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亮;編輯:趙佳怡
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的趨勢正在深入,隨著市場的極具爆發,相關公司也深度受益,這裡邊有一家企業承載了德國製造的品質,西門子的技術傳承,他就是德賽西威(002920)。今天來深入了解下。
德賽西威(002920):
德賽西威是國內汽車電子核心企業,由合資轉向本土企業,前身是由荷蘭飛利浦、香港金山、惠州市工業發展總公司(德賽集團)於1986年合資成立的中歐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傳承西門子威迪歐技術產品。
1998年,德國曼內斯曼威迪歐入主飛利浦汽車音響系統,將德國人的品質與務實帶給了中歐電子。2001年,西門子收購曼內斯曼威迪歐,公司也隨之於2002年正式更名為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德賽集團與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分別持有30%和70%的公司股份。2010年,德賽集團正式收購外方全部股份,成立一個凝聚了德賽集團(DESAY)心血並傳承西門子威迪歐(SIEMENS VDO)技術產品的德賽集團全資控股公司:德賽西威。
公司當前主業為智能駕駛艙、智能駕駛以及車聯網技術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智能駕駛艙(包含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空調控制器、駕駛信息顯示系統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包含360高清環視、毫米波雷達、自動泊車系統、L3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車聯網產品(T-box、V2X 解決方案)。
2012、2013 年德賽西威汽車電子日本有限公司、歐洲有限公司、新加坡有限公司相繼成立。2016年,公司開始向智能駕駛方向布局,目前360環視系統、全自動泊車系統、駕駛行為監等產品已經陸續實現量產。2017年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2018年成立車聯網事業,推動 T-box 等產品落地。2020年,公司與英偉達、小鵬合作的L3級自動駕駛車型P7正式量產,這也意味著德賽西威全球首款基於英偉達Xavier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產品正式量產。
德賽西威已經佔據汽車前裝市場10%以上的市場份額的領先位置,多媒體導航產品在汽車原廠前裝中高端市場佔有率始終保持國內第一,成為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領先者和前裝市場的領導者。
公司核心技術包括: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汽車總線、導航引擎及軟體、全自動空調控制器算法、駕駛信息顯示系統、顯示模組與系統、車身控制模塊以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
1、車載娛樂系統:主要是硬體,包括通過中控屏、CD、VCD、收音機、多媒體等音視頻設備為車內駕乘人員提供娛樂服務。
2、車載信息系統:主要是軟體,包括導航引擎與軟體、電子地圖、無線廣播信息,遠程通信等設備為駕乘人員提供信息服務。駕駛信息顯示系統的主要產品是儀錶盤,又分為機械儀錶盤和液晶儀錶盤。
客戶情況:
公司與國內主要的汽車電子廠商均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合資品牌客戶覆蓋了德系、日系、美系客戶,自主品牌客戶覆蓋了吉利、長城、廣汽等一線的自主品牌,同時公司實現產品的出口。
同行競爭:
目前國內相關上市公司有5家:德賽西威、華陽集團、均勝電子、路暢科技、索菱股份。對比幾家公司在汽車電子業務方面的營業收入,德賽西威2014年汽車電子業務營收規模與華陽集團相近,之後拉開與華陽集團之間的差距,且遠遠領先於路暢科技和索菱股份。路暢科技與索菱股份如今已虧損在st的邊緣,影響不大。營收最高均勝電子基本是國外收購回來的業務,主營業務與公司略有區別,但部分業務存在直接競爭關係,是需要注意的競爭對手。
整體而言,德賽西威在國內汽車電子市場競爭力還是比較強的,並且在專利方面,德賽西威近年來已經逐漸呈現出碾壓國內同行的態勢。
財務業績:
營業總收入從2014年的26.3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60.10億元,複合增長率為31.6%;歸母淨利潤從 2014 年的 1.66 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6.16億元,複合增長率為 54.8%。2018 年以來,車市行情總體遇冷,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出現近年來首次負增長,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54.09 億元和4.16 億元,同比降幅為-10.0%和-32.5%。
然而,隨著貨幣政策的寬鬆、穩經濟促的提振,車市行情有所回暖,2020年中報顯示業績已經恢復正增長,歸母淨利2.3億元,同比增長124.55%,環比增長37.97%。同時公司預計三季報每股收益0.47~0.62元,同比增長80.77%~137.76%。
研發投入方面,德賽西威實力雄厚,自1992年成立技術研發中心,經歷了多年的研發實踐和技術積累,研發人員從 2016年的 1119人上升到2018年的 1903人,佔公司員工總數的 43.2%。
近年來深耕座艙電子同時大力布局智能駕駛領域,形成以智能交通技術研究院為主,以新加坡、德國、成都和南京研發分布為輔的先期技術研發體系,研究方向集中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等新技術研發方面。
公司目前已自主掌握車載電子作業系統設計技術、單晶片多系統處理技術、車載顯示屏光學技術、駕駛信息應用算法、車載乙太網開發技術、視覺和雷達感知技術、車輛運動規划算法、大數據分析及應用技術、雲端在線升級技術等核心技術。
核心業務:
智能駕駛艙:
為了緊跟汽車行業新四化(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趨勢,2017年公司制定了「SMART」 為方向的2025戰略,全方位布局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車聯網三大業務群。
智能座艙是當前主要收入來源,現階段主要有6大座艙產品: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駕駛信息顯示系統、HUD抬頭顯、流媒體後視鏡、行車記錄儀、後排液晶顯示。目前國內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滲透率83%,駕駛信息顯示系統滲透率15%,HUD滲透率7.5%,流媒體後視鏡3.1%,行車記錄儀10.6%,後排液晶顯示滲透率0.6%。
東吳證券研究所測算,2025年智能座艙主要產品市場規模將達1030億元,2019-2025年CAGR達15.2%。
公司的智能駕駛艙已經發布了3.0 版本,配套理想、長安、天際等車企。智能駕駛艙產品單車價值量有望達到傳統中控屏系統的 4~5 倍。公司是首個基於國際領先晶片——高通驍龍 820A 的四屏互動智能駕駛產品,已在理想汽車的理想ONE車型上配套量產。
智能駕駛:
除了智能座艙業務在行業具備領先的競爭力,公司在智能駕駛領域也有較為領先的成果。目前已經有多個輔助駕駛產品已經實現量產,如360度全景環視系統、自動泊車系統, 24GHz、77GHz毫米波雷達。值得一提的是,德賽西威是目前國內唯一能量產77GHz毫米波雷達的公司。
另外,德賽西威是英偉達自動駕駛業務全球6家合作夥伴之一,也是唯一一家中國汽車電子企業。並且德賽西威是推出並量產全球首款基於英偉達Xavier自動駕駛域控制器——IPU03域控制器。
車聯網:
車聯網業務中,公司營收貢獻較小,有待觀望。目前已與百度、騰訊等多家企業籤署合作協議。車聯網相關產品T-Box已在多個和自主品牌車型上配套量產,V2X 產品(車路協同)獲得國際品牌車廠的項目定點,計劃今年量產。
根據前瞻技術研究院估計到 2020 年,車聯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同比+32%。
德賽西威,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集成商,但是在智能化的趨勢下是不可或缺的。現在智能化造車的情況是:下遊車廠不會集成,上遊不會搞硬體,科技公司不懂造車。但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又必須搞,而德賽西威就正好連接上下遊,並且逐漸給出更完整的汽車電子解決方案,提高壁壘。
來源:巨豐投顧
作者:秦亮 執業證號:A068061611000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