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志願者黃杰:辭職支教 還幫村民「帶貨」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黃杰(中)和孩子們在一起。

  黃杰為學生處理傷口。

  在7月下旬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太平中心小學六禮校區舉行的2020屆畢業生聯歡會上,來自東北的志願者黃杰含著不舍的淚水和孩子們話別。自從第一次參與公益支教開始,孩子們那期盼的眼神就「住」進了黃杰的心裡。去年3月份,黃杰通過團省委「i志願」系統報名廣東省「希望鄉村教師計劃」,面試通過後,她去年6月份辭職,8月底從武漢來到湛江成為一名志願者老師。

  對於今年49歲的黃杰來說,支教就如林清玄所說的,是「對於更好、更具有精神和靈氣的自己」的人生追求。

  她辭職追尋「支教夢」

  去年8月底,黃杰從自己工作、生活多年的城市武漢來到了廣東省湛江市。今年49歲的黃杰畢業於上海大學檔案管理系,多年來從事項目諮詢評價、人力資源經理等工作。此前在廣州某集團華中分公司工作的時候,黃杰曾跟隨該集團公益基金會奔赴四川雅安、雲南魯甸和廣東英德支教,由此在心裡撒下了公益支教的種子。

  2019年,當黃杰的女兒赴大洋彼岸留學之後,她毅然辭去了只差6年就可以「正常退休」的工作,開啟了自己夢想中的支教生涯。

  剛來到湛江的時候,當地的雷州方言讓黃杰難以與當地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溝通;此外她還要克服交通不便、天氣溼熱、宿舍鼠蟲驚擾等困難。

  「在鄉村支教不是一走一過的觀光,真正居住上一年,生活上還是有些挑戰,畢竟與自己原來的生活相差甚遠。」黃杰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面對困難,黃杰沒有氣餒,她一邊整理安頓,一邊給自己定神。她問自己:「你選擇支教的初心是什麼?是用一點點心靈的光芒去照亮孩子們的臉龐、開啟孩子們的心窗、培養孩子們愛與感恩、善良與正義的品質。」於是,黃杰搭起了蚊帳,鋪上了涼蓆,哼著小曲開啟了她的新生活。

  「擁抱每一個孩子」

  對於校園還沒有完全熟悉,暑假才粉刷的牆壁還沒幹透,剛剛安頓好生活的黃杰就動起手來清掃教學樓走廊、衝刷教室、拆洗風扇,準備迎接孩子們返校。開學前一天,校長分配黃杰帶畢業班,教授語文科兼班主任,並擔任該校的語文教研組長。從接過畢業班的第一天開始,黃杰就給自己訂下一條座右銘:「不放棄、不嫌棄,擁抱每一個孩子,關愛每一位學生。」她說,自己的班級建設目標是營造一個和諧友善、歡樂向上的班集體,並最大能力地激發學習興趣,逐步提高成績。

  為了刺激學生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黃杰還設立了積分獎勵制度,從學習、勞動、紀律及個人行為習慣等多角度綜合評價,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自我驅動力。每到統計積分時,都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刻,因為他們可以用積分來兌換文具、書籍、玩偶、裝飾品、日用品等「小獎品」,一年來,黃杰通過自購以及朋友捐贈的禮品發放給學生的獎勵品總值達2000元以上。黃杰還將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思維導圖張貼到辦公室的牆上,與老師們共享,並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向老教師取經,觀察他們的教學方法。經過一個學期的磨合與努力,全班語文平均分突破及格線,及格率達64.7%,優秀率在該校七個校區排名第一。

  此外,黃杰還先後開展「澆水小衛士」「歡樂糖果頌」「生命樹」「讀書城堡」「快樂值日生」「繪畫牆展」等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從學習成績擴散到衛生習慣、課外閱讀、行為規範,多角度地關注學生的成長,還對學生進行分級管理,針對不同個性、學情、家庭、學習能力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標準和方法。

  當學生們的「媽」

  除了畢業班的管理與教學,黃杰還擔任二、五、六年級的美術課教學,不拘一格地激發孩子們的潛能,讓孩子們得到自由創作的快樂,黃杰不時會給學生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們感覺自己被喜愛、被認可、被關注。課間有空時,黃杰還陪學生玩老鷹捉小雞、木頭人等遊戲。「我既是他們的老師,更是他們的玩伴,我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支教結束臨別前,黃杰還將一年來學生的美術作品裝訂成冊,並寫上寄語,送給二年級的孩子們,作為他們長大後的回憶,她希望學生們將來能為小時候的才華而驕傲。

