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四院王磊: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醫養結合發展(上)_中國經濟...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記者(以下簡稱「記」):王主任,您好,又見面了。這次想跟您聊一聊中醫藥在北區醫養結合工作的作用和意義。

  王磊(以下簡稱「王」):好的。

  記:我聽說,四院院領導每次在例會上都會反覆強調,加大中醫藥發展力度,將中醫藥優勢轉化為四院醫養結合的優勢。中醫藥為何會如此「香」呢?

  王:一直以來,我們中醫人認為在養老方面,傳統中醫比西醫更為合適。因為老年人跟青壯年身體狀況不一樣,同樣的疾病,青壯年可能會很快痊癒,但是老人卻需要多倍的時間恢復,西醫的一些治療手段,老人的身體往往吃不消,而中醫藥注重養生,注重固本培元,會在潛移默化中溫和地改善老人體質,從效果來說,傳統中醫更勝一籌。四院北區醫養結合體模式下,我們面對的服務對象以老年人居多,因此,中醫藥在這裡扮演的角色自然重要得多。

  記:眾所周知,中醫藥與西醫相比最擅長之處是「治未病」,在康養行業中,它的優勢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王: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裡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意思是說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中醫歷來主張「防」重於「治」。因此,治未病便是中醫的原始理念,這也是中醫在康養行業的一個巨大優勢。通過讓中醫藥知識滲透日常生活中,讓更多人掌握中醫健康養生知識,對於一些多發病,就能在前期進行中醫的幹預,為群眾提供健康管理、體質辨識、健康風險評估、健康教育諮詢和積極的健康幹預等中醫藥預防保健康復服務,達到「治未病」的效果。

  記:這樣的話,中醫藥的對象不僅僅是老年群體,同時也包括那些「亞健康」人群了。

  王:是的。在「亞健康」的調理方面中醫更合適。中醫辨證論治可以根據老人身體情況,通過膳食調理、推拿針灸等方式,減少服藥的副作用,改善身體狀況。

  這樣一來,中醫與慢病治療的結合,是康養行業的一大優勢。很多地方都已探索,將治未病中心創造性地與慢病科結合,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患者進行中醫治療,中西醫相互融合,使患者快速康復。目前,我們四院正在這條路上積極探索著。

  課堂支招——

  養生五步:1、輕鬆散步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有些人可能喜歡跑步等劇烈運動,其實散步也能夠鍛鍊自己的身體、舒緩自己的心情。這個好習慣適用於所有人。

  2、睡前泡腳

  工作忙碌一天大家都會很疲憊,回到家可以溫水泡腳讓整個身體得到放鬆。我們的腳有很多穴位,在泡的過程中輕輕地按摩,會讓我們緩解疲勞,也能達到更容易入眠的效果。

  3、轉動眼睛

  當長時間對著電腦辦公,或者經常玩遊手機打遊戲,眼睛容易乾澀,視力逐漸模糊的時候,記得要讓眼睛動起來。閉上眼睛後再睜開,讓眼球沿著一個方向轉動,或者使用蒸汽眼罩覆蓋在眼睛上。當你讓眼睛運動或者休息之後,你會發現眼睛不再沉重,人也變得精神了。

  4、輕揉腹部

  有時候對著自己的腹部輕輕按摩,我們能感覺到肚子好像舒適起來。其實這是按摩促進了食物的消化,讓消化系統的工作變得輕鬆,對健康十分有利。

  5、動動手指勤梳頭

  日常可以把手指當做梳子,從額頭往後梳頭髮。在這過程中你會按摩到很多穴位,對於頭痛及眼睛都有比較好的養生效果。

  醫師簡介:

  王磊,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在慢性病中醫康復、腫瘤康復、神經康復、治未病方面有豐富經驗。

