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婚」盛行,到底是男人吃虧,還是女人吃虧

2020-12-26 夢鹿非夢露

你有故事,歡迎來找我

關注並私信我,一起從女性視角探討感情

作者:夢鹿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1)

最近「江浙一帶流行兩頭婚」上了熱搜,大致意思就是,男女結婚後並沒有所謂的女嫁男或者說男入贅,而是兩人繼續與原生家庭保持該有的密切關係,並且在生育孩子後,一個跟隨父姓,一個跟隨母姓。

在這樣的婚姻關係中,並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而是對祖父母一輩統稱為「爺爺奶奶」。

這時候,很多網友就在下面評論:這樣的婚姻方式其實也不公平,畢竟生兩個孩子的是女孩,男孩不過貢獻了一點小力而已。

對此,對於「公平」很多人展開了討論,認為男人不能分擔分娩之苦,又無法再養育問題上付出,那要他何用?

網友們腦洞大開,說將來要是有了人工子宮,買精.子合法後,也許婚姻將徹底失去存在的意義。

當今社會,結婚越來越功利化,彩禮嫁妝等等都在考驗著這段感情,而「兩頭婚」正好解決了這樣的難題。

我不需要彩禮,也不對你有任何的要求,當然也不會因為結婚給你帶去所謂的嫁妝,兩人之間沒有所謂的共同財產,將來也不會有任何的糾紛。

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當下,女生努力賺錢只為婚前買房,就是為了想盡一切辦法保護自己的權益,拼盡全力保衛自己財產。

要知道,現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人心也變得飄忽不定,所謂的安全感並不是「愛情」,更多的是金錢上給予的。

對於婚前財產的新規定,讓更多的女孩子不再將婚姻當做第二次生命,婚姻也不再是她們的依靠,所有的底氣都來自自己。

可「兩頭婚」的盛行,真的能改變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現狀,真的能幸福嗎?

(2)

作為80後,對於婚姻都很有發言權。

身邊很多朋友都已經恢復單身,在她們看來,帶著婚姻是女人避風港的想法進入婚姻,最後被傷害得遍體鱗傷,留著一口氣逃離。

都說,分手見人品!

本以為離婚可以因為曾經相愛,因為孩子,給彼此最後的體面,到最後才發現,兩人的爭論點全部在「錢」。

女人為了從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放棄了本可以屬於自己的一切,只為了儘快解脫。

不要再說女人愛錢,女人現實,在婚姻的最後,往往計較最多的,就是那些嘴上說著女人種種不是的那個男人。

江浙一帶「兩頭婚」正好將這樣的情況杜絕在外,給自己的婚姻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也為自己買下了最好的一份保險。

開始婚姻,一定是因為愛情,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維持婚姻的並不是愛情,而是熱戀時最看不上的世俗的「金錢」。

「兩頭婚」讓身為獨生子女的雙方都擁有了自己家族的後代,從心理上補償了缺失,誰也不佔誰便宜。

很多人說,這樣的婚姻變成了交易,變得不那麼純粹,玷汙了愛情,但我想說,「兩頭婚」才讓婚姻變回最初的模樣,讓彼此都摒棄雜念,真正考驗愛情。

現在紅本本都是免費的,對於愛情真正的考驗並不是金錢,而是時間。

身邊一個年近50的夫妻,兩人年輕時創辦了一個公司,如今已算是當地知名企業,但兩人之間的感情近兩年出現了問題,誰都沒有提出離婚,而是默契地各玩各的。

因為將公司割裂開來,兩人都只是路人。

年輕時,愛情可以隨時掛在嘴邊,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壓力變大,誘惑變多,促使婚姻破裂的往往就是消磨掉的耐心。

而當「兩頭婚」出現後,沒有金錢的束縛,能在時間長河中經得住考驗的,才是真愛,才回到婚姻的真諦——因愛結合。

(3)

都說婆媳是天敵,而「兩頭婚」就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用強迫任何一方去融入陌生的環境和家庭。

孩子一家一個,遭受陣痛生子的依舊是女孩子,但世界上哪有所謂的完全公平,只是建立在彼此自願的基礎上,建立在愛情至上。

孩子能得到滿滿的愛,能感受到更多人的疼愛,自然也不會給他們的身心帶去傷害。

不要再以為,女人結婚就一定要不求回報地付出,也不要認為男人在婚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妻子給自己帶來的舒適生活。

「兩頭婚」正是讓有這樣想法的男人有了危機意識,讓他們能更加看清婚姻的本質——付出與包容。

「兩頭婚」的出現正是隨著社會化的產物,讓更多的人發現當今婚姻的問題,讓那些「大男子主義」、「鳳凰男」等等都提早斷了念頭。

很多大V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中,說這樣的婚姻方式更多的帶著金錢的「交易性」,失去了婚姻該有的儀式感與傳統。

另外還有很多網友說,這樣的婚姻方式就是「女權主義」,女性捍衛自己權利的同時,沒有考慮到男性在這段婚姻中的付出。

「生孩子的付出」,還是「吵架時的付出」?

