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鹿鼎記》口碑撲街,新麗傳媒懸了

2020-12-14 新浪科技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一部由閱文集團旗下新麗傳媒出品的劇集,優酷和愛奇藝都買了網絡版權,騰訊卻沒播——果然事出有因。

記者 | 陶紫東、葉雨晨

近年來豆瓣評分低至2點幾的影視作品實在是不多,開播不到一周的新版《鹿鼎記》做到了。

11月15日,這部由新麗傳媒出品、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在CCTV8、愛奇藝和優酷同步開播。截至發稿,近4萬名豆瓣網友最終打分2.6分,其中超過80%的觀眾只給了1星,口碑全面崩塌——可與之抗衡的恐怕只能是5年前由畢志飛導演的2.2分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了。

2020年度最低分。| 圖片來源:豆瓣

出演過《餘罪》的張一山一向被視為實力派青年演員,但在這版《鹿鼎記》中,他浮誇的面部表情、捏著嗓子的說話聲讓人一度魂穿《西遊記》。主演演技之外,片中劣質的服化道、低級的歷史錯誤和不連貫的劇情也招來了不少吐槽。

很難不出戲。

最有意思的是,儘管新麗傳媒屬於騰訊系閱文集團旗下,但騰訊視頻卻沒有播這部戲。

《鹿鼎記》屬於經典華語影視IP,在各種版本的前作中,無論張衛健、陳小春、梁朝偉還是周星馳版的韋小寶,各自在幾代觀眾中形成了口碑。任何產品,一旦市場有了預期,復刻就有風險,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翻拍版常常是影視化翻車的重災區。去年播出的《新白娘子傳奇》由愛奇藝和中文在線聯合出品,豆瓣評分4.4;光線傳媒2018年出品的《新笑傲江湖》口碑更差,評分只有2.8。

明知翻拍劇容易「撲街」,各大製片公司仍前赴後繼砸錢入局,因為翻拍劇是快速且相對穩定的變現路徑。除了《鹿鼎記》,新麗傳媒還有尚未播出的《天龍八部》。

首先,翻拍劇更容易招商,也更容易獲得播出平臺認可。這些經典IP早已經過市場檢驗,風險相對較小。與之相比,影視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原創劇集的口碑很難被預估,廣告主和平臺青睞翻拍劇在情理之中。

從製作難度看,國產劇原創劇本開發能力本身偏弱,流程又相對繁瑣。一般而言,製作方需要先向平臺提交大綱和前幾集劇本,平臺通過了才能繼續開發,項目周期長且極容易夭折。而翻拍劇有成型的劇本和人物作參考,改編難度相對較低。

此外,翻拍劇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原著粉快速為新劇引流,可以節省一定的宣發成本。對旗下有藝人業務的影視公司來說,翻拍劇還是一個捧紅新人的機會。比如,《新笑傲江湖》中的三位主演丁冠森、薛昊婧和丁禹兮都是光線傳媒旗下藝人,雖然口碑撲街,但年輕演員們在翻拍劇裡露臉之後,很容易就接到了其他資源。

《新笑傲江湖》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但翻拍劇的bug也大。在觀眾心中已有標杆的前提下,拍得好是水到渠成,拍得不好就容易被噴到全民皆知——觀眾本身對翻拍劇不需要任何認知成本,即便沒看過新劇,一個社交意見領袖隨手寫的一句吐槽就能讓人心領神會。

而當吐槽聲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影響製片公司的整體口碑。

新麗傳媒曾出品過許多爆款劇,算是業內頗受認可的創作型公司。2011年前,新麗參與出品的作品多為《血色迷霧》等諜戰戲。此後,新麗開始由諜戰戲向情感戲轉型,讓陳思誠大火的《北京愛情故事》即誕生於這個時期。

2014年起,都市情感劇成了新麗的布局重點,《大丈夫》《虎媽貓爸》《我的前半生》等爆款作品頻現。很長一段時間內,新麗留給觀眾的印象都是正統且紮實的。但就在同行認識到現實題材的利好、紛紛轉型之時,新麗卻放棄了「正劇」路線,開始專攻流量和大IP。