  本報記者 高豔爭

相關焦點

  • 發揮自身科技優勢,同仁堂集團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水平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養老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各類新型養老模式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其中,醫養結合是將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其優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為了深化養老服務水平,同仁堂集團旗下同仁堂醫養集團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優勢,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質素,讓客戶得到更好的服務體驗。
  • 河北省衡水市多舉措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日前,從河北省衡水市衛健委獲悉,衡水市委、市政府結合衡水市實際,制定出臺了《衡水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明確衡水市將以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為目的,以實施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為抓手,以完善中醫藥發展政策機制為重點,強化人才支撐,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推動中醫藥產學研用一體化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發揮特色優勢 護佑百姓健康
    、中醫學學科排名並列第四,成為全國獲評「A+」學科的三所中醫藥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醫學院校或研究機構開展了教育、醫療、科技合作與交流,學校通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中醫藥大會精神,持續強化中醫藥人才培養,積極整合中醫醫療資源,不斷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力推動健康龍江建設。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四院揭牌
    黑龍江日報9月17日訊 原省康復醫院從省殘疾人聯合會整體劃轉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正式成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第四個附屬醫院。近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暨第四臨床醫學院揭牌儀式在哈爾濱舉行。今年6月,經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我省最早開展康復醫療的三級康復醫院——省康復醫院更名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加掛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黑龍江省康復醫院牌子。此舉既有利於促進醫教協同,進一步做大做強醫院,也有利於學校拓展臨床教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醫療、教學、科研與學科建設協調發展,從而進一步滿足全省人民對優質醫療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更好服務健康龍江戰略。
  • 山東出臺「21條」: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有條件的地區,要統籌規劃鄉鎮衛生院和敬老院、村衛生室和農村幸福院毗鄰建設、協同發展。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醫養結合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人民政府負責)(五)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醫養結合服務中的作用。
  • ...創新服務模式——滕州市「四舉措」推動醫養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醫養健康產業是新舊動能轉換產業之一,加快發展醫養健康產業,是推動滕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滕州市堅持高端定位、高端規劃,以構築「健康滕州」高地為引領,緊盯全年目標,統籌謀劃、迅速行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醫養健康建設,大力引進醫養健康優質項目,並通過在工作機制建設、規劃編制、項目招引、產業鏈條完善、簇群經濟培塑、黨建聯盟建設、人才引進上下功夫,滕州醫養健康產業取得了高水平、高質量的發展。
  • 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結出累累碩果
    本報訊 (安俊龍)12月20日,京衡兩地中醫精英齊聚首都,對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兩年多來,京衡兩地堅持「共建、共享、共治、共贏」原則,緊密聯繫,加強交流與溝通,極大地推動了我市中醫藥事業的快速發展,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高水平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醫聯體建設深度融合。
  •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0部門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國務院關於醫養結合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制定如下實施意見:一、目標要求以健康中國重慶行動為引領,以滿足全市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為目標,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醫養結合服務政策體系
  • 資訊:中醫抗疫獨特優勢凸顯,無限極助力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發展
    中醫藥在疫情救治以及日常健康養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不但是戰勝疫情的法寶,也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原則。在這次疫情救治中,我們看到中藥的貢獻——花錢少、作用大,並且防治結合、平戰結合,對每個老百姓都可以發揮作用。因此,面對新發傳染病可能的常態化,要加強中醫疫病學研究,提升中藥救治能力,充分發揮中藥在健康中國中的作用。」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實踐創新」分論壇...
    2020年12月6日,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作為大會9個平行分論壇之一的 「醫養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實踐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 興寧:多措並舉打造中醫藥特色優勢品牌
    日前,興寧市在中醫藥暨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市)」動員大會上提出,興寧要順應中醫藥發展大勢,發揮自身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中醫藥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推動中醫藥加快傳承創新,力爭用3年時間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市)」。
  • 黑龍江中醫藥:深耕特色學科 強化中醫藥高端人才培養
    學校持續強化中醫藥人才培養,積極整合中醫醫療資源,不斷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力推動健康龍江建設。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促進附屬醫院協同發展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協調4所直屬附屬醫院積極整合資源。積極發揮附屬二院針灸、推拿、康復的診療特色,附屬二院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國際合作專項——中奧合作中醫臨床培訓與科研基地,推進學校附屬二院哈南分院醫養結合項目,設立12個病房科室,1個康復中心,32個門診科室,掛牌成立黑龍江省老年醫院、黑龍江岐黃和醫養護中心,附屬二院躍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榮獲國家級「優質服務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稱號;附屬二院與中國聯通、華為籤署《共建5G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服務體系戰略合作協議
  • 衡水四院北區養生熱推「雷火灸」
    衡水四院北區目前採用的正是艾灸中的一種特色療法——雷火灸。  雷火灸又叫雷火神灸,是用中藥粉末加上艾絨製成艾條,施灸於穴位上的一種灸法。雷火灸以經絡學說為原理、現代醫學為依據,採用純中藥配方。在古代「雷火神針」實按灸的基礎上,改變其用法與配方創新發展而成的治療法。雷火灸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
  • 養老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是「醫養結合」
    10月12日,「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推進康養產業新發展」主題論壇在鄭州舉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齊續春在論壇上說:河南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數大,全省60歲以上人口1623萬,佔常住人口的16.84%;其中,65歲以上人口1076萬,佔常住人口的11.16%,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日益增加。
  • 王淵會見鳳凰網山西頻道董事長王磊
    12月16日,市委常委、縣委書記王淵會見了鳳凰網山西頻道董事長王磊。雙方就從更高、更廣、更深入的角度推介翼城,挖掘翼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懷,展示翼城振興崛起、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良好形象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洽談,針對宣傳好翼城轉型發展好做法、講好翼城故事交換了意見。
  • 打造中醫藥政產學研金服用產業大平臺,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協會中醫...
    12月20日,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協會中醫藥傳承創新聯盟在濟南成立。這標誌著山東正努力打造中醫藥政產學研金服用於一體的大型產業發展平臺,助力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合作共贏,搭建中醫藥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大平臺。
  • 李愛川:打造以康復醫學為特色的醫養結合新模式
    11月20日-22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無錫富力喜來登酒店召開,大會以「康復服務於民·醫療質量先行」為主題,國內康復醫療領域知名專家、康復專業技術人員、非公立康復機構投資人等1300多名全國康復同道齊聚,論道我國康復事業發展。
  • 論道丨守正創新不斷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
    中醫藥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受到許多國家民眾廣泛認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推進各方傳統醫藥互學互鑑,攜手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貢獻。中醫藥現已成為「一帶一路」上最亮麗的中國名片之一。
  • 戶足不出戶可獲專家諮詢 醫養結合智能慢病管理平臺發布
    由杭州勁膳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濱江中醫門診部等全國優勢醫療資源,攜手西部控股共同打造的大有醫網/勁膳美醫養結合慢病線上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運營。 會議由杭州勁膳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濱江中醫門診部、曾強帶領的健康管理團隊、馬方帶領的營養專家團隊、西部控股集團、上海國醫館聯合主辦,來自浙江醫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杭州邵逸夫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省婦保醫院、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等單位的代表參加。
  • 甘肅明確中醫藥工作重點任務: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甘肅建設中的優勢
    近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印發《2021年甘肅省中醫藥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提出11項重點工作任務,明確進一步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甘肅建設中的特色和優勢,全力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