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二灸三用藥,自古以來,「灸法」就是祖國傳統中醫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您知道中醫的灸法有多少種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從而也使得傳承下來的中醫灸法博大精深。簡單分類的話,中醫灸法分艾灸法和非艾灸法兩大類,單以非艾灸法來說,又有天灸法、敷藥灸法、化學灸法、藥燻蒸氣灸法、冷淋灸法、燈火灸法、硫磺灸法、黃蠟灸法、桑枝灸法、桃枝灸法、竹茹灸法、麻葉灸法、藥捻灸法、菸草灸法、線香灸法、火柴頭灸法、鋁灸法、藥錠灸法、麝火灸法、電熱灸法等多種灸法,不勝枚舉。
而作為古代五種療法之首的艾灸由於其簡單易操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了解並利用艾灸,以達到健康養生、強身健體的目的。它根據不同病情需要採用不同的灸法,主要包括直接灸、間接灸、艾卷灸、溫筒灸、溫針灸等方法。
衡水四院北區目前採用的正是艾灸中的一種特色療法——雷火灸。
雷火灸又叫雷火神灸,是用中藥粉末加上艾絨製成艾條,施灸於穴位上的一種灸法。雷火灸以經絡學說為原理、現代醫學為依據,採用純中藥配方。在古代「雷火神針」實按灸的基礎上,改變其用法與配方創新發展而成的治療法。雷火灸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雷火灸由多種中藥製作而成,根據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追風除溼、溫經散寒、散癭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有藥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灸療廣泛的特點。
灸療利用藥物燃燒產生的熱量,通過懸灸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氣,使局部皮膚肌理開放,藥物透達相應穴位內,起到疏經活絡、活血利竅、改善周圍組織血液循環的作用。其燃燒時的物理因子和藥化因子,與腧穴的特殊作用、經絡的特殊途徑相結合,產生的一種「綜合效應」。經絡、腧穴對機體的調節是內因,藥物的燃燒是外因,兩者缺一不可。
雷火灸燃燒時產生的輻射能量是紅外線和近紅外線,通過對人體面(病灶周圍)、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濃藥區,在熱力的作用下,滲透到組織深部來調節人體各項機能。
它可激勵人體穴位內生物分子的氫鍵,產生受激相干諧振吸收效應,通過神經體液系統調節人體細胞所需的能量,達到溫通經絡、祛風散寒、活血化淤、散癭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療人體疾病。
適應症:1、痛症:風溼性關節炎、頸、肩、腰、腿部痛、骨質增生、中風偏癱等症引起的疼痛或不便。2、鼻疾: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等。3、眼疾:近視、視疲勞、乾眼症、視神經萎縮等。4、耳疾:中耳炎、突發性耳鳴、老年性耳鳴、耳聾等。5、減肥:單純性肥胖、產後肥胖等。6、婦科病,痛經、輸卵管堵塞、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慢性盆腔炎、月經不調、宮寒不孕症等。7、男科病:早洩、尿頻、尿急等。8、亞健康:失眠、疲勞等。9、脾胃疾病:慢性胃炎、胃脹、嘔吐、洩瀉、便秘等。10、泌尿系統疾病:尿瀦留。
四院北區在神經源性膀胱、頸、肩、腰、腿部痛、骨不連、中風偏癱等疾病通過雷火灸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患者儘早地解決疾患。
作者:王磊(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作者簡介:
王磊,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在慢性病中醫康復、腫瘤康復、神經康復、治未病方面有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