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毛德文接受人民網專訪

2020-12-2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專訪: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毛德文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毛德文接受人民網專訪。嚴立政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毛德文接受人民網專訪。嚴立政攝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南寧6月16日電 近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毛德文接受人民網專訪,以下為訪談實錄。

&nbsp&nbsp&nbsp&nbsp問: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係經濟大局穩定。請您介紹一下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和各支持部門,是如何堅守初心、踐行使命,打贏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

&nbsp&nbsp&nbsp&nbsp答:面對嚴峻的疫情,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及早部署防控措施,迅疾組織醫療隊,出徵湖北,馳援武漢、十堰,支援廣西邊境地區,力抗疫魔,以壯美的「逆行者」形象,演繹了醫者仁心、心系蒼生的家國情懷。同時,醫院勇擔社會責任,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助力打好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nbsp&nbsp&nbsp&nbsp一是迅速行動,全力做好疫情應對工作。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醫院黨委發揮「舵手」作用,於1月19日下午在醫院東葛、仙葫兩院區同步組織開展新冠肺炎防控全員培訓,並分別於1月21日、22日兩次召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會議,多次開展應急演練,全院各部門、各科室迅速動員,進入一級防控狀態,形成上下一盤棋,全覆蓋、零死角的工作格局。急診科、發熱門診、門診部、呼吸內科等科室奮戰一線,行政管理、後勤保障、藥學設備等部門守衛後方,醫務人員以戰鬥的姿態,依靠科學精神和專業技能,全力做好疫情應對工作。醫院東葛院區急診和發熱門診作為一線「哨崗」,於大年三十當日排查出南寧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並及時轉診定點醫院,將感控風險降至最低。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全院上下展現出高度的團結與協作,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nbsp&nbsp&nbsp&nbsp二是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自「戰疫」號角吹響以來,「我是黨員我先上」成了醫院最「流行」的一句話,臨床一線300多名黨員率先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急診等最危險的前線。在黨員模範帶領下,院內共有1100多名醫護人員寫下請戰書。上級下達馳援湖北的命令以來,醫院黨委優先從黨員醫務人員中選拔馳援湖北醫療隊員,共選拔4批次共30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及廣西邊境地區,他們戰十堰,護方艙,轉協和,守國門,在醫療救治的第一線、在疫情最艱苦的地方、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把戰鬥堡壘建在前沿,把鮮紅的黨旗插在前線。打響了一場場疫情攻堅戰、接力戰、阻擊戰,戰「疫」前線捷報頻傳。

&nbsp&nbsp&nbsp&nbsp三是發揮中醫中藥優勢,防治並重抗擊疫情。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為擁有廣西最強盛的名中醫方陣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抗疫中勇擔社會責任,廣西中醫藥大學唐農校長牽頭組織醫院專家,研究疫情治療方案,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了「中醫」智慧。醫院通過在線諮詢、發布中醫藥防治知識等緩解公眾焦慮情緒。醫院赴湖北醫療隊成員也將醫院的中醫藥特色優勢帶到了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在湖北竹谿縣,中西醫結合抗疫便為患者贏得了更多的生機;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中藥香囊、八段錦深受患者稱讚;在協和西院隔離病房,精湛的醫術、精心的護理為患者帶來了美好的希望。

&nbsp&nbsp&nbsp&nbsp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體醫務人員眾志成城,始終堅守在人民群眾健康的第一線,為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貢獻了「廣中醫」力量。

&nbsp&nbsp&nbsp&nbsp問:推動科研和臨床一體化是醫院推進人才骨幹隊伍建設、實現診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貴院在中醫和民族醫藥價值發掘方面,有怎樣的探索和突破?

