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窗外寒風凜冽,室內暖意融融。我校1953屆校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大潛再回母校,開設了一場別開生面、氣氛熱烈的數學教育專題講座。我校數學學科全體教師聆聽了講座。
李大潛院士從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重要性出發,闡釋了為什麼要學好數學,講述了學好數學對一個人的培養和成長起到的重要作用。李院士講到:「通過認真的數學學習和嚴格的數學訓練,可以使學生具備自覺的數量觀念、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認真細緻、一絲不苟的作風和習慣等等一些特有的素質。這些素質是其它課程的學習和其它方面的實踐所無法替代或難以達到的,將伴隨終生,始終發揮積極的作用。」 同時,就新教材,李院士談及了中學和大學為何要重視數學建模教育。要顯示數學強大的生命力,需要將實際問題化為相應的數學問題,然後對這個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計算,最後將所求解答回歸實際。這個過程,特別是其中第一步,就是數學建模。數學建模是聯繫數學與應用的重要橋梁。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固然要給他們以知識,但更重要的是要使他們了解數學的創造過程。今年開始數學建模首次列入全國高中教學計劃,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主動採取措施,鼓勵並推動學生解決一些理論或實際的問題。
座談會歷時兩個多小時,年逾八十的李院士,侃侃而談,給老師們帶來了豐富生動的教育教學體驗和感悟,通俗易懂,發人深省。李院士還總結了數學教育最根本的三件事:一是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割斷了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血肉聯繫,就會打消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二是數學的精神實質和思想方法:只講知識、不講精神,只講技巧、不講思想,學生就不可能學到數學的精髓。三是數學的人文內涵:數學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人類文明的堅實基礎和重要支柱。會後,不少青年教師還上前請教李院士有關數學教學的問題,李院士鴻儒碩學卻又謙遜誠懇,耐心地解答了他們的疑惑。(供稿:李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