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身教練,全面迎來的職業化趨勢|GYMSQUARE中國健身教練報告

2021-02-07 精練GymSquare


「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是我們推出的全新欄目,以專業主義和用戶本位為出發點,面向頭部健身教練和愛好者,輸出原創健身內容。精練學院包含:訓練科普、在線課程、健身科學和創新課程等。


原創/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


規模龐大的教練從業人群,幾乎是整個中國健身行業的中流砥柱。

伴隨俱樂部、工作室的擴張,私人教練在近十年來創造了巨大的營收價值。而當健身內容全面爆發,甚至原創課程成為門店的核心競爭力時,團課教練又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代。

但另一方面,中國健身教練缺失職業化的問題始終存在,甚至在疫情下被前所未有地放大。

在健身教練職業化趨勢的伊始,精練GymSquare結合定量調研、定性訪談等研究方法,編寫《2020中國健身行業報告》。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健身教練職業群體分析」的調研範圍,輻射全國各地超3000名一線健身教練。


健身教練全面迎來職業化趨勢,是分析中得到的最大結論。

以更多從業者關心的結果來看,疫情期間出現了高達30%的教練選擇離職。公司經營不善是更多教練流失的第一原因,職業發展空間有限是第二原因。

 

較高的離職率並非只有疫情期間存在,事實上,健身教練流失率始終不低。背後不僅在於職業歸屬問題,更反應了亟待優化的職業成長規劃。

還有教練收入斷崖式下跌,引起職業抗風險能力的思考。較去年同期來看,收入降低的健身教練,在全國佔比32%。

 

另一方面,持有更多專業技能的健身教練,擁有創造不同收入的可能。但在目前,低專業能力和高收入水平的不匹配現象,仍反應了教練向專業層面的轉型需要。

《2020中國健身行業報告》發布在即,涵蓋了中國健身教練當前從業現狀、職業化進程、未來職業規劃等。

關注「精練學院」,並在「精練學院」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教練」,獲取《2020中國健身行業報告》「精練中國健身教練職業群體分析」重點概要。以下為「中國健身教練職業群體分析」的重點概要分析。

中國健身教練從業者趨於年輕化。從整個年齡分布來看,1995年出生的健身教練是整個市場的主要從業群體,而90後在成為教練職業主力,與此同時,00後從業趨勢明顯。

年輕一代的健身教練,將成為健身行業未來的主要推動者。對應的培養、管理方式,需納入經營管理思考。

中國健身教練的學歷背景呈平均化,高學歷等級人群佔比並不顯著。高中、大學專科、大學本科這三種學歷等級的人數佔比都在30%附近。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年卡預售現金流的俱樂部土壤上,更需要優秀的健身銷售精英進行滋養,但對於擁有更高知識儲備、學習能力的專業健身教練來說,不是最迫切的人才需求。


而截至目前,國內的健身教練普遍不是專業體育院校畢業生。

 

全國畢業於體育院校的健身教練,在所有職業背景中僅佔18.7%。從側面也能反映出,畢業後從事健身教練,不是大部分體育院校畢業生的選擇。

 

但作為健身教練的專業相關,在2020年高考體育生的湧入數量不少。

 

當然,也有體育高等院校陸續擴展招生。比如從上海體育學院近一年的招生變化來看,總體名額已從2019年的650人提升至690人,其中,涵蓋運動技術開發、運動康復的醫學技術專業,較往年同期增長60人。

 

背後原因有很多,體育專業教育與大眾體育需求的不匹配是其中之一。僅在專業實習上,社會體育專業學生更多擔任服務性工作,對於技術、指導能力提升有限,而社區實習也無法與將來就業實際掛鈎。

從中國全職健身教練的收入水平來看,每月5000-8000元收入者最多。而整體的薪資趨近於北上廣等一線白領水平,月收入為10000-20000元的人數佔比超30%。

 

以私人教練為代表的教練職業,已成為國內高收入的職業群體之一。但同時也在成為行業內外開始反思甚至控訴的話題。

 