&nbsp&nbsp&nbsp&nbsp答:如何推動中醫藥臨床科研一體化建設,是近年來醫院科研與學科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它關係我院人才骨幹隊伍建設、實現診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我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進行探索:

&nbsp&nbsp&nbsp&nbsp一是搭建科研平臺。科研平臺的建設是關係到醫院科研創新能力的根本,在上世紀末,醫院領導班子高屋建瓴,成立中心實驗室,為全院的中醫藥科研提供研究平臺。經過20多年的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擁有一批高水平的臨床專科、學科和研究室。2008年我院分子生物醫學實驗室、肝病分子生物實驗室、腦病免疫生化實驗室等3個實驗室獲批建設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2009年醫學分子生物實驗室獲批建設國家中醫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2009年獲批建設了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點研究室和扶陽學術流派重點研究室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2011年我院成為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成員單位;2014年我院中醫臨床研究實驗室獲批建設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2016-2019年間,我院先後獲批建設中醫肝病、中醫脾胃病、中醫腦病等3個廣西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此外,為進一步完善醫院的科研實驗平臺,2016年起我院先後設立了生物信息樣本庫、I期臨床藥理實驗機構、研究型門診、研究型病房、臨床—科研一體化信息平臺(在建)等一系列的平臺,並於2018年獲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項目,這是區內唯一的國家級中醫臨床類研究平臺。

&nbsp&nbsp&nbsp&nbsp這些科研平臺的建設,不僅為醫院廣大的科研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自由探索提供了平臺,同時也為我們培養和引進中醫藥高層次人才提供了條件。

&nbsp&nbsp&nbsp&nbsp二是鼓勵全院科研工作者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我院十分重視中醫藥的科學研究工作,制定了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勵政策,對科研項目的申報、立項、過程管理、結題、成果登記、成果轉化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全周期的管理,並對科研工作者的權益進行了保障。在科研的申報方面,每年都開展申報指導的專題講座6-8場,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開展研究熱點、申報技巧培訓極大地提升了申報書質量;同時,為營造濃鬱的學術氛圍,醫院長期以來積極開展學術活動,比如我們的「科研能力提升系列講座」自2014年啟動以來,已經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開展近70場次的講座,夯實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思維能力。

&nbsp&nbsp&nbsp&nbsp我院的科研成績斐然,2016以來,獲得新增國家級科研項目74,省部級科研項目102項,2017-2019年連續三年科研項目政府下撥經費年均超過1800萬元;2017年我院還實施「專利倍增計劃」,三年來申請專利數209項,目前已獲批93項;在科技獎勵方面,3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參與)、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其他的行業獎勵37項。

&nbsp&nbsp&nbsp&nbsp三是守正創新。為了培養全國知名的學術團隊,繼承好中醫藥。2019年我院成立了以全國名老中醫陳慧儂、黃瑾明教授,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唐農教授,廣西名中醫謝勝、毛德文教授等8個學術團隊,以開展學術經驗繼承、挖掘、研究等工作;同時,醫院還開展了「青苗計劃」,以老代青、師帶徒等形式,廣泛開展學術經驗繼承。在知名的學術團隊中,以黃謹明教授創新了壯醫平衡氣血理論,形成了壯醫針灸的「五大學說」,建立了以我院為中心的「廣西黃氏針灸流派傳承工作室」,並在廣州、湖南、遼寧、桂林等省市成立二級傳承工作室,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力。以唐農教授為代表的八桂扶陽學派,「創立「人體陰陽本體結構理論」,提出「三焦次第治療」等新理念治療中風病、血管性痴呆等疑難重症,其臨床療效優勢突出,在國內外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力。以謝勝教授帶領團隊,傳承脾胃學理論,創新提出「四象脾土六氣調神論」理論觀點,並構建「四象脾土和五臟治未病模式」,該模式涵蓋了治未病理論體系創新、健康管理創新、幹預模式創新諸方面,得到行業內廣泛推崇。