  黃杰帶的畢業班共有17名學生,單純從家庭情況來看,貧困家庭有5戶,單親家庭有3戶,所以除了學習以外,她更多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情商培養。「我知道情況後,就變成了這些學生的『代理媽媽』,幫他們燃柴燒水,給他們做燒魚和菠蘿炒飯,買水果吃。村裡人都說我們更像親人而非師生關係。學校老師看到孩子們如此喜歡我,也說:『你這哪裡是老師,分明是一個媽,他們見到你就想要抱你』。」黃杰說。

  而作為班主任,事無巨細,從早讀到課間,再到放學的每時每刻,她都關注著學生的動態。她常備簡易醫藥箱,其中消毒藥品的救急使用頻率最高,連班上僅有幾名女生的生理期她都特別關注,每每她總會將一杯黑糖薑茶熱騰騰地遞到孩子嘴邊。黃杰說:「被愛溫暖的女孩,將來也會是懂得溫暖他人,會更懂得幸福的滋味。」她深信,當感受到老師平等、公正、友善的愛,每一個孩子都會變得比以前自信。

  幫村民推廣「太平草編」

  黃杰不僅是一名志願者老師,更是一名公益人,她致力於傳遞志願者精神給身邊的人,包括學生。今年5月7日,作為鄉村志願者教師代表,黃杰受邀參加麻章區共青團「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暨中國道路宣傳教育」線上訪談活動;6月20日,黃杰又帶領一名學生參加了麻章區河長辦、共青團麻章區委以及湛江市眾力志願者協會組織的「生態文明志願行,人人爭當河小青」志願服務活動。

  此外,黃杰更與當地扶貧幹部聯繫,幫助學生家長推廣草編工藝。據介紹,當地的太平草編手工藝源於宋代,以菖蒲草為原料,經過晾曬、碾壓、整平或染色,再編織成各式的花籃,可用於家居收納、乾花隨插、盛放麵包,還可以創新作為沙灘包、草帽等。之前,村民草編籃有固定收購的渠道,多為外貿訂單,但今年疫情導致外貿中斷,村民的收入受到很大影響。黃杰在家訪中看到一位學生家長的焦慮,便想幫忙帶貨試試。今年6月26日,黃杰開始在朋友圈幫助學生家長做「助農帶貨」,一周內便幫其接到5筆訂單,推動草編成品成交近百件,毛收入近600元。她的這一舉措也得到了團麻章區委的關注,對方希望下來能有更好的推廣模式和力度。

  「真正懂得活著的意義」

  談起人生過往,黃杰對記者說,「我大學畢業拒絕了院系教授們的挽留,放棄了留在上海大學任教的機會,回到大慶老家陪伴白髮蒼蒼的父母,那時中風的爸爸把一輩子的嚴肅都笑開了,我覺得很值得;而在支教的課堂上,我時常會帶著孩子們沿著我的足跡,去領略異域風情、去感受雲南大美、去見識都市繁華、去聆聽別人的故事,無非是想開一扇窗,讓他們看世界,呼喚他們勇敢的心,通過努力讀書走出小村落。」

  在支教的閒暇時光,黃杰會帶著學生一起在學校後院鋤草、播種、澆水,她為此開墾了一塊向日葵地,「當花開的時候,一片金黃,在綠樹掩映中格外醒目,令人心情愉悅,成為學校的一道風景線,也成了我和孩子們的拍攝取景地,希望藉此帶給他們向上的生命力量。」黃杰覺得很慶幸加入了廣東省「希望鄉村教師計劃」,踐行著公益支教這個夢。「我這一年選擇鄉村支教,不僅讓自己的心更加沉靜,也看到更多因我的真心而綻放的笑臉,看到孩子們的成長,也看見自己生命的張力,也才真正懂得活著的意義。」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

