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一部由閱文集團旗下新麗傳媒出品的劇集,優酷和愛奇藝都買了網絡版權,騰訊卻沒播——果然事出有因。
記者 | 陶紫東、葉雨晨
近年來豆瓣評分低至2點幾的影視作品實在是不多,開播不到一周的新版《鹿鼎記》做到了。
11月15日,這部由新麗傳媒出品、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在CCTV8、愛奇藝和優酷同步開播。截至發稿,近4萬名豆瓣網友最終打分2.6分,其中超過80%的觀眾只給了1星,口碑全面崩塌——可與之抗衡的恐怕只能是5年前由畢志飛導演的2.2分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了。
2020年度最低分。| 圖片來源:豆瓣
出演過《餘罪》的張一山一向被視為實力派青年演員,但在這版《鹿鼎記》中,他浮誇的面部表情、捏著嗓子的說話聲讓人一度魂穿《西遊記》。主演演技之外,片中劣質的服化道、低級的歷史錯誤和不連貫的劇情也招來了不少吐槽。
很難不出戲。
最有意思的是,儘管新麗傳媒屬於騰訊系閱文集團旗下,但騰訊視頻卻沒有播這部戲。
《鹿鼎記》屬於經典華語影視IP,在各種版本的前作中,無論張衛健、陳小春、梁朝偉還是周星馳版的韋小寶,各自在幾代觀眾中形成了口碑。任何產品,一旦市場有了預期,復刻就有風險,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翻拍版常常是影視化翻車的重災區。去年播出的《新白娘子傳奇》由愛奇藝和中文在線聯合出品,豆瓣評分4.4;光線傳媒2018年出品的《新笑傲江湖》口碑更差,評分只有2.8。
明知翻拍劇容易「撲街」,各大製片公司仍前赴後繼砸錢入局,因為翻拍劇是快速且相對穩定的變現路徑。除了《鹿鼎記》,新麗傳媒還有尚未播出的《天龍八部》。
首先,翻拍劇更容易招商,也更容易獲得播出平臺認可。這些經典IP早已經過市場檢驗,風險相對較小。與之相比,影視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原創劇集的口碑很難被預估,廣告主和平臺青睞翻拍劇在情理之中。
從製作難度看,國產劇原創劇本開發能力本身偏弱,流程又相對繁瑣。一般而言,製作方需要先向平臺提交大綱和前幾集劇本,平臺通過了才能繼續開發,項目周期長且極容易夭折。而翻拍劇有成型的劇本和人物作參考,改編難度相對較低。
此外,翻拍劇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原著粉快速為新劇引流,可以節省一定的宣發成本。對旗下有藝人業務的影視公司來說,翻拍劇還是一個捧紅新人的機會。比如,《新笑傲江湖》中的三位主演丁冠森、薛昊婧和丁禹兮都是光線傳媒旗下藝人,雖然口碑撲街,但年輕演員們在翻拍劇裡露臉之後,很容易就接到了其他資源。
《新笑傲江湖》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但翻拍劇的bug也大。在觀眾心中已有標杆的前提下,拍得好是水到渠成,拍得不好就容易被噴到全民皆知——觀眾本身對翻拍劇不需要任何認知成本,即便沒看過新劇,一個社交意見領袖隨手寫的一句吐槽就能讓人心領神會。
而當吐槽聲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影響製片公司的整體口碑。
新麗傳媒曾出品過許多爆款劇,算是業內頗受認可的創作型公司。2011年前,新麗參與出品的作品多為《血色迷霧》等諜戰戲。此後,新麗開始由諜戰戲向情感戲轉型,讓陳思誠大火的《北京愛情故事》即誕生於這個時期。
2014年起,都市情感劇成了新麗的布局重點,《大丈夫》《虎媽貓爸》《我的前半生》等爆款作品頻現。很長一段時間內,新麗留給觀眾的印象都是正統且紮實的。但就在同行認識到現實題材的利好、紛紛轉型之時,新麗卻放棄了「正劇」路線,開始專攻流量和大IP。
《我的前半生》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新麗做劇口味的這種改變離不開資本推動。2012年、2014年和2017年,新麗曾三次衝擊IPO但都告失敗,最終在2018年3月,新麗傳媒的大股東光線傳媒將持有的新麗股權轉手騰訊。同年8月,同屬「騰訊系」的閱文集團出手,以不超過人民幣155億元的價格收購新麗100%股權。這也意味著,新麗從此成了閱文生態體系中的一環。
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閱讀平臺,閱文需要新麗為其補齊IP孵化能力,此後閱文的頂級IP《鬥破蒼穹》和《慶餘年》均由新麗傳媒負責影視化。但由於收購價較高,資本市場當時並不看好。宣布收購新麗的次日,閱文股價大跌了17%,市值縮水103億港元。
坊間傳聞肖戰的影視合約籤在新麗,但新麗曾表示否認。| 圖片來源:豆瓣
另一邊,新麗要解決的難題也不少。作為收購條件,新麗和閱文籤了一份「對賭協議」。約定新麗須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實現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7億元和9億元的淨利潤。若新麗無法完成年度淨利潤指標,閱文會扣減應支付給新麗的分期金額。
然而,中國影視業的寒冬期差不多就是從2018年開始的。2018年和2019年,新麗的業績均未達標,今年受疫情影響更不樂觀。從閱文集團8月公布的半年報來看,2020年上半年新麗傳媒淨虧損為9710萬元,閱文集團也有33.1億元的淨虧損,同比下降941.9%,這是閱文上市以來的首次巨虧。
在當時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以騰訊副總裁身份進入閱文核心管理層的程武表示:「IP業務方面,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主要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業務、也熟悉影視製作的團隊來推動整個過程。」
對所有影視公司而言,2020年都相當難熬。相關數據顯示,在已發布半年報的影視上市公司中,絕大部分無論營收、淨利相比上年同期都出現明顯下降。與院線公司和電影公司相比,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受疫情影響其實還相對較小,今年播出的劇集中也不乏爆款存在,比如檸萌影業的《三十而已》。
今年的網紅劇。| 圖片來源:豆瓣
這版《鹿鼎記》製作完成於2019年,屬於新麗的庫存劇。在影視行業,每個公司都有不少這種庫存,通常選擇在年底前播出以回本。但這一次,新麗並沒有實現願望,今年利潤9億元的對賭基本又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