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前的寶寶與大人同睡時,父母這3種行為要注意,不然得不償失

2020-12-12 茜家有熊娃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安全一直是在首要位置的。孩子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問題都是需要去注意的,尤其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睡眠問題,家長總是會陷入糾結,到底應不應該和孩子睡在一起?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年紀小本身就沒有安全感,讓孩子和自己一起睡的話,方便自己照顧他,也會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雙面性的,和孩子一起睡覺,雖然可以讓他們更加的有安全感,但是與此同時也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對孩子造成傷害。

按照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生理需求來說,2歲之前最好讓寶寶和父母一起睡覺的,但是還是有些事情需要去注意的。

兩歲前寶寶和大人同睡的時候,哪些行為需要去注意呢?

1、 不要睡在同一個被窩裡

成人之間一起睡覺蓋被子都是會選擇蓋同一床被子,兩個人靠在一起也可以互相的取暖。寶媽也認為和寶寶是在同一個被窩裡面可以方便夜間對於寶寶的照顧,尤其是晚上寶寶餓了要喝奶的時候,而且是在同一個被窩裡,也可以避免寶寶踢被子的情況。

但其實睡在同一個被窩裡面的風險性也是很高的,但睡著之後大人可能會做出一些動作翻身或者是伸手,都有可能會直接地壓在孩子身上,或者把被子拉得太高,讓孩子出現窒息的問題。

2、 不要睡得太近

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會喜歡把寶寶抱著近一點,就是擔心寶寶晚上睡覺會掉下去會踢被子等等,而且把它們抱著又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但其實大人和寶寶靠得太近,呼出的氣也是互相吸入的,又都是以二氧化碳為主,沒有新鮮空氣,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一直無法吸收新鮮空氣,不僅僅會出現窒息的可能,也會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3、 不要讓寶寶和爸爸睡在一起

有些寶媽擔心晚上睡著的時候寶寶會滾下床,所以會把寶寶放在自己和丈夫的中間睡覺,但其實將每種睡姿是具有安全隱患的,很多的爸爸在睡覺之後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之下,經常會把腳或者手靠在別人的身上,動作的幅度也會特別大,很可能會打傷孩子。

對寶寶的成長來說,有許多的因素都是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飲食,睡眠等等,要想讓自己的寶寶有良好的生長發育,自然是少不了睡眠質量的。

那又該如何去讓寶寶形成良好的睡眠呢?

1、 調節好規律的生物作息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一句話放在孩子身上也是非常適用的,隨著現在的電子科技不斷發展著,有很多的孩子晚上不願意睡覺,總喜歡玩手機,特別的折騰,弄到很晚才睡,之後第二天又起不來床,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不僅會讓寶寶的精神狀況變差,也會不利於他們的生長發育。

所以要想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一定要調節好他們規律的生活作息。

2、 讓寶寶睡在旁邊的小床上

對於現階段的寶寶來說,雖然和父母一起睡能夠讓他們更加的有安全感,但是一起睡也會造成很多的安全隱患。這個時候倒不如把寶寶放在大人床邊的小床上,不僅方便夜間的照顧,同時,也可以避免睡著之後的一些意外情況。

3、 睡前儘量不要給寶寶吃易尿食物

有一些寶媽在寶寶睡覺之前可能會給他們喝一杯水,或者是一杯牛奶的習慣,但其實這個行為習慣是不影響到孩子夜間的睡眠質量的,因為睡前喝了水之後,他們半夜就容易起來上廁所。睡眠的時候總是被打斷也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情況,所以睡前儘量不要給寶寶吃一些易尿的食物。