相關焦點

  • 黃杰:辭職支教,幫村民「帶貨」 推廣「太平草編」
    在7月下旬於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太平中心小學六禮校區舉行的2020屆畢業生聯歡會上,來自東北的志願者黃杰含著不舍的淚水和孩子們話別。自從第一次參與公益支教開始,孩子們的期盼眼神就住進了黃杰的心裡。2019年3月8日,黃杰通過團省委「i志願」系統報名了廣東省希望鄉村教師計劃,面試通過後,6月辭職,8月底從武漢飛來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太平中心小學六禮校區,當起了一名專職的志願者老師。
  • 我們是支教志願者」
    話說,8月20日 希望鄉村教師計劃 第一批支教志願者 △ 支教志願者王安楠向我們分享了連南瑤族自治縣2020年大學生志願服務山區計劃(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座談會上的合照。 「工作環境怎麼樣?」
  • 廣西:招募1412名優秀退休教師到鄉村支教
    中國教育報訊(記者 歐金昌 特約通訊員 覃鷗)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日前發布招募公告,計劃招募1412名優秀退休教師到鄉村支教。退休未滿5年,能夠承擔支教期間的課堂教學和其他教育教學工作,教育教學經驗豐富,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廣西區內外退休的優秀中小學教師均可自願報名。
  • 廣西公開招募1412名鄉村支教志願者 每學年補貼3萬
    人民網南寧7月10日電(陳燕)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退休教師優勢資源,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廣西在全國範圍內公開招募1412名2020至2021學年優秀退休教師為鄉村支教志願者,並按照3萬元/學年/人的標準進行生活補助。
  • 逯峰會見省探訪團及我市支教志願者時強調 以更大力度促進農村教育...
    近日,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李萍率隊到我市開展「2020—2021年廣東大學生志願服務山區計劃(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專項)」志願者探訪活動。活動期間,市委副書記、市長逯峰會見省探訪團一行及41名汕尾希望鄉村計劃支教志願者。逯峰對支教志願者紮根農村、紮根革命老區表示誠摯的感謝。
  • 2020「快手支教之星」發布:盞盞繁星照亮鄉村孩子的夢想天空
    在2020年這個特別的年份,黃子笑選擇參加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來為這一年的陰霾增加一抹暖色。2020年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共有432位體育專業志願者和黃子笑一樣,從各個高校出發去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鄉村小學,開展為期2-3個月的籃球支教生活。在為鄉村孩子帶去公益溫暖的同時,孩子們對籃球的熱愛,也溫暖了這群志願者的心。
  • 五小時車程當半天鄉村小學支教志願者 CBA四川隊用籃球傳遞愛
    在短短半天的時間裡,除了教給孩子們運球、傳球、上籃、投籃等基本籃球技術外,三位「大哥哥」還為孩子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希望他們能振翅飛翔。 來自於師範院校體育學院的支教志願者是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最重要的成員,他們富有責任感,關心著身邊每一個人。在給孩子帶來專業的體育教育的同時,還用時間陪伴孩子們成長,不僅教他們打球,更在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 因體育而成長,2020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志願者出徵
    據介紹,出徵儀式結束後,從湖南農業大學和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體育學院遴選的51名大學生志願者,將前往我省14個市州27個縣區的51所鄉村小學進行支教,輔助學校日常體育課教學、與學校體育教師結對,將基礎體育教學理論和籃球教學、訓練內容傳授與體育教師;幫助組建校籃球隊並組織訓練、帶領球隊參加2021年1月在長沙舉行的「2020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湖南省級聯賽。
  • 「一起學習,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之平安智慧小學在線支教志願...
    支教這一形式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補齊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教學資源方面的短板的有效途徑。2007年起,中國平安聯合中國青基會共同開展平安支教計劃,已累計招募8000名支教志願者,支教服務時長達33萬小時。近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會一起實施的「一起學習,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之「平安智慧小學在線支教行動」正式啟動。該活動將招募高校及社會愛心支教志願者與鄉村學校結對開展在線支教活動,以希望愛心接力的形式藉助科技手段賦能鄉村教育。
