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三巨頭與流量 「富商」抖音快手的曖昧纏鬥:618 重返價格戰

2020-12-08 IT之家

「消費者是沒有忠誠度的,哪便宜他們就去哪。」

不經意間,618已經走過了第17個年頭,和雙十一比肩成為國民級的電商狂歡節,各家比拼的維度也從質量、物流和玩法重新回到了價格。「這是史上優惠力度最大的一次京東618」,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平臺業務中心負責人韓瑞的一句話為今年的618定了性,隨後蘇寧易購集團副總裁顧偉的公開喊話更是坐實了今年618的價格戰本質:「針對家電、手機、電腦、超市等品類,蘇寧將啟動J-10%省錢計劃,比京東百億補貼商品到手價至少低10%。

這是京東走出低谷後的首次618,作為開創者,京東也為今年618放出了更多的「煙花」:先是用「大動作」回應赴港二次上市傳聞,隨後宣布與快手、國美達成戰略合作,旗下佔股近半的即時零售平臺達達也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但另一邊,是天貓一直不斷強調的618主場身份以及對3C數碼品類的發力,多次實現市值反超的拼多多也首次宣布正式加入618戰局,抖音、快手作為新對手參戰,發力各自的小店業務,還定下了明確且激進的全年GMV目標。電商巨頭與流量「富商」之間的競合關係,也讓這次618戰局顯得撲朔迷離。

價格戰背後:巨頭間供應鏈之爭

期待之中的報復性消費沒來,但受疫情影響,618前原本的沉寂已經被大大小小的購物節填滿。先是4月28日到5月10日,商務部聯合國家郵政局、中國消協舉辦了首屆「雙品網購節」,主流電商平臺均有參加。5月伊始,上海又開啟了「五五購物節」,傾全城之力促進消費。同時,數以億計的消費券也開始從通過支付寶、美團等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發放。

幾輪購物狂歡結束之後,5月底,各家紛紛開始為618蓄力。

先看起跑情況。數據顯示,6月1日,天貓618開售10小時同比增速超50%,半天內成交額超越去年全天;京東開售前10分鐘成交額同增超300%,14小時成交額同增74%;蘇寧「J-10%」補貼商品12小時銷售增長 850%。

各家交易數據猛增的背後是低價的推動,一個屢試不爽的規律是,每當新玩家入局時,價格戰總會是最有用的利器,對拼多多如此,對京東亦是如此。2012年,京東在上市前的快速發展期,劉強東也曾有意挑起價格戰,並放話稱:「京東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

不過,彼時劉強東對於價格戰的看法是不戀戰,速戰速決,但或許令他沒想到的是,拼多多在另一套規則下,用百億補貼把價格戰拖成了持久戰。

若看8年之後低價補貼能給電商平臺們帶來什麼,拼多多的成績最值得拿來參考。從去年6月開始,拼多多在百億補貼上的投入已經累計達到了161.8億元;2019年全年,拼多多花在銷售及推廣上的費用高達271.7億,而它在2019年的全年營收也不過301.4億元。

巨額的補貼給拼多多帶來了更多的想像空間,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已經迅速增長至6.28億,與阿里的7.26億僅有1億之差,遠超京東的3.62億。與此同時,截至3月底,拼多多平臺上平均到每位活躍買家的年度支出金額達到1842.4元,而這一數字在2018年年底僅為1126.9元,全年GMV也因此被推高至2019年年底1萬億元,於此同時,阿里2020財年的GMV為6.6萬億元,京東則突破了2萬億元。

從數據中不難看出,新增用戶是拼多多持續「百億補貼」後獲得的最核心資產。從這一維度上來考量,儘管京東的獲客速度在2019年已經有了很大提升:2017-2019年,京東的年度活躍用戶數分別為2.925億、3.053 億和3.620億,在2018年幾乎增長停滯後,2019年京東新增用戶5670萬。但相比之下,京東的獲客速度始終慢於另外兩家:阿里2020財年獲客增長1.25億,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增加1.85億。而京東與快手的結合,從一定程度上也是京東藉助外力緩解焦慮的方案之一。促成雙方合作的京東克卜勒總經理陸寅宏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整個零售行業的競爭核心就是流量和供應鏈,而快手就是流量平臺。」

