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電影《走路上學》,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這是2009年的一部電影,描述的是貧困地區孩子艱難的求學路,電影中的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關係非常要好,弟弟每天都在江邊接放學回來的姐姐,而姐姐每天都是帶上溜索,穿著涼鞋,溜過怒江,辛苦走路才能來到希望小學讀書,然而有一天,溜索的繩子突然斷裂,姐姐被衝進波浪滾滾的怒江,再也沒能回來,後來弟弟因此得了自閉症,深圳來的實習老師辛辛苦苦輔導,終於在通橋的那一天,弟弟背上書包,慢慢地踏上橋,想像著牽著姐姐的手,一起走向希望小學,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回憶起2009年,當時的我已經讀高一了,在我們不太發達的河南山區都已經有手機這種通訊設備了,而在那偏遠的貧困山區,孩子們冬天竟然還穿著一雙涼鞋,真是覺得不可想像,真的應該好好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的生活,好好珍惜我們現在的豐富的學校資源,我們現在擁有的,是很多孩子夢寐以求卻依然不可獲得的。
看到好多孩子學校不好好聽課,父母花費高價送到輔導機構,依然貪玩打遊戲不思進取,真的是很心酸,還記得自己2018年去貴州山區遊玩的時候,還沒有到下午三點,就看到山區的小朋友已經放學了,聽當地導遊說,他們需要走路三個多小時才能到家,所以放學的時間很早,到家基本上天也快黑了,唉,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真的希望他們能夠好好珍惜機會,好好讀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將來去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