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流行起的「兩頭婚」,是婚姻進步還是 「陷阱」,背後有深意

2020-12-26 芸芸育兒經

近幾年來,江浙滬一帶流行起一種新型婚姻模式——「兩頭婚」。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或經歷過。

「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贅。夫妻倆與各自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以後出生的寶寶對兩邊的老人稱呼為爺爺奶奶。男性和女性在婚姻裡保有各自的獨立性。「兩頭婚」的青年男女婚房共同出資,共同署名,辦酒席費用雙方AA制或是男方辦完之後,女方單獨再辦,彩禮多半是個儀式。

「兩頭婚」現象出現後,網友們各執己見,最主要分為了這兩大方觀點:

支持方:在婚姻中男女從此平等,前期對一個家庭組件男性女性都付出了同等價值的金錢,男方不娶女方不嫁,不再因為傳統觀念,因婚前男方出彩禮錢、買房、買車類似買斷女性幾十年青春時光,因重額彩禮錢到婆家要聽話,公婆對婚後生活指指點點,過年回家就一定要回男方家庭過年。雙方出自婚姻平等,女方不依附於男方並肩而站,寶寶姓氏自由。對於女兒來說,她只是結婚了,並沒有嫁人。

不支持方:「頭兩婚」就意味著生兩個孩子。一個隨媽姓,一個隨爸爸的姓。很多網友評論質疑:「這是免費給男性代孕一個孩子?」婚姻本身就存在成本,對於女性來說更是如此,孕育事業付出的成本及身體損耗的成本都是巨大的,兩頭婚對於女性來說,不公平!

有站中立觀點的網友:「我支持兩頭婚,但是第一胎必須隨母姓,第二胎隨父姓,二胎生不生需要看女方意願。」

不論是哪一方,各執己見。

對於「兩頭婚」更多人的理解是:它一種女性價值地位提升,思想精神上升的標誌。

尤其近幾年,女性在職場的價值和地位不斷提升,在社會精英階層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突出重圍。「兩頭婚」是婚姻精神平等的表現,女性不在依附男性,婚前雙方出錢買婚房AA制,婚禮酒席AA制度,縱觀歷史,自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現如今,女性進步的速度遠超男性。

馬伊利曾說:「近幾年,女性成長步伐真的很快,顧家照顧娃,同時事業上也要抓,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嶄露頭角,希望男性朋友們不要掉隊。」

「兩頭婚」恰恰是這個現象的寫照。女性不再因為結婚而結婚,為經濟更變而結婚。婚姻也需要勢均力敵,門當戶對。

對於「兩頭婚」不適用所有地區。「兩頭婚」都以下幾個特質。

1、兩個獨生子女的家庭。女方父母不願嫁女,更不願女方以後在婆家吃虧,男方父母不願兒子入贅,。雙方家庭父母經濟不緊張,或是男女方家經濟差不多,會出現「兩頭婚」現象。

2、江浙滬居多。「兩頭婚」在上海較多,女性在現在的月收入不比男性低,即便不靠家裡,男女兩方可自己承擔。是婚姻自由觀想相投的表現之一,「一切都是我願意」未來生活如何,雙方父母誰都管不著。

