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支參賽隊伍中400支選華為這屆物聯網創新大賽到底有啥「魔力」?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5G、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中央屢次提及,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生態產生的新生代、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將在未來數年內呈現嚴重「供不應求」的供需矛盾。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5G、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中央屢次提及,進入加速發展階段。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產業業態、新的經濟形勢都必然使得我們需要有一種創新的動力、能力和意願,去引領未來的時代;其次就世界變化而言,產業、行業、技術之間的快速迭代、相互融合、互相促進已經成為常態,而有效、可行的產學研融合無疑將成為未來產業持續發展的動力。

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生態產生的新生代、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將在未來數年內呈現嚴重「供不應求」的供需矛盾。據計世資訊報告預測,今年ICT人才缺口大約為1200萬,其中物聯網人才缺口211萬。

基於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相關專業課程,為社會輸出了一批又一批專業人才。同時,在產業方面越來越多有責任、有能力的企業也紛紛將人才戰略納入到企業發展的最高優先級,希望通過「產學研」融合,實現從學校到產業的人才輸送閉環。華為公司前不久也跟教育部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聚焦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

不僅如此,8月末的幾天裡,「2020年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華為杯)全國總決賽」還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方式,展示了華為在校企聯合、人才養成方面的成果。

一場別開生面的物聯網設計競賽

面臨新冠疫情管控、絕大多數高校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沒有到校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本屆競賽仍有560多所學校報名、6500+參賽學生、1400+指導老師、1360支參賽隊伍、124支決賽隊伍、包括5G、NB-IoT、AI、雲等在內十餘個領域……構成了國內唯一、且影響力最大的第七屆物聯網領域學科競賽——2020年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及2020年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華為杯)全國總決賽。

顯而易見的是,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大賽,並不能用簡單的邏輯去考量。之所以以「別開生面」形容此次大會,是其內容、形式上的別具一格,緊扣「創新」二字,展現了新時代大賽的新面貌。

面貌一

從內容上講,本屆大賽首次融合雲+IoT+5G等技術,不僅吸引了超過500支參賽隊伍選擇基於華為技術開發其參賽作品,更是開創了物聯網技術的新紀元。從競賽作品內容來看,很多隊伍面向行業應用需求,將雲、IoT、人工智慧、5G技術進行融合創新,展示了智能物聯網(AIoT)新時代的生產和生活場景。

3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明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部署,「新基建」已然成為新時代數位化經濟的基礎保障。在此背景下,本屆大賽將雲+IoT+5G技術融合,助力參賽團隊創新研發新應用,助推社會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無疑是適時之舉。

面貌二

從形式上講,本屆大賽從傳統的線下模式轉變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模式,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的衝擊下,彰顯出時代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和創新精神。

競賽技術培訓由以前的高校巡迴技術講座,每場講座一兩百聽眾,變成了線上系列技術講座,累計有近兩萬師生參加了線上技術培訓;競賽答辯和評審環節由以前的純線下模式變成了學生線上答辯、評委線下聚集討論評審的新模式,特別是組委會在全國總決賽期間還進行了新技術應用的大膽創新與實踐,使用5G+華為IdeaHub+雲的方案,很短時間就完成了會場的布置,評委和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華為IdeaHub+華為雲WeLink實現線上和線下面對面交流,還依託華為IdeaHub強大的遠程雙向協作能力,實現了評委與學生的實時高效互動。2020競賽已經成為疫情期間國內最亮眼的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

華為「黑土地」持續輸送養分

長期以來,華為物聯網聚焦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肥沃的產業黑土地。基於華為雲、AI、大數據等核心技術,華為構建的統一開放的全棧式物聯網解決方案,以「聯接+雲+智能」,提供一點接入、全球可達的雲服務,使能行業數位化轉型並為消費者帶來極致體驗,實現了可信、可靠的萬物互聯。截止目前,華為物聯網已在車聯網、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交通等領域聚合了3000+合作夥伴、覆蓋50+細分行業,其中已有1000+夥伴的聯合解決方案實現了規模商用。此外,華為生態大學通過華為ICT學院已與全國270多所院校開展了校企合作,通過專業建設、創新訓練營實踐、企業公開課、校企共編教材、實訓室建設、師資培訓、競賽等多種方式助力高校新工科人才培養。

據筆者了解,2020年第七屆競賽由華為冠名贊助,其向參賽的隊伍提供的整合物聯網、人工智慧以及5G的「雲+管+端」全套特色技術方案與資源,尤為受到參賽隊伍的追捧。選擇華為IoT賽道和華為5G賽道的隊伍總數近400支,遠遠超過競賽組委會和華為準備的300套競賽套件的數量,幾經協調仍有350支隊伍堅持選擇華為賽題,共同角逐華為杯、中國電信創新獎等獎項。