《我的前半生》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新麗做劇口味的這種改變離不開資本推動。2012年、2014年和2017年,新麗曾三次衝擊IPO但都告失敗,最終在2018年3月,新麗傳媒的大股東光線傳媒將持有的新麗股權轉手騰訊。同年8月,同屬「騰訊系」的閱文集團出手,以不超過人民幣155億元的價格收購新麗100%股權。這也意味著,新麗從此成了閱文生態體系中的一環。

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閱讀平臺,閱文需要新麗為其補齊IP孵化能力,此後閱文的頂級IP《鬥破蒼穹》和《慶餘年》均由新麗傳媒負責影視化。但由於收購價較高,資本市場當時並不看好。宣布收購新麗的次日,閱文股價大跌了17%,市值縮水103億港元。

坊間傳聞肖戰的影視合約籤在新麗,但新麗曾表示否認。| 圖片來源:豆瓣

另一邊,新麗要解決的難題也不少。作為收購條件,新麗和閱文籤了一份「對賭協議」。約定新麗須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實現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7億元和9億元的淨利潤。若新麗無法完成年度淨利潤指標,閱文會扣減應支付給新麗的分期金額。

然而,中國影視業的寒冬期差不多就是從2018年開始的。2018年和2019年,新麗的業績均未達標,今年受疫情影響更不樂觀。從閱文集團8月公布的半年報來看,2020年上半年新麗傳媒淨虧損為9710萬元,閱文集團也有33.1億元的淨虧損,同比下降941.9%,這是閱文上市以來的首次巨虧。

在當時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以騰訊副總裁身份進入閱文核心管理層的程武表示:「IP業務方面,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主要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業務、也熟悉影視製作的團隊來推動整個過程。」

對所有影視公司而言,2020年都相當難熬。相關數據顯示,在已發布半年報的影視上市公司中,絕大部分無論營收、淨利相比上年同期都出現明顯下降。與院線公司和電影公司相比,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受疫情影響其實還相對較小,今年播出的劇集中也不乏爆款存在,比如檸萌影業的《三十而已》。

今年的網紅劇。| 圖片來源:豆瓣

這版《鹿鼎記》製作完成於2019年,屬於新麗的庫存劇。在影視行業,每個公司都有不少這種庫存,通常選擇在年底前播出以回本。但這一次,新麗並沒有實現願望,今年利潤9億元的對賭基本又輸了。

相關焦點

  • 新《鹿鼎記》口碑「撲街」 新麗傳媒9億淨利對賭堪憂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塗夢瑩曾出品過多部爆款影視劇的新麗傳媒,在新版《鹿鼎記》開播後,成為眾矢之的。截至11月19日,新版《鹿鼎記》的豆瓣評分為2.6分,超過4萬人打分,其中差評佔比高達93%,此前評分更一度低至2.5分。
  • 新版《鹿鼎記》遭群嘲,出品方新麗傳媒尚有9億賭約
    11月15日晚,新版《鹿鼎記》低調開播,次日即收穫多個熱搜,大多是對主演演技和劇情謬誤的批評嘲諷。口碑全線崩盤,豆瓣評分一路走低。截至11月18日午時,已經有31294人在豆瓣參與評價,有83.1%的人打了一星,評分僅為2.5分,創今年開播劇集豆瓣評分新低。
  • 新版《鹿鼎記》豆瓣評分2.6,背後的新麗傳媒恐難完成業績對賭
    記者 | 劉燕秋1這個月最讓人一言難盡的國產劇非《鹿鼎記》莫屬。自播出以來,這部翻拍劇就差評如潮,主演張一山的演技和幕後主創的業務能力都遭到了輿論質疑。新版《鹿鼎記》的出品方是新麗傳媒,事實上,導演馬進、編劇申捷都與其合作多年,各自也有過《幸福來敲門》《雞毛飛上天》《白鹿原》這樣的口碑之作。《鹿鼎記》的口碑失利對幕後公司和主創的品牌效應勢必會有一定影響。總體而言,成立於2007年的新麗傳媒是一家擅長打造都市題材劇的影視公司。
  • 《鹿鼎記》撲街,《狼殿下》放全集後,新麗傳媒還有哪些牌?
    新麗傳媒是國內極具實力的專業影視機構,公司此前曾出品過《白鹿原》《父母愛情》《我的前半生》《慶餘年》等電視劇,公司在業內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但最近該公司出品的兩部劇卻接連撲街。
  • 新《鹿鼎記》口碑撲街 新麗傳媒的對賭協議又又又涼了
    雖然理論上是這樣,但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不最近被熱議的《鹿鼎記》就可謂是"清庫存籌錢"失敗的典型例子。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也被許多書迷奉為經典,截止至今已經被翻拍了許多次,可以說這個IP有著相當強的群眾基礎。
  • 比起新版《鹿鼎記》被全網嘲,我更關心背後的新麗傳媒和金庸IP
    如果說2015年上映的電影《逐夢演藝圈》,是撕開觀眾對劣質內容無法容忍的第一道防線;那麼這部新版《鹿鼎記》則進一步擊潰觀眾觀劇防線——不僅成功拿下豆瓣、知乎2.6低分,還成為繼《最美逆行者》之後,又一部豆瓣下3分作品。不可否認,新版《鹿鼎記》在尚未播出之前,也曾受到市場期待。
  • 新鹿鼎記遭群嘲爛片:出品方新麗傳媒還有更大壓力 21億「賭約」
    「人設」由「童星」轉換成「演技派年輕男演員」的張一山,卻在新版《鹿鼎記》上翻了車。《鹿鼎記》是否是新麗傳媒今年的重點作品?口碑不佳是否會影響新麗下半年的業績?11月17日,紅星資本局以上述問題採訪閱文傳媒,至截稿時暫無回復。此外,記者注意到,作為騰訊系公司出品的電影,《鹿鼎記》並未在騰訊視頻播出,而是在愛奇藝、優酷2大平臺網播。
  • 新版《鹿鼎記》口碑崩塌 究竟差在哪兒
    新版《鹿鼎記》火了,但大火的原因卻不是各方此前期盼的耳目一新,而是自開播以來持續爆發的負面評價。11月15日,由張一山、唐藝昕主演的電視劇《鹿鼎記》在央視八套和愛奇藝、優酷播出。截至11月17日,據豆瓣電影顯示,新版《鹿鼎記》的評分已降至2.6分,觀眾對該劇的劇情設計、演員演技、拍攝效果等方面均褒貶不一。
  • 為何全網罵的《鹿鼎記》,能以無人理解的方式,成為現象級爆款?
    《鹿鼎記》何時碾壓的《隱秘偉大》?年底新劇不斷,爛劇竟然佔一半,首當其衝的就是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不過儘管這部劇被全網吐槽到至今,可口碑撲街熱度卻不減,霸榜收視榜單數日,後起之秀比他口碑好的大有劇在,就比如《隱秘而偉大》,好口碑好質量好評分,可收視卻打不過它,所以《鹿鼎記》是如何悄悄成為爆款的?
  • 新麗傳媒翻拍經典遭遇口碑崩塌 製片能力或受質疑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翻拍經典遭遇口碑崩塌 新麗傳媒製片能力或受質疑本報記者 謝若琳11月15日晚,新《鹿鼎記》開播,隨後豆瓣評分一路走低。據了解,新《鹿鼎記》的出品方為閱文集團全資子公司新麗傳媒。上半年,受新麗傳媒拖累,閱文集團淨虧損33.1億元。而新《鹿鼎記》口碑崩塌後,是否會進一步影響閱文集團業績?
  • 新版《鹿鼎記》被吐槽到熱搜 新麗傳媒業績對賭又要黃了?
    新版《鹿鼎記》被吐槽到熱搜!新麗傳媒業績對賭又要黃了?正式開播才三天,張一山版《鹿鼎記》已經因演技頻頻上熱搜。來源:微博截至11月17日晚間,該劇的豆瓣評分為2.6分,此前曾跌至2.5分,在一眾《鹿鼎記》版本中創下最低分。超過2.46萬人打分,其中82%的人打出了1分。
  • 沒對比就沒傷害,張一山版《鹿鼎記》撲街,黃曉明版卻意外刷屏
    到了2008年,由黃曉明、鍾漢良主演的《鹿鼎記》開播,迅速引發了熱議,開播之後便遭到了無數觀眾的吐槽,尤其是黃曉明飾演的「韋小寶」更是被罵慘了,「油膩做作」「猥瑣」各種負面評價,撲面而來,也直接導致這部劇口碑下滑,讓人失望。到了2014年,由韓棟、張檬主演的《鹿鼎記》開播,雖然劇中服裝槽點滿滿,但演員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韓棟飾演的韋小寶也是得到觀眾認可的。
  • 新版《鹿鼎記》怎麼用電視觀看,當貝市場分享在線觀看詳細方法
    就在昨晚,新版《鹿鼎記》在央視8套首播,同時視頻平臺也上線播出。本來以為會是毀譽參半的作品,沒想到,今天打開豆瓣看到評分2.7,打了一星的人佔了四分之三,全網的口碑驚人的一致,張一山版韋小寶並沒有贏得觀眾的喜愛。
  • 張一山《鹿鼎記》口碑撲街?瞪眼式演技太浮誇,和Angelababy神似
    張一山的《鹿鼎記》從拍攝製作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多,到快要播出的時候官博才放出消息宣傳,這保密工作做得還挺到位的。這突如其來的定檔讓張一山的粉絲也是驚喜不已,不過從預告發布的效果來看,觀眾看後口碑幾乎撲街,差評不斷。
  • 張一山《鹿鼎記》公司出品,于榮光導演,新《天龍八部》是否撲街
    比如被人民日報公開點名並被下架的《亮劍3》,以及鞠婧禕主演的《如意芳霏》,以及在央視八套首播的張一山版《鹿鼎記》,還真是爛劇一部接一部。尤其是張一山版《鹿鼎記》,不僅剪輯混亂,臺詞奇怪,演技也被說浮誇油膩,以至於評分連3分都沒有。
  • 比起張一山,新麗傳媒更像「韋小寶」
    來源:財經無忌君可能最適合拍新《鹿鼎記》的演員是楊超越。因為越是經典,越需要超越。張一山到底行不行?這是最近社交圈熱議的話題,因為一部評分創年度新低的金庸劇的「熱播」,主演張一山被連番群嘲。先不管張一山到底行不行,出品新《鹿鼎記》的新麗傳媒恐怕已經先行涼涼了。
  • 《鹿鼎記》口碑低迷,金庸劇不再吃香?
    11月15日,由張一山、唐藝昕等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在CCTV-8經典劇場開播,並在愛奇藝、優酷視頻同步播出。此前,《鹿鼎記》已經有多個影視版本,觀眾對於新版也頗為期待。可惜的是,該劇播出之後在演員演技、情節設置、剪輯方面都遭到詬病,豆瓣評分一度降到2.5分,如今評分也只有2.8分。
  • 2.5分《鹿鼎記》遭群嘲,出品方還有更大壓力:21億「賭約」僅達4成
    「油膩」「無釐頭」「像個猴」……這兩年,依靠《餘罪》等影視劇成功將「人設」由「童星」轉換成「演技派年輕男演員」的張一山,卻在新版《鹿鼎記》上翻了車。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翻車」的《鹿鼎記》,是由《慶餘年》《如懿傳》《我的前半生》《夏洛特煩惱》等爆款劇出品方新麗傳媒出品。3年前,新麗傳媒被閱文集團(00772,HK)收購。
  • 上星央視,卻開播口碑崩塌,新版《鹿鼎記》三大雷區全爆
    而在 11月15日晚 央視8套播出了第7版《鹿鼎記》, 口碑卻碎了一地。 過分喜劇化 新版《鹿鼎記》過分喜劇化的處理方式,讓這部電視劇平添了大量的鬧劇元素。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以往的版本當中,都會注意一個編劇創作上的重要問題,那就是韋小寶、建寧公主等少數角色是喜劇化的角色處理,但其他人物,一定要秉持一種嚴肅性,也只有這樣,才能用這種嚴肅性襯託出喜劇元素的重要性來。
  • 新版《鹿鼎記》開播引爭議,張一山被吐槽演技浮誇,口碑跌落神壇
    近期,觀眾期待已久的新版《鹿鼎記》終於上線了。一直以來,《鹿鼎記》在金庸小說中就一直很受歡迎。梁朝偉,劉德華,周星馳,黃曉明,張衛健等演員,更是陸續的出演過這部作品,收視率和口碑都十分不錯,這也讓觀眾對於新版有著很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