本文由茜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和大人睡有什麼好處,什麼時候分床睡,新手父母要了解
    而且大人晚上呼吸呼出的濁氣,還容易影響到孩子呼吸。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大人作為一個龐然大物,晚上的一些很小的舉動都有可能傷害到熟睡中的寶寶。像是翻身壓到孩子,或者是蓋被子的時候不注意,把寶寶蓋在被子裡的現象,可是不少發生。所以說孩子跟家長睡,在某種程度上來而言是很不安全的。
  • 1歲前孩子按月齡出現這5種表現,說明智商發育正常,父母該了解
    1歲前孩子按月齡出現這5種表現,說明智商發育正常 1、喜歡吃手 嬰兒時期寶寶會有很多表現,這也是父母們在意的事情,大概在三個月之後,寶寶的手腳活動能力加強,會有吃手指頭的行為,這個時候也是寶寶正常發育階段所有要面對和經歷的。
  • 「跪趴、平趴」,寶寶喜歡趴睡的3種原因,2種要重視1種可忽略
    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在某個時間段會出現喜歡趴睡的情況。這究竟是寶寶喜歡這個睡姿,還是暗示著某種身體需求呢?一般來說,寶寶喜歡趴睡無外乎2種原因,其中一種家長需引起重視,還有一種家長可忽略。「跪趴、平趴」,寶寶喜歡趴睡的3種原因,2種要重視,1種可忽略有些寶寶不光喜歡趴著睡,還會跪著膝蓋趴睡。寶寶為什麼會喜歡趴著睡呢?其實針對於不同年齡段出現的趴睡行為,有著不同的原因,家長可根據寶寶趴睡的時間以及寶寶年齡大小綜合判斷。
  • 3個月前的寶寶,如何科學照顧?這幾個「口訣」,新手父母要學會
    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也是需要學習,跟著寶寶一起「成長」。特別是剛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因為小需求又高,更需要父母們的精心呵護,為寶寶們「保健護航」。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其實,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有很多要注意的細節,比如不要經常抱小寶寶,要保持寶寶屁股的乾爽;不要輕易親寶寶等等,這些都是照顧寶寶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這麼多要注意的,寶媽寶爸們可能有些心慌慌,這麼多記不住怎麼辦?
  • 寶寶的3種睡姿要注意,可能影響智商和顏值,中招的家長快糾正
    有些睡姿是會影響孩子身體發育的,所以父母別光覺得好玩,如果發現寶寶的睡姿不正確,要趕緊糾正哦!寶寶這3種睡姿要注意,影響智商和顏值1、朝向一側睡覺孩子在小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轉頭,所以經常整個身體朝著一側睡覺,但是如果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就容易導致面部受到嚴重擠壓,很容易會出現面部變形的情況,同時還會導致智商受到影響。
  • 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父母要會分辨
    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不得不說在新生兒時期寶媽出現這種錯誤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孩子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寶媽又是第一次做媽媽,不明白孩子的意圖這很正常。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的時候,並不是餓了,而是在鬧覺,家長要學會分辨才行。首先,揉眼睛每個寶寶不管是多大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兒階段的寶寶,他們在睡覺前和睡醒後都會找父母,並且開始哭鬧不止,是怎麼哄也難哄好的。
  • 和寶寶同床睡,父母這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睡整夜覺,別不在意
    說起帶娃最痛苦的事情,哄娃睡覺絕對可以排進前三!晚上費盡心思哄他睡覺,又是抱著又是唱歌,寶媽自己眼皮都睜不開了,寶寶一雙眼睛還是水靈靈的盯著你看。好容易哄睡著了,這還沒完,中間他還時不時醒一次,連帶著寶媽也睡不好覺。
  • 家長害怕的「2歲娃」,是如何折磨人的?3種行為佔一個就很頭疼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在很多家長為了青春期的娃而犯愁時,有一部分家長也不好過,他們看似帶著超級可愛的寶寶,卻經常被折磨著。由於理解能力不強,家長無法跟他講大道理,這就是讓全世界父母都怕的「2歲娃」。
  • 「趴著睡?仰著睡?側著睡?」1歲內寶寶最安全睡姿全面推薦
    仰睡:是1歲前寶寶的最佳睡姿美國兒科學會及其他所有權威機構都建議寶寶仰臥位睡覺,其實就是寶寶的背在最下方,身體呈平躺的姿勢。而寶寶的頭並未規定必須呈什麼姿勢,因為你很難在寶寶睡覺時固定他的頭。仰睡具有內臟壓力小,肌肉放鬆,呼吸順暢,利於家長觀察孩子等優點,也是1歲以內寶寶最常見的睡姿。
  • 若寶寶出現這幾種表現,說明該用枕頭了,父母可別太粗心