女性生了孩子又沒有全部佔為己有,你不用經歷十月懷胎,沒有長達十幾甚至幾天的十級陣痛,就可以擁有一個孩子,這難道還是男人吃虧?

大家用這樣的婚姻方式,保護自己的權益與財產,才真正考驗你的真心。

想不努力,就得到婚姻中所有好處的男人,才會酸溜溜地說這樣的婚姻不對,說這樣的婚姻「不公平」等等。

婚姻中從來沒有公平,自然也沒有吃虧一說,只有感情能否經得起考驗!

—END—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兩頭婚」?

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夢鹿,多平臺原創作者,從女性視角探討婚姻情感,關注女性成長。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唄~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兩頭婚,到底誰吃虧?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卻興起了一種結婚新模式:兩頭婚。兩頭婚的興起讓結婚不再是難事,而男女雙方到底誰吃虧呢?我們需要從各角度來進行分析。 02、兩頭婚的好處 一、孝敬父母 兩頭婚,都要把各自的父母當成自己親生的父母對待
  • 男人傾向低娶,背後多是打了這些主意,吃虧的其實還是女人
    文/好孕姐很多人都說女性有慕強心理,看不上與她們能力相當或者比她們能力低的男人,一心想著高嫁。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大多數男人自己也不想高娶,他們其實更願意找個不如自己的女人結婚。但男人傾向低娶,並不是真的不看重女方的能力,而是背後打了更多的主意,要真正算下來,其實吃虧的還是女人。低娶能證明自己能力強,出門有面子在傳統觀念裡,女強男弱的家庭中,男人多是被外人看不起的一方。
  • 「兩頭婚」到底對女人有好處沒?這三個女人說出了大實話
    #兩頭婚是好還是壞因為在一些女性朋友的眼中,她們覺得這種兩頭婚正體現了婚姻平等,尤其的對於女人來說,可以不用再忍受婆媳矛盾等相處時的難題,但是對於很多男人而言,卻並不贊同這一婚姻模式。那麼,到底什麼是兩頭婚呢?具體的婚姻模式又是什麼樣的呢?
  • 男人的這種想法,恰恰說明婚前同居女人是吃虧的
    部分女性認為,吃不吃虧,是女方自己說了算。只要她自身思想開放,那就不是一件吃虧的事。而且,這也是一種男女平等的表現,如果認為同居是女性吃虧,不恰恰說明女性處於劣勢嗎?照目前大部分男性的想法,同居,還真的是女性吃虧。男性婚前性行為,被認為是正常需求。
  • 「兩頭婚」:是合乎需求的公平?還是的男女對待的「不公」?
    「兩頭婚」,不是說兩頭都結婚,它的實質性意思是,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當於說表面上領了個結婚證,但夫妻倆成家之後,仍舊和原本的家庭裡面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在結婚時,女方不帶嫁妝,男方不出彩禮,而且生了孩子之後,一般第一個孩子歸男方撫養,隨父姓,第二個孩子則歸女方撫養
  • 「兩頭婚」興起引熱議:男弱女強還是男強女弱?聽聽專家怎麼說
    還有人認為,懷孕是女人懷,生孩子是女人生,男人一點活不幹,就白得,這好像成了男人逃避責任和義務最好的辦法了。這種在我國江浙一帶悄悄興起的新的婚姻形式,俗稱「兩頭婚」,或「兩家親」。有人認為公平,有人認為吃虧,一時眾說紛紜,引發熱議。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呢?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呢?01.什麼是「兩頭婚」呢?
  • 兩頭婚真的公平嗎?只要子宮還長在女人身上,就沒有公平可言
    為了顯示公平,現在的兩頭婚都生兩個孩子,老大跟爸爸姓,老二跟媽媽姓。女人結婚後還可以跟娘家人住在一起,也可以繼承娘家的財產,贍養自己的父母。雙方各自與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粘性」,想回去住就回去住,想回來自己的小家庭住就回來住。雙方老人各自幫忙帶一個孩子。這種現象,到底公平嗎?
  • 算一筆「兩頭婚」的帳,女方吃虧,還不如買精子划算
    「兩頭婚」說白了,是AA制婚姻的升級版,不僅家裡的財務大權各自管各自的,連結婚辦酒席要兩頭辦、房子車子兩頭出、家裡老人兩頭養,連孩子都隨兩頭的姓,要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男方姓,一個隨女方姓。這種「兩頭婚」通常情況下,適用於男方為節省婚嫁開支,而女方迫不得已將女兒嫁出去的情況。
  • 為什麼說浙江興起「兩頭婚」是無釐頭新聞?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橫空出世的「兩頭婚」,很快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這是有女兒的父親向父權制妥協的結果:為男權社會貢獻了一個孩子,然後女兒獲得不上門的權利,自己獲得一個孩子冠姓權。在普遍的傳統婚姻下,這個轉變至少不會更糟。錢江視頻則認為,不論「一頭婚」還是「兩頭婚」,只要過得幸福都是好婚姻。
  • 是「兩頭婚」還是「兩頭混」?洪晃:你想到孩子的感受嗎?
    聽到「兩頭婚」這個概念,剛開始的時候,我是一頭霧水,這男婚女嫁自古有之,誰又弄出這麼一出來?這「兩頭婚」到底啥意思?針對這個現象,洪晃發文稱兩頭婚的孩子基本上是被單親了,我們需要兒童心理學家去研究這種新生活方式,別大人舒服了,委屈了孩子。洪晃的眼光果然獨到,一語中的,看到了問題所在,這「兩頭婚」盛行,我認為不是什麼好事。
  • 男不婚女不嫁?「兩頭婚」悄悄走紅,網友:第一個到底隨誰的姓?