而從新增用戶的構成上來看,三家平臺也給出了一個出奇一致的口徑:新增用戶中下沉市場用戶佔比七成。但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曾有分析師問到新增用戶佔比高達70%的下沉市場用戶給淘寶帶來了多少營收時,阿里並未正面回答。另一邊,在京東物流提供的數據中,六線城市收貨單量增幅是一線城市1.36倍。

持續的價格戰造成的用戶增長也「換來了」拼多多的未來,從資本市場的反饋來看,即使疫情嚴重期間物流為京東喚回了許多的老用戶,但從1月20日左右疫情爆發以來,京東的股價漲幅仍不及拼多多:京東從39.5美元/股漲到了60.98美元/股,而拼多多則從37.34美元/股上漲到了78美元/股,多次超過京東,甚至在618前夕一度站上的千億美元市值的高峰。

這也就不難理解頭部主播之間對於「全網最低價」的執念了。即使看起來火熱的電商直播,主播們為了吸引粉絲、擴大影響力,最終落點也回到了低價上。根據北京市消協發布的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報告,受訪者看好直播帶貨的便宜價格和展示效果,超半數的受訪者認為價格便宜是他們選擇直播帶貨的原因。「李佳琦直播那麼長,誰會無聊到一直盯著看啊,都是看好自己要買的東西折扣到什麼程度,大概出現在什麼時候,到點了再去搶。」不久前剛剛升級為李佳琦直播間的鐵粉對搜狐科技表示,「但即使這樣,我也已經給他貢獻了2個月的工資了。」

而探究價格戰的本質,無非是供應鏈之爭。而在這方面,京東的3C數碼大本營正在受到來自天貓的進攻

劉強東此前曾表達過對於供應鏈以及價格的看法「京東每次的採購量已經非常龐大了,這就意味著已經拿到了最好的價格,「那我們買的價格已經是最低的了,沒有空間了,除非他們賠本賺吆喝。」

而在今年618,雖然電商間愈演愈烈的「二選一「戲碼沒有上演,但作為3C數碼領域的「頭牌」蘋果卻自行選擇了「陣營」。5月29日,蘋果在天貓的官方旗艦店宣布參與618,這也是蘋果首次以官方身份參與國內電商大促,相比於蘋果此前的「高冷」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本次大促中,消費者可以領取來自官方的最高800元的補貼,補貼總額也有之前的千萬級別追加到2億。換句話說,天貓以最「輕鬆」的姿勢拿下了熱度最高的蘋果:不需自己投入金錢甚至流量。而此番動作也被外界普遍解讀為京東失去了3C數碼領域的優勢以及價格戰的最佳籌碼,淪為蘋果的線上渠道商。

新對手:直播間的內容焦慮

對於618,電商直播是另一個不得不談的話題,直播間的內容焦慮也反映在以下的「經典對話」之中。

- 品牌商工作人員:「原價是69一盤的,現在給大家直接打7折,直接49元一盤,還包郵,怎麼樣?」

- 主播:「那不行,這樣吧,我手裡的這個,加上我手裡的這3個,再加一個新款的眉筆,總共49。」

- 品牌商工作人員:「(面露難色)嗯……這個我得問問。」

- 主播:「行了你也別問了,就這樣定了啊。老鐵們,這次真的是打折打到骨折了啊,最大折扣,全網最低價,1盤+3盤眼影,總共4盤,再加他們家新款眉筆,一共49塊錢,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啊!好了,2000份秒沒,你們還能不能補貨了啊?」

走進電商直播平臺,類似的情節會隔三差五地在直播間裡上演。「你所看到的營銷玩法,打的套路甚至是話術都是非常接近的,因為這些主播是沒內容的,這也是眾多主播的問題所在,而且,等有內容的人變成頭部了,那些沒有內容的就更活不下去了。」MCN機構納斯COO田軼成對搜狐科技表示。

