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安全一直是在首要位置的。孩子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問題都是需要去注意的,尤其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睡眠問題,家長總是會陷入糾結,到底應不應該和孩子睡在一起?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年紀小本身就沒有安全感,讓孩子和自己一起睡的話,方便自己照顧他,也會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雙面性的,和孩子一起睡覺,雖然可以讓他們更加的有安全感,但是與此同時也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對孩子造成傷害。
按照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生理需求來說,2歲之前最好讓寶寶和父母一起睡覺的,但是還是有些事情需要去注意的。
兩歲前寶寶和大人同睡的時候,哪些行為需要去注意呢?
1、 不要睡在同一個被窩裡
成人之間一起睡覺蓋被子都是會選擇蓋同一床被子,兩個人靠在一起也可以互相的取暖。寶媽也認為和寶寶是在同一個被窩裡面可以方便夜間對於寶寶的照顧,尤其是晚上寶寶餓了要喝奶的時候,而且是在同一個被窩裡,也可以避免寶寶踢被子的情況。
但其實睡在同一個被窩裡面的風險性也是很高的,但睡著之後大人可能會做出一些動作翻身或者是伸手,都有可能會直接地壓在孩子身上,或者把被子拉得太高,讓孩子出現窒息的問題。
2、 不要睡得太近
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會喜歡把寶寶抱著近一點,就是擔心寶寶晚上睡覺會掉下去會踢被子等等,而且把它們抱著又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但其實大人和寶寶靠得太近,呼出的氣也是互相吸入的,又都是以二氧化碳為主,沒有新鮮空氣,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一直無法吸收新鮮空氣,不僅僅會出現窒息的可能,也會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3、 不要讓寶寶和爸爸睡在一起
有些寶媽擔心晚上睡著的時候寶寶會滾下床,所以會把寶寶放在自己和丈夫的中間睡覺,但其實將每種睡姿是具有安全隱患的,很多的爸爸在睡覺之後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之下,經常會把腳或者手靠在別人的身上,動作的幅度也會特別大,很可能會打傷孩子。
對寶寶的成長來說,有許多的因素都是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飲食,睡眠等等,要想讓自己的寶寶有良好的生長發育,自然是少不了睡眠質量的。
那又該如何去讓寶寶形成良好的睡眠呢?
1、 調節好規律的生物作息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一句話放在孩子身上也是非常適用的,隨著現在的電子科技不斷發展著,有很多的孩子晚上不願意睡覺,總喜歡玩手機,特別的折騰,弄到很晚才睡,之後第二天又起不來床,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不僅會讓寶寶的精神狀況變差,也會不利於他們的生長發育。
所以要想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一定要調節好他們規律的生活作息。
2、 讓寶寶睡在旁邊的小床上
對於現階段的寶寶來說,雖然和父母一起睡能夠讓他們更加的有安全感,但是一起睡也會造成很多的安全隱患。這個時候倒不如把寶寶放在大人床邊的小床上,不僅方便夜間的照顧,同時,也可以避免睡著之後的一些意外情況。
3、 睡前儘量不要給寶寶吃易尿食物
有一些寶媽在寶寶睡覺之前可能會給他們喝一杯水,或者是一杯牛奶的習慣,但其實這個行為習慣是不影響到孩子夜間的睡眠質量的,因為睡前喝了水之後,他們半夜就容易起來上廁所。睡眠的時候總是被打斷也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情況,所以睡前儘量不要給寶寶吃一些易尿的食物。
本文由茜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