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德集團接班人

2021-01-07 聯商網linkshop

沒有一位領導人能夠陪伴企業直到永遠。

何況自偉大的通用總裁阿爾弗雷德·斯隆,於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創性地建立現代大公司管理制度和職業經理人體制以來。

這批「談吐文雅、身穿灰色法蘭絨衣服」的行業精英,他們對某公司的統治,便不能夠絕對長久。人們常常無法預知什麼時候,某個重要管理職位會突然出現空缺情況,所以擁有一個後備計劃總是明智之舉。

今年中旬,新加坡房地產巨頭凱德集團,突然對外透露現任總裁兼執行長將於年底退休——這比市場預計的要早一些。

消息令業界感到意外,但55歲的林明彥去意已決。他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自己已在集團任職22年,一直沒機會好好思索未來人生發展。過去兩三年,公司發展正處於良好勢態,正是時候卸下當前職務,邁向他人生的下一階段。

於是,凱德集團於8月28日,宣布執行最高管理層繼任計劃。脫穎而出的是前首席投資官李志勤,他將接替林明彥成為「一把手」。

同時, 廖茸桐和羅臻毓亦被提升至總裁位置。前者將主管亞洲區(不含中國區)業務及集團商用業務;後者主管中國區業務及集團投資業務,並負責監管集團的未來辦公業務。

三個總裁,這是一項新的決定。

「接班人」計劃

「核心在於人」,埃德·惠塔克裡不止一次在半自傳《重振通用》中提到,人才是高產高效地管理企業的根基。其自2009年6月取代肯特·克瑞薩出任通用汽車董事長後,再於一年後接替韓德勝的執行長一職。

書中描述,那時通用並沒有考察和記錄人才的正式制度。

「我對公司對待發展高管的隨意性感到震驚。」他在書中提到,通用汽車公司並沒有花費時間培養人才,所以自己不得不臨時發揮,四處親自挖掘。

因此不少智慧人士都同意,缺少接班人計劃的公司是「脆弱的公司」。

接班人計劃不是公司內部諱莫如深的話題,而是由現任執行長牽頭、董事會介入的一項結構性的任務。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在早期就定義合適的候選人群體,對其進行關注和培養、制定學習計劃、實行關鍵崗位的輪崗等等。

這是當今大多數上市企業的做法。而普遍認為,在新加坡,高層級的接替尤其是經過縝密計劃的。

當然董事會也可以考慮從外部吸引高端人才,然後空降。但廖文良似乎堅信,從內部培養自己人當領袖更為合適。

以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為誘因,百騰置地在2000年與發展置地合併為嘉德置地(現凱德集團)。廖文良被推選為新公司的領導人,並在隨後的13年內一手打造了這個房地產巨頭,其影響至今猶在。

最令他自豪的,莫非親手成立凱德管理商學院(CLIMB)這個企業內部學習機構,廖文良稱之為「我們最好的投資」。

「CLIMB旨在向所有員工灌輸嘉德置地的核心價值觀,以打造統一的文化和方向;通過為員工提供正確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幫助員工取得優異成績,為集團的業務和社區做出傑出貢獻;並培養商業領袖以塑造未來。」

目前,培養人才和交接計劃在凱德集團內部已經制度化。曾任凱德集團首席企業服務官,主管集團人力資源的陳成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過:「我們有一套既定的中高級管理幹部評估、選拔和培養機制,從各業務板塊負責人到『一把手』繼任者的遴選,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至於交接的過程。據悉,凱德集團內所有的團隊領導人,會指定至少兩位下屬作為潛在的接班人。一個交接委員會將會審核內在的候選人,在前任退休的時候去接替他。

有報導稱,廖文良在2013年離開公司前一度公開表示,集團所有的管理層都可以繼承自己的衣缽,「所有的CEO都有機會,也包括CFO、CIO和COO。」而當時,凱德旗下12個子公司總裁當中,有10個均由他親手栽培(包括林明彥)。

去年年末,談到接班的問題,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亦表示,計劃培養儘可能多的人來接替他的職位。