(文章來源:OFweek)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移動OneNET之星2.0物聯網創客馬拉松大賽報名進行中
    2019中國移動OneNET之星2.0物聯網創客馬拉松大賽報名進行中。中移物聯網公司 供圖  中國青年網重慶6月5日電 (記者 郭凱薇) 日前,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市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中國青年網以及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中國移動OneNET之星2.0物聯網創客馬拉松大賽已正式啟動。
  • ...第二屆天翼物聯開發者大賽創新成果發布會 攜手產業共建物聯網...
    大會表彰了在大賽中表現優異的參賽團隊以及對天翼物聯產業聯盟產業生態推進作出特別貢獻的企業,發布了《天翼物聯終端安全白皮書(2020年)》。  據悉,天翼物聯開發者大賽創辦於2018年,大賽旨在全面開放中國電信優質物聯網資源,鼓勵全球物聯網開發者基於電信物聯網平臺能力及產業資源,進行產品和方案創新。
  • ...140家企業、387支隊伍參賽……這場綠色化學化工創新創業大賽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賽設法國賽區和荷蘭賽區,在法國Axelera產業集群和荷蘭切梅洛特園區等宣傳推廣下,吸引了多支初創團隊報名參賽。經過篩選和評比,Surfact Green團隊、Deep Branch團隊分別獲得法國、荷蘭賽區一等獎,將與創業實踐組的前三名團隊共同獲得在上海化工區為期一周的浸潤式商務考察,對有潛力的項目將進行加速孵化。
  • 從500支參賽隊伍中勝出,漯河職院在全國大賽上拿大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易春林6月2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漯河職業技術學院了解到,近日第六屆「魯班杯」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作品大賽落幕,該校選派的參賽隊伍斬獲了多個獎項。據了解,自2019年10月開賽至2020年6月,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魯班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魯班杯」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作品大賽完美落幕。
  • 中國電信舉辦第二屆天翼物聯開發者大賽創新成果發布會
    大會表彰了在大賽中表現優異的參賽團隊以及對天翼物聯產業聯盟產業生態推進作出特別貢獻的企業,發布了《天翼物聯終端安全白皮書(2020年)》。據悉,天翼物聯開發者大賽創辦於2018年,大賽旨在全面開放中國電信優質物聯網資源,鼓勵全球物聯網開發者基於電信物聯網平臺能力及產業資源,進行產品和方案創新。
  • 廣和通支持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驅動中國物聯網人才培養
    11月27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東南大學、南京集成電路等產業協同創新學院共同承辦的2020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競賽暨第五屆智能互聯創新大賽在南京圓滿落幕。大賽按照初賽、分賽區複賽及全國總決賽三階段進行,報名人數達5019,隊伍2009,學校數303。大賽專家組經過5個多月的選拔,最終有169支隊伍進入決賽。決賽階段,大賽專家組將根據參賽作品的完成度、創新性、難度及文檔質量、答辯狀況等情況進行評獎。
  • 廣和通支持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 驅動中國物聯網人才培養
    11月27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東南大學、南京集成電路等產業協同創新學院共同承辦的2020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競賽暨第五屆智能互聯創新大賽在南京圓滿落幕。
  • 60支隊伍齊聚羊城!2020年第九屆廣東省創意機器人大賽成功舉行
    這是廣東省教育廳批准開展的全省性競賽活動,也是廣東科學中心連續九年成功舉辦的大型科技創新賽事活動。來自全省各地市及澳門地區的60支隊伍300多名師生齊聚羊城,同臺比拼,競技術、賽創意,為公眾帶來一場豐盛的科學大餐。
  • 12支隊伍強強PK 昇騰AI初創大賽決賽金獎出爐
    12支隊伍入圍決賽圈 強強PK展現實力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共有12支優秀隊伍憑藉著強大的開發實力,成功入圍決賽圈,並在決賽現場為評委以及直播間的觀眾們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路演。五大基本項評分標準 冠軍究竟花落誰家在本次決賽路演中,評委們也從產品&方案技術創新、使用華為的開放能力、市場前景、商業模式、團隊及財務分析五大基本項出發,向12支參賽隊伍提問。
  • 華為中國大學生ICT大賽2020總決賽
    華為ICT大賽於2015年舉辦,至今已經進入到第五屆。本屆比賽緊隨ICT技術發展趨勢與浪潮,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更加領先更具價值的ICT競技平臺。於收穫的秋季,華為中國大學生ICT大賽2020再次啟程,又一次點燃全國各大院校學生們的參賽熱情。
  • 強智科技冠名第四屆湖南省大學生物聯網應用創新設計競賽
