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人」是萬物之靈

2020-12-15 亦文的文

「人」字的甲骨文像側面站立著的人形,頭在上面,手臂向左下方伸展,身子在中間,身子以下是腿。「人」字的金文、小篆字形基本上與甲骨文差不多,只是小篆的腰部彎曲更大一些。

人是世間萬物中最神奇的生命體,這樣的觀念深深紮根於古人心中。《尚書·周書·泰誓上》中說:「惟人萬物之靈。」《孝經》中引孔子的話說:「天地之生,人為貴。」而「人」的古義被解釋為:會彎腰勞作的動物;今義則被解釋為:能夠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又能用語言進行思維和交際的生命體。

由於人具有倫理觀念和道德意志,所以「人」字又引申為人的品性,比如我們經常會說:「這個人挺不錯的」「唐太宗知人善任」等。

「人」字在作為一個獨立漢字存在的同時,它還是一個部首字,並且凡由「人」字所組成的字,基本上都與人有關,如「從」、「僕」、「伐」、「休」、「伏」等。

需要指出的是,「人」字和「大」字在造字之初的意思是相同的,只不過在字形上存在著細微的差別:「人」字從字形上看像是側面站立的併攏手腳的人形,「大」字則是正面站立伸展著四肢的人形。後來,「大」字被借用作「大小」的「大」,而「人」則專門用來表示「人類」、「人口」、「男人」、「女人」等。

人,中文一撇一捺寫作人,這就是說作為一個人要有其他人的支持那才能稱作是人,你是人的一撇,其他人就是那一捺。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人才有那麼多繁複的人際關係,也只有那麼多人際關係的動物才能稱作人,所以說人就是要與其他人相處,搞好人際關係,這就是人這個字的含義了。

我是亦文,專注於對漢字的學習,你若喜好,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得
    但這還不夠,其左邊又增加了「彳」,這就是說得到了以後又拿著走了。小篆③左邊的「彳」和下邊的手(寸)還在,可是「貝」字卻偽變成了「見」。楷書④的右上方又錯變成了「日」。  「得」字的本義是「得到」或「獲得」,如《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糊塗人生酒雲課堂:說文解字·醺
    古有許祭酒說文解字,今有糊塗醉說文解字。同志們,早上好。昨晚喝沒喝糊塗人生酒呢?現在是否感覺醉醺醺地,提醒您今天是周一,本期說文解字雲課堂,咱們來分析這個「醺」字,本義是酒醉,在古代又同「燻」。糊塗人生酒雲課堂:說文解字·開篇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說「蒙」
    上博楚簡《周易》中的「蒙(尨)」字尨,是長毛狗的意思。(《說文》:尨,犬多毛者。《說文》曰:「冡,覆也」,《說文解字注》曰「凡蒙覆、僮蒙之字今字皆作『蒙』,依古當作『冡』。『蒙』行而『冡』廢矣」。由此可知,「蒙」的本義是「蒙覆」,是遮蓋的意思,由此而引申出蒙蔽、蒙昧的意思。巧的是,我們前面說過,「蒙」又作「尨」。
  • 說文解字:淺談漢字造字六法
    文/大魚說小事中國漢字是世界上最龐(音旁)大的象形文字體系,源遠流長。過去漢字的使用一直是被上層社會壟斷,幾千年來,官方文字一直使用筆畫頗多的繁體字。如「月」字像一彎明月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漢字之所以叫象形文字,因為象形是其他造字方法的基礎。指事,就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兇」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會意,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 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釋字:「亂」,字義為罔失法度,若合成語詞,其意也多屬負面,如亂政、亂鬨鬨、亂七八糟。近日,臺灣2020年度代表字出爐,由於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瘋狂肆虐,「疫」字毫無懸念當選,時下寒冬來臨,防疫更鬆懈不得。然而,縱觀民進黨當局這一年的防疫作為,怎一個「亂」字了得,就連一片薄薄的口罩,竟搞出對內「限購」「幹蒸重複使用」的亂象,同時限制出口大陸,對同胞冷血無情,實際上卻拿大批口罩去諂媚美國,令人作嘔;而其自吹自擂的「防疫神話」,更頻遭事實打臉。
  • 董婧宸丨祁寯藻本《說文解字系傳》刊刻考
    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十五卷。五代南唐時期,徐鍇依《說文》原本,附以注釋,作《說文解字系傳》四十卷,世稱「小徐本」[1]。道光十九年(1839),祁寯藻以顧廣圻舊鈔本、汪士鍾藏宋槧殘本為底本,刊成《說文解字系傳》,是清代中後期影響最大的《系傳》刊本。
  • 少兒版「說文解字」:《字說字畫》獲評年度「十大好書」
    南京市教學研究室語文教研員徐豔老師編著的《字說字畫》一書獲評2020年度「十大好書」,並在朋友圈刷屏。近日,記者採訪了這位傾注了30年心血研究兒童與漢字關係的母語教育研究專家。好評如潮,少兒版的「說文解字」比字典好看!
  • 說文解字丨說謊
    公務人員說謊,性質尤其惡劣,不僅要譴責,更要處罰,明代午門上有一塊紅牌,上面寫著「官員人等,說謊者斬」(陳建《皇明通紀》),這八個字並不是開玩笑,明代名臣、著名哲學家李材先生就因「說謊」罪被萬曆皇帝處以斬刑。謊,是個後起字,《說文解字》寫作「詤」。《呂氏春秋》說:瞑者目無由接也,無由接而言見,詤。意思是說,盲人明明看不見,卻說自己看見,這就是謊言。
  • 【德篇344】說文解字《千字文》「王」(128)
    遐邇一體 率賓歸王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𠙻,古文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雨方切王說文解字重文𠙻小篆王說文解字白話版王,人心所向、天下歸附和嚮往的英傑。董仲舒說「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橫畫中間用豎筆連接,叫作『王』字。
  • 許慎的說文解字,是對歷史的講解,也是對文字的考究
    《說文解字》這本書就將這些文字一一錄入,並分類排放,做到了字典的功效。《說文解字》還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也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大家知道什麼是「六書」嗎?
  • 毓民【說文解字】系列(A)
    人能思之,豈復有悔咎耶?」唐朝的司馬微先生在《坐忘論》中說:『與其在最後出蠱惑補救,不如當初老實守規。』這是當官者處理事務的基本法則,費力少而見功多。人如能夠一開始做事而深思熟慮,就不會事後悔莫及了。」北宋太宗的告誡百官的十六字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說文解字【09】「清官與貪官」。
  • 說文解字丨「衣」字裡的那些文化
    得益於漢字音、形、義一體的特殊性,我們可以通過與服飾相關的字來一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特點和發展脈絡。與服飾相關的漢字有很多,今日我們來看一看「衣」字,在闡釋其歷史源流與發展演變的同時,走近中國古人的日常,感受他們穿衣打扮的冷暖好惡。「衣」在甲骨文中寫成等形狀。整個字形像一件上衣,上面的人字形部分是衣領,兩側開口表示兩個袖筒,下面像左右衣襟交疊的樣子。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一:說「乾」
    只有「以經解經」,才能夠避免脫離作者本意的解讀。我們只需把乾卦的爻辭通讀一遍,看看爻辭說了些什麼,便可以比對出哪一個字最能夠吻合本卦的主旨。綜觀乾卦六句爻辭,有一句爻辭中直接出現了卦名:「君子終日乾乾」。從句意可知,「乾乾」應該是用來描述一種狀態。孔穎達疏曰:「言每恆終竟此日,健健自強,勉力不有止息。」這是將「乾乾」讀作「健健」,是自強不息的樣子。
  • 毓民【說文解字】系列(F)
    當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鹹豐皇帝逃難到承德避暑山莊,寫下「戒急用忍」四字以明志。在宮殿的另一邊西暖閣,也就是鹹豐皇帝被迫簽下《北京條約》的所在,即是把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部份由永遠租用改為永久割讓,納入香港殖民地,交由英國管治。說文解字【56】「掩耳盜鈴」。  今集主題是「掩耳盜鈴」。
  • 竇文濤和網友都在說文解字的「撩聊了料」
    在一眾關於「撩聊了料」的「不正經」討論中,居然也有不少看起來非常高大上、有情調的解讀。再比如,有網友這樣解讀:「撩」是相互喜歡的人不吝分享內心感受表達愛。「聊」就不用說了。怪不得網友對這個節目愛得深沉,聊得熱烈,連不少媒體和文化記者都開啟了「說文解字」的模式。
  • 【說文解字】蔡字字形演變
    「蔡」字,從文字學上看,本義是指一種野草,形容野草叢生、繁茂之狀。許慎《說文解字》說:「蔡,草豐也,從草,祭(zhai)聲。」段玉裁註:「此曰蔡,草生之散亂也。」「故蔡當為草名。」相傳,古帝伏羲氏畫卦於今天的河南上蔡一帶,這裡的蓍草生長茂盛,所以其地遂名之曰「蔡」,後人因此也稱蓍草為「蔡」,如「蔡」字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就如草狀。《漢書·食貨志》又說:「元龜為蔡,非四民所得居」,顏師古註:「是大龜之名也」。就是說,蔡地出產的大龜又叫蔡龜。《河南通志》、《圖考》上蔡蓍草圖記載:「蓍草臺在上蔡縣東三十裡,近臺有水曰蔡溝,有元龜,素甲縞身,浮遊其中。」
  • 說文解字:驢為什麼又被古人稱為「蹇」?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只講「足」部的一個漢字:「蹇」。蹇其實不算生僻字,因為中學課本裡講過這個字。有個出自《左傳》的故事「蹇叔哭師」,大多數朋友耳熟能詳。蹇。讀jiǎ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蹇,跛也。從足,寒省聲。」形聲字。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說「吉兇」
    但實際上除了字面上的相同,這兩個字在《周易》中的含義和用法,與算命先生口中的吉兇完全不同。一、善惡之性吉,是善的意思。(《說文》:吉,善也。)(《說文》:兇,惡也。)善惡二字,特指的是人性中的善惡,而不是命運中的吉兇禍福。性善論與性惡論,在先秦諸子中是一個熱議的話題。巧的是,我們說過,《周易》開篇的乾坤兩卦,實際上就是一部完整的性命之學。(具體可參看前面乾坤兩卦的相關解讀文章。)
  • 說文解字之「中」字的密碼:為什麼中華文化是辯證法的老祖宗
    「中」字,每個中國人熟得不能再熟了。其基本意思人們當然也非常清楚,很簡單,就是「正中間」之意。這個意思當然是準確的。然而,「中」字還有更為深層次的文化密碼。「解字」是為了「說文」,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中」字。
  • 說文解字:「軒」字有哪些意思?為什麼很多人取名用這個字?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聊故事——「軒」字有很多含義,也很有意思:一、造字淵源軒,形聲字。從車,幹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說文解字》中解釋:「軒,曲輈藩車。」《聲類》中說:「軒,安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