理由包括絕對收入過高、專業能力和收入水平不匹配,甚至從絕對學歷背景來看,遠超本科畢業的平均薪資水平。從收入結構來看,國內商業健身房私人教練的薪資通常由基本工資、銷售業績、課時業績、團隊業績、其他獎項組成。


疫情對中國全職健身教練造成的收入影響顯著,收入降低的健身教練約佔32.0%。

除了外部用戶流量驟減導致的收入下滑,健身房內部也在教練收入結構上進行壓縮。降低幅度最多的是福利待遇,其次是五險一金繳納。

毫無疑問,健身房客流降低直接促成教練收入下滑。但以銷售主導的健身教練職業,更有可能遭遇門店斷流後的無收入。


疫情期間更換工作公司的健身教練佔比達33.7%。其中包含了更換健身房,以及離開健身行業的教練從業者。

 

數字背後,體現教練流失率顯著。在離職原因上,公司經營不善是健身教練選擇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空間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健身教練職業較高的流失率,已經成為職業化實現的主要障礙。

對於中國健身教練來說,提升教學技能,已成為所有職業提升目的中,最重要的一項。同時包括學習管理、培訓團隊技巧在內,都在需求人數的佔比上,超過了銷售、開單營銷技巧。

事實上,由於專業性缺失導致的用戶粘性降低,使更多健身教練在疫情期進入在線健身領域的轉化成效不盡如人意。

甚至解剖學知識不完備的團操教練,時刻處於高風險職業狀態。僅從生活狀態來看,難以每日保障睡眠、飲食的教練,意味著慢性勞損累積。

國內健身教練在運動科學的建樹,是時候需要提升了。

在中國健身教練的職業規劃方向中,選擇開設健身房或工作室等創業需求的人數佔比最多。僅次於創業的,還有成為教練培訓師、健身房管理層。

健身教練的創業趨勢愈發明顯。比如國內私教工作室經營者,很大程度來自於傳統俱樂部私人教練,基於穩定的會員資源,建立高坪效的營業門店。而通常來說,90%以上的營收來源是私教收入。

私人教練創業趨勢背後,是個人專業價值最大化體現的需要,不同於在重銷售導向的傳統俱樂部進行工作。

而伴隨健身房精細化運營革新,長期耕耘教練職業也將成為更多從業者的選擇。沉澱專業能力,以及補充管理思維,是健身教練的長期職業規劃。

以下為精練GymSquare,對於中國健身教練的職業發展預測。

// 健身教練職業評價標準多元化

無論是教練執照,還是訓練痕跡,都將從教練的唯一評價標準,成為從業合格線。

健美訓練的身材取向,並不能主導健身專業標準,而在教練強加健身偏好、忽視運動動機的授課失誤下,更需要考核教練在同理心等綜合素質的完善。

職業評價標準其實有很多。溝通能力、同理心、個人魅力等都是必備要素,而考察教學、溝通等綜合能力,自然也會涉及更多的評估成本。

// 健身教練收入回歸合理水平

以私人教練為代表的從業群體,儼然成為國內的高收入職業之一。

收入頗高的大部分原因,來自於教練數量依然是稀缺的。比如大型俱樂部中,近50%的私教平均服務會員人數可達30-50人。

供不應求的中國健身市場,使得私教的薪酬普遍高於其他行業。但國內教練的收入結構依然單一——即主要依靠課程銷售,也將在職業抗風險能力要求下,回歸合理架構。

// 團課教練從業專業要求提升

相比軟性溝通技巧,團課教練更需硬性專業儲備。無論是單車課後的橫紋肌溶解,還是高強度健身時的體能虧空,都是會員甚至教練呈現關節損傷、過度運動等事故的主要原因。

目前,能看到的是更多團課健身房開啟運動科學培訓,以及調整課程安排來降低教練的過度透支。

團課教練,是門檻更高的健身教練,從業專業要求亟待提升。

// 課程研發是教練職業新機會

引進海外版權課程,是中國健身房的慣常做法,比如有氧團操課程萊美、Zumba,以及小工具課程TRX等。但在中國健身房體量規模空前的當下,健身房的課程自主研發之路,已轟轟烈烈地開啟。

