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觀音的由來
馬頭觀音也稱馬頭明王、馬頭金剛、馬頭觀自在,藏語稱「丹真」其重要標識是小馬頭正仰天長嘯。梵名Hayagrīva 何耶揭梨婆,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密宗認為他是六觀音之一,以配止觀所說六觀音之獅子無畏觀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頭置於首,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大士。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稱馬頭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蓮華部之明王也,如轉輪聖王之寶馬馳驅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勢力、精進力也,又表啖食無明重障之意。
馬頭觀音的形象
馬頭金剛有好幾種形象,都是仇怒形的,聲色棕紅色,三隻眼,鬃毛上豎,有些身後帶翅膀。馬頭明王一面表示空性,二臂表示智悲雙運,三目圓睜表示降伏三界惡魔,獠牙可怖勢態表示具有眾生無明業障,摧破諸恐怖而現形。右手持骷髏寶杖表示滅伏一切魑魅之惡業,左手以期克印表示除斷一切惡障。頭戴五骷髏冠表示五佛性能,雙足右屈左伸表示降伏煩惱、蘊、天、死等四魔之意。
修持馬頭金剛的功德
在西藏,馬頭金剛是咒師們的主要本尊。每逢有旱災、水患或任何大自然災害,咒師以及僧人或者牧民們便會聚集一起,修誦這位本尊的儀軌,來禳解災難。修持馬頭金剛本尊,不單可以除障,而且臨終可以往生於觀音或彌陀的淨土。故此,不僅藏密非常重視馬頭金剛,即使日本的東密也同樣極其青睞。
馬頭明王的主要功德為:降伏羅剎、鬼神、天龍八部之一切魔障,消無明業障、瘟疫、病苦、免一切惡咒邪法等。修持此本尊法,可獲無痛苦之大樂空性成就果位。諸本尊中唯有馬頭明王在髮髻上有一或三個馬頭。此表徵為啖食一切眾生無明罪障,摧破諸恐而現之。
馬頭觀音的傳說
自觀世音菩薩常居南海後,南海百業昌盛,經濟繁榮,老百姓商貿活動日益增多,出行更加頻繁。大量物產需要通過海路,陸路送達內陸地區或南海諸島。在運輸途中,由於氣候惡劣,道路崎嶇,加上海盜山賊襲擾,惡魔羅剎作怪,常令百姓船沉貨沒,車毀人亡;人財兩空,苦不堪言。百姓實在沒有辦法,只好來到南山三十三觀音堂,祈求觀世音菩薩顯靈,保佑他們出入平安。
這天,南山三十三觀音堂住持方丈弘德法師講經後,來到海邊椰樹下小憩。突然,他看見一隻碩大的海龜被海浪衝上沙灘,弘德法師動慈悲心腸,欲助海龜重回大海,走近後發現龜背上有兩行金字佛偈:難入難出皆非果,緣法敬持慰本尊。法師拜讀佛偈後,百思不解。
入夜,弘德法師忽聞寺院上空梵音誦唱:「南無馬頭觀音菩薩度佑蒼生,遇難呈祥……」 弘德法師抬頭一看,見夜空赤光萬丈,幻化出一尊觀音法像,頭頂綠色馬首,面呈獅子無畏莊嚴,身後祥雲湧動似萬馬奔騰。只聽佛音空傳,示弘德法師聽真:感觀世音菩薩慈悲心願,今佑南海,加持佛法,定利眾生出行平安。法師聽後,叩頭不止,想起龜背上的金字佛偈,才知是觀世音菩薩點化,請來馬頭觀音保佑南海百姓出入平安。法師對空說道:馬頭觀音慈悲,為我南海百姓之福,我等將虔誠供奉菩薩金身法像,為南海百姓造福。
從此,弘德法師為了卻誓願,雲遊南海,廣措善緣,在南山三十三觀音堂另建宮殿,供奉馬頭觀音金身法像。南海百姓,特別是那些經常出門的商人得知此事,紛紛到南山三十三觀音堂禮拜供養馬頭觀音,祈求自己和家人出入平安。
自從有了馬頭觀音的保佑,南海百姓出入非常順達,也再無山賊海盜和惡魔羅剎的加害,可以說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人們無不稱頌馬頭觀音法力靈驗。從此,南山三十三觀音堂香火更加鼎盛,慈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