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膝蓋都是有壽命的,大概是六十年,意味著一個人到了六十歲,才會開始出現膝蓋酸痛之類的問題。現如今,卻有不少還沒到六十歲,甚至是在三四十歲的人,已經會有酸痛怕冷的感覺了。膝蓋提前「報廢」,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或許只是一個常做的動作而已,而這個動作大部分人幾乎都在做。
爬山被專家們認為是「最笨的運動」,因為有研究表明。人在爬山時,膝蓋所承受的壓力或者說重量,會是平常走路的四倍以上。以這樣的數據推算,天天爬山的人要比正常走路的人,膝蓋提前15年衰老。還好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天天爬山的,但每個人幾乎天天都做著和爬山類似的事情:爬樓梯!
爬樓梯和爬山是一個概念,都需要向上攀爬,膝蓋承受的壓力和爬山自然是一樣的。老年人也許還好,經常坐電梯,偶爾爬下樓梯,速度也很慢。年輕人則不一樣,自以為身體好,從來不是爬樓梯,而是跑樓梯,一上一下,一蹦一跳,膝蓋受到的壓力,並不比爬山更低。天長日久,年齡增長,膝蓋又在退化,不正確的爬樓梯給膝蓋帶來的損傷就越來越明顯。
有人說,我並不爬樓梯,上下班從來都是坐電梯,膝蓋應該是很好的。其實和爬樓梯相比,今天要說的重頭戲久坐,才是更為普遍,也是絕大部分人都會中招的傷膝動作。一個堅持健身跑的人,關節炎症的發生率不過是3.5%,而一個久坐不動的人發生率則為10.2%。吃飯、玩手機、看電視、工作,幾乎每個行為都和久坐有關,人們一天坐著的時間,幾乎能超過了二分之一。
久坐對膝蓋的傷害,不是給膝蓋帶來壓力,而是直接阻止了膝蓋獲取養分。膝蓋內沒有血管,所需的養分幾乎都來自於關節滑液,每天走路或者其他的活動,儘管會給膝蓋帶來壓力,卻也在給膝蓋提高充分的養分,使得關節滑液能夠快速滋潤膝蓋。坐得時間久了,缺少了運動,膝蓋就無法獲得養分,出現炎症的風險會顯著增加。有些人經常感到膝蓋涼涼的,好似透風一般,實際上就是久坐使得膝蓋沒有充足的養分供應所致。
為了保護膝蓋,久坐是最需要排斥的動作,每天必須要養成一小時活動一次的習慣,讓關節有養分獲取。養護膝蓋也有個簡單的方法,和坐是相關的,值得長期久坐的人嘗試。找一個有靠背的椅子,臀部儘量往後做緊貼靠背,雙手搭在椅子後,用毛巾或者其他的軟物,將膝蓋墊高,保持端正的坐姿,雙腿來回晃動,如同正常走路一樣。每天堅持,就能起到非常好的保養膝蓋效果。
膝蓋好,腿就好,人就易長壽!但膝蓋壽命有限,養護膝蓋越早越好,久坐的動作不可再有,爬樓梯也該講究方式,不可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