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歷史概況:興起到滅亡,它都經歷了什麼?

2021-01-19 食尚小美食

阿梁小編來和大家聊一聊歷史,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文章和內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了解過,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春秋時期歷史概況:興起到滅亡,它都經歷了什麼?

1.前545年,丙辰,周靈王二十七年,魯襄公二十八年,晉平公十三年,齊景公三年,楚康王十五年,燕懿公四年。①夏。按照蒙門之盟,齊、陳、蔡、北燕、杞、胡、沈、白狄等國君朝晉。②冬。慶封驕橫,齊公族欒氏(子雅)、高氏(子尾)及大夫陳須無、鮑國逐之。慶封奔魯,又奔吳。

③周靈王洩心卒,子景王貴立。④按照蒙門之盟,魯、宋、陳、鄭、許之君朝楚。⑤楚康王昭卒,子麇立,是為郟敖(麇無諡,葬於郟,敖為陵名)。⑥楚令尹屈建卒。以康王之弟王子圍繼為令尹(下年春任命)。⑦是歲。燕懿公卒,子惠公立(從《史記》。《左傳》為簡公)。

2.前544年,丁已,周景王貴元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吳王餘祭四年,鄭簡公二十二年,宋平公三十二年,衛獻公三十三年,齊景公四年。①夏。初,吳王餘祭伐越,獲越俘,使守舟,餘祭觀舟,越俘殺之,其弟夷末繼為吳王(從《春秋》、《左傳》。《史記》以餘祭在位十七年)。②鄭、宋皆飢,鄭卿子皮(罕虎)命以粟賑國人,戶一鍾,宋司城子罕(樂喜)請平公貸放公粟。③衛獻公行卒,子襄公惡立。

