進士的學子,也有很多人沉淪下僚,甚至一輩子窮困潦倒。唐代一位詩人也有感於此,留下了一首驚世駭俗的名篇。下面就介紹李白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高妙,最後兩句更充滿力量。
  • 杜甫崇拜李白,而李白卻不崇拜杜甫
    杜甫和李白第一次見面是在天寶三載,當年李白43歲,杜甫32歲,正好詩人高適也路過,於是三個人一起去旅遊。自從杜甫認識了李白之後,就被李白的詩歌水平給深深折服了,一共寫了十幾首關於李白的詩,而李白卻只給杜甫寫了四首詩。可以想見,杜甫崇拜李白,而李白卻不崇拜杜甫。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李白最崇拜的偶像竟然是他?從一首詩中就能得到答案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李白崇拜的偶像是誰?我們之前給大家留了一個懸念,說他是李白最崇拜的偶像,然後,你們問我有證據嗎?李白送別孟浩然那麼證據來了,在這一首詩中就能得到答案,請看哦,李白自己寫的詩《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竟然是跟杜甫開玩笑!
    唐代大詩人李白詩風瀟灑飄逸,生性豁達,李白和蘇軾的豁達又有所不同,蘇軾喜歡開別人玩笑,不管是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蘇軾都喜歡說上幾句,蘇軾曾對好友張先說「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面對素未謀面的農婦,蘇軾可以調侃道:「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
  • 杜甫最崇拜的人是誰,不是李白,這首詩裡有答案
    我們讀唐詩,多數的時候是在讀李白和杜甫,因為他們兩個人的詩寫得既多又好。把杜甫的詩當作歷史來讀,心裡就少了很多浮躁。心情抑鬱時,讀讀李白的詩,又會感到豁然開朗。讀詩讀得多了久了,就會發現,杜甫1440首詩中有不少是寫給李白的,大約有14首。李白990首詩中,回應杜甫的詩也有4首吧。
  • 李白最肉麻的首詩,光明正大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被人們傳頌千年
    比如說然而在這許多的文化瑰寶中,唐詩又是其中最為奪目最為光彩照人的一顆明珠,而談及唐詩有一位詩人的名字便不得不提,他就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
  • 張籍崇拜杜甫,杜甫崇拜李白,李白崇拜孟浩然,孟浩然崇拜王維
    古代人們對偶像的追捧,會用什麼方式表達內心的敬佩跟崇拜呢?張籍唐代中後期詩人,是韓愈的門生,他最崇拜杜甫,曾將偶像杜甫寫的詩燒掉,把燒完的紙灰拌著蜂蜜吃,每天3勺。好友對他的奇怪做法不理解,就問他,他的理由是吃了偶像寫的詩,自己也可以寫出偶像一樣好的詩,這粉絲也是痴迷到極點了山外有人,天外有天,杜甫自己也有崇拜的人,就是李白了。杜甫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寫詩,他寫了很多關於李白的詩,下面有詩為證。《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唐詩三百首中最有敬仰之情的詩,狂放如斯的李白也有自己的男神
    我們讀李白的詩,就覺得這個人滿懷豪情,甚至有點不可一世。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不放在眼裡,真可謂睥睨天下,此人獨有的風度精神絕非常人可比。這首詩的題目就是李白《贈孟浩然》。在這一首古詩當中。開篇的第一句李白就寫出了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表達了對於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就年齡來說,孟浩然要比李白大十歲左右,也算是一個詩壇的前輩。孟浩然一生仕途很不順利,時常有歸隱之心,而這一點也是李白,在遭遇仕途挫折之後最想有的選擇。兩人之間有著共同的價值取向,而孟浩然能夠超脫世俗李白卻做不到,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李白非常的敬仰孟浩然。
  • 李白最長的一首詩共830字,最有名的兩句常用來形容女子的清純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青少年時代就「通詩書,觀百家」,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嘲笑了當時的婦女,最後兩句更是狂得無人能及
    李白是盛唐最具有氣質的一位詩人,同時個性鮮明,他的很多詩都很張狂,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在剛剛出門時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說是他年輕時的一首詩。從這麼一首詩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還有骨子裡的張狂,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讀詩|詩詞大會易混淆的兩句詩,是李白杜甫不同的人生
    01前言有兩句詩在幾季詩詞大會出現,它耳熟能詳,然而總會讓選手混淆。現在考考你,看你能不能正確回答。這四句詩,兩兩相似,一首來自李白,一首來自杜甫。單看這幾句詩,不僅字面相似,意象與意境都很相似,難怪讓人容易混淆。但是,兩首詩所呈現出來的卻是李白杜甫不同的精神風貌與人生際遇。
  • 李白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美得令人心動!
    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漫遊宣城期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顧名思義,這首詩是李白在秋天登上謝脁樓後有感而發。詩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李白登上謝脁樓後的所見所聞。與一般的山水詩不同,李白這首詩除了山水之美外,還在詩的最後抒發了對先賢謝脁的追慕之情。這是因為謝脁樓,又名謝公樓,為南朝齊詩人謝脁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故址在陵陽山頂,是宣城的一處遊覽勝地。
  • 李白最「肉麻」的1首詩,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開篇兩句流傳至今
    李白,中國家喻戶曉的大詩人,人稱「詩仙」。誰小時候沒背過幾首李白的詩,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上過語文課,確實我們教科書裡有多篇他的作品,這也說明李白在中國文學上的崇高地位。一千多年過去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無數人給他極高的評價。杜甫直接誇讚道:「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其意境很多詩人難以企及!
    《關山月》是李白的一首經典詩作,也是一幅記錄了關山明月、沙場哀怨、戍客思歸的邊塞圖卷。而說到邊塞詩,你可能首先會想起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等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但李白的這首詩,所表達的思鄉離別之情,卻以廣闊的空間和時間做背景,讀起來意境更為深遠,這是旁人難以企及的。
  • 杜甫詩風最像李白的一首詩,誕生了一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在唐代詩壇上,一向流行後輩對前輩的敬仰和崇拜,李白崇拜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孟浩然卻一首詩都沒有回給李白。杜甫崇拜比自己大十幾歲的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對誰都深情的杜甫一連給李白寫下了十多首詩,每一篇都是經典力作,但李白回給杜甫的詩歌卻是寥寥無幾。
  • 李白謫仙的由來,看看這兩首最狂和最難背的詩,答案就在其中
    李白作為盛唐大詩人,那可是很多當時人的偶像,如果放到了現在,那保證是寫寫詩來逗逗女孩,應該是超級網紅吧,也可能是全民大明星,這個就很有意思了,可惜李白生在了大唐,也可以說他見證了大唐的盛衰,這個當時最全民偶像,大家都是非常崇拜他的,他的粉絲就多得很了,有杜甫啊,白居易啊,也都是大家都熟悉的大詩人
  • 李商隱最悲觀的一首詩,其中兩句千古流傳,世人卻說:滿滿負能量
    李商隱思想境界開闊,文筆比較獨特,愛情詩是他的拿手絕活,擅長用蒙太奇的手法創作《無題》,尤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最為知名。若把唐詩也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以李商隱寫詩的特點,肯定屬於婉約派。無論是寫景抒情,還是直抒胸臆,像李白這種大咖,都不會繞著彎子寫,即使不能讓人一目了然,讀幾遍後也就可以明白所言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