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星期一
十一月初七
庚子年 【鼠年】
戊子月 戊戌日
冬至
冬至,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
迎冬至節氣。
「冬至中者,亦有三義:
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
故謂之冬至也。」
冬至有三層含義:
一是陰極之至,陰氣最盛的時候;
二是陽氣始至,陽氣萌生的時候;
三是日行南至,
陽光直射點最南的時候。
從全國平均氣溫來看,
冬至僅次於小寒、大寒,
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冷的節氣。
在我國古代,
冬至被當做一個較大的傳統節日,
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而且有慶賀的習俗。
冬 至
物 候
Winter Solstice
古代,人們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圖 | 誰最中國
蚯蚓結丨傳說蚯蚓是陰屈陽伸的生物,冬至時陽氣雖已開始萌動,但陰氣仍然控制大局,土中的蚯蚓感陰氣大盛而仍然蜷縮著身體。
麋角解丨古人認為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麋因角朝後生,所以為陰,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丨由於陽氣初生,所以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有一絲溫熱。
冬 至
習 俗
Winter Solstice
上墳祭祖,結算工錢
陝西有諺語:「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給錢。冬至大似節,東家不放(工)不肯歇。」就是說,冬至像過年一樣重要,學生、長短工都給享受假期。
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東家按傳統要設宴招待夥計,並且相互商議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農村個體戶企業,還保留此俗,在冬至節設宴共飲。潮汕地區民諺云:「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圖 | 視覺中國
冬至大如年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祭祖。南方如泉州習俗,冬至出門在外者,都儘可能回鄉過節謁祖。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祭祖,合稱春冬二祭,十分嚴格,參加者虔誠之至。在安徽桐城,冬至節上祖墳燒紙錢祭祖,並在這天修墳整墓。在上海金山,冬至這一天過去有落葬、燒小孩棺材之俗,今則演變為骨灰盒落葬等。杭州、湖州也都要掃墓。
北方餃子,南方擂圓
冬至大如年,所以好吃的很多。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這是人們熟知的。
前者以河南為例,「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對吃餃子的俗稱。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還鄉時適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他看見鄉親們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非常難過,就叫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施捨給百姓。
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吃餃子的習俗,連帶還有「不吃餃子掉耳朵」的說法。
後者以浙江為例。冬至時,浙江人好吃「冬至圓」。在台州,擂圓是重頭戲,「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擂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溫水揉成麵團,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圓子揉圓,煮熟後放在豆黃粉裡滾拌,因為這個過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圓起名叫「擂圓」,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味道香甜濃鬱,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令人食慾大增。
餛飩拜冬,豆腐致富
圖 | 今日蘇州
除了餃子、湯圓,冬至美食可謂千裡不同風,如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供冬至團」也是江南習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麵團,內包肉、菜、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待客或贈送親鄰。
「餛飩拜冬」是北方的冬至食俗。《帝京歲時紀勝》說:「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之所以選用餛飩拜冬,是因為「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南京,冬至要吃小蔥燒豆腐。常州人好吃熱豆腐,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蘇州冬至節,親朋好友要用禮盒送一種類似春盤的食品。金華人冬至各設酒餚,舉家歡慶。在貴州,最為普遍的就是吃狗肉。杭州人則是煮赤豆飯,蒸新米糕,並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魚頭魚尾放在米缸裡過一夜,第二天再拿出來吃,稱為「安樂菜」。
畫梅數九,詩意消寒
冬至日起,就算進「九」了,在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日曆」,是一種很有傳統特色的、好看的日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個單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圖」。從冬至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八十一天後冬天就過去了。
「畫九」中的梅花消寒圖則比較浪漫和美觀,稱為素梅圖。就是畫一枝素梅,枝上畫梅花九朵,每朵有九個花瓣,共九九八十一瓣,或者八十一朵小小的梅花,代表「數九天」的八十一天,每過一天就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個花瓣或一朵,花瓣盡而九九出,九盡春深,冬去春來。
染完的素梅不但十分好看,而且猶如一幅精心構思、技法獨特的梅花圖。古時百官在冬至日上朝畢後,互拜禮儀時還會素梅「九九消寒圖」相互雅贈。
冬 至
養 生
Winter Solstice
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前後是進補的最好時機,但並非隨意亂補就能達到效果,冬季進補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忌慕名進補:雞湯(包括燉雞湯和下藥材熬的雞湯)營養豐富,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裡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因為雞湯中這一特有的營養成分和刺激作用,膽囊炎和膽結石症經常發作者、腎功能不全者就不宜喝雞湯。
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會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發胖,另外,藥補也不是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圖 | 視覺中國
冬 至
詩 詞
Winter Solstice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減字木蘭花·冬至
【宋·阮閱】
曉雲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後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遊。已減銅壺昨夜籌。
寒冷冬日裡,灼見一直陪伴你。
冬至,祝安康!
免責聲明:無註明作者簡介文章及圖片轉載自網絡,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大家都希望看到哪些方面的舞蹈信息呢?可以給我們留言哦,各類舞蹈教育、學習、考級等相關視頻、圖片、文字、等資訊應有盡有!希望可以滿足各位舞蹈愛好者的需求喲。謝謝所有支持潤笙春芽舞蹈的小夥伴們,我們在努力完善,期待與你共同進步!
------------------分割線------------------
【溫馨提示】閱讀是一種成長,轉載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智慧的你-懂得分享 幫助更多朋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