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罷我登場」。如今,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消費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然而,屬於B端的產業網際網路已經佔據一壁江山,發展勢頭正盛。在產業網際網路的大趨勢之下,黑色大宗產業鏈也逐漸邁進了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新時代。
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創新的成功是用經濟成功來衡量的。所以,只有把創新用於實踐之中,創造價值出真正的價值,才算是成功。其中,「從痛點出發」是企業創新常用的一種方法。然而,痛點往往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不依託新的動力,難以攻克。
「解決黑色大宗產業鏈痛點的方向應是智能化。中國要實現從鋼鐵大國到鋼鐵強國的轉變,絕不能錯過智能化這個歷史機遇期。我們已經備好了充足的彈藥,準備在產業智能化的浪潮中大幹一場。」鋼來鋼往CEO、創始人王士宇表示。「未來,鋼來鋼往以智能交易決策系統為引擎,科技和金融雙輪驅動賦能產業鏈的體系將直擊黑色大宗商品的產業最突出的痛點,從而引爆B端下一波巨大的流量紅利,為產業鏈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黑色大宗商品產業的痛點在何處?
黑色大宗產業鏈主要以鋼鐵為主要核心,上遊包括焦煤、焦炭、鐵礦石及動力煤等,下遊主要包括螺紋鋼、不鏽鋼、線材與熱卷等終端消費產品,螺紋鋼、線材等與建築相關,而不鏽鋼與熱卷則與消費關聯性很強。在黑色大宗商品中,現貨市場和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市場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整個產業鏈存在著溝通成本高效率低、價格波動大且不可預見和融資困難成本高等痛點問題。
首先,黑色大宗商品產業鏈在傳統產業中屬於數位化程度偏低的領域,信息孤島依然存在,布局分散,從而衍生出了繁複的流通鏈條和流通主體,流通環節間信用不傳遞,阻礙了產業效能的提升,推高了流通成本。另外,同物流信息系統接口之間缺乏統一標準,導致企業間、平臺間、組織間「各自為政、圈地服務」,難實現信息交換與共享,效率低。當前貨運市場存在車貨信息不匹配、車輛空置率高、司機返程空載等問題。
其次,黑色大宗商品的獨特屬性和供需關係錯配,導致現貨流通市場價格波動大而不可預見。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因素有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出口因素、原材料成本、鋼廠產量、市場庫存、國際市場、期貨或電子交易等,並且這些因素間相互影響,價格行情難以預測。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是普遍風險,且各地域間價格差異可能較大,經營風險較大。
另外,黑色產業鏈中下遊資金壓力大,也面臨著融資困難成本高等痛點問題。在產業鏈中,上遊往往處於強勢地位,對中下遊形成資金佔用局勢。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無法了解企業的真實貿易情況,難以直接把控底層倉儲物流操作風險,降低了直接參與融資業務的意願。
社會生產都是以利益為驅動力,總是向著高效益、高暢通的地方流動。針對以上痛點問題,鋼來鋼往率先開啟了黑色大宗產業的下半場,致力於以新技術賦能產業,驅動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黑色大宗產業的下半場:以新技術賦能產業 驅動智慧化升級
鋼來鋼往通過產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以及大數據驅動,解決了供應鏈效率、成本、資金等信息壁壘問題,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的黑色大宗商品智慧產業網際網路平臺, 以「技術+金融」雙輪驅動模式賦能產業鏈,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提供智慧交易、智慧金融和智慧物流服務,推動產業鏈數位化、智能化重構,致力於打造共建、共享、共生、共贏的生態型智慧產業網際網路平臺。
鋼來鋼往重構產業鏈將形成智慧交易、智慧物流和智慧金融三大服務體系。
智慧交易產品是以智能交易決策支持系統為切入點,依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數據分析模型與算法模型和策略方法模型,有效提高分析決策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幫助企業降低60-80%的交易風險,同時提升30-50%收益。智慧金融板塊的核心產品是智能風險控制系統,基於「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構建,依託歷經數十億貸款數據訓練及迭代違約概率計算模型,進一步提高信貸放款審核效率,整體不良率將控制1%以內。智慧物流板塊主要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構建智能調度系統。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可以降低10-20%物流成本,提高30%以上的效率。
未來,鋼來鋼往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快速迭代升級產品,依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 以「技術+金融」雙輪驅動模式賦能產業鏈,同時以智能交易決策系統引爆產業鏈,賦能智慧金融、智能物流,從而切實做到為產業鏈上下遊的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