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11月30日,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實施二十五周年總結表彰大會上,溫暖工程奮鬥之星獎獲得者覃世文向與會者分享了自己從受助到助人的「溫暖」故事。
作為山東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名教師,覃世文所帶的學生多次獲得技能大賽全國一等獎。而時間撥回到十二年前,作為汶川地震親歷者的他從不敢奢想今天的生活。
【同期】溫暖工程奮鬥之星獎獲得者、山東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覃世文
「5.12汶川大地震」這道疤痕深深地留在我們的身上,作為那場災難的受害者、親歷者,我目睹了我的學校在地震中倒塌,一樓的同學無一生還。當時的我,目睹著校園的消失、同學的離去,悲痛、無助和絕望籠罩著我。
【解說】地震後,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和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覃世文從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來到千裡之外的山東德州求學。學校提供免費就讀條件,並特意安排四川籍教師擔任其所在班級班主任,覃世文很快便融入到他鄉的求學生活中。
【同期】溫暖工程奮鬥之星獎獲獎者、山東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覃世文
組織我們到北京觀看升國旗,到青島感受大海的寬廣,到泰安去感受泰山的巍峨,重新讓自信、開朗的陽光照進了我們的心底,讓地震對我們造成的心理陰影逐漸淡化。中華職教社「溫暖工程」,不僅讓我順利走出了地震的陰影,還讓我有所學,更讓我有了我熱愛的工作。
【解說】在校期間,覃世文多次獲得各級別技能大賽獎項,並最終憑藉優良成績得以留校任教。在成為職業學校教師後,他也將自己收穫的能量繼續傳遞給其他人,完成了從受助者到助人者角色的轉變。
【同期】溫暖工程奮鬥之星獎獲獎者、山東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覃世文
也許自己這份特殊的經歷,我第一個報名參與(扶貧活動),走訪家庭、講解政策。把輟學的學生從土坯房、農田、工地帶到了學校。2019年,我還將其中一名學生帶進了全國大賽,並獲得了大賽一等獎,還被評選為當年的山東省勵志之星。
【解說】據介紹,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旨在通過職業教育、職業培訓、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為迫切需要就業和優化就業條件的弱勢群體提供服務,協助黨和政府解決城鄉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
記者 徐朋朋 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