「在CEO的崗位上培養更多的人能夠勝任我的崗位,這就是我目前正在做的。然後董事會會適時做出決定。」庫克說。

三個總裁

2018年8月28日,重要時刻來臨。

凱德集團於當日發布消息,執行最高管理層任命。

核心成員包括:總裁兼集團執行長李志勤、總裁(亞洲區(不包含中國)與商用)廖茸桐、總裁(中國區與投資管理)羅臻毓。三位總裁,相比以往增加了兩個名額。

有分析人士認為,凱德集團這項決定,系因要嘗試對四項主要業務在行政管理層面作出更具體的劃分,並從中找到更多平衡。

但李志勤「一把手」的地位並不會因此動搖。按照慣例,在某企業中,執行長一般只有一個,而總裁可能設有多名。總裁一般指的是公司的行政事務的領導。而執行長有較大的決策權力,而通常最終也會成為董事會成員並在董事會上有發言權。

根據凱德集團官網的管理團隊介紹,廖茸桐和羅臻毓亦要向李志勤匯報工作。
李志勤是新加坡人,1999年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2000年,他結束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學生生涯,並成為高級機械工程學碩士。

「我曾與政治領導人共同商討國家政策的制訂和執行。」在加入凱德集團之前,他受新加坡政府聘用,服務於包括貿易與產業部、財務部、新加坡貨幣局等在內的不同部門。

豐富的經歷是一種積累。市場如此評價:「管理大型機構和在國際市場談判的經驗,讓他學會如何以長遠眼光規劃發展策略。」

進入凱德之後,李志勤首先擔任集團總裁辦公室副總裁。工作是協助廖文良執行集團事務,並協調和處理公司總裁與屬下子公司總裁間的往來。

據了解,凱德內部有一條慣例:最優秀和最有前途的管理人才,都要到海外第一線去鍛鍊,以檢驗其在不同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加速其成長。

這位未來CEO得到了整個亞洲的東北部。李志勤於2009年加入雅詩閣並任職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之後又接手日本、韓國,成為北亞區負責人,並隨後在2013年成為雅詩閣執行長。

觀點地產新媒體嘗試聯繫凱德集團,問詢高層候選人究竟需要哪些特質?得到的回答是:「擁有自我激勵精神、優秀的專業能力,同時具備堅實的核心價值觀。」

李志勤無疑具有這些優點,但其履歷中最濃墨重彩,也最被看重的一筆或許是:能通過開創性的方法,一舉扭轉了雅詩閣的經營弱勢。

這一段經歷凸顯他擁有與前任林明彥相當的能力——後者自千禧年空降至上海,以凱德置地總裁的身份長駐10年。就在林明彥的主持下,凱德中國業務經歷了從成型到高速發展的階段。

凱德2013年進行了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架構調整及人事變動,從元旦那天起,林明彥開始擔任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他從內部發起改革,首先就將集團八個事業部重組為四個,分別負責中國和新加坡市場,以及雅詩閣和凱德商用產業。隨後推行「一個凱德」,拋棄澳洲置地的股份,私有化並重整了凱德商用。

在2015年2月發表的新年寄語中,林明彥進一步提出,凱德要進入轉型的下一個階段。

「我打算在集團層面投入資源更仔細全面地檢驗我們的策略,以確保凱德不會因為招架不住一些顛覆性技術的來襲和大趨勢的驟變而落得措手不及……在這個階段,我們將見證到大膽且可大幅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意點子轉化為現實中的具體項目。」

李志勤是這個新政的最優秀執行者之一。

振興雅詩閣

李志勤做的是進一步推動輕資產品牌管理輸出,同時接軌網際網路經濟擁抱日益壯大的中產群體,並實施了全球擴張計劃。集團形容李志勤,帶領雅詩閣「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業務擴張。」

資料顯示,在李志勤上任之初的2013年年末,雅詩閣在全球82個城市中僅布局有33700套公寓單元(在中國有約1萬套)。其中,屬於年內新增的為3700套。

同時,雅詩閣2013年的息稅前利潤(EBIT)不甚理想,同比出現下滑。盈利情況從2015年開始有所好轉,得益於一些新購入的資產開始營運,雅詩閣錄得EBIT3.26億新元,同比上升9.6%;年內新增了6700套公寓單位,增速比去年上升了37%。

值得一提的是,雅詩閣在當年7月正式宣布進軍美國市場,以1.6億美元收購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心區,擁有411間客房的紐約時代廣場西源宿酒店。

「在過去的幾年裡,公司在全球範圍不斷擴大規模。」李志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解釋,以前雅詩閣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亞洲跟歐洲,但是現在也積極開拓中東、非洲和美國市場。

