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江浙滬一帶流行起一種新型婚姻模式——「兩頭婚」。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或經歷過。
「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贅。夫妻倆與各自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以後出生的寶寶對兩邊的老人稱呼為爺爺奶奶。男性和女性在婚姻裡保有各自的獨立性。「兩頭婚」的青年男女婚房共同出資,共同署名,辦酒席費用雙方AA制或是男方辦完之後,女方單獨再辦,彩禮多半是個儀式。
「兩頭婚」現象出現後,網友們各執己見,最主要分為了這兩大方觀點:
支持方:在婚姻中男女從此平等,前期對一個家庭組件男性女性都付出了同等價值的金錢,男方不娶女方不嫁,不再因為傳統觀念,因婚前男方出彩禮錢、買房、買車類似買斷女性幾十年青春時光,因重額彩禮錢到婆家要聽話,公婆對婚後生活指指點點,過年回家就一定要回男方家庭過年。雙方出自婚姻平等,女方不依附於男方並肩而站,寶寶姓氏自由。對於女兒來說,她只是結婚了,並沒有嫁人。
不支持方:「頭兩婚」就意味著生兩個孩子。一個隨媽姓,一個隨爸爸的姓。很多網友評論質疑:「這是免費給男性代孕一個孩子?」婚姻本身就存在成本,對於女性來說更是如此,孕育事業付出的成本及身體損耗的成本都是巨大的,兩頭婚對於女性來說,不公平!
有站中立觀點的網友:「我支持兩頭婚,但是第一胎必須隨母姓,第二胎隨父姓,二胎生不生需要看女方意願。」
不論是哪一方,各執己見。
對於「兩頭婚」更多人的理解是:它一種女性價值地位提升,思想精神上升的標誌。
尤其近幾年,女性在職場的價值和地位不斷提升,在社會精英階層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突出重圍。「兩頭婚」是婚姻精神平等的表現,女性不在依附男性,婚前雙方出錢買婚房AA制,婚禮酒席AA制度,縱觀歷史,自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現如今,女性進步的速度遠超男性。
馬伊利曾說:「近幾年,女性成長步伐真的很快,顧家照顧娃,同時事業上也要抓,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嶄露頭角,希望男性朋友們不要掉隊。」
「兩頭婚」恰恰是這個現象的寫照。女性不再因為結婚而結婚,為經濟更變而結婚。婚姻也需要勢均力敵,門當戶對。
對於「兩頭婚」不適用所有地區。「兩頭婚」都以下幾個特質。
1、兩個獨生子女的家庭。女方父母不願嫁女,更不願女方以後在婆家吃虧,男方父母不願兒子入贅,。雙方家庭父母經濟不緊張,或是男女方家經濟差不多,會出現「兩頭婚」現象。
2、江浙滬居多。「兩頭婚」在上海較多,女性在現在的月收入不比男性低,即便不靠家裡,男女兩方可自己承擔。是婚姻自由觀想相投的表現之一,「一切都是我願意」未來生活如何,雙方父母誰都管不著。
3、高學歷的人群。不拘泥婚禮彩禮、房子車子等繁瑣問題,看重當下和未來。這類人群思想開放通透,選擇伴侶謹慎,走進婚姻更是經過多方考慮。
對於「兩頭婚」,你怎麼看?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