近段時間來一直作為商業話題中心的電商直播,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618的主要促銷手段之一。京東先是搬來了自家總裁徐雷打頭陣五折賣房,隨後拉上草莓音樂節這個大IP一直做「雲音樂節」;天貓邀了百名藝人直播,歐陽娜娜、劉濤、林允等明星也成為了「常駐嘉賓」;拼多多也拉來了有國民知名度的央視主持人周濤,單場成交額超1.4億。

但相比於直播的所帶來的討論度,其實際帶貨效果卻遠未達到人們想像中的程度。以淘寶為例,2019年淘寶直播GMV突破2000億元,相比之下,阿里在2020財年的GMV已經達到近6.6萬億,由直播所帶動的銷量佔比不足3%。逍遙子也曾在財報電話會上解釋直播之於電商的意義:「從商家的角度,選擇直播帶貨只是替代了過去的渠道成本和推廣成本,一些公司把用戶增長和收入增長寄希望於直播,從阿里的經驗和觀點來看,這可能並非最佳選項。」

從運營邏輯本身出發,直播也並非是一門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利的生意。「像李佳琦、薇婭這樣的頭部主播,無論是對流量還是資源包括品牌方都有很強的反向鎖定作用。所以很多淘內的一些中腰部,包括新主播就很難起來。」田軼成對搜狐科技表示,「現在做得比較好的帳號,都是以內容為核心的,人設性要比淘內的一些老主播要強很多。」

通過內容吸引粉絲,憑藉粉絲量和粉絲畫像向品牌方議價,通過低價吸引更多的粉絲,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在這套邏輯下,頭部主播的優勢會愈加凸顯。「內容好需要創新,看到好內容也可以抄,也會有流量,但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永遠掙不到最大頭。」

內容,成為了主播們出圈和緩解平臺流量見頂焦慮時的必要手段,除了發力自家的淘寶直播外,阿里也將抖音、小紅書等營銷平臺作為了「流量草原」。此前曾有媒體報導稱,2019年6月,抖音與淘寶籤訂了70億元年度框架協議,其中60億元廣告,10億元電商佣金,這一框架協議要求抖音自2019年6月開始的一年要為淘寶創造400億GMV。除此之外,也有MCN機構人士對搜狐科技透露:「手淘新一輪內測實現了與小紅書內容的打通,就是說以後你會在淘寶上看到小紅書。在淘寶經驗頻道搜索關鍵詞,淘寶會將小紅書上相關的關鍵詞進行匹配。」有業內人士分析,阿里對小紅書的投資,就已經基本預示了小紅書作為阿里生態流量入口和內容提供方的身份。

而在優質內容稀缺的背後,主播們和MCN機構的玩法也發生了變化:「因為很多主播都是玩佣金的,現在佣金不好掙了,所以慢慢就變成自己吃貨(把好的貨自己買下來),用這種比較正常的商業邏輯來開展做這個生意。所以我們今年的重點也是做店鋪自播和全品類的直播。」田軼成說道。

但隨著對自身電商業務的發力,抖音與阿里的關係也開始逐漸變得微妙。有媒體報導稱,在帶貨時連結到抖音小店能比跳轉淘寶店鋪能多拿到30%左右的流量,且在7月1日雙方年框到期後,抖音上將基本不再能外掛淘寶連結

不過,一個明顯的現象是,抖音、快手電商整個體系還是比較初級的。「找客服可能也找不到,退貨也沒有地方退,評價體系也不完善,各種工具也還沒做強。」田軼成表示,「對於商家來說,抖音和快手只是補充。這些商家也可能去開一個抖音小店,但是肯定不會把所有的銷量目標寄托在上面。」

另一邊,京東選擇了和快手「聯姻」的方式。今年618,雙方共同啟動了「雙百億補貼」。這場各取所需的合作,不僅緩解了京東在下沉市場以及流量上的焦慮,也解決了快手的供應鏈難題,而618也正是雙方合作的首次練兵。不過在內容電商的探索上,京東與快手的合作並非獨家,除了自家在力推的京東直播外,抖音、B站也同樣是京東的合作方。

