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笑起來真好看,但如果寶寶一張嘴,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小黑牙時,你會有什麼感受?
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的數據顯示,5 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 70.9%,比十年前上升了 5.8 個百分點。相當於5歲的孩子中,10個就有7個蛀牙,而且這個比例還在慢慢增加。
對於寶寶的乳牙護理,部分家長有隨他去的想法:「反正孩子以後會換恆牙,等到換恆牙時再注意就行了。」
還有部分上了年紀的家長反對給孩子刷牙,理由是:「孩子的牙床嫩,太早刷牙會傷害孩子的牙床」
可是往往真等到孩子有了爛牙了,看著孩子因為牙疼而痛苦時,父母除了懊悔沒有早點幫孩子刷牙,帶著孩子去看牙醫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辦法了,只能寄希望於孩子換牙時能擁有一副好牙。
其實,孩子的乳牙從完全長出到全部換掉,差不多要經歷6~10 年的時間,而這6-10年的時間,乳牙也是寶寶咀嚼的唯一工具,一旦被齲壞,寶寶不僅會疼痛,影響吃食物,嚴重的身體發育也會受到影響,甚至也會影響他未來要用一輩子的恆牙,而不完整的乳牙也會導致孩子發音不清,影響孩子語言的發展。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刷牙的重要性,總是想方設法讓孩子去刷牙,可是不愛刷牙,好像是大多數孩子都有的情況,往往我們越用力,孩子也越反抗,有的父母會比較焦慮,忍不住會朝孩子吼,採用威逼利誘的辦法,往往既不利於親子關係,也離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刷牙習慣相差甚遠。
閨蜜說,每次讓3歲多的兒子去刷牙,總是磨磨蹭蹭,喊了一遍又一遍,剛開始她還能對孩子做到好言相勸,並且有時候還能誇孩子牙齒刷得白刷得香,可是很多時候孩子除了玩水,就是遲遲不肯把牙刷放嘴裡,經常的情形是閨蜜強行給孩子刷,孩子哭鬧抗拒,她也累得不輕。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刷牙
孩子不愛刷牙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生理方面的原因,父母應注意分辨:
1.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
1歲以後,寶寶會經歷一段只關注自己,不在意別人的自我中心時期,哪怕是非常親密的家人都會被他拒絕和排斥,喜歡通過說「不」,和大人「逆」著來,感受「自我」的力量。
所以不僅僅在刷牙這件事上,很多事情寶寶都喜歡拒絕,喜歡對著幹,而且當自己「叛逆」時,還能引起父母情緒的波動,讓自己得到更多的關注。所以往往父母越對孩子刷牙有要求,孩子往往越磨蹭,越拒絕。
此時應尊重孩子的心理發展,給孩子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力。
為孩子準備喜歡的刷牙用具,如米老鼠的牙刷、黃色的水杯、蘑菇形的牙膏,並和孩子探討他的刷牙用具,讓孩子有個刷牙的儀式感,同時給孩子更多自主的選擇。
比如,「你是現在去刷牙還是過5分鐘再去刷牙?」「你是用黃色小鴨杯子漱口還是用粉色小兔杯子漱口?」
一般孩子在這種二選一的選擇中,往往也很配合。
2.刷牙的時間和玩的時間相衝突
「我正玩得高興呢,我可不想幹其他事情。」
如果寶寶正玩得興起時,父母讓他去刷牙,孩子自然是充耳不聞,然後會找各種理由拖延。
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給孩子提前一個緩衝的時間,比如提前提醒:」寶寶,我們還有15分鐘就到刷牙時間了。「一般到了時間,孩子往往會由被動變主動。
3.刷牙的體驗不好
我閨蜜的兒子不愛刷牙,每次刷牙,用我閨蜜的話就像是打仗。這種刷牙不好的感覺並不能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有的媽媽嫌孩子刷的不乾淨或者動作慢,取而代之,幫助寶寶刷牙,孩子的乳牙和牙齦都很稚嫩,而用力不當,會導致牙刷弄疼牙肉;經常批評指責孩子,或寶寶的牙刷毛毛太硬,放在嘴巴裡不舒服。
所以,一般在使用牙刷前,建議將寶寶牙刷用溫水浸泡幾分鐘,刷毛會變得更柔軟。
當孩子對刷牙有這麼多糟糕的體驗,又怎麼會愛上刷牙?
因此,作為父母,當孩子不願意去做時,先想想他為什麼不願意去做,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聲,他才有可能會更好地配合我們。
了解孩子,永遠是和孩子和睦相處的第一步。
了解了孩子拒絕刷牙的原因,我們也要知道孩子的口腔要怎麼護理。
不同時期的寶寶牙齒怎麼刷?