3、高學歷的人群。不拘泥婚禮彩禮、房子車子等繁瑣問題,看重當下和未來。這類人群思想開放通透,選擇伴侶謹慎,走進婚姻更是經過多方考慮。

對於「兩頭婚」,你怎麼看?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最近流行的「兩頭婚」到底婚姻的進步還是退步?
    不知道身在江浙的你是否注意到這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而這為何稱之為「兩頭婚」,其最重要的特點是:1、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付彩禮,女方不出嫁妝;2、婚後要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名。 隨著「兩頭婚「的逐漸流行,這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幾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問題一:冠姓權
  • 江浙一帶的新式婚姻:兩頭婚,為何流行?
    "兩頭婚"的流行,是雙方家庭成全新人的妥協讓步網上有很多人對"兩頭婚"呈不贊同的姿態,認為雖然結婚的時候省去了很多的麻煩,實際上在之後的婚姻生活中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女婿和女方家庭的矛盾,還有雙方後代的問題。
  • 悄然流行的兩頭婚,如何避免「兩頭昏」?
    江浙一帶悄然流行起「兩頭婚」現象。  所謂兩頭婚,說的是結婚前雙方約定好,結婚後可以自己住,也可以輪流到雙方父母家住,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孩跟男方姓,一孩跟女方姓。這樣的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所以又被稱作「不來不去」「不進不出」「兩頭拼拼」。
  • 「兩頭婚」婚姻模式引關注 研究者:因傳宗接代觀念
    趙春蘭告訴澎湃新聞,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兩頭婚」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對代際關係的改善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兩頭婚」的婚姻形式中,凡事 「好好商量、不斤斤計較」是婚姻和諧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兩頭婚』必然是男女雙方或者雙方家庭基於平等,達成的一種長期契約。婚姻這種契約關係要保持下去,不可能僅僅是一方的需求表達。」趙春蘭說。
  • 兩頭婚越來越流行,彩禮和嫁妝都不要了,生兩個孩子隨父母兩人姓
    兩個人結婚,彩禮是始終繞不開的話題,甚至有很多情侶就因為彩禮沒有談好,最終婚姻告吹、一拍兩散,不得不說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各個地方的彩禮都不一樣,有的要求比較高,甚至到了幾十萬的地步!基於這種現象,某些地區開始悄悄興起一種新的結婚方式,據說在江浙一帶,越來越流行新的結婚方式,也就是「兩頭婚」!兩頭婚,也就是男不婚女不嫁,夫妻兩頭走!這種婚姻形式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就在江浙一帶開始興起,現在似乎有越來越流行的趨勢了!說得明白一點,也就是夫妻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然後各隨父母姓,也就沒有了外公外婆的概念了!
  • 「兩頭婚」的悄然流行有它的合理性,但也不是完美無瑕
    #江浙興起兩頭婚#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種兩頭婚的悄然流行有它的合理性,但也不是網上所說的完美無瑕。存在即合理,只要當事人和雙方家庭認可,幸福指數不減,我覺得也是對現在獨生子女家庭的一種突破。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即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叫爺爺奶奶。網絡上有人認為這種婚姻模式「高大上」,女方可以繼續待在家裡,享受父母的疼愛與和呵護,好像沒有出嫁一樣,這樣就沒有婆媳關係的煩惱;男方也不用做上門女婿,沒有入贅的心理壓力。
  • 兩頭婚!兩頭昏?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男不婚女不嫁?「兩頭婚」悄悄走紅,網友:第一個到底隨誰的姓?
    什麼是兩頭婚? 這是江浙一帶近年流行的婚嫁方式,結婚時不要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婚後在兩個父母家庭輪流住,有句話總結得好:不來不去,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 江浙「兩頭婚」現象:是「兩家親」還是「兩頭昏」?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商意盈、張璇、李平)1月13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江浙「兩頭婚」現象:是「兩家親」還是「兩頭昏」?》的報導。趙春蘭說,費孝通先生早年在《江村經濟》,寫到當地新的婚姻形式時,用的詞是「兩頭掛花幡」;1988年,張樂天老師在浙北陳家場做調查時,也提到過這種婚姻形式,只不過當時沒有流行「兩頭婚」的社會基礎。 (小標題)「與父母一起住,意味著陪伴」男不言娶,女不叫嫁。
