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找不到目標肌肉發力的感覺?6點小技巧幫你找到發力感!

2020-12-22 小方愛舉鐵

在健身訓練中尤其是對於增加肌肉含量的訓練來說,你總會聽到一個詞就是:「孤立目標肌群發力找到動作發力感!」比如:你做一個練胸動作,那就儘量去讓胸大肌發力完成動作,練背的話,那就讓儘量讓背部肌肉發力完成動作等等。

發力感可能對於很多新手朋友來說比較抽象,往往在做動作的時候目標肌群的發力感總是找的不準確,其實對於尋找動作發力感來說還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當你把它具體化,就不會那麼抽象了,今天就來講一講6點關於發力感的小技巧。

1.了解目標肌肉的功能,從功能位上進行

簡單來說當你進行一個動作時候,具體是練習的那塊肌肉,知道這塊肌肉的位置,去了解這塊肌肉的功能,從肌肉的功能位上進行,這樣找到發力感是比較簡單的。

舉個例子:當你進行俯身槓鈴划船動作的時候,主要就是利用背闊肌能讓大臂在肩關節伸的功能。

重點是肩伸的過程,這樣才可以給予背闊肌較好刺激,也就容易找到目標肌群的發力感。

肌肉的位置主要功能這兩點還是希望大家在健身的時候去進行這是知識的補充,也不是很多,具體肌肉來說: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胸肌,斜方肌,背闊肌,腹直肌,臀大肌,股四頭肌,膕繩肌,小腿三頭肌,這些作為基礎去了解!

2.動作要領

每一個動作怎麼做,具體的要點你還是要明白的,當你在進行動作的時候,練基本動作都做不對,那談何找到發力感呢?其實動作的要領也是最基礎的細節。

還是拿俯身槓鈴划船舉例:

從站距上來說具體要求是在與髖同寬和與肩同寬之間,不要站的太寬,握距也是與肩同寬,這樣握距的目的就是讓你在做動作的時候方便加緊大臂,背闊肌也可以更好的去使肩關節伸,然後給予背闊肌更好的收縮。

當然細節的東西還有很多,具體到動作上基本要領你做好了,基本上發力感也就自然來了。

3.重量

重量選擇也是很多人會忽略的問題,雖然在大重量的訓練下,會給你帶來更高的效率,但是這個大重量的前提是你先要駕馭它,並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大重量。

其實越大重量其中你代償肌群發力就越多,你可以嘗試一下空手去做動作,你會發現你目標肌肉發力感很明顯,空手臥推也好,空手划船也好。

為什麼建議很多初學者從小重量練習呢?一就是循序漸進,防止過大重量造成運動損傷,二來就是去讓你找到目標肌群發力感。

如果你目前發力感還不明確,從小重量開始去感受肌群發力,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4.熱身,激活

很多次都在強調熱身,其實熱身的目的是很多的,不僅僅是為了防止運動損傷,它也是可以幫助你找到目標肌肉發力的。

熱身激活目的中其中有兩點:一是穩定這個動作使用到的肌肉;二是目標肌肉。

當你練背的時候肩部的熱身,肩胛骨的激活等等這些都是要做的,做這些目的就是激活目標肌肉,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找到更好的發力感。

我們通常會用到彈力帶,小重量熱身的方式去進行,熱身自然是有它的道理,所以不要不重視熱身。

5.慢起,慢放

當你放慢動作節奏的時候,在這個慢起慢放的過程中,你可以更好的感受的目標肌群的發力,尤其是慢放離心控制的時候,很多人在做動作的時候,下放往往是很多的沒有控制可言。

其實想要找到發力感,在下放的過程中目標肌肉的逐步拉長,和向心肌肉的收縮,慢放,慢起去感受肌肉的收縮去拉長,是很重要的。

你可以嘗試下慢放動作去做,對發力感的訓練十分有效!

6.念動一致,發力意識

這個其實說白了就是讓你全身性的投入訓練,在進行動作的時候,心裡時刻想著目標肌群,首先頭腦中就有這個意識,那自然在做動作的時候,這塊肌群做的功也就更多。

心裡想著目標肌肉發力和控制,這裡給你一個小技巧:你可以嘗試閉上眼睛去做動作去感受!

總結:

以上6點就是關於發力感的小技巧,其實總體看下來並沒有那麼複雜,從最基礎的動作解析,了解目標肌肉的功能,再到熱身,激活,重量選擇,這些基本上都是訓練前必做的。

像慢起慢放,念動一致這些,只要你在訓練中多注意多練習,自然就會找到訓練的感覺。

我想你如果找不到發力感,最終的原因還是太過於急躁,心沉下來,要知道的是健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單位都是以「年」為計算的!多練,多學習這些東西自然水到渠成!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歡迎關注,謝謝大家!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健身練背,背部發力感不明顯?5點技巧讓你找到背部發力的感覺!
    對於健身新手來說背部訓練最難的點就是背部發力的感覺,往往很多新手健身者在剛接觸練背的時候,總感覺背部使不上勁,總是手臂或者肩部在做功。今天我們就來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對於我個人來說也是慢慢摸索,到現在來說背部訓練背部發力感還是挺強的,我總結了5點小技巧讓你找到背部發力的感覺!1.了解背部的功能,從背部功能性上做功背部最大的一塊肌肉就是背闊肌,從這一點著手,了解背闊肌的功能,對你背部發力感會很有幫助。
  • 健身肌肉找不到「發力感」怎麼辦?半小時訓練法—幫你搞定發力感
    很多小夥伴在健身的時候都會抱怨,找不到肌肉的發力感,練完該酸的肌肉不酸,不該酸的肌肉反倒酸的要死,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尋找肌肉的發力感,做到想讓哪塊肌肉發力就讓哪塊肌肉發力!動作標準是尋找發力感的前提想要找到肌肉發力感,是需要多練,但是我們要有策略的有效率多練,錯誤的方法,永遠得不到正確的結果。剛開始鍛鍊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正確的動作,這是尋找發力感的前提,這個階段建議大家拿小重量,進行15次動作,不斷強化自己的動作。
  • 健身時肌肉沒感覺?教你如何找到肌肉發力感,讓肌肉硬起來!
    最近和幾個在健身房認識的朋友聊天兒,有一個朋友說自己練了半年了每次練背的時候仍然找不到一個發力感,然後另外一個朋友接著說我連練胸的時候發力感都找不到,尤其是在練臥推的時候都找不到發力感,這個事情其實在剛開始健身的時候我也會經常遇到,而且也困惑了我一段時間,那今天就來說說怎麼去找到健身中
  • 健身時找不到目標肌肉發力感是無效鍛鍊嗎?
    鍛鍊時找不到目標肌的發力感也不能說是一種無效的鍛鍊,只是因為針對性不強而讓訓練效果打折扣,不僅可以讓你練習到不想練習的部分。這樣,就可以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將重物從 A舉到 B,而不是集中在用哪塊肌肉來完成動作,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動作以欺騙的方式完成,即借力完成。
  • 「尚形小講堂」對於健身新手,如何最快找到正確肌肉發力感覺
    健身、力量訓練、擼鐵,都離不開肌肉發力感覺,如果你只是注重訓練次數,而不是肌肉發力感的話,是很難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有良好肌肉發力感的人,能更快速的刺激到目標肌肉群,並獲得最大程度的鍛鍊,肌肉發力感越好的人,肌肉增長,身體的塑形就越容易。但對於健身新手來說,並沒有那麼容易,有什麼辦法能夠快速掌握這個關鍵點嗎?
  • 感覺不到肌肉發力,首先要了解肌肉目標功能
    如果想讓健身新人選擇一個最讓他們頭疼的健身問題,相信很多健身者都會選擇「力量訓練時,無法感受到肌肉的發力感」。畢竟發力感這個東西,對於很多新手朋友來說比較抽象,也不好掌握。那麼新人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 如何找到背部肌肉的發力感?
    如何找到背部肌肉的發力感?「第一瞬間發力點」:就是指就是在你發力的第一瞬間使用的肌肉或肌肉群,要了解第一瞬間發力點,需要兩個前提:1、了解你的肌肉:知道你的肌肉的位置和功能,目標肌肉是怎麼長的,起止點在哪,肌纖維紋理怎麼走的,運動軌跡和收縮方向是怎麼樣的,它應該用什麼樣的動作去訓練。
  • 解決背部訓練時找不到發力感的2個技巧方法
    但對於很多健身初學者,常常困擾的就是,在進行背肌訓練時,很難找到背肌發力的感覺。這種情況在健身族中很常見,有的朋友非常願意練背,但是往往感覺練背時沒多少發力感,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同時也影響了鍛鍊的效果。這是因為,人體背部肌群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縱橫複雜,真箇背肌佔據了上身的絕大部分面積。
  • 練不出肌肉?那是你沒找到發力感
    接觸過健身的人都知道在力量訓練中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發力感。發力感是指驅動目標肌肉做功,充分刺激目標肌肉。只有目標肌肉受到刺激形成良性損傷,才能促進肌肉生長。很多健身者找不到發力感,這不是由於單一原因形成,找不到發力感是多種因素導致的。
  • 在肱二頭肌訓練過程中,總找不到發力感,或許你需要了解動作技巧