我們都知道,雖然有遺傳和環境的影響,但大多數蛀牙是細菌和口腔內食物殘渣長時間作用的結果,
寶寶吃完東西之後,留在嘴裡的殘渣會被口腔裡的細菌分解產生酸性物質,腐蝕寶寶的牙齒,時間久了,蛀牙就產生了。
所以,幫寶寶清除食物殘渣是保護口腔衛生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 0-6個月:寶寶無牙期
6個月前,媽媽可以在每次寶寶喝奶之後,用乾淨的紗布纏繞指尖,清潔寶寶的口腔。每次清潔時,也別忘了拭擦舌苔,因為細菌會堆積在那裡。保持口腔衛生,準備迎接寶寶的第一顆小牙。
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了,餵奶或輔食後,給寶寶餵一點點溫開水,可以衝洗或衝淡附著在口腔黏膜上的食物殘碎物。
這樣一方面能減少細菌滋生,另一方面幫助孩子的口腔適應清潔習慣。
◆ 6個月後—3歲:寶寶長牙齒了
長牙後,可以開始使用兒童軟毛牙刷幫寶寶刷牙,但不建議使用牙膏,可以用淡鹽水,一點一滴地培養起刷牙的習慣。
3歲前的寶寶控制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通過漱口來清潔口腔,容易把牙膏殘留在牙縫中,牙膏吞進肚子裡,因此,對不到3歲的寶寶,家長可以用指套牙刷蘸溫開水或淡鹽水給寶寶刷牙。
◆ 3歲後:教孩子用牙膏刷牙
乳牙在2歲半左右已全部萌出,這時寶媽們可以開始教寶寶學習刷牙了。
這個時候寶寶對什麼事情都有很濃的興趣,可以給寶寶一雙小牙刷,教寶寶刷牙。
3歲後,寶寶一般可以自理,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吞咽功能發育也較完善了,此時可以開始用牙膏刷牙了。
寶寶牙膏每次用量多少?兒童含氟牙膏的氟含量在0.05%到0.11%之間,大部分是0.06%。只要在這之間,兒童牙膏便是安全的。美國兒童牙科學會推薦3歲以下兒童每次使用含氟牙膏的量不超過米粒大小。3-5歲兒童每次使用含氟牙膏的量不超過豌豆大小。6歲以後的孩子,用量可以增加,但不多於1cm。
一般來說,孩子從小形成了清潔口腔的性格,往往對刷牙的抗拒變少。而讓孩子愛上刷牙,也可以試一試下面的辦法。
讓孩子愛上刷牙
1.讓孩子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孫儷曾在微博上分享,她通過一部高糖生活的紀錄片(《高糖陷阱》),讓孩子乖乖刷牙。
孩子不願意刷牙,有時候也跟他們不了解刷牙的好處有關,用紀錄片、動畫片、繪本等來引導,告訴寶寶堅持刷牙帶來的好處,也可以適當進行反面教育,講講不刷牙的壞處,孩子也能更理解刷牙的行為,同時配上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小牙刷,手裡拿,早晚都要刷刷牙,髒東西,都刷掉,滿嘴小牙白花花。」孩子往往也會對刷牙的興趣更濃。
2.編一些刷牙的親子遊戲,和孩子一起玩
遊戲是兒童的」工作「,也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而成人更應利用遊戲,教會孩子掌握自己動作的本領。
平時陪伴比較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實現刷牙和陪伴遊戲設計為兩個角色,一個是愛刷牙的人,一個是不愛刷牙的人。可以為這個兩個角色起一個好聽的名字,比如「刷牙大將」,「逃跑小兵」,任何孩子感興趣的名字都可以,爸爸或媽媽都可以和孩子玩。
「逃跑小兵」到處亂跑,一刷牙就又哭又鬧,「刷牙大將」負責追逐「逃跑小兵」,追上後給「逃跑小兵」刷牙,也給自己刷牙。贏得比賽的人下次扮演「刷牙大將」,我家孩子每次都喜歡當「刷牙大將」,但每次都能把刷牙的動作做好。我通常也會在邊上用羨慕的語氣說:「刷牙大將真是不一樣啊!,把牙齒刷得又乾淨又漂亮。」孩子通常一臉驕傲。
通過玩遊戲,解決孩子刷牙的問題,同時達到了孩子要求陪伴的目的。
假裝刷牙遊戲我家孩子特別喜歡自己設計遊戲,尤其是在看了動畫片《小豬佩奇》的看牙醫那一集。我們給她一個刷牙的玩具,她經常自己設計遊戲,比如讓她的玩具扮演牙齒生病的人,有時候也要求我和她爸爸扮演。她有時候給玩偶刷牙,有時候給我和她爸爸刷牙,而在玩這些刷牙動作時,我們也提醒她刷牙的動作要領。
孩子在遊戲中不僅感受到了刷牙的快樂,同時,動作也變得熟練起來,而孩子也越來越喜歡刷牙。
角色競爭遊戲。到刷牙的時間,我會走到孩子跟前提醒說:「你的小牙齒告訴我,裡面的細菌太多了,它想要去刷牙。」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然後我就扮演為細菌,張牙舞爪地跟孩子說「我是細菌,我要吃你嘴裡的好東西!」
孩子這時候會主動跑到洗涮間,拿起牙刷拼命刷牙。
媽媽(細菌)求饒:「求你別再刷我了,這個牙刷刺得我好痛,佔上牙膏的牙齒太辣了,我受不了啦!」表情越誇張,通常孩子會刷得越起勁。
如果孩子哪天懈怠了,媽媽也可以用語言刺激孩子:「哈哈,聽說今天寶寶不刷牙了,我要生出更多細菌吃掉美味的牙齒!」孩子都有好勝心,通常會抓緊刷牙。
以上的一些方法,只供父母參考,重要的是父母有保護孩子牙齒的意識,定時定點帶孩子一起刷牙,幫助孩子培養習慣,同時對待孩子的態度要多尊重、少責怪、多鼓勵,利用繪本、兒歌、遊戲給孩子良好的刷牙體驗,當孩子能在刷牙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讓孩子愛上刷牙並不是難事。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想要獲得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