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灣區媽媽讀書
9月25日,電影《奪冠》公映。
《奪冠》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在袁偉民的指導下開始騰飛,開啟了風雨40年的奮鬥歷程。
中國女排的冠軍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她衝上過巔峰也走進過低谷,經歷過大起大落,但難能可貴的是中國女排從來沒有一蹶不振,而是一直在拼搏進去,勇往直前,勇往直前,風雨40年,依然傲立於世界榮譽舞臺。
電影《奪冠》故事跨越35年,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再次站到世界之巔,致敬幾代功勳,再現中國女排這支王者之師一路的荊棘與榮光。
這是一部振奮人心、超「燃」的電影,堪稱中國第一部體育大片。
除了中國女排精神足夠吸引觀眾,電影的成功還來自兩個方面:敘事格局及製作水準。
《奪冠》故事圍繞三個時間點講起。
分別是81年世界盃以郎平為代表的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08年奧運會舉國關注的中美大戰、以及16年奧運會以朱婷為代表的中國女排再創輝煌.
如此的時間跨度,除了見到中國女排從輝煌到低谷再重回巔峰以外,我們還能在電影中見證,中國從一個剛剛改革開放,急需走出去用成績證明自己的國家,逐漸發展起來成為一個自信大國,幾十年來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女排也經歷了起起伏伏,但是唯一不變的是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
這是女排精神,更是國家精神。
陳可辛執導加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等實力派演員陣容。
鞏俐在片中扮演的教練郎平神韻十足,她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多次到女排訓練中心體驗生活,貼身觀察郎平指教時的每一個細節。把郎平那種沉著冷靜外表下的一股子狠勁和魄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非專業演員,那就更厲害。
青年郎平的扮演者正是現實生活中郎平的女兒白浪,而電影中還有一個白浪的角色則是由陳衝的女兒許文珊飾演。
16年這屆女排的演員朱婷飾演朱婷,惠若琪飾演惠若琪。裡約奧運會冠軍球員幾乎全員出境。
論真實,還有比這更真實的還原嗎?論專業,誰還能比她們更專業呢。
更絕的是,電影中表現的81年世界盃,中國對日本那場比賽,決賽的最後四球,一比一還原了現場實況,連走位都一樣。
劇組一比一的還原了中國女排三大訓練基地之一的漳州訓練館,從漳州一塊一塊的把地板給拆下來,再重建一個訓練館,可謂是煞費苦心的。
所有這些細節,讓觀看電影的觀眾甚至產生錯覺,彷佛置身於當年的賽場觀眾席上。
電影再現的中國女排精神無疑是這部電影成功的核心所在。每個運動員不僅背負著集體榮譽,賽場之外她們也都是活生生的人。郎平那一代人一心背負著國家榮耀,戰鬥到底,拼盡全力。
這部電影給觀眾交成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既展現了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高於女排本身的國家榮耀,又展現出了競技體育該有的專業刺激性;既有時代特徵又有人文關懷。
這種女排精神是相通的,這種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的態度在各行各業都是能夠引發共鳴的。
這是一部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都走進電影院觀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