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氣(新韻)
作者:艾曉東
寒蟬悽切怨西風,夜雨無端打落桐。
田野流金詩畫美,鄉村笑語話年豐。
荷塘風細收殘暑,稻穗花香醉老農。
盛夏回頭秋似虎,陰陽相感有無中。
【立秋】
時序:公曆8月7或8或9日,農曆七月節令。秋季開始,暑去涼來,秋老虎。
風俗:曬秋節、秋忙會、貼秋膘,吃西瓜、四季豆、辣椒。
農事:整地、施肥、曬秋。
三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養生:以養收為原則。
曉東詩社《立秋》主題詩詞55首
1
七絕·立秋雜感(新韻)
作者:艾曉東
迎春送夏又逢秋,抗疫防洪庚子愁。
欲挽長江東逝水,白雲黃鶴兩悠悠。
2020年8月7日10點作於武漢江灘
2
七律·立秋(新韻)
作者:花花(安徽)
酷暑回頭賀立秋,時光未肯暫停留。
蟬鳴蛙鼓渾無緒,雨過花飛易感愁。
稍有涼風丟羽扇,尚無冷月掛床頭。
詩人自有回天力,四序循環句不休。
【一組】組稿:黃華亮;審核:艾才文
3
七絕·立秋吟二首
作者:艾才文
一
神馬悠天地爍金,耳邊煩透是蟬音。
合收紈扇秋還早,翹望流螢夜夜心。
二
莫說天涼好個秋,暫無流火入青眸。
江南夜色寧如水,只是平添一段愁。
4
五律·迎立秋有感
作者:崔波祖
不日將逢秋,東風未肯休。
吹來雲似蓋,斬斷火如流。
雨促苗身壯,涼催客下樓。
知非仙境住,總為疫情愁。
5
七律·立秋(新韻)
作者:黃愛文(廣西)
酷暑涼寒轉遞開,三伏踏破上秋來。
田園稻子騰金浪,嶺地花生曬土臺。
車馬聲中歌碩畫,牛羊草裡展雄才。
老翁歡喜疵須翹,荷葉含情抱雨懷。
6
七絕·立秋兩首(新韻)
作者:艾建祥(湖南)
一
萬裡晴空掛火球,三伏燥熱數頭秋。
蟬藏葉底揚聲遠,夜臥涼蓆汗水流。
二
又綠新禾萬頃稠,幾行白鷺舞風流。
牧童光腚水中戲,暮色蒼茫急喚牛。
7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韋成柏(廣西柳城)
歲月匆匆逝水流,才辭大暑又臨秋。
晨觀空朗陽光燦,暮眺霞紅雲彩浮。
知了撫琴聲切切,斑鳩奏曲韻悠悠。
盈眸美景看無厭,移入雪箋詩句謳。
8
七絕·秋來
作者:李琴(太原)
暑氣未收連透雨,三伏澆落孟秋來。
溫溼難爽流香汗,夜盼清風下月臺。
9
七絕·立秋兩首(新韻)
作者:徐國芳(陝西)
一
盛夏回頭秋似虎,盼涼尚待去三伏。
手搖巴扇心安躁,不日清風滿小屋。
註:用曉東詩做首句
二
立秋夜遊山泉(平水韻)
夜露清涼已快心,山泉聞似竹弦琴。
天高玉兔群星燦,豈是仙姑駕雁臨。
10
七絕·立秋(新韻)
作者:黃華亮(重慶)
暮夏迎秋火勢強,薄蟬歡暢水稻香。
出工早晚高溫避,棧道林蔭喜透涼。
11
七絕·立秋
作者:陳撥平
盛夏回頭秋似虎,繁星眨眼月如弓。
林深不覺清風起,驚散螢蟲落草中。
12
七絕·立秋(新韻)
作者:盧家忠
酷暑難消又立秋,驕陽似火柳低頭。
田間水滿蛙鳴叫,紫燕尋涼戀小樓。
【二組】組稿:莊雲;審稿:鄧夫勤
13
七律·秋至北大荒(新韻)
作者:鄧夫勤(黑龍江)
玉露金風爽氣揚,著黃淡綠畫秋光。
田中稻穀抽齊穗,壟上珍珠灌滿漿。
檢點農機除隱患,清空場院待新糧。
豐收在望何惜苦,天道酬勤碩果香。
14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莫祖穎(廣東)
末伏時逢正立秋,清涼少見暑還稠。
雲霞雨露更依舊,八月寒風不敢流。
15
七絕·詠立秋(平水韻)
作者:王兆明(雲南姚安)
盛夏回頭秋似虎,熱田招手谷如金。
騰空米櫃鐮刀備,暗慶豐年樂醉心。
註:首句用曉東句「盛夏回頭秋似虎」入詩
16
七絕·立秋(新韻)
作者:雷玉廷(山東)
祈盼立秋驅熱魔,且拋溽暑換清涼。
千家萬戶丟扇柄,縷縷爽風掀錦窗。
17
七絕·立秋詠
作者:晏斯林(湖南)