同時,作為全球擴張計劃的一部分,雅詩閣還與卡達投資局設立總額6億美元的私募基金,投資亞太和歐洲地區的服務式公寓或房地產租賃。

在國內,2015年8月,雅詩閣牽頭財團注資短租平臺途家6769萬新元,並斥5415萬新元成立聯營公司途家盛捷。目前途家盛捷服務公寓已在中國11個城市,運營超過14個項目。

在接下來的2016年,雅詩閣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全年獲取了10500間公寓,使得其在全球範圍內運營的單位總數達到約52000個。同時,該公司EBIT鎖定3.72億新元,同比增長14.1%。

年內,雅詩閣繼續通過O2O業務模式實施擴張。宣布與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綜合性旅遊出行服務平臺阿里旅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首期4300多套房源被投入市場。

在隨後的2017年4月,雅詩閣更直接與阿里巴巴旗下飛豬旅行實現直連,推出了超過15000套服務公寓單位,布局涵蓋新加坡、曼谷、東京、巴黎和倫敦等出境遊的熱門目的地。

同時,雅詩閣進一步拓展產品線推出新品牌lyf,試水共享空間經濟。該品牌面向科技企業家、創業者和創意從業者等年輕一代消費者,試圖為旅居者提供社交場景及平臺。目前,lyf擁有5個項目,分別位於中國(深圳、大連)、新加坡和菲律賓。

截至2018年6月30日,雅詩閣已經實現在全球管理超過75000個公寓單位,在中國國內則已經超過20000個,提前三年完成戰略目標。

「2013年至今,成功帶領雅詩閣重獲利潤增長,極大提升收入水平,並進行史無前例的業務擴張。」這是凱德對李志勤的成績作出的高度評價。

同時,「在營運戰略和公司業務發展上為集團帶來寶貴的經驗」,「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上也頗有建樹」,都是他被委以重任的原因。

相同的弧線

為對未來顛覆性的行業轉型和公司新的擴張階段做好準備,凱德集團在去年進行了一系列行政改組,李志勤在期間得到晉升。

最先的人事調動發生在2017年5月。鄭文輝從雅詩閣公寓信託管理公司總裁,變為凱德新加坡執行長;時任凱德新加坡現任執行長溫啟明,則成為凱德集團企業戰略高級顧問。

陳偉淵擔任凱德商用副執行長;陳智雄擔當凱德商用新加坡信託管理有限公司執行長;馬秀琴擔任雅詩閣公寓信託管理有限公司執行長......

另一次更大的人事變動在不久後被宣告。林明彥在聲明中表示:「隨著全球動態和技術進步打破了傳統商業模式,凱德的人力資本必須同步增長,以推動集團轉型。」

其中,包括前凱德商務信託有限公司執行長和執行總監梁靜儀在內的一批高管受到提拔。其自2017年11月1日起,擔任集團全資業務單元凱德商務的執行長。而根據公開資料,凱德商務是凱德一個新的全資商業部門,將負責全球辦公樓運營平臺,包括探索未來辦公的發展方向。

同時,廖茸桐被任命為營運長,負責為集團分布全球橫跨不同資產類別的運營提供高效的支持服務,並監管集團商用業務。

在這之前,他自1994年加入凱德集團,並在2001年至2014年期間常駐中國。廖茸桐於2009年出任凱德中國執行長,領導中國團隊優化和發展住宅及綜合體業務。隨後在2014年9月,開始擔任凱德商用執行長兼執行董事。

廖茸桐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臣」,多年來一直有人看好他的「接班」潛力。

據報導,在2012年6月一場記者會上前CEO廖文良曾強調;「作為凱德接班人的一個關鍵條件,是必須要理解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消息稱,他所列舉的符合該要求的內部人選,就有林明彥及時任凱德中國執行長的廖茸桐、凱德中國副執行長羅臻毓等人。

另有分析認為,2009年,時任凱德置地總裁林明彥改任了當時嘉德置地旗下雅詩閣全球總裁,原副總裁廖茸桐升任凱德中國總裁。之後經過不到4年,林明彥就高升為凱德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而在2014年,廖茸桐被調為凱德商用執行長,羅臻毓出任凱德中國執行長。分析稱:「雖然,凱德中國和凱德商用在新的架構下均是分別獨立的集團下屬公司,但從前輩們的升職路徑來看,他們此次職務變動也可以說是升遷。」