&nbsp&nbsp&nbsp&nbsp四是積極開展廣西疑難重症疾病的研究。我院的中醫肝病團隊針對廣西地區常見的肝衰竭、肝纖維化、肝癌等疑難重症疾病,根據中醫病因病機,大膽創新,一是首次完整提出了肝衰竭「毒邪病因」新學說和「截斷逆轉」新治療方法,之後逐漸完善並形成肝衰竭「毒邪-毒濁學說」,為肝衰竭的中醫藥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二是通過系統深入研究中醫藥抗肝硬化(肝纖維化)的手段,提出了本病「痰瘀致病」新觀點;三是提出了原發性肝癌「毒濁」致病新學說,該學說認為溼、痰、瘀、毒為原發性肝癌發病的核心病因病機,為解毒化濁方法治療原發性肝癌提供了理論依據。根據這些理論的創新,集成了中醫藥、壯醫藥、中西醫結合等手段,使得病情的發展得到延緩,病人的生存期得以延長,該團隊在全國的中醫肝病防治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相關焦點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浪: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 打造高...
    人民網南寧5月29日電(陳燕)5月29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浪做客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八桂名醫」系列訪談演播室,介紹該院在拓展疑難複雜疾病診療新技術以及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打造高水平區域性醫療中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 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和副校長同日被宣布接受審查調查
    來源標題: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和副校長同日被宣布接受審查調查 中新網南寧10月3日電(記者 蔣雪林)廣西紀檢監察網3日發布的信息顯示,廣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唐農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攜手中醫義診,弘揚中醫文化——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上林...
    為弘揚中醫文化,發揮中醫優勢,讓廣大患者切身感受到中醫藥優質的診療服務。8月8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上林縣中醫醫院籤訂了推拿聯盟協議,並與上林縣中醫醫院聯合開展以「攜手同行,弘揚中醫,健康上林」為主題的現場義診活動,活動地點設在上林縣中醫醫院一樓大廳。
  •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梁潔凝: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我記住了你的眼 我想看見你笑顏」 第五十三期: 梁潔凝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龍華醫院舉辦第四屆龍華消化病學術會議
    12月19日,由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委會、上海市中醫藥學會肝病分會、中華中醫藥信息學會肝病防治分會和長三角中醫肝病聯盟共同主辦,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上海市浦東新區中醫藥協會脾胃病專委會、上海淋雲文化傳播工作室承辦的第四屆龍華消化病學術會議成功舉辦
  • 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20年鹹陽市消化學會年會順利召開
    2020年12月12日,由陝西中藥大學附屬醫院消化一科主辦的「功能性胃腸病中西醫診治進展研討班暨枳術寬中國際臨床研究中期推進會、2020年鹹陽市消化學會年會」在我院規培樓二樓學術報告廳圓滿召開。陝西中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周振國出席會議開幕式,會議由消化一科主任王捷虹教授主持。開幕式上,周振國副院長致歡迎詞,對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專家教授及參加學術會議的各位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並對醫院發展及脾胃病學科做了簡要介紹。
  • 機器人手術顯微鏡落戶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6月22日上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KINEVO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開機儀式。「新利器」的加入,將更好造福患者、推動該院神經外科事業發展。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陳俊強,副院長何松青、李浪、鄭寶石,神經外科主任黃瑋主任醫師,以及神經外科、手術室、麻醉科、醫務部、護理部等相關醫務人員參加開機儀式。  陳俊強說,此次機器人手術顯微鏡的應用,是醫院以技術引領服務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醫院堅持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為根本,以攻克疑難危重症為己任,壘建了廣西醫學史上的一個個高地。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揭牌
    繼今年5月白雲區人民政府與廣中醫一附院籤約,委託廣中醫一附院管理區中醫醫院共建緊密型醫聯體後,7月22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中醫醫院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簡稱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保留「廣州市白雲區中醫醫院」、「廣州市白雲區人和華僑醫院」為第二名稱
  • 創新醫改|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立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現代...
    2018年,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批成為全國148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單位之一,在堅持改革與管理,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時,堅持走出一條體現中醫藥特色的現代醫院管理之路。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省衛健委副主任李淑梅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調研更年期...