④季扎聘諸侯。吳王夷末使其弟季扎通好北方諸侯。季扎歷訪魯、齊、鄭、衛、晉等諸國,在魯,請觀周樂;齊,以為齊政將有所歸(歸于田氏);在鄭,以為鄭政將歸子產;在衛,贊遽璦(字伯玉,《淮南子》言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為君子;在晉,以為晉政將在家門。⑤冬。司馬穰苴治軍。晉、燕伐齊,齊師敗績。晏嬰薦田完苗裔穰苴於景公,使治兵(從《史記》,而不記其年月,姑繫於此。本年秋有齊大夫高止奔燕及高止之子奔晉事)。景公命其寵臣莊賈為穰苴監軍。莊賈后至,穰苣斬之以徇三軍。景公遣使持節數監軍。穰苴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卒斬之。士卒次舍,穰苴親問飲食、疾病、醫藥,與之平分糧食。故爭出為之赴戰。晉師、燕師聞之,罷去。景公尊為大司馬(一謂穰苴為戰國齊將)。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並走向滅亡的?
    談秦說漢(194)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並走向滅亡的?中山國的前身是白狄大部落,屬於遊牧族。其中白狄的鮮虞氏又是由鮮虞、肥、鼓、仇等幾個部落組成,沿著滹沱河逐漸遷徙到大行山腳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齊國都要集合多國之兵,足見鮮虞氏的戰鬥力之強大。公元前530年,晉國六卿之荀吳打敗鮮虞氏之鼓部落,又俘虜肥部落的頭領,次年又攻破鮮虞氏的中人城。幾年之內,徹底消滅了鼓、肥兩個部落。但過了20年,逐漸復甦的鮮虞氏出擊晉國,又奪回了被晉國佔領的鼓、肥之地與中人城。
  •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又怎麼走向滅亡的?
    說到中山國可能不少朋友都沒有聽說過。但是中山國卻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強國,國力鼎盛時期有戰車九千乘,被中原諸國視為心腹大患。中山國可以說是除齊、楚、燕、韓、趙、魏、秦國的戰國七雄外的「第八雄」。中山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狄鮮虞部落人(也稱白狄)效仿東周各諸侯國建立的一個國家。
  • 春秋戰國時期的配角,卻活到秦朝建立之後,衛國的歷史
    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是我國第一個自稱為皇帝的人,他摧毀了六個國家,建立了秦朝,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事實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仍然有一個國家沒有被秦軍消滅。不僅如此,這個小小的諸侯國還一直延續到了秦始皇去世之後還存在,這個國家就是衛國。
  • 晉國是如何從春秋時期的霸主走向最後的滅亡的?
    歡迎來到小人物歷史,春秋時代,晉文侯協助周平王向東遷徙,晉國開始振興起來。後來晉文公成就了一代霸業,晉國先後稱霸時間長達100年。晉文侯和晉文公成就了晉國的稱霸,卻也為後來晉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患的根源。公元前771年,外戚申侯為了報申後被廢掉的私仇,勾結犬戎謀反,周幽王被殺掉,西周滅亡了。
  • 先秦時期的中山國在現在的什麼地方?它是如何滅亡的?
    提到春秋戰國時期,相信不少人都會先想到"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大分裂時期,這一時期的九州大地被分為了無數的諸侯國。西周滅亡後,周天子雖然在洛邑重新建立了王朝,但威望已經大打折扣,諸侯們開始互相徵伐,上演了許多精彩的故事。最初,諸侯國都是周天子分封而產生的,但久而久之,一些新的國家不受分封而被建立,如晉國分裂後形成的韓、趙、魏三國,又如中山國。
  • 春秋五霸中晉國有四位,歷時700年,而它的滅亡卻與一規矩有關?
    晉國是我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之一,首任國君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唐叔虞,最初國號為唐,唐叔虞之子燮繼位後改為晉,始稱晉國。晉文公從晉國的發展歷史來看,最具影響力的國君是晉文公,作為春秋五霸中最負盛名的霸主,其早年經歷頗為坎坷,因驪姬之亂被迫流亡在外19年,最終在秦穆公的支持下重返晉國
  • 越國在春秋時期還是強國,為何到戰國七雄時卻消亡得如此迅速?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各諸侯為爭地盤而爭鬥,到了戰國時期,動蕩不安的局面以及不斷地吞併,讓壯大起來的諸侯有了做老大的想法,於是戰國就有了爭霸賽,主角是當時排在上位的七國,史稱「七雄爭霸」。今日我們要講的越國,明明在春秋時期還是這些大人物中的一員,有很好的勵志故事,但在戰國七雄中消失了,越國,這個有著神奇歷程的國度,為什麼最後消亡得這麼快?
  • 春秋戰國時期的南蠻、北狄、東夷、西戎,到哪裡去了
    經過夏、商、周三個時期的不斷徵伐,東夷的勢力逐漸變弱了,最後的勢力範圍,縮小到了只在淮河流域。東夷人在這個過程中,也積極與華夏族文化融合、通婚、會盟等。到春秋時期,吳國滅掉東夷人最後一個國家——徐國,東夷人再也沒有建國。秦統一六國時,東夷人已經完全融入了華夏民族。南蠻:春秋戰國時的南蠻,指楚國境內和南方的百越各地。
  • 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有多混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一直以來戰亂不斷,有各國之間的內戰,也有為了抵禦外敵匈奴入侵的戰爭,可以說沒有一個朝代能夠杜絕戰亂的爆發,那麼哪一個朝代最為和平呢?其實很難去評判,但是換一種問法,在古代哪一個朝代最亂,這個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那就是五代十國。
  • 從「數典忘祖」到「問鼎中原」,周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