羅臻毓早在1991年便涉足房地產行業。在加入凱德集團之前,他是淡馬錫控股私人股本投資的副董事。

羅臻毓於2001年9月加入凱德集團,自2004年8月起常駐中國。先後任雅詩閣中國董事總經理、凱德中國華南區域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副執行長。隨後,他自2014年9月出任凱德中國執行長至今。

2007年羅臻毓加入凱德中國,主導華南區域實現從單一住宅業態到涵蓋綜合體全業態的進階;同時負責公司的房地產金融業務,包括來福士中國基金和15億美元的來福士中國投資夥伴III私募股權投資工具。

在2014年上任凱德中國執行長後,凱德在中國的住宅銷售額達到歷史最高點,集團綜合體戰略更得以快速推進。2017年,迎來在華六大綜合體集中開業,面積超百萬平米,成為開業綜合體最多的一年。重慶來福士、大坦沙島更新改造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各業態將於明年起陸續面世。

近幾年在上海、廣州、重慶等五大核心城市群亦加快收購優質項目及地塊的步伐,還籤下華東兩個產城融合項目,在華投資持續加碼。

同時,羅臻毓緊跟全球數位化浪潮的趨勢,抓住中國網際網路經濟、創新發展和加大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大力推動集團在中國的創新業務和數位化轉型升級。在他的指引下,凱德星在華發展為打通集團多業態的數位化平臺和連接內外部的生態圈,會員數量已達596萬。2017年收購上海國正中心後,立即開始試水共享辦公,並於今年5月推出首個共享辦公空間凱德·C3。2017年舉辦中新科創大會,宣布與優客工場、曠視科技等多個獨角獸的合作,並開創了兩國實體經濟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在中國還設立了創新中心,探索未來空間運營的多種可能。

但李志勤所在的雅詩閣和廖茸桐所在的凱德商用,是兩項更全球化的業務。

毫無疑問中國是凱德集團的核心市場之一,林明彥、廖茸桐和羅臻毓的幾次升職,也被解讀為,企業內部「中國系」的上位。

另外,截至2018上半年,凱德在中國的資產佔總資產的比重達到了37%。一直有傳言稱這個比例可能會超過50%。

但在去年年末的一場分享會上,羅臻毓就強調,凱德還是希望維持亞洲型的房地產公司的形象。

「我們畢竟是在新加坡上市的。」羅臻毓稱:「一直以來我們不希望脫離亞洲房地產公司的體系。對我們來講,維持亞洲房地產體系對股票也有好處,畢竟西方投資基金如果要找比較有代表性的亞洲房地產股,凱德會列在他們的重要目標中。」羅臻毓說:「因為如果選中國房地產公司股票他們會選萬科或者其他公司,但是如果代表亞洲房地產公司股票,他們會以凱德為例。所以在整個布局中,中國市場不能佔太大比例。」

另一方面,李志勤在2018年1月成為集團首席投資,工作是負責集團戰略及協調資源分配,以優化投資回報並促進投資規模增長。此外,他亦負責監督凱德集團服務公寓業務的發展。是三人之中,職務範圍最接近決策層的一個。

9月15日是凱德集團新一代管理層任命生效的日子,即將卸任的林明彥發表了一封言辭細膩的電郵。

他在信中提到:「我很慶幸能夠交棒給一個德才兼備的接班人,讓凱德得以在接下來的年月裡繼續蓬勃發展。」

林明彥回望過去的22年的生涯:「它對我來說是一段不可思議的難忘旅程......33歲那年,我毅然決定離開軍隊投身企業界。37歲那年,我決然接受挑戰遷往中國拓展凱德在中國的業務。現在55歲的我,也決定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2013年,林明彥高升為凱德總裁兼執行長並一手促成集團改名,確立「綜合體發展戰略」,開始了組織機構調整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市場都期盼,新的接班人們能為凱德集團帶來什麼新變化。

(來源:觀點地產網)