  • 什麼是「兩頭婚」? 定義是什麼?
    趙春蘭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兩頭婚」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對代際關係的改善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兩頭婚」的婚姻形式中,凡事 「好好商量、不斤斤計較」是婚姻和諧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兩頭婚』必然是男女雙方或者雙方家庭基於平等,達成的一種長期契約。婚姻這種契約關係要保持下去,不可能僅僅是一方的需求表達。」趙春蘭說。
  • 「兩頭婚」無論如何,過的幸福就是好婚姻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兩頭婚」流行,創新紅利的另一面是不確定性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創新十足的「兩頭婚」,讓不少網友直呼大開眼界。在該話題引發全網熱議之後,不少江浙群眾迅速出面澄清勘誤,強調原報導「並不完全準確」。比如說,所謂「小夫妻各住各家」之說,真相實則是「夫妻雙方一起住在男方家或女方家」,分居是不存在的!儘管具體的細節表述存有爭議,但是「兩頭婚」大體還是確有其事的。
  • 嘉興地區流行的兩頭婚,有其獨特的形成原因,更是相互尊重的結果
    兩頭婚又上了一次熱搜,記憶中這是今年第二次上熱搜了。何謂兩頭婚?很多人對兩頭婚沒有概念,有人用十六個字概括就是,不來不去、不嫁不娶、不進不出、兩家拼拼。這種婚姻形式其實90年代就已經在浙北和蘇南地區出現,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
  • 眾人熱議的江浙兩頭婚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淺說兩頭婚背後的故事
    兩頭婚,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婚姻更應該是像大家平常所看到的那樣,男女雙方結合成一個新的家庭,共育自己的子女,與原生家庭雖然依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卻是相對獨立的「單元」、「個體」。然而,兩頭婚卻顛覆了幾乎所有人關於婚姻的認知。那麼,兩頭婚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龍門陣】婚姻這樣搞創新?「兩頭婚」引來網友七嘴八舌
    儘管具體的細節表述存有爭議,但是「兩頭婚」大體還是確有其事的。此類獨特的婚姻形態,極具革新性、地域性,作為社會自發實踐的重要成果,本身就是極有價值的觀察樣本。 江浙地區民間較為富裕,不少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既然「捨不得女兒」又「養得起孫輩」,女孩一方的原生家庭,在婚戀市場中就有博弈的意願和能力。
  • 江浙地區興起「兩頭婚」,會成為未來婚姻的新模式?
    婚姻是愛情的結晶 圖源:pexels.com01 「兩頭婚」與傳統婚姻的不同之處「兩頭婚」與我們印象中的傳統婚姻有很大的不同,傳統婚姻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男方娶女方,所謂「娶媳婦」回家,正式成為一家人。
  • 「兩頭婚」毀了什麼?這就是年輕人越來越聽話的真相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張豐「兩頭婚」這個詞,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它是指年輕人結婚,男的不叫「娶」,女的不叫「嫁」,據說開始在浙江流行起來。網上有不少人在吹捧,也有學者在關注,甚至有人專門寫了論文,認為這有利於改善代際關係,是一種更看重溝通的婚姻模式,因而也能促進和諧。
  • 「兩頭婚」毀了什麼?這就是年輕人越來越聽話的一個原因!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張豐 「兩頭婚」這個詞,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它是指年輕人結婚,男的不叫「娶」,女的不叫「嫁」,據說開始在浙江流行起來。 網上有不少人在吹捧,也有學者在關注,甚至有人專門寫了論文,認為這有利於改善代際關係,是一種更看重溝通的婚姻模式,因而也能促進和諧。 據浙江外國語學院老師趙春蘭介紹,在浙江農村流行的兩頭婚,應該包括兩個核心要素。
  • 是「兩頭婚」還是「兩頭混」?洪晃:你想到孩子的感受嗎?
    聽到「兩頭婚」這個概念,剛開始的時候,我是一頭霧水,這男婚女嫁自古有之,誰又弄出這麼一出來?這「兩頭婚」到底啥意思?對於「兩頭婚」這個概念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一知半解,在網上查了查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現如今有很多家庭當中都是獨生子女,因此一旦兩家結為親家,那麼將會面臨著很多的現實問題,比如說財產分配,孩子的撫養等等。
  • 兩頭婚,到底誰吃虧?
    但有些農村家庭比較貧困,家裡剛好有兩個兒子的,也有可能選擇的婚姻是男方入贅,當上門女婿。若是男方入贅,則主動權在女方這邊,正常生的第一個小孩也是隨女方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卻興起了一種結婚新模式:兩頭婚。兩頭婚的興起讓結婚不再是難事,而男女雙方到底誰吃虧呢?我們需要從各角度來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