    什麼是兩頭婚? 反對的網友說: 「兩頭婚是給女性增加了壓力,為了讓兩個家庭都有姓氏的繼承,女人需要生兩個孩子,這讓很多女性不得不面對撫育兩個孩子的艱辛,如果父母身體不太好
  • 江浙盛行「兩頭婚」,孩子跟誰姓都有哪些講究?
    最近「兩頭婚」的話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兩頭婚」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男娶女嫁,而是夫妻兩頭走,各住各家,與原生家庭保持足夠的黏性。這種婚姻模式流行於江浙一帶,所謂「不嫁不娶」「不來不去」「不進不出」,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大家就這麼相互融合地過日子。
  • 悄悄流行起的「兩頭婚」,是婚姻進步還是 「陷阱」,背後有深意
    近幾年來,江浙滬一帶流行起一種新型婚姻模式——「兩頭婚」。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或經歷過。「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贅。夫妻倆與各自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以後出生的寶寶對兩邊的老人稱呼為爺爺奶奶。
  • 「兩頭婚」怎麼看都覺得,更像是一場以生育為目的的性交易!
    這幾天「兩頭婚」上了熱搜,鋪天蓋地的新聞都在討論這個事情,看了半天我才明白「兩頭婚」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說白了,兩頭婚就是生兩個孩子,一人一個姓,誰也不吃虧。這好像看上去解決了當下男女對於冠姓權的矛盾,但是仔細一琢磨,又覺得這種事很可笑。
  • 兩頭婚:「我不是嫁女兒,你不是娶媳婦」
    「新氣象總有些新花樣;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最近網上興起了一個名詞叫做「兩頭婚」,這是種新型的婚姻形式。主要存在的區域是江浙一帶。「兩頭婚」,不就是所謂的兩頭都結婚。而我們經常所說的結婚,有兩種,一種叫做下嫁,也就是把女兒送去人家;另外一種叫做上門,這也就是說得好聽點,難聽點就是入贅,男方到女方家去。不過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大男人都要點尊嚴,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去當上門姑爺。
  • 「兩頭婚」,看似解決了很多問題,實際上對三代女性都不友好
    相較於傳統婚姻,兩頭婚的男女結婚時,男女雙方都配有婚房,沒有彩禮一說,婚後兩人可以住娘家也可以住婆家,一般生兩個孩子,老大跟男方姓,老二跟女方姓。兩頭婚的好處是明顯的。其一,嫁女兒不再失落。兩頭婚這件事,對於兩個家庭來說,到底哪一方是不划算的?我認為是對女方。因為這件事,對於女方來說,有著一些未知的兇險,同時,對一家三代女性都不太友好。
  • 新出來的,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結婚雙方都沒有嫁娶的意思,既不屬於男娶女嫁,又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模式叫「兩頭婚」! 那麼,這個「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所以,現在的小夫妻,總是因為過年過節到底回哪邊而爭吵!
  • 兩頭婚與北俱蘆洲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通常,兩頭婚的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兩頭婚恰好可以相對平等的解決獨生子女家庭中老人贍養與遺產繼承的問題。無論如何,兩頭婚也算是婚姻形式的一種探索了。關於兩頭婚,我想到了佛教關於北俱蘆洲的描述,這裡面同樣涉及到了婚姻形式、平等和孩子撫養的問題。北俱蘆洲的人都是帥哥美女,生來奉行十善,壽命固定一千歲,終生健康。
  • 江浙「兩頭婚」現象:是「兩家親」還是「兩頭昏」?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商意盈、張璇、李平)1月13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江浙「兩頭婚」現象:是「兩家親」還是「兩頭昏」?》的報導。同時,二孩政策為「兩頭婚」流行提供了現實契機。我國幅員遼闊,文化差異巨大,社會各界對「兩頭婚」現象也爭論不休,有人說這是「兩家親」,有人卻說這是「兩頭昏」。那麼,新形式婚姻會不會影響夫妻間感情?與父母居住,年輕夫妻是否會缺少獨立自覺與責任擔當?一家一個姓,孩子對家庭身份的認同、兄弟姐妹的情感如何保證?「兩頭婚」需要「兩個娃」,女人是否沒有了生娃自主權?
  • 為什麼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個女人的遭遇就是答案
    如果所有人都能綜合上面三種觀點去理解「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真的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真的可以避免很多錯誤。可悲的是,現在很多人太浮躁,聽不進別人的良言相勸,有些人甚至想當然認為自己對自己了如指掌,認為自己聰明蓋世,自己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肯定沒有錯。下面這個女人的婚姻悲劇,就是對上面那句話的最好詮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