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籃球運動員的收入其實不單單是由工資組成,還有非常多的商業代言,尤其是球鞋合同,而姚明作為NBA球星,並且還是當年的狀元秀,自然而然也少不了球鞋的代言合同,本來是可以穿耐克,而且還拿1.2億美金,卻被姚明拒絕,最後是選擇了和艾弗森一起穿銳步。
事情是怎樣的呢?
當年才20歲出頭的姚明,在CBA奪冠以後。耐克很有眼光的給了姚明一份4年20萬美元的合同,而且在那個時代確實還是比較不錯的合同。並且在隨後的2002年,姚明就以狀元秀身份登陸NBA。並且在新秀賽季的第一年,姚明其實在NBA的表現只能說是平平淡淡。但是耐克當時還是注意到了姚明背後巨大的中國市場。
並且到期之後,耐克後面開給了姚明4年160萬美元的合同。而且這份合同在2003年來講,其實看起來是毫無誠意。因為當時的耐克給剛進聯盟的詹姆斯都開出了大概7年9000萬美元的合同。中鋒由於體型高大,所以說他們的鞋子並不好賣,並且姚明的身高226公分,所以說鞋子也是非常大,可由於他是中國球員的身份,所以後邊有著龐大的中國市場,當時有很多的代言和贊助商也是向他拋出橄欖枝,而耐克作為這個行業的巨頭,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只不過當時他們給的價格實在是太過於拿不出手,甚至還有些羞辱人的意思。雖然說中鋒的球鞋在市場上一直都賣的不怎麼好,可是對於巨大的中國市場確實會讓耐克的品牌效應再次的攀升。
但是耐克沒有考慮周全,但是不代表其他的公司也一樣。當時的銳步就看到了姚明身上的市場價值,所以直接的開出了7年5000萬美元的合同。並且對比耐克最初的報價,姚明也看到了銳步公司的真心實意。即使後面耐克在將報價提高到了7年的1.2億美元,但是姚明也還是決定和銳步籤約。
當耐克在後悔的時候,對手的銳步已經賺的盆滿缽滿,其實這也著實給耐克上了一課,所以做生意也要學會尊重人,當年耐克失去的是姚明背後3億的中國電視觀眾,而且姚明的影響力甚至已經超出了籃球領域,形成了」姚明經濟「。而且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當時姚明在與耐克的紛爭中說到:」這其實不是錢的問題,你必須要實誠的對待我。」並且後面宣布永不和耐克合作。
姚明要的是尊重
其實最開始姚明與耐克決裂時,認為耐克可以給少錢,但是需要真誠面對。但是面對耐克的前倨後恭,姚明的回應卻十分有骨氣。後面姚明籤約銳步後,銳步對於姚明也是十分的重視,當時在北京王府井前還為姚明樹立巨型雕像。但是銳步的技術和營銷方面確實不如耐克,並沒有利用好姚明在中國的影響力,加上中鋒的鞋子不太好賣,所以說銳步給姚明的鞋子性能以及設計不夠優秀。
在就是姚明為何能夠成功的原因,其實在場上用實力打服了對手,然後在場下則是用自己出色的人格魅力徵服了球迷,並且接下來的幾年,銳步確實憑藉著姚明發了大財,後面耐克則是繼續他們的作死之旅,並且再次狗眼看人低放掉了庫裡,如今還傳出了錫安將會和安踏以及李寧籤約,不知道這一次耐克能不能把握住機會。
其實對於姚明在對待這些商業合作也是非常有尊嚴和氣節的,並且在當年直接拒絕過為豐田車代言。所以說正因為姚明身上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這也使得我們對姚明如此的喜愛和欽佩,從運動員到老闆然後再到籃協主席,身份一直不斷在變,但是唯一不變的是這個大個子給中國籃球事業帶來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