    若寶寶出現這幾種表現,說明該用枕頭了寶寶出生前三個月是不需要用枕頭的,究竟何時用最合適呢?不妨等待寶寶自己發出信號。3)沒生病,但半夜總睡不好還有一種信號也說明寶寶需要枕頭了,就像點點一樣,去醫院檢查過什麼問題沒有,但半夜睡覺時總愛來迴旋轉,就像是在尋找什麼一樣。這是寶寶睡覺時不舒服,來回在尋找枕頭的表現,父母可別太粗心,讓娃受罪。
  • 和寶寶同床睡,四件事大人不要做,容易讓寶寶睡不踏實
    老人常說:能睡的孩子身體好,長得快。相比較吃睡更更重。這話並無道理。寶寶睡眠對身體發育,對身體健康有很重要影響。所以寶寶睡覺質量好不好成為媽媽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睡前除了讓寶寶吃飽,換好尿不溼之外,和寶寶同床睡這四件事寶媽寶爸要避開。
  • 寶寶睡覺有這3個舉動,說明寶寶需要「枕頭」了,父母要了解
    幸好來體檢了,不然會導致孩子腦供血足,或者是腦充血。寶寶睡覺有這3個舉動,說明寶寶需要「枕頭」了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有其實新手父母,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枕枕頭,什麼時候需要枕枕頭,因為關於幼兒枕頭的問題經常有爭議。
  • 寶寶睡覺總會踢被子橫著睡?可能是有這3個「原因」,寶媽該注意
    案例李女士的寶寶今年正好一歲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照顧寶寶對於李女士來說真的好辛苦,自己晚上經常睡不好,都是因為寶寶折騰的。可能最近也是天氣越來越熱的緣故,晚上睡覺的時候寶寶總是喜歡踢被子,經常夜裡起來李女士發現寶寶和被子都是分開的,擔心寶寶著涼生病,李女士一晚上也無法休息好。
  • 寶寶總吃手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嗎?新手父母可要注意了!
    寶寶總吃手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嗎?新手父母可要注意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不知道各位寶媽發現沒有,好像所有的寶寶都喜歡吃手。還有的寶寶喜歡啃腳趾頭。我們非常納悶,為什麼寶寶都愛吃手呢。很多寶媽非常緊張,覺得小寶寶手不乾淨,把手上的病毒吃到肚子裡,其實吃手吃腳是每個小寶寶成長必經的過程,大人不用驚慌,我們平時要多陪伴寶寶和寶寶交流,讓寶寶感到充足的安全感,對他們的發育和成長,有很大的好處。今天小編就來幫各位分析一下,各個年齡段的寶寶為什麼愛吃手?各個年齡段的寶寶吃手,都有不同的表現。6個月前的寶寶。
  • 別管家裡誰帶娃,這3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就正如我國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所說:「有些父母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瞎管。」良好的性格要從小培養這其實是我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在孩子小的時候,心疼孩子或者認為孩子還小,調皮一點很正常,對孩子的各種行為都寵著、慣著。
  • 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 孩子3歲前和誰睡,會影響他將來的性格,家長別不放在心上!
    所以,在孩子3歲之前,要和孩子睡在一起,等到孩子3歲了之後,再讓孩子學會自己睡覺。但是現在很多家庭,由於夫妻雙方的工作特別忙,不能盡心照顧小孩,就把小孩給老人照顧,就連晚上陪小孩睡覺的也是老人。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經常和誰一起睡覺,就會和誰比較親密,甚至也會模仿他的行為和性格。
  • 家中有1到3歲寶寶的父母,一定要讀下李玫瑾的語錄,不然一生遺憾
    1到3歲年齡的寶寶,大多數都是很好動,好奇心很強的,很淘氣的,這個年齡應該注意什麼呢?如果問現代人,現代很多人估計都會回答說,這個年齡,肯定要注重教育啊,叫寶寶認識一些生字和字母。大多數寶寶在8個月左右就已經學會叫爸媽了,1歲半就能夠說很多話,能聽懂父母的指示。
  • 寶寶亂扔東西,家長怕管不好?這3種行為是聰明的信號,不用擔心
    一般來說,寶寶要到1歲才能慢慢學會站立和走路。這是因為,孩子最先發育的是大腦,可以讓寶寶快速達到認知的層面,所以,一般來說,孩子都是先聽懂父母說的話,然後在學會站立和行走的。因此,當寶寶肌肉發育和身體發育到達一定地步時,寶寶就會通過扔東西、摔東西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力量,而且,當寶寶觀察自己扔東西的拋物線時,還會對大腦發育有幫助,甚至可以提升寶寶的分析能力。所以說,寶寶喜歡扔東西,並不是家長管得不好,而是寶寶們成長中出現的正常現象,父母應該因為寶寶的舉動而高興,並不用去制止孩子或者批評孩子。
  • 家族「矮」基因,兒子17歲身高190CM,只因父母這3種行為
    相相今年17歲,身高已經是190CM了,他可以全校個子最高的孩子,給次運動會都是得力幹將,同學們都稱他為老大,其實之前的相相併不是這樣子的,個子不是很高,很多人覺得這是遺傳了父母,他們爸爸不足1.7M,媽媽不足1.6M,但他父母是學醫的,認為孩子之所以不高,並不是遺傳的主要原因,脾虛才是主要原因,只有調理好脾虛問題,才能長更高的個,也正是父母的這一舉動,才有了今年這麼高個的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