今年以來,作為電商平臺們的新對手,快手和抖音的GMV目標雙雙被媒體披露,甚至出現了快手見抖音GMV目標定為2000億後將自己的目標由1000億提升至2500億的傳聞。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搜狐科技表示,「估計今年快手的銷售額達到4000-5000億元沒有太大的問題。」作為對比,2019年全年,拼多多的總GMV剛剛突破萬億元。

不過,無論是在電商平臺還是內容平臺上,直播也一直飽受刷單、退單率高等問題的詬病。「其實現在已經不是刷單最瘋狂的時候,這個早在18年就被玩壞了,那時候大家都在瘋狂入場,很多人踩到坑了。」所以,現在的直播開始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對於主播和供應鏈雙方來說,合作與否已經是熟人與熟人之間的生意了,比如電商直播的發源地杭州九堡這邊,除了品牌方比較受到主播們的青睞之外,即使有些好的供應鏈和工廠也無人問津了。」

而現在,隨著直行業的發展和稅務部門的關注,直播也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野蠻生長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坑都被踩過了,結論也都被驗證過了,該倒的批玩家也都死掉了,接下去就更高端的玩家的戰爭。」

618已經到來,除了追隨電商直播、下沉市場的風口,抖音、快手等流量平臺入局也讓電商間的爭鬥陷入白熱化。流量、內容、供應鏈、現金流焦慮下,電商戰正在回歸真正的痛點。618,重返價格戰。