    終結商紂王和商朝生命的人是周武王,同樣,他經過了牧野之戰,一舉成名,建立了周朝,但周朝同樣不能一直享有榮光,到了周幽王這代,周朝的權力經歷了一次「滑鐵盧」,自此落地的周天子已經不如諸侯了。周幽王時期,犬戎攻破了鎬京,周幽王身死,同時也標誌著西周滅亡了,但周朝並沒有因此滅亡,因為諸侯又擁立了周幽王的兒子為周天子,自此東周開始了,當然春秋戰國的亂世也開始了。
  • 春秋戰國時期爵位最低的諸侯國許國是個怎樣的存在?
    眾所周知,在周朝時期為了更好地統治各地而實行分封制,當時周天子將王室貴族、功臣以及貴族後裔分封到各地做諸侯,而諸侯的爵位是有輕重、高低之分的,其中在眾諸侯王中只有許國是最低等的男爵國。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許國作為爵位最低的諸侯國,因為實力不濟又位處中原要地而被到處被欺負直到覆滅。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尼羅河」創造的古埃及,從興起到6次被入侵,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世界的文明真的很多,但是,最著名的就是四大古老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中國,它們沉澱在歷史的海洋中,發揮著奕奕光輝。其中最嚮往的就是擁有著金字塔的古埃及,它是一個神秘的領土,帶著不一樣的色彩。喬治·羅森林是亞非古代史的一個著名的史學研究專家,他從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前三世紀上下數千年研究了古埃及。
  • 吐谷渾的興起與滅亡(一)——從遼東到青海
    這個曾經在公元四世紀西晉時期建立的政權地處黃河上遊,祈連山以南,青海湖以西。南北朝時期北魏與南齊南北對峙階段,西方之國吐谷渾的國土西到且末,也就是塔裡木盆地的東南邊緣,東到松潘也就是青藏高源的東邊邊緣,北到祈連山,南到巴顏喀拉山,地域非常遼闊。這個西方古國,它卻來自於遼東。
  • 太昊陵文物保護中心舉辦《先秦時期淮陽歷史概況》知識講座
    11月26日下午,太昊陵文物保護中心舉辦《先秦時期淮陽歷史概況》講座,周口文化學者範閩傑院長結合自己多年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地理的研究和探索,從中國古大陸的形成到春秋戰國時期,橫跨幾十萬年的淮陽地理風貌、淮陽人文歷史和中華文明的形成進行了客觀而又深入的分析和解說。
  • 好不容易建起東周,卻是春秋時期的開始,周平王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我國奴隸社會時,曾經有一個鼎盛時期,它農業繁盛,勢力範圍和國土面積廣闊,這就是西周王朝。西周開國於周武王,在傳了12位統治者後,滅國於周幽王。早期西周社會安定,百姓和睦,有著著名的「成康之治」,可惜從周懿王開始日益腐敗,最後走向了滅國的道路。
  •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為何沒有三國時期的歷史更讓人感興趣?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為何沒有三國時期的歷史更讓人感興趣?三國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可謂我國歷史上最為動亂的階段。不過,描繪三國歷史的《三國演義》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取材於春秋戰國歷史的《東周列國志》則沒有前者那麼高的知名度。
  •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到鐵器的飛躍,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困難?
    春秋戰國時代,我國社會經濟飛躍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便是鐵器的應用和普及,它是當時社會生產力中的新因素之一。鐵器取代青銅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雖然兩者都是金屬,也都要經過採礦和冶煉,但要求的技術水平卻不一樣。青銅冶鑄沒有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是不可能有鐵的冶鑄出現的。青銅的熔點低,鐵的熔點遠比它高。
  • 興於春秋亡於戰國的晉國,它的古都城在哪裡,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談秦說漢(280)興於春秋亡於戰國的晉國,它的古都城在哪裡,是現在的什麼地方?春秋時期晉國始祖唐叔虞被封為唐地,建都翼城,又修建了陪都曲沃;晉獻公修築聚城為都城,改名為絳城;晉景公又遷都重修新絳城;晉文公在曲沃即位後,遷都新絳城。戰國時期的晉幽公君權旁落,只剩國都絳城、曲沃,一直到晉國滅亡。
  • 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到底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春秋戰國是歷史上一段小弟爭相當扛把子,不斷幹仗的大分裂時期,甚至已經掩蓋了當時周老大的光芒。關於春秋,小朋友們一定有很多的問號,為什麼叫做春秋?春秋到底是從哪一年開始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春秋。《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襄公十四年(前481年),起止年代大體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的史學家們便用春秋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春秋到底是哪一年開始的呢?這個說法一直都比較模糊,有公元前770年、前722年、前720年、前707年等觀點,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些說法及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