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27G歷代經典書法套裝,4100幅西方大師經典油畫,高清極品,一次看個夠!
山石是山水畫最基本的內容,石是山的局部,山石的繪畫,要經過勾、皴、擦、點、染等幾個基本步驟或再增加提的程序。勾是用中鋒或側鋒畫石塊的輪廓,確定其形狀,勾的線條可依石的特徵靈活運用。勾石的順序是先左後右,小的石塊可由兩筆勾成,大的石塊可由三筆或三筆以上勾成。勾石的線條不能太簡單,需有曲折、欹正的變化。皴是依山石的紋理以各種線條或點畫出石頭的質感或立體感。皴筆要簡練,不宜過於密集,否則筆法就顯示不出來,墨色也容易呆膩。擦是用乾枯的筆肚依據山石的陰陽起伏稍加輕擦。擦是皴的一種補充,使山石的造型更具整體感和立體感。一般先皴後擦,也可以邊皴邊擦。染是以淡墨大筆溼畫石之暗面,依據原有的明暗加以渲染,使造型顯出立體感,調節石與石之間的空間感。點是用濃墨或焦墨點出山石上的苔點或苔草。
畫完之後,若覺得黑色不足,可用濃墨或焦墨依原用的勾皴再提一次;提的線條並非依樣重描,而要略相錯開。先以較淡的墨勾或皴,後以濃墨提,且提後較為渾厚,富有變化。
山石繪畫的基本步驟
步驟01:用中鋒勾出山石輪廓,注意線條幹、溼、濃、淡的變化。↓↓↓
步驟02:在暗部的輪廓內加皴,加強山石的立體感。↓↓↓
步驟03:在皴的縫隙間加皴,加強山石的質感。↓↓↓
步驟04:在皴擦間用淡墨渲染暗部,要多用水分。↓↓↓
步驟05:用焦墨加點苔或苔草。↓↓↓
步驟06:最後用淡墨加少量藤黃渲染出山石的顏色。對不滿意的地方或勾、或皴、或點、或染,直至完成。↓↓↓
斧劈皴畫石法
斧劈皴的運筆多頓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這種皴法宜於表現質地堅硬、梭角分明的巖石。斧劈皴源於五代衛賢,盛行於唐宋,南宋的山水畫家以斧劈皴用於水墨山水,加生了披染,出現水墨蒼勁的風格。畫斧劈皴常用中鋒勾勒山石輪廓,然後以側鋒橫刮出皺紋,再用淡墨渲染。斧劈皴分為大斧劈和小斧劈。
大斧劈皴畫石法
大斧劈是一種偏鋒直筆皴,起筆較重,直勢皴出。大斧皴筆勢寬闊,清晰簡潔,適宜表現大塊面的山石。
步驟01:勾皴並舉,用側鋒長線畫出局部山石結構,並用短斧劈皴畫出第一面的石塊效果。↓↓↓
步驟02:由簡到繁、相勢加皴,墨色由淡到濃,完善石塊第一面,並用隨意的線條勾出石塊暗面的結構。↓↓↓
步驟03:用長線勾畫出石塊第三面的輪廓,並用長斧劈皴畫出石塊的體積感。↓↓↓
步驟04:根據山石的結構具體安排長、短斧劈皴,增強石塊的體積感。↓↓↓
步驟05:待皴筆幹後,用含水較多的淡墨染暗部,加強立體感。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染色,亮部染赭石色,趁溼接染暗部,暗部顏色要和亮部有所區別,可以在花青中加少許藤黃和墨色,即螺青色。
大斧劈皴用筆蒼勁直下,需斬釘截鐵,方中帶圓,形式雄壯、磅礴,墨氣渾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