  • 《文匯報》:接過支教的接力棒堅守鄉村講臺
    復旦大學最早響應團中央、教育部的號召,派出首批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迄今已堅持21年,從未間斷。選拔優秀青年赴寧夏西吉、貴州息烽、新疆拜城、雲南永平四地七校,以「教學、家訪、資助、文化、宣傳」為抓手,五位一體地開展支教扶貧……21年間,共有321名支教團志願者去往祖國西部,服務一線,教書育人。
  • 希望明年還能見到你!煙大志願者和雲南小朋友的支教約定
    我還學會了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還有許多英語。」「謝謝老師教我學會了很多知識,讓我懂得很多道理,希望老師每天開心。」這是來自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天星鎮祥雲村小學的孩子們的心聲。2020年暑假,煙臺大學 「彩雲支南」協會將暑期支教活動搬上「雲端」,給祥雲村小學的孩子們帶去12天不同的暑期生活。
  • 廣東開展鄉村青少年健康成長「兩幫兩促」行動
    來自嶺南師範學院的大學生志願者李舉光作為「家庭教師」,定期與冼真賢開展線上互動,在兩小時的時間內進行在線教學。李舉光是「青年雲支教」廣東鄉村學子健康成長計劃的一名志願者,目前,全省已有3000多名相對貧困學生得到志願者們的遠程輔導。這只是廣東精準聚焦相對貧困青少年開展各項工作,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
  • 平安普惠熱心公益鄉村支教五周年 傳愛千裡情暖甘肅
    初見,是他們陽光明媚的笑 2015年,平安普惠第一次走進甘肅牛河希望小學,還記得第一次見面,平安普惠志願者們坐車一路顛簸4個小時才到學校。黃昏下的學校,教室破舊斑駁、粗糙的課桌課椅,讓平安普惠的志願者心裡酸酸的。
  • 大連譯院選派志願者赴黔支教
    本報訊(李樹梅) 5月30日,大連翻譯專修學院首批5名志願者起程奔赴貴州盤縣支教。該校響應中央關於東西部地區學校對口支援、提高西部地區教育水平的號召,在大連市高校中率先做出了兩年內分派4批20名師生赴貴州盤縣支教的決定。   大連翻譯專修學院是一家創辦僅6年的民辦高校。
  • 2018茴香枝鄉村夏令營 · 招募大學生志願者
    10天鄉村夏令營志願者經歷體驗最好的成長。 【茴香枝鄉村夏令營項目介紹】茴香枝鄉村夏令營,自2013年走入雅安中裡鄭灣村開始,累積吸引內地及中國港澳臺地區300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報名,經層層篩選,並通過培訓後,已有357人次成為志願者,為1968位鄉村兒童帶去知識,帶去歡樂。
  • 松果公益新支教:外教在線給鄉村孩子講解臭豆腐套餐
    一直致力於為偏遠地區提供線上素質教育的阿里巴巴松果公益迅速響應,聯合學為貴等多家教育機構,推出公益性的「新支教」計劃,為居家學習的鄉村孩子們提供更多優質課程。王富貴便是其中一位英語教師。 平順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脈深處,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此前,這裡的孩子們從未直接聽過外教上英語課。
  • 我校「遠志服務團」赴貴州開展支教支醫活動
    7月8日至12日,在副校長喬學斌帶領下,我校3位中醫藥專家和17名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遠志服務團,前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山區開展支教支醫活動。遠志服務團的志願者們精心設計了「紅色之情」愛國教育、「四友學堂」藝術體驗、應急救護培訓等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暑期課程。
  • "兩幫兩促"行動投入1.06億元幫扶貧困青少年
    今年遭遇疫情,廣東共青團創新地實施「青年雲支教」項目,詳細摸查了全省4217名貧困青少年學業情況,首批組織了華南師範大學等10所高校3999名優秀大學生志願者對接粵東粵西粵北13個地市3295名相對貧困青少年學生,為有學習困難的貧困青少年提供「一對一」「多對一」學業輔導,打造一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家庭雲教師」志願者隊伍。
  • 全校唯一的鄉村英語教師,希望能有外教給「留守兒童」上堂課
    從去年年底開始,曹瑞參加了一項針對鄉村英語教師的線上培訓項目——完全利用課餘時間和寒假,她不但學完了所有在線課程,還參加了在線口語班。在吳忠70名參加培訓的鄉村英語教師中,她成為完成進度最高的老師之一。4月中旬,曹瑞和一百餘名來自甘肅、青海、寧夏、四川、雲南五地的優秀鄉村英語教師齊聚成都華陽中學,參加由英孚教育中外教學團隊提供的英語教師培訓之旅。
  • 年逾半百的支教夫婦:「婦唱夫隨」只為初心
    作為志願者,衣霞和今年54歲的愛人何天宏一起,在2019年加入了廣東大學生志願服務山區計劃「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共青團廣東省委希望工程服務中心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衣老師和何老師夫婦是「特殊的支教老師」。「與剛畢業的大學生相比,他們年長,有工作經歷,人生閱歷豐富,女兒也教育得很成功,孩子們可以得到更豐富的學習感受,我們非常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