    8月21日,省衛健委副主任李淑梅一行蒞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調研國家級更年期保健特色專科建設情況。李淑梅強調,更年期保健對於提升中老年婦女健康水平以及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健康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醫婦科開展更年期保健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希望中醫大一院能夠將更年期保健工作進一步做實、做細、做優、做大,總結推廣經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傳承創新中醫藥發展,聚焦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服務,有效整合資源,拓展服務內容,加強多學科協作,推進中醫藥適宜技術在婦幼保健機構的開展,為提升龍江婦女兒童保健和醫療服務能力做出更大貢獻
  • 廣西醫保 DRG 付費啟動儀式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
    11 月 16 日上午,廣西醫保 DRG 付費啟動儀式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廣西在全區啟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 (DRG) 付費工作,標誌著廣西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 區長帶隊到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實地調研
    4月14日上午,柳北區區長張聯松帶領副區長聶蓓,區財政局、發改局、住建局、衛健局、交通運輸局、政管辦、城改辦等多個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到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實地調研。廣西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楊曉波及一附院黨政班子成員、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此次調研。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陳俊強:以初心使命匯聚戰「疫」中堅...
    人民網南寧5月22日電 (吳明江)近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陳俊強做客人民網「八桂名醫」系列訪談演播室,介紹該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三級甲等醫院在支援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病患收治救治、推進復工復產等領域的中堅作用所採取的舉措和形成的經驗。
  • ...又一國家研究中心分中心落戶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陳璐11月17日,記者獲悉,日前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的「第十一屆黃河心血管病防治論」上,國家中醫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正式揭牌,分中心落戶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今後將發揮我省中醫藥優勢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建設智慧醫院提升患者滿意度
    黑龍江日報7月24日訊 從6月初開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按照校黨委部署和要求,認真進行了內部整改,相繼制定出臺了12項措施,這些舉措一經落地執行,就贏得了百姓的叫好和稱讚。6月13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門診二樓會議室組織召開「全面深化作風整頓優化醫療環境落實看病不求人」工作部署會議;6月28日,院黨委再次召開專題會議,深入落實省委巡視組「看病不求人」體驗行動反饋整改意見;7月3日,院長李全帶領院領導班子部分成員和職能科室負責人,以走流程的方式梳理問題,提出整改要求,設立整改期限;7月4日,在住院處一樓的「入出院服務中心」增設了病案列印窗口,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面錦旗道出患者心聲
    東北網9月25日訊(記者 許諾)日前,來自巴彥縣的孫大爺拄著拐棍步履穩健地走進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傷四科病房,親手為醫生葛明富送上一面錦旗,錦旗道出了孫大爺的心裡話:「感謝主任的高明醫術,讓我又能站起來了,我們全家人都要為您和中醫中藥點讚。」
  • 廣州中醫藥大學新添一所附屬醫院,這是廣中醫第30所附屬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辦學基礎為創立於1924年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廣州中醫學院,是新中國首批四所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原直屬國家衛生部,2000年轉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為哈爾濱多家醫院捐贈14000袋預防新...
    人民網哈爾濱1月28日電(趙丹)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萬千群眾的心。黑龍江省廣大醫務工作者停止春節休假重返工作崗位,為廣大人民群眾築起一道堅強的醫療防護網。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成為四川省首批通過高血壓達標中心認證的...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楊丹)今日,記者從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獲悉:2020年8月7日,經高血壓達標中心認證工作委員會執委會投票與討論,該院成功通過全國第二批次高血壓達標中心的最後認證環節,成為四川省第一家通過高血壓達標中心認證的醫療機構,也是省內第一家通過認證的三甲醫院。
  •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燒鍋院區正式開業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燒鍋院區開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7月21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燒鍋院區開業儀式暨大型惠民義診周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擁有以省市名醫和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科主任為主體的省內一流專家隊伍,技術力量雄厚。 醫院配備了現代化大型診療設備,如進口核磁共振、CT、大型數字X光機、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通過國際ISO15189標準認證的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檢驗中心為燒鍋院區檢驗科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