    2020年11月14日—15日,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省物聯網學會協辦,湖南工商大學承辦的第四屆「強智杯」湖南省大學生物聯網應用創新設計競賽在湖南工商大學圓滿落幕,來自全省28所高校,122支隊伍,共計500餘名評委、領隊以及指導老師和參賽選手參與了物聯網盛會。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獲得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
    今年的競賽形式不同以往,大賽組委會採取線上學生答辯、線下專家集中評審的比賽方式,避免了疫情期間線下比賽的大規模聚集。參加評審的評委均為來自行業各大企業和高校相關領域內的專家,組委會通過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參賽隊伍和評審專家分組進行項目答辯、展示以及評審。每支參賽隊伍都需經歷項目答辯、實物演示以及專家質詢三個環節。最後通過每組評審專家的均分和全部專家的集體商議給出最終結果。
  • 共創新、赴未來——「華為雲杯」2020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大賽華麗謝幕
    從11月5日到12月22日,近兩個月的激烈角逐,由1056名選手組成的377支參賽隊伍,一路披荊斬棘共有10支隊伍突出重圍,對最終的獎項進行最後的角逐。「華為雲杯」2020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大賽決賽答辯賽場上,共分為兩個規則:第一部分為初賽中的算法介紹,第二部分為開放性討論問題,題目為「AI如何助力遙感行業?」
  • 亞軍+季軍,我電學子從660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
    本屆大賽以「智能世界•縱橫」為賽題,設全國八大賽區,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在內的全國511所高校、6600支隊伍、共16000人參加。經過近兩個月的激烈角逐,我校2支隊伍分獲全國總決賽亞軍和季軍,佔全國8強中2席。
  • 2020年第三屆大學生旅遊設計大賽在廈舉行 12支隊伍比拼文創思路
    來源:東南網臺海網12月9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12月6日,2020年第三屆大學生旅遊設計大賽決賽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文博會舉行。來自廈門大學、南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燕山大學等12支隊伍以「香」村旅遊紀念品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紛呈的展示與角逐。這已是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系第三年承辦該項賽事,該賽事在高校的影響力與號召力不斷提升,今年共收到40所高校的216支隊伍報名,最終12支隊伍入選決賽。
  • 院士顧問團助陣,「海創江南」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邀你相約灣區
    「海創江南」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是本屆物博會增設並重點打造的一項賽事活動,特邀陳衛院士、黃如院士、錢鋒院士擔任大賽顧問。大賽粵港澳賽區,徵集高端創新項目,在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先進感知、智慧城市、疫情防控等賽道開展競賽比拼,推動產創融合。歡迎物聯網行業創將通過創成匯平臺踴躍參賽。
  • 從化區第三屆傳統醒獅大賽開鑼,20支醒獅隊來爭霸
    20支醒獅隊伍角逐金獎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和百業復甦31日上午舉行的初賽環節,20支醒獅參賽隊伍歡騰繞場一周,為本次活動拉開帷幕。隨著主持人誦讀點睛口訣,獅子伏地接受點睛,寓意虎虎生威、事業興旺、宏圖大展。點睛儀式。
  • 合肥工業大學在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總決賽中獲佳績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古越)11月16-17日,2019年第十三屆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總決賽在南京市河海大學江寧校區舉行。經過激烈角逐,合肥工業大學在該賽事中榮獲一等獎1項,三等獎12項。同時,該校獲得本屆大賽「優秀組織單位獎」。
  • 辭舊迎新 舞王爭霸 35支隊伍角逐第三屆河南廣場舞大賽各獎項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12月30日下午,第三屆河南省全民廣場舞大賽總決賽在河南省汝州市體育館舉行,從預賽的124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的35支隊伍同臺展示,交流競技,爭奪舞王。
  • 2020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華為杯)圓滿落幕
    本次競賽還獲得了德州儀器 (TI)、中國電信天翼物聯、中國移動中移物聯網、百度、霍尼韋爾Tridium、Zigbee聯盟、新大陸等重量級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競賽2014年首次舉辦,每年舉辦一屆,近三屆的參賽人數均超過萬人,覆蓋高校超過500所,一批學生依託競賽平臺成功地走上創業的道路,競賽已經成為國內物聯網領域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賽事。  雖然面臨新冠疫情管控、絕大多數高校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沒有到校等不利因素的影響,2020競賽仍有來自國內561所高校的6500餘名學生和1400餘名指導教師組成1360餘支隊伍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