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報導,「史上最嚴交規」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後,有的市民擔心交通違法被記滿12分須重新學習交通法規帶來麻煩,轉而尋找他人幫忙代為扣分,這讓不少「黃牛」嗅到了商機。「黃牛」A為了大幹一場,不僅開出了實體店,還印了很多小廣告到處散發,代扣12分明碼標價5000元。
近日,警方取締了這個非法窩點,這也是本市破獲的首例代扣駕駛證違法記分案件。與此同時,「黃牛」、「中間人」、賣分駕駛員、買分車主之間的利益鏈條也逐漸浮出水面。警方表示,身處鏈條中的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提供虛假證言的行政處罰。不過,律師認為,在實踐中警方難以確認違法者是誰,這種代扣分的「鑽空子」行為短期內恐將持續。
「掛羊頭賣狗肉」從事賣分
A今年36歲,來自四川,在上海做小生意。今年初,公安部第123號令實施後,不少駕駛員為記滿12分要重新學習交通法規犯了愁,他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打算通過買賣違法記分來猛賺一筆。過完年,他在國權北路租了一間十平方米的門面房。為了掩人耳目,他掛出的業務招牌是「交通事故諮詢」和「外地違法諮詢」,不過暗地裡印發了大量有「快速處理車輛違法」、「駕照消分」字樣的小廣告。
A說,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自己的店從事買賣違法記分的生意,但圈子裡的人都對此心知肚明,前來洽談合作的「中間人」絡繹不絕,40歲的B就是其中一名。所謂「中間人」,就是手頭有一批可用於扣分的駕駛證資源的人,他們往往在網絡論壇或QQ群裡招募駕駛證常年不用的「本本族」,或者駕駛證上有分可扣的人,並允諾每分至少200元的高額回報。
B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駕駛員電話,在這個龐大的「資料庫」裡,C是一名新人,29歲,來自重慶,擁有一本重慶市公安局核發的駕駛證,但他很少開車。今年4月,C通過「違法扣分買賣」的QQ群與B認識,雙方約定,B一旦有業務,便聯繫C至違法處理點進行交易。
至此,一個金字塔形的利益鏈條完全呈現。寶山公安分局治安支隊警長何君毅總結說:「這有點像網購,A這個層面是平臺,B這個層面是一家家的網店,而C這個層面則是店鋪裡的商品。」
一個月六七筆生意賺萬元
4月26日上午,市民D急匆匆來到A的店鋪,要求幫忙處理違法扣分。原來,3月2日下午,D駕車經過薀川路時,因車速超過50%被電子警察抓拍,按照規定,將被處罰300元、扣12分。
「12分,一口價5000元。」A熟練地報出價格。D當即表示,錢不是問題,但要儘快辦理妥當。A收了200元定金後,出具了一張收據。
當天中午,A與B取得聯繫:「有一個要扣12分的,趕緊找個駕駛員過來,事成之後給你3000元。」
B當即應允,但手頭上能夠用於扣分的駕駛證不多。他突然想起,一個多星期前在網絡上認識的C,「有個扣12分的業務,你扣完後要去學習交規,但可以賺2700元。」
C連連稱好,14時許,他火速趕到交警總隊機動支隊電子警察違法處理點,將D某的12分從自己的駕駛證上扣除。
事成之後,B、C、D聚集在A的店鋪裡,就在四人進行費用結算交易時,被守候多時的民警抓獲,當場繳獲A的記帳單據1本。
據A交代,在短短一個月裡,他就做成了六七筆代扣分生意,賺了一萬多元。「我不知道這是犯法的事,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
參與代扣分最高拘留10日
據警方介紹,公安機關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進行處罰,這是法律賦予的行政行為,而「黃牛」、「中間人」、賣分駕駛員、買分車主串謀向行政執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據、影響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辦案,其行為已經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可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目前,警方視情節輕重等因素,對A、B、C各處行政拘留十日,並處罰款二百元的處罰,對D則予以口頭教育。
警方告誡駕駛員,處理交通違法行為必須由違法人進行接受處罰,任何尋找他人幫其代為記分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制裁。同時,警方提醒,「本本族」代熟人或朋友記分,即使沒有收錢,也是違法行為。
律師觀點
無法確認駕駛者是誰「鑽空子」恐將持續
長期與交通類案件打交道的上海佳通律師事務所陸路路律師認為,代扣分行為是一種新型的違法行為,警方理應對相關利益人員進行整治和打擊,但在實際操作中,難度不小。原因在於,代扣分利益鏈條上的各個人群是鑽了交通部門難以辨別前來處理違規的是否就是當事司機的空子。按照現行的制度,除了現場執法外,電子警察抓拍的違法行為均與車牌綁定,而非與人綁定,在駕駛者交款扣分時,交警部門無法確認當時是誰在駕駛,因此要發現代扣分的情況極其困難。就算知道被扣分者不是車主本人也無濟於事,那些代扣分者可以說「我是借朋友的車」。
「如果高清電子警察拍到違章者的臉部,那麼就可以將違章行為與人綁定。不過,在目前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條件下,要實現『與人綁定』還很困難,這種『鑽空子』的行為恐怕還要持續下去。」陸路路律師表示,首先,高清電子警察的覆蓋面未達到百分之百;其次,對於闖紅燈的車輛,電子警察一般僅拍攝其車尾圖像,無法拍攝到違章者正面像;第三,在最終處罰認定時,還需要鑑定電子圖像上的違章者與前來接受處罰者是同一人,這不僅加大了行政機關的工作量,還可能會帶來一