相關焦點

  • 抖音快手:電商門口的野蠻人 | 深氪
    快手和京東戰略合作籤約 2019年以來,隨著直播電商的快速生長,原本處於內容平臺陣營的抖音、快手,和處於電商平臺陣營的阿里、京東、拼多多之間產生了複雜的交集,兩大陣營中的各家公司彼此纏鬥到了一起  電商一側,阿里、京東和拼多多都希望在抖音和快手之間結交到新的盟友、自我壯大,但又時刻警惕著被處於流量上遊的抖快制約;流量一側,抖音和快手既希望藉助電商平臺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又不甘心只做流量販子,不想放棄自己打造電商閉環的野心。 這份野心在618前夕變得越來越不加掩飾。
  • 618亂鬥:阿里京東拼多多綜藝晚會帶貨 抖音快手直播電商入局
    京東作為主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IP分流壓力;阿里今年拿出雙十一的架勢,主題晚會再度走起;後起之秀拼多多強勢攪局,打造電商矩陣全新格局。疫情大背景下的電商,該如何尋找下一條出路?被尤為重視的年中618狂歡,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入局後,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傳統電商又該如何應對呢?
  • 618電商賣了一萬億?但我什麼也沒買,只是看熱鬧
    淘寶邀請吳亦凡、朱一龍等300位「當紅炸子雞」開啟明星直播帶貨潮;京東快手兩巨頭聯合推出「雙百億」補貼,跨界搭檔爭奪618主場優勢;蘇寧易購打造明星天團將入駐抖音,開設「超級買手」直播間……不過,網易科技《態℃》欄目記者觀察發現,用戶對於眼花繚亂的帶貨新模式未必全然買單,帶貨全靠主播一張嘴,幾個小時幾十件商品的視覺轟炸,以及現階段直播帶貨出現的偽劣產品、產品價格亂相、虛假流量以及賠付追責無門等問題尚無解決良方
  • 快手與抖音的流量「暗戰」
    《2020快手電商生態報告》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快手平均日活維持在3.02億,而截至2020年8月,包含抖音火山版在內的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超過6億。眼看抖音日活已突破6億,原本具備先發優勢的快手反而成為追趕者,日活仍未邁過4億大關。雙方差距逐漸擴大,快手面臨不小的流量壓力。
  • 電商終局猜想:不是流量狂歡的盛宴
    「淘寶號」列車上 300 位直播帶貨明星,勢要奪得全場聲量;蘇寧 6 月 12 日明星直播帶貨,極限男團線上「乘風破浪」;京東將赴港上市的日子選在 618 這天,也是希望雙喜臨門;短視頻平臺快手抖音直播間,張雨綺陳赫羅永浩等明星網紅輪流上陣帶貨;拼多多則繼續打著百億補貼的招牌擢取流量。
  • 進擊的抖音直播電商
    為自建電商流量閉環,吸引足量的品牌商家、淘系商家和線下商家趕在 618 來臨之前入駐抖音直播賣貨,抖音可謂是煞費苦心。據卡思數據(ID:caasdata6)近期觀測:抖音的產品功能又微調了,將直播DOU+的投放選項新增了一種「直播內容」加熱方式。
  • 天貓、京東、拼多多、快手、抖音電商混戰,雙十一孰上孰下?
    「貓狗大戰」尚未結束,近幾年電商平臺又推出「狂歡」新花樣——百億補貼。今年雙十一,天貓平臺的「百億補貼」則是40億元人民幣現金紅包、100億品類補貼、200億品牌大額券在內的共計300億元現金補貼的發放,整體規模是去年的2倍,足見阿里對「百億補貼」之看重,而這補貼也是流量變現的轉化劑。直播電商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崛起,讓阿里不得不再次提升對短視頻的重視。
  • 京東聯合快手啟動雙百億補貼,618主場勝算幾何?
    618臨近,「價格戰」愈演愈烈。6月15日,京東零售宣布聯合快手宣布共同啟動「雙百億補貼」,並在6月16日落地首場促銷活動「京東快手品質購物專場」,對商品進行又一輪大規模降價。京東力保618 快手力爭出圈京東與快手各取所需的聯姻無疑是一個「陽謀」。對於京東來說,6月18日,本是京東店慶日,而阿里、蘇寧都在爭奪主場,如今已成為備受期待的電商大戰的日子,在今年更是京東二次赴港上市的大日子。
  • 繼京東牽手快手之後,蘇寧和抖音也「在一起了」!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手握流量就等於手握財富。在抖音、快手等流量巨大的平臺中,不少流量主都收金滿滿,其中直播帶貨更是大頭。現在人們已經接受了這種購物形式,一些大的品牌商也越來越重視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用戶,比如說格力電器董明珠的直播首秀就給了抖音。
  • 羅永浩吹響了抖音快手電商直播大戰的號角
    而這些動作也都是快手在2019年幾乎都已經嘗試過的。作為僅次於淘寶直播的第二大直播電商平臺,面對抖音的高調入場,快手也感受到危機:至少要守住這個第二的位置。而在面對抖音更強的流量分發和變現能力時,快手電商是否守得住自己的位置?抖音電商調轉船頭抖音很早就開始布局電商。
  • 直播電商下的快手,仍以短視頻流量為根
    而在2020年,比較火熱的領域毫無疑問就有直播電商。據網經社「電數寶」(DATA.100EC.CN)電商大資料庫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領域共有23家平臺獲得融資,其中包括羅永浩的「交個朋友」,音樂人胡海泉建立的「聚匠星辰」。直播電商的火熱或許是抖音、快手這兩個憑藉短視頻興起的新流量平臺的機會。在上市潮和直播電商帶來的機遇之下,快手與抖音也紛紛傳出上市的消息。