相關焦點

  • 凱德集團牽手優客工場
    原標題:凱德集團牽手優客工場日期:[2016-12-09] 版次:[B09] 版名:[買樓王·市況] 字體:【大中小】 新快報訊 12月2日,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凱德集團、優客工場,在新加坡凱德總部籤署了三方協議,宣布啟動國際性戰略合作。據了解,目前優客工場已經宣布進駐武漢的凱德新民眾樂園和北京的凱德MALL?望京。
  • 凱德集團將盛邦新業旗下房地產業務併入凱德中國
    4月1日,凱德集團宣布,公司持有40%股權的盛邦新業集團將旗下的房地產業務整體併入凱德集團在華分支--凱德中國。  資料顯示,盛邦新業集團為新加坡企業,2003年進入中國,目前在在成都、無錫、西安與瀋陽共擁有5個項目。
  • 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CEO陳永明:「服務商」凱德
    會面地點定在上海來福士廣場,這個位於城市核心區的綜合體,是凱德集團在中國的首個來福士項目。從1994年第一座辦公樓——上海百騰大廈作為起點,到2004年中國第一座、全球第二座來福士——上海來福士廣場開業,再到提出「綜合體戰略」,凱德已經在中國深耕26年。
  • 凱德集團 從「引入」到「融入」,凱德在中國的新加坡模式走向更深處
    年度影響力企業  企業檔案凱德集團是總部在新加坡的亞洲知名大型多元化房地產集團,截至2020年9月30日,管理資產約1333億新元。集團以新加坡和中國為核心市場,同時開拓了印度、越南、澳大利亞、歐洲和美國等市場,目前業務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的220多個城市。
  • 加強數位化建設 凱德集團生活圈「起跑」
    ,自有電商平臺凱德星商城實現跨越式發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績單。凱德在中國全年線上銷售額超2億,為去年的10倍。凱德生活圈「起跑」,步入提速階段。  線上業務從0到2億,既是水到渠成,也是疫情挑戰下主動突圍取得的成果。凱德從2015年開始持續推進數位化戰略,面向集團全場景客戶推出數位化平臺凱德星,圍繞零售、辦公、產業園區、出行住宿等多元業務場景探索智慧解決方案。
  • 金科股份與凱德集團(中國)達成戰略合作
    觀點地產網訊:5月21日,據金科股份方面信息發布顯示,金科股份與凱德集團(中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已合作項目情況、後續合作推動等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金科股份總裁喻林強帶領金科高管團隊出席交流座談。此外,負責中國業務的凱德集團總裁羅臻毓帶領高管團隊實地參觀了金科瓊華系產品金科九曲河。
  • 為應對新冠疫情 凱德集團高管自動降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為應對新冠疫情 凱德集團高管自動降薪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為了更好地應對疫情持續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凱德集團董事會和高管層自願降薪,其董事費和基礎薪資將從4月1日起降低5%-15%
  • 在華最大購物中心開業率超70% 凱德集團高層卻減薪
    蘇州中心實景樂居財經訊 沙樂樂 發自蘇州新加坡《海峽時報》26日報導,當地最大房地產開發商凱德集團(CapitaLand)將凍結所有管理層及以上工作人員的薪資,其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成員將自願減薪凱德集團CEO李志勤26日在一份概述該公司2019年財務業績的聲明中表示:「Covid-19的突然爆發肯定影響了我們的業務,以及我們的合作夥伴和租戶,特別是在中國和新加坡,影響的程度將取決於疫情持續多長時間。「作為亞洲知名的大型多元化房地產集團,凱德集團以新加坡和中國為核心市場,此次疫情對其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
  • 凱德集團發布新業務變革框架—— 「下個20年」
    近日,凱德集團發布了新的業務變革框架——「下個20年」。該框架基於「樹人」「可持續發展」和 「數位化戰略」三大核心原則,將繼續投資於三大戰略性增長業務,即在全球核心市場跨資產類別發展、通過基金管理和旅宿業務平臺實現全球擴張。
  • 凱德集團:4月1日起,董事會和高管自願降薪5%-15%
    2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凱德集團獲悉,凱德集團董事會和高管層自願降薪,其董事費和基礎薪資將從4月1日起降低5%-15%。所有經理級及以上級別的員工凍結漲薪。其他員工不受影響。凱德集團表示,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爆發和持續,凱德的眾多利益相關者和合作夥伴都深受影響,特別是在中國和新加坡。