比如超級猩猩的自研課規模已經十分可觀,要做供應鏈的樂刻吹響了國產自研課的號角,甚至傳統俱樂部一兆韋德、威爾仕,都在2020年大刀闊斧地推進課程自主研發。

差異化的精品課程是建立品牌的很好方式,其中也有屬於健身教練職業的新機會。

// 自由私教從業者增加

國內自由私教的供給以及需求都在增長。願意與健身房合作,月付數千元場地費的自由私教不是個例。

 

市場上已存在的自由私教,很大程度具備規模不小的用戶資源。因此,對於以會籍收入主導的健身房來說,一名成熟自由私教能固定帶來的,是每年數十張的年卡銷售。除此以外,門店內存在的低峰期,能由自由教練創造新營收。

當然,規避自由私教業務產生營收競爭、安全風險,需要私教、場館雙方作出協商管理。

// 團課教練選拔呈選秀趨勢

更多從業者試著把健身做成一場大秀,而挖掘一名優秀教練的過程,越來越像選秀。 

從萊美The One、到耐克超級盛典建立選秀場,都以表現能力、專業素質作為優秀教練的評判標準。在國外,有包括SoulCycle在內的精品健身房,將教練選拔做成「明星試鏡」。

但在課程原創被重視的當下,選秀也有需要創新力的元素。而固定的賽事規則、規定的從業經驗,或許不再是核心標準。

// 家庭健身教練成為新職業方向

中國的Peloton開始呈現出不同可能,從國內第一款健身鏡Fiture,到Keep推出的家庭健身單車。「家庭健身」在2020年,是一個比線下健身房更受關注的話題。

背後有家庭健身教練的新職業方向。對於新一代「內容+服務」的家庭健身產品,教練在其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甚至家庭健身教練的輸送培養,也有希望成為健身供給端的全新產品。■ GYMSQUARE

GYMSQUARE精練

《2020精練中國健身行業報告》現已發布

掃描圖片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獲取完整版報告

GymSquare

與精益練習者,建設自由健身廣場

GymSquare是一個原創的精品健身內容平臺,

精練GymSquare正在招募:

健身科普作者/分析師/社群運營/課程產品經理

後臺回復「招聘」,獲取最新職位信息

相關焦點

  • 健身教練職業化趨勢,已經到來|GymSquare
    能夠在抖音、一直播開設雲健身培訓,或許能維繫不錯的會員粘性,甚至擁有簡單Excel、Photoshop等線上辦公能力,也可作為職業空窗期下,一個兼職創收的機會。 雖然健身教練是門職業,卻是缺失職業化的。 比如說,團課教練更容易受傷的現象背後,有運動科學儲備不足的體現。
  • 一文讀完2020健身行業大事記|GymSquare
    按照「健身房運營精細化」、「健身教練職業化」、「健身消費新浪潮」三個重要趨勢進行歸納。在這個2021年的開端,我們先對2020年健身行業發生的一切,做個簡單回顧。健身房運營精細化// 疫情突發,健身房復工路漫漫2020年健身行業的開端,從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始。疫情期間,北京健身房的復工之路尤為漫長。
  • 健身教練,不是物理治療師|GymSquare
    精練學院以專業主義為原則,致力於推動中國健身教練職業化,內容面向頭部健身教練和愛好者,輸出原創健身內容。精練學院包含:教練職業化、訓練技術、團課創新,運動康復和在線課程等。 在IDE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s』 Scope of Practic中提到,私人教練不可對用戶,進行康復治療、身體傷病改善、實施醫療診斷等任何醫療服務,甚至在NFPT的教練規範中指出,不可為用戶提供手法治療、按摩理療等接觸性服務。
  • 沒時間健身的,健身教練|GymSquare
    憑藉「熱愛健身」的支撐,他們頂起了巨大的職業壓力。無論是從業20年,用戶口碑爆棚的團操教練,還是在垂直領域深耕十餘年的私人教練,積攢的穩定客群已完全能支撐一家工作室運營。 事實上,更多中國健身教練的第一從業動機,很大程度來自對健身的熱愛。
  • 健身教練,也是體能教練|GymSquare
    比如,根據胸、背肌群的解剖學知識作為「推、拉」動作的設計原理,還有如任天堂《健身環大冒險》一般,設定遊戲化的激勵作用 。甚至在團課風靡下,如何對用戶實現「個體關照」,具備溝通能力、教學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執行能力等,也是關乎體能訓練教學的綜合體現。健身教練,也是體能教練。
  • 歡迎參與GYMSQUARE精練2020中國健身行業調研|精練調研
    2020年可能是中國所有健身房變化最大的一年,當更多人開始討論健身卡透明化,以及月卡趨勢下的應對策略,或許需要一份客觀的行業調研結果作為參考。 GymSquare精練現已經發起《2020中國健身行業調研》,調研從健身房經營出發,輻射大型俱樂部、團課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等健身房管理、經營者。
  • 不止中國健身房,Equinox的教練過得也不太好|GymSquare
    比如,只有43%的健身教練擁有健康保險,但教練是運動損傷的高發人群,以及大型健身房的「合約」,束縛了健身教練們的發展自由,而當教練這門「青春飯」失去保質期時,他們應該何去何從。看起來,銷售壓力、業績壓力不只存在中國健身房,以Equinox為外表的美國健身教練,過得也不太好。
  • 團課教練的門檻,是更高的|GymSquare
    團課教練,更是「健身」教練。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團課教練,是門檻更高的健身教練。而培訓也沒能讓教團課變得容易,只涉及套路編排、音樂選取、臨場交流的團體健身培訓,難以達成一名健身教練的進階要求,所以,一部分團課教練正在學習體能訓練理論。在教團課以外,團課課程也越來越來難了,因此降低損傷風險,是教練更需要學會的內容。
  • 健身會員心臟驟停、肌肉溶解,急救和篩查是教練必修課|GymSquare
    健身教練的必修課,是基礎急救、篩查。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自健身房全面復工以來,會員運動時心臟驟停、運動後橫紋肌溶解不是個案。與此同時,包括福建、天津,陸續有媒體報導,有健身會員發生橫紋肌溶解。復工後運動損傷事件,也指向部分健身教練的急救、篩查能力不足。在相對重要的急救上,延用至今的2011版《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培訓大綱》中,並無緊急救治的實操要求。
  • 高考體育生不少,為什麼健身教練本科率不高?|GymSquare
    增長的高考體育生,是健身教練的本科專業對口,但現實是,教練的本科率並不高。2018年中國健身教練的本科率約30%。而相比體育院校出生,跨職者才是健身教練本科人群的中流砥柱。尼爾森曾在2018年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國職教練教練行業研究報告。在國職這個全國最大佔比的私教認證群體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約為30%,有77%為大專及以上學歷。而另一方面,畢業後從事健身教練的大學體育生,也並非多數。
