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電影《奪冠》海報 (網絡圖片)
2019年,福建漳州排球訓練基地。陽光透過高大的玻璃窗,灑在略顯陳舊簡陋的訓練場上。鞏俐飾演的郎平教練舊地重遊,熱淚衝出眼眶。「40年前,我們是從這裡出發的,今天我又回到了這裡。我仿佛看到了那個時候的我們……」楊希、張蓉芳、周鹿敏、張潔雲、朱玲、梁豔、陳招娣、孫晉芳、周曉蘭、陳亞瓊、曹慧英,這些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郎平的隊友,仿佛又重新活躍在場地上進行「魔鬼訓練」,隊服被汗水浸透,手掌上扎滿木屑,膝蓋摔得血肉模糊……吳剛飾演的袁偉民教練嘶吼著:「美國人不會對你手軟!日本人不會對你手軟!別哭!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
這是電影《奪冠》中的一段。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這部影片,將於9月25日全國公映。
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
因疫情原因,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這部電影於公映前夕宣布撤檔。今年8月17日,出品方宣布影片出徵國慶檔。4年前的這一天,正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巴大戰」上演的日子。當時,女排姑娘們頂住巨大壓力和對陣東道主的不利處境,最終逆襲戰勝世界強隊巴西隊,創造了奇蹟。這場大戰也是影片的華彩篇章之一。
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影片將其定義為「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影片的一張海報中,姑娘們磨出繭、帶著傷的手交疊在一起,相互給予支持,彼此傳遞力量。40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奪得第十個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幾經沉浮卻始終不屈不撓。「一種精神,兩次傳承,三代傳奇。」《奪冠》以此為主題,帶領觀眾重溫中國女排激情燃燒的歲月。
影片中,袁偉民說:「我們要證明給他們所有人看,中國人,行!」郎平說:「放心地去打,放開地去打,豁出去打!」陳忠和說:「球可以輸,人不能輸!」在他們的帶領下,中國女排經歷高潮和低谷,懷疑和革新,一次次登上冠軍領獎臺。影片是對中國女排歷史上幾位功勳人物的致敬,更是對一支傳奇隊伍的激情側寫,是對永遠燃燒的中國力量的呼應。
儘量做好每一個細節
《奪冠》的準備工作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啟動。陳可辛表示,有機會親手將中國女排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既興奮又感到責任重大。要將中國人對女排的熱血記憶濃縮進兩個小時,確實困難,「可就像中國女排,雖不一定能贏,但就是拼了。要儘量做好每一個細節。」劇組掃遍全國,從幾千名排球運動員中層層挑選演員,2016年里約奧運冠軍隊更被「借」來,幾乎全員出演。在日本導演巖井俊二支援下,日本前國手也被請來,在片中的幾場關鍵賽事中與中國姑娘對陣。郎平女兒白浪飾演青年「鐵榔頭」,不負眾望,在銀幕上重現了母親的英姿。影片中她說:「從國旗最下邊到地面的距離是海曼(美國女排著名運動員)的摸高,總有一天我會超過她。」這是對年輕郎平的性格和狀態的精當體現。
鞏俐在影片中的表演備受稱道。她曾在採訪中表示,這是極具挑戰的一部戲,因為「郎平是一位英雄,是正在活躍的現實人物,而且還有很多排球上的技術難點。」但鞏俐欣然接受這個角色:「我就是喜歡這樣有挑戰的角色。」鞏俐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郎平霸氣和柔情的兩面,郎平的經典姿勢、神態和眼神,鞏俐也有「神還原」。
青年演員李現特別出演上世紀80年代國家體委科教科王幹事一角。片中,王幹事告訴袁偉民:「未來體育靠的不是人,是科技。」但面對姑娘們艱苦拼搏的場景和袁偉民「我們這麼幹,計算機能計算出來嗎」的疑問,王幹事只有驚訝的臉、囁嚅的嘴唇。李現表示,「拼搏」和「不放棄」兩個詞語,是他心目中對女排精神的最佳解讀,「我們這一代的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的精神。」
本報記者 苗 春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09月23日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