三伏當頭清氣爽,四時在眼碧煙飛。
秋娘靜影流芳韻,麗日晴光健步歸。
18
七絕·規則(平水韻)
作者:李自龍(湖北麻城)
盛夏回頭秋似虎,驕陽入暮順如羊。
天公逆道成真理,人若強為必自傷。
19
七絕·山村秋訊(平水韻)
作者:鄧友銀(重慶酉陽)
玉米開心張嘴笑,稻禾低首漸彎腰。
老農推算豐收景,不懼驕陽照碧霄。
20
立秋兩首
作者:莊雲(山東)
一(通韻)
雖是立秋日,依然中暑天。
本應涼爽至,誰道熱留連。
屋裡能蒸煮,田間皆曬乾。
秋蟬竭盡喊,人盼惠風添。
二(平水韻)
時臨八月立秋到,酷熱炎風作別了。
蛙鼓蟬鳴聲漸微,徐徐涼意將人繞。
【三組】組稿:鄭玉玲;審稿:鄧原發
21
七律·立秋(平水韻)
作者:鄧元發(四川)
盛夏回頭秋似虎,遲陽漫步火如妖。
棉桃欲綻綿羊白,稻穗侵黃稻浪潮。
蓄勢揮毫牛女會,開機割谷汗珠澆。
春禾一念栽三畝,秋粒千珠採幾霄。
註:引用曉東「盛夏回頭秋似虎」入句。
22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鄭玉玲(廣東)
蟬藏葉靜暑漸收,涼意隨風入畫樓。
雁過長空聲不絕,斜陽照盡一江秋。
23
七絕·立秋(新韻)
作者:崔洪才(大連)
立秋時至暑初消,雖有伏波熱浪驕。
清爽晨夕添愜意,新涼一枕桂香飄。
24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周金煥(福建)
炎風挾雨陣微涼,雀鳥高枝苦噪忙。
盛夏回頭秋似虎,農人搶種汗珠滂。
註:借曉東句「盛夏回頭秋似虎」。
25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劉錦成(廣東)
暑氣徘徊怎立秋,蟬鳴乏力柳低頭。
翻書覓得清涼句,似覺荷風入小樓。
26
七絕·立秋(新韻)
作者:趙青利(臨沂)
暮蟬高柳幾聲孤,溪裡蛙鳴漸漸無。
流水潺潺還照舊,西風瑟瑟草頭枯。
27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陳毅力
夜有微涼入小城,千門萬戶起秋聲。
何愁夏後炎如虎,金谷歸倉喜日晴。
28
散曲-迎仙客·南國立秋(詞林正韻)
作者:孟秀君(廣東)
今立秋,君不愁,各色繁花競自由。
綠依舊,花嬌羞,卿卿我我,四季似春遊。
29
七絕·秋來感吟(平水韻)
作者:蔡寶泰(浙江)
青到黃來又一秋,榮枯往復季無休。
時光似劍物依舊,留我紋添發白頭。
【四組】
30
七律·立秋(平水韻)
作者:鄒子明(武漢)
今日迎秋未覺秋,依然酷暑熱從頭。
烈陽庭樹生無緒,繁葉鳴蟬噪不休。
農月莫辭身浸汗,田家更喜稻盈疇。
且隨詞韻敲新句,自得心間一片幽。
31
五律·秋日憫農(平水韻)
作者:王振江(大連)
時間猶夢幻,轉眼又逢秋。
蟬語聲聲慢,農夫夜夜愁。
天公頻下火,好雨少如油。
禾黍低垂泣,收成付水流。
32
七律·立秋(平水韻)
作者:張冰花(湖北雲夢)
夏末秋來熱亦狂,晨昏偶可享清涼。
高溫持續如金虎,暑氣蒸騰似白狼。
遙望楓林紅漸闊,近觀梧葉色初黃。
西風靜候心澄澈,月灑銀輝荻染霜。
33
七律·立秋(平水韻)
作者:趙文年(山東)
酷夏回頭秋似虎,晝猶炎熱曉昏涼。
青盅蓮舉枝衰葉,金谷身躬稻灌漿。
耕海競帆銀鷺舞,管田揮汗日葵黃。
豐收在望騰倉廩,防控仍需切勿忘。
34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毛會文(湖南)
一輪時序又逢秋,蟬噪蛙鳴酷熱留。
深夜涼風吹枕夢,尤知白髮上新樓。
35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楊建軍(神垕)
聞香覓景踱橋廊,菡萏花燈麗影芳。
盛夏回頭雖似虎,緣溪把臂夜生涼。
36
七絕·立秋遊園(平水韻)
作者:王俊卿(山西)
雨霽蟬鳴夏已闌,塘前偏愛碧荷殘。
