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課堂需求與20世紀有很大的不同。隨著人工智慧科學的不斷發展,對於ESL英語教師來說,「學生智能」如何科學有效的培養及達成,也成為了這個世紀的探究焦點。
21世紀教師的新角色「facilitator」起到了助推學生的智能發展,即:學生知識與技能;思維與品格;溝通與協調,特別是高階思維,有效溝通即全球化下所學的技術知識。新形勢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facilitator,也是課堂環境的創造者,學生可以在這種環境中發展他們目前或將來可能需要的技能及品格。
ELS教師的作用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活動可以看到一個有經驗的教師順利地從一個角色轉換到另一個角色。也就是說,21世紀的課堂是建立在這樣的前提下的:學生們需要體驗進入21世紀的工作場所和生活在全球環境中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因此,21世紀課堂的特點使它有別於20世紀的課堂。
在一個單一的主題上講課在過去是很正常的。但今天,合作是所有學生學習的主線。例如,基於協作項目教學方法的使用,確保了本課堂課程的發展路徑:即-高級思維能力;有效的溝通技能;學生在21世紀的職業生涯和日益全球化的環境中所需要的技術知識。
儘管以ELS教師為中心的授課式學習方式和方法肯定有一席之地,但不斷發展的ESL教師必須採用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教學策略。課程設置必須與學生在21世紀將接觸到的內容更加相關。這裡強調用「必須」兩個字,或許教師們感覺有點嚴重,但時代在進步,如果教師的智能停留不止,被時代淘汰,何況學生呢?何談學生發展?
從定義上講,互動型教師是充分了解課堂群體動態的教師。正如Dornyei和Murphey(2003)所解釋的,課堂學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如何;教室環境是什麼樣的;學生之間如何有效地合作和溝通;不僅教師扮演的角色,而且學習者也參與其中。(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語教學設計水平?這是一套科學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設計課程,可點擊關注,打開卡片,開始學習了。)
Brown, H. Douglas (2007) mentions that 「teachers can play many role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this might facilitate learning. Their ability to carry these out effectively will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rapport they establish with their students, and of course, on their own level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Brown, H. Douglas(2007)提到「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扮演多種角色,這可能會促進學習。」他們能否有效地開展這些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與學生之間建立的融洽關係,當然,也取決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故此,許多作者使用的術語「促進者facilitator」來描述一個21世紀特定類型的老師,即:一個互動性(關注老師與學生分享)的老師,而不是全控型(在教室裡老師控制一切),通過使用小組和結對互動,通過充當知識的資源而不是傳遞者,培養學習者的自主性(學生不僅自己學習,而且要對學習負責)。
facilitator型教師如果能做到促進學習,對學習者和ELS教師都是有利的,並使教師從成為「專家」可能帶來的許多負擔中解脫出來。傳統上,老師說「我不知道,我們來看看」或者「我不知道,你們有誰知道答案嗎?」會被認為是一種弱點。但是,時代變了,ELS老師的角色也必須改變。
所以,希望下次上課時,你能考慮一下你的角色會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你的課堂是以老師為中心,總是以你為中心控制一切嗎?或者你能「放手」,讓學生成為中心舞臺?
無論他們扮演什麼角色,教師都要塑造課堂文化,促進學生學習,並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把教師從專家變成協調人,有時會被認為是在削弱教師的權利和權威,但事實並非如此,教師的facilitator角色,把握及控制有度,根據學情及教師自身的素養進行有效的調控,才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註明:圖片及部分英文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告知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