  • 抖音、快手、騰訊微視紛紛入局 短視頻迎雙11電商大考
    疫情催化下,隨著直播帶貨進入「全民時代」,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紛紛加入,在電商領域躍躍欲試。毎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今年雙11,明顯不再只是傳統電商平臺的戲臺,背靠巨大流量優勢的電商新玩家快手、抖音、騰訊微視等紛紛上陣。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抖音和快手切入電商業務是平臺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 快手電商帝國雛形初顯,抖音該如何迎戰?
    此前,字節跳動的電商業務分散在抖音中臺、商業部門手中。 抖音在直播電商戰場中的反擊不僅來自平臺自身,圍繞抖音生存的業態商家更能感知抖音的變化。 第三方電商服務機構星羅的數據顯示,5月,一個抖音帳號開通直播,花錢購買一個用戶進入直播間的成本是3毛,半個月後,一個用戶的引流成本上漲到7.5毛;從4月至7月,抖音的大盤流量價格從2毛漲到8毛,直接增長了三倍。
  • 618電商大戰復盤:深挖各大電商平臺搶量的技巧與玩法!
    而今年由於疫情的特殊影響,大家Q1業績可能不太理想,都期待著通過618這個電商大促實現增長,使得今年618格外熱鬧。 那麼今年618電商節有什麼流量玩法呢?今年隨著直播帶貨爆火,又給618帶來哪些新玩法呢?
  • 京東快手、淘寶抖音、拼多多,6.18集中向下沉市場猛攻
    也就是說此次打通,京東將自己電商的功能直接轉嫁給了快手,降低了直播帶貨挑戰的客單流失率,這一點很像抖音與淘寶的打通。京東為什麼選擇快手?得益於快手在下沉市場的誘惑力。數據顯示,目前快手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3億,與抖音並稱為短視頻雙雄,此外,在5月8日電商大會上,快手宣布電商日活突破1億,逾100萬快手帳戶具有潛在的經營行為。
  • 抖音快手,還造不了淘寶的反
    在很多(自)媒體的報導中,阿里似乎正在被「圍攻」:一邊是直接對手拼多多與京東,另一邊是亦敵亦友的短視頻平臺抖音與快手。特別是最近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一方面,美港股新一輪牛市下,拼多多與京東市值創下新高,鋒芒正盛;另一方面,疫情期間直播電商大火,抖音與快手不約而同地加碼電商,雖刻意低調,但「出淘」跡象日益明顯。
  • 快手認人,抖音認貨,直播電商的邏輯已經變了
    從淘寶到快手,再到今年的抖音,前兩者都不缺經驗老道的運營者,只剩下一個抖音,還沒有足夠多的人掌握投放規律。 有人說朱瓜瓜在抖音的成功是靠著自己積累的「微信私域」導流,崔元還特意在一次分享裡闢謠,他們團隊在抖音的成績,完全是對抖音公域流量充分利用的結果。 去年年末,朱瓜瓜在耕耘快手未果後,決定轉戰抖音。
  • PK三巨頭,快手電商訂單量爆發式增長,核心標的有這些
    文 | 財聯社 薇拉財聯社9月17日訊,昨日,快手電商宣布2020年8月訂單量超5億單,過去12個月,快手電商累計訂單總量僅次於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成為電商行業第四極,並且仍在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快手電商近日正式啟動116招商計劃,屆時將有巨額流量、億級現金補貼以及紅包玩法,重點扶持優質中腰部主播商家漲粉與銷售成長。8月末,快手電商推出商家「雙百」扶持計劃,將投入百億資源包,孵化10萬+個年銷售額過百萬的新商家。
  • 實錘「快手一哥」直播商品退貨率超35% 快手「隱秘電商」在自嗨?
    36氪此前報導稱,丁磊的直播首秀曾接觸多家平臺,最終選擇快手,是因為相較於抖音,快手給出的資源更豐富,除了流量和曝光,還給出千萬級的大額補貼。當沉醉於家族龐大粉絲帶來的巨大流量和銷售額時,品牌方不得不考量,第一波直播的粉絲紅利吃完後,快手是否有足夠的公域流量。快手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快手電商負責人餘雙接受36氪採訪時坦承,目前快手電商最重要目標是,如何和大社區有共性發展,如何給生態做更長久的貢獻。與此同時,快手小店的開通門檻非常低。
  • 快手狀告抖音對簿公堂!2020年精品電商機會在哪?
    快手狀告抖音對簿公堂5 月 12 日,因認為在第三方 APP 中搜索「快手」二字,置頂搜索結果為「抖音短視頻」,快手將抖音訴至法院,字節跳動卻反手一擊,也將快手訴上了法院。快手起訴抖音,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並索賠 500 萬元。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眼睜睜看著抖音崛起,快手錯失中國短視頻老大位置抖音的崛起是快手意料不及的。2018 年,抖音用戶體量規模超過快手,開始正面迎戰。在此之前,快手撞上了下沉市場的紅利,收穫上億規模的用戶,但抖音的彎道超車,讓快手一度陷入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