餘香尚有侵衣袂,此處秋來可盡歡。
37
立秋隨感(新韻)
作者:陳新元
本是秋來醉,金黃滿畈登。
如今荒草長,翌日鬧騰聲。
歲月如風逝,時光似影蹤。
蟬歌依舊繞,只是夢成空。
【五組】組稿:姚繼超;審稿:陳首儒、張玉蘭
38
七律·詠初秋(新韻)
作者:陳首儒(哈市)
金楓碧水秀清幽,禾稻凝黃敢炫秋。
朵朵延齡昂首笑,行行雁陣引人愁。
明橙暗綠成圖庫,霧岫煙嵐隱秀樓。
機械田園織錦繡,不覺日暮落銀鉤。
39
七律·立秋(平水韻)
作者:張玉蘭(遼寧)
秋日青疇已泛黃,珍珠綴架果蔬香。
天高氣爽鶯飛遠,水碧田肥谷滿倉。
稻穗流金妝玉宇,紅楓鋪地染霓裳。
圭針四轉蔥蘢去,最喜中元納晚涼。
40
七絕·秋思(新韻)
作者:姚繼超(濟南)
獨斟野店望清流,欲攬秋風散酒愁。
難忘昔年折柳處,夕沉暮靄一孤舟。
41
七律·醉秋(新韻)
作者:劉國君(遼寧)
一夜清風去暑涼,幾多北雁戀西窗。
碧湖倒映雲天黛,秀水飄流菊桂黃。
蝶舞金波搖稻穀,蜂鳴玉果醉山鄉。
鶯歌秀嶺楓燃火,蛙鼓蓮池藕滿倉。
42
七絕·盼立秋(新韻)
作者:丁興勝(湖北)
大雨剛辭暑又蒸,蟬聲苦嘆氣溫升。
清涼不是伏天日,望到秋來性自興。
43
七絕·詠秋(新韻)
作者:曹如英(南京)
不覺半載又逢秋,空嘆今生志未酬。
已逝韶光誠可貴,桑榆勤勉亦長留。
44
七絕·詠立秋(平水韻)
作者:夏桂芬(麻城)
庚子梅天幾倍長,氤氳繾綣繞村莊。
幸逢陽烈立秋燥,只願農豐百業倡。
45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鍾學明(湖北)
門前草木深深綠,晨起推窗鵲鳥鳴。
賞菊立秋時尚早,瓊枝玉葉正含情。
46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蔡秀紅(哈爾濱)
小扇輕搖樹影涼,隔籬頻語綻花芳。
金風喜望翻層浪,鬥轉三秋滿囤藏。
47
七律·寫在立秋(新韻)
作者:李朝方(內蒙古)
一蓑煙雨去西風,未解芳菲又落紅。
已是醺風梳麥野,且沽菊酒醉籬東。
絲絲清露侵羅枕,幾許貧蛙斷響蟲。
莫道鄉音從未改,曾經背影不相同。
48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陳洪應(湖北武漢)
末伏流連換季微,蟬聲依舊頌芳菲。
驕陽似火乾坤燙,道是秋臨暑不歸。
49
長相思·秋盼(新韻)
作者:北關映寒(黑龍江)
草漸黃,樹漸黃,雲雨緣何亂紀常?
枯苗暗自傷。
水轉涼,夜轉涼,切盼風調多豔陽。
喜收谷滿倉。
50
七律·庚子立秋(平水韻)
作者:李海林
一葉飛花悲肅靜,諸峰臥月喜清涼。
蓐收曲尺寒蟬戮,太昊尖叉倦鳥殃。
暑去風來眸送雁,雲眠雨走鬢催霜。
多圍晚稻梧桐老,半畝新麻薜荔香。
51
五律·立秋有寄(平水韻)
作者:崔少華(湖北麻城)
倚亭觀夏逝,煩暑步愁來。
天際閒雲遠,波清落葉徊。
修身三日飽,養性數詩裁。
佳麗依稀憶,芳馨夢伴開。
52
七絕·立秋有寄(平水韻)
作者:鍾學明(湖北)
立秋今日始開頭,高樹蟬聲叫不休。
雲雁莫忘捎口信,等君重九作神遊。
53
五律·庚子立秋(平水韻)
作者:劉會興
今朝序立秋,百姓內心憂。
病疫耽春種,龍王攪夏猷。
漬排晴熱好,墒播水肥稠。
也喜涼風爽,還祈暑再留。
54
七絕·立秋(平水韻)
作者:王德永(江蘇徐州)
天有微涼葉半黃,熟瓜味遠隨風揚。
佳人扮靚長裙美,雅客吟詩賞月光。
55
七律·立秋
作者:何光發(湖北)
遍野秋風拂葉黃,平疇稻穗泛金光。
花生雜豆全圓熟,紫柿紅葡正色芳。
機器穿梭忙運割,村民揮汗急儲藏。
支農幹部陪勞作,兼釆糧香入韻囊。
「今日好詩」第一季,機聲震落西山日,衣棒敲醒北鬥星
「今日對聯」170期,盛夏回頭秋似虎,颶風過海猛如龍
#中華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