    那麼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當中,肱二頭肌訓練過程當中找不到狀態是很多人比較困惑的一點,即使訓練的幾組仍舊沒有充血的跡象。>說到肱二頭肌,我們都將它稱之為小型肌肉,那麼在做小型肌肉鍛鍊的時候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發力感不好找。
  • 肱二頭肌訓練幾組下來總是沒感覺?1個核心3個動作技巧幫你解決
    大家好,我是KM健身。最近問答裡經常發現小夥伴們在問為什麼肱二頭肌訓練過程中總是找不到狀態,訓練幾組下來肌肉還是軟綿綿的,絲毫沒有充血的跡象。看著這些有疑問的小夥伴們,我也仔細地幫他們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也不知道針對的是否正確。今天就藉此機會,我給大家系統地講解一下到底怎麼做才能讓肱二頭肌發力感十足!1核心對於肱二頭肌,我稱它為小型肌肉。小肌肉都會有一個通病——發力感不好找!
  • 乾貨分享:練瑜伽總是找不到大腿內側發力的感覺怎麼辦?
    乾貨分享:練瑜伽總是找不到大腿內側發力的感覺怎麼辦?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大腿內側的覺知和發力感。大部分初學者甚至一些有基礎的會員在練瑜伽體式的時候大腿內側總是找不到發力感,就感覺大腿內側任何時候都是軟的,都是不聽指揮的,甚至很多專門針對大腿內側的練習,練完了可能是腰酸、腹部酸或者大腿前側外側酸就是大腿內側沒感覺。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腿內側最主要的肌肉群是內收肌群。
  • 乾貨分享:練瑜伽總是找不到大腿內側發力的感覺怎麼辦?
    乾貨分享:練瑜伽總是找不到大腿內側發力的感覺怎麼辦?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大腿內側的覺知和發力感。大部分初學者甚至一些有基礎的會員在練瑜伽體式的時候大腿內側總是找不到發力感,就感覺大腿內側任何時候都是軟的,都是不聽指揮的,甚至很多專門針對大腿內側的練習,練完了可能是腰酸、腹部酸或者大腿前側外側酸就是大腿內側沒感覺。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力量訓練中如何找到背部肌群的發力感?5點建議,做到越多就越好
    力量訓練中的發力感,是一種「高級貨」。在背部訓練中,尋找發力感尤其如此,難度或許更高,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背部肌肉的運動少之又少。只有當鍛鍊者的訓練經驗足夠時,才能慢慢找到「發力感」。新手即便一時體會不到「發力感」,也應該注重培養這種感覺。別期望立刻找到它,健身時長足夠,它一定會來。閒話少說,什麼是「發力感」呢?什麼是「發力感」?
  • 為什麼臥推訓練中,感覺不到胸肌發力?這3點你關注過沒?
    ,可以以「傲人」的姿態展示自己的重量,相反卻忽略了對於目標肌肉的刺激上,通過哪些肌肉發力把重量推起來,導致鍛鍊效果降低,出現以上的情況。 綜上所述,小編對於這個問題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幫助大家找到解鎖的方法。
  • 伏地挺身找不到胸肌發力感,哪裡出問題?不怪你,伏地挺身不是練胸的
    伏地挺身找不到胸部發力感很正常,新手完全不必糾結,因為伏地挺身是個複合動作,很多肌肉會參與發力;但如果你想用它針對性練好胸肌,那麼就得用一些小「技巧」了……廢話少說,內容走起。當你的雙手間距變寬時,看似撐起的幅度小了,但胸肌發力程度變高了:因為動作從豎直向上推,變成了兩側向中間推,這更符合胸肌收縮的功能;同時肘伸幅度小了,肱三頭肌發力少了。
  • 是沒找對發力感
    、「怎麼練了一個小時,肌肉一點變化都沒有?」、「明明練的是背部肌群,怎麼手臂那麼酸?」這是不是大部分新手都有的問題與苦惱?該疲累的肌肉毫無感覺,其他不相關的卻酸得不行。健身舉鐵大半年,還是原來瘦弱的樣子。其實都是肌肉發力感錯誤。
  • 追求健身效果不可盲目,集中注意力有助於感受肌肉發力
    在我們進行健身訓練時,追求的就是最有效的健身效果。因為有效兩個字,可以讓你快速的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讓你在健身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有的時候你稍微改變一下你的訓練,把一些小技巧加入到你的訓練中,就可以讓你的訓練變得更有效。今天就為大家分享4個小技巧,讓你的健身更加有效。
  • 找不到胸肌發力感,臥推應該怎麼練?
    找不到胸肌發力感,臥推應該怎麼練? 有些網友問我,做臥推的時候胸部不充血,沒感覺,找不到發力感,或者在做臥推的時候,身體總會搖晃,是怎麼回事? 臥推動作是對於上肢肌肉和核心肌肉群整體力量的訓練,做好一個標準的臥推運動會涉及到對胸肌、三角肌前束、肱三頭肌的練習,牽連到小肌肉群有手腕、手肘的練習,讓我們在進行大肌肉群訓練的同時也增強了小肌肉群的訓練。
  • 幫粉絲找問題,臥推半年胸肌總沒感覺,你是不也經常推完肩膀更酸
    臥推半年多了,還是沒找到胸肌發力的感覺,看看你是否跟他一樣。一位好友的微信截圖一個好友的求助前幾天,一個微信上的粉絲給我發消息說:自己臥推已經半年多了,可還是找不到好的胸肌發力感覺臥推時好的受力狀態一定是胸肌位於最高點第三 錯誤的發力模式下,不管你用多大的重量,目標肌肉的訓練效率都是低下的,只有通過空手或循序漸進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