  • 《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出爐, 減重運動高居榜單之首
    在最新的中國健身趨勢中,排名前3的分別為減重運動、健康飲食、運動與健康從業人士培訓與認證。其中有兩項都為中國本土的新增趨勢。排名前五位的青少年體育子項分別為遊泳、體適能、籃球、羽毛球和足球。令人意外的是,在線和家庭健身類目未能入選。而進一步分析中國人主要健身需求,更多由減肥減重主導,除此以外,健身教練培養愈發地受到重視。
  • 俱樂部的團課教練,是時候被重視了|GymSquare
    在健身俱樂部,「用戶體驗」的回歸是個趨勢。但團課教練在產品交付上的價值,是一直被低估的。 能吸引用戶去俱樂部的,或許不僅是專業健身器械,以及收費頗為高昂的私人教練,還有看上去更有趣且更易入門的團課。甚至在健身卡的透明化趨勢下,是個降低用戶流失,提升用戶留存的更高效方式。
  • 蘋果的健身新事業|GymSquare
    基於蘋果手錶的硬體功能和交互方式,獲得不同教練的課程,只不過後者的跑步機和單車設備更為完善,直播課程的互動也更深入。 但毫無疑問,蘋果對健身需求的深入介入,瞄準的是和Peloton同樣的需求。 這也有點像蘋果版Keep,基於基本的交互和簡單的錄播課程,為初階用戶提供健身服務。
  • 健身教練需要訓練痕跡,但這不是唯一評價標準|GymSquare
    健身教練需要訓練痕跡,但這不是唯一評價標準。為什麼訓練痕跡成了教練唯一標準,在這背後有市場認知、健身房需求等主要因素。最明顯的,改造形體的健身法仍是市場主流,而教練專業大概率被健美專業概括。因為人類對形體健美的崇拜,在上個世紀就已全面爆發。比如剛剛結束的中國奧賽,可能是健身圈層內,觀看受眾最多的賽事之一。相反,即使有更多年輕人面臨功能障礙,但功能性訓練是非主流的。而對於健身房來說,以訓練痕跡作為教練質量的基礎評測,無疑是最經濟有效的。
  • 中國健身教練的職業選擇太少了嗎?
    健身教練職業化,將成為2021年的大趨勢。但中國但中國健身教練的職業選擇,顯然不算多。從中國健身房來看,健身教練的職業形態主要有兩種:團課教練和私人教練,在精練GymSquare發布的《2020中國健身行業報告》中,這兩大群體在2020年疫情之前更換工作的比例分別為34.7%和31%。其中,37.1%的教練的離職原因是職業發展空間有限。
  • 疫情是危機,但更是精品健身房的機遇|GymSquare
    但如果把疫情,當作一個加速市場發展的因素,精品健身工作室有理由在疫情過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中國人均收入突破1萬美元大關,到十四五規劃中,中國2035年邁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都看到了收入增長和健身滲透率之間的正向關係。
  • 盧灣體育中心見,GYMSQUARE精練大會2020|大健身消費未來式
    橫跨健身行業、運動消費和家庭健身行業,覆蓋大健身消費商業領袖,健身專業教練,以及廣泛的運動健身愛好,GYMSQUARE精練大會2020蓄勢待發!大會議程最新更新,精練論壇雲集了中國健身商業領袖;精練學院重磅導師更新,精練城市新增先鋒展位,GYMSQUARE精練團隊在上海靜候大家到場。
  • 雲南私人健身教練證書-夢想青成專注健身教練培訓
    雲南私人健身教練證書,那麼,關於雲南私人健身教練證書還有哪些知識點呢?健身教練是要求綜合素質的職業,尤其是服務意識,是健身房管理層和會員***看重的,健身教練不僅是技能職業,更是服務職業,是健身房與會員溝通的紐帶,健身教練需要進一步維護會員關係,提升會員對健身房的信任感!從目前行業分析,證書對收入的影響不大,但從職業發展角度來看,教練的職業化和制度化是後期的趨勢,證書比較關鍵。
  • GYMSQUARE精練大會2020:看見健身消費未來 | 活動
    就如美團、餓了麼的外賣員和系統之爭,是算法效率和個體關懷悖論。它像中國奔湧二十年的網際網路行業縮影,在無限透支身體、隱藏自我之外,開始迫切關注「人本」的部分。只不過突來的疫情,加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今天這般關注運動和健康。了這一切的發生。二十年中國運動健身行業,穿越了無數個寒冬,但最終進入了一個難以逾越的大疫情時代。在這個時代裡,疫情不可逆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 帕梅拉健身教學為什麼爆紅?|GymSquare
    ■ 來源:《疫情影響下雲健身業關注度分析報告》其次,除了作為「教學者」輸出健身教學內容之外,帕梅拉打造的個人品牌是其脫穎而出的關鍵性因素。■ 來源:小紅書今年6月,帕梅拉全面進軍國內健身市場,在B站、小紅書與新浪微博上開通了官方帳號發布動態與視頻,收穫大量關注者。帕梅拉小紅書認證帳號在發布第一條動態後的一個半月內已收穫接近150萬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