  • 凱德集團&中國區兩大掌舵人亮相深圳 都談了些什麼?
    資料顯示,凱德集團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房地產集團之一,總部設在新加坡。業務包括商業綜合體、購物商場、服務公寓、辦公樓和住宅。以新加坡和中國為核心市場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房地產基金管理業務之一。凱德集團於1994年進入中國,已在中國48座城市運營160多個項目。總開發規模約2,200萬平方米,管理的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 凱德集團發布2020年品牌主題 「你我與共」構建發展共同體
    5月11日,凱德集團發布2020年品牌主題「你我與共」,主題海報和Icon同步亮相。此年度主題的提出,既是凱德直面挑戰的品牌宣言,也是凱德的企業價值觀與發展觀的再次詮釋。整體配色延續凱德集團logo中的藍綠標準色,是對品牌內涵的傳承與延續。具體來講,「你我與共」的品牌主題包含「以愛致遠、信任不怠、無畏向前」三方面內涵,直面企業發展的立身之本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照亮前進方向。
  • 凱德集團 「為明天·為健康」廣州市聯合公益抗疫行動圓滿完成
    面對今年的疫情挑戰,凱德集團迅速行動,迄今為止已在全球範圍內捐款600多萬新元,為8.1萬多名受影響人群提供幫助,包括受疫情影響的弱勢老年人、貧困兒童、社區護工和醫護人員。憑藉在新冠疫情中對社群的積極貢獻,凱德集團還榮獲新加坡慈善公益領域最高榮譽——新加坡2020年「總統志願服務及慈善事業獎(特別版)」。
  • 凱德集團110億新元收購淡馬錫旗下公司 資產管理類別持續擴充
    中國網地產訊 1月14日,凱德集團對外界表示,與淡馬錫達成一筆交易。將以110億新元收購其附屬公司星橋騰飛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的所有股份。交易完成後,將使凱德與星橋騰飛整合成為亞洲最大的多元化房地產集團。該擬定交易有待凱德集團獨立股東於股東特別大會上批准,會議計劃於2019年上半年召開。
  • 凱德在漢所有項目復工 4家凱德廣場恢復營業
    另外,凱德在武漢的3家服務公寓:盛捷武勝服務公寓、盛捷健龍沌口服務公寓、馨樂庭沌口公寓酒店也已恢復住店業務,客人提供健康證明和復工證明即可辦理入住。   疫情發生以來,凱德集團迅速成立了應急管理小組,全面部署防疫工作。「一攬子方案」陸續落地,覆蓋公眾保障、員工關愛、社會捐助和業務運營等多個方面,在效率、速度、組織力和反應力等方面,展現了強大的應對和協作能力。
  • 凱德集團邱海燕:洞察年輕消費群體,擁抱和活化年輕人玩法
    這個主題,凱德集團(中國)華南區商業管理區域副總經理邱海燕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凱德集團(中國)華南區商業管理區域副總經理邱海燕   在她看來,「年輕化溝通」不能單純用年齡區分,它應該是一種具有創新、時尚、潮流,不受年齡約束的溝通。
  • 凱德集團收購盛大所有股份:價值19億美元
    4月4日,盛大遊戲日前透露,已以19億美元的價格,同凱德集團的私有化達成協議。  盛大集團在本周五的聲明中表示,凱德集團將以每股3.55美元的價格,即7.1美元每ADRs股票,收購中國在線遊戲開發商盛大遊戲。交易預期在今年下半年完成,盛大遊戲將從納斯達克退市。
  • 凱德集團2020「許願季」11月21日正式拉開序幕
    新華網重慶11月20日電 11月21日,凱德集團2020「許願季」將在全國正式拉開序幕。  據了解,今年的全國活動以「奇幻許願季」為主題,以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為核心內涵,全面融合國潮元素。11月21日-12月31日期間,凱德全國16座城市的43家購物中心聯動,直播馬拉松、重磅IP展、漢服體驗館、快閃店等活動。
  • 凱德集團2019年稅後淨利潤21.4億新元 應對疫情高管自願降薪最高15%
    2月26日,凱德集團發布2019年度財務報告。   報告顯示,凱德集團2019年稅後淨利潤為21.359億新元(107.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1.2%。   同期,息稅前利潤為50.676億新元(255.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2.3%。新加坡和中國兩大市場仍然是主要貢獻者,合計貢獻集團總息稅前利潤的83.7%。
  • 凱德的國內最大單,給了產業地產
    來源:億翰智庫11月6日,凱德商用中國信託(「CRCT」)宣布首次進軍產業園區項目,將以49.45億向凱德集團關聯公司收購位於中國蘇州、西安和杭州的五個產業園區,以及位於廣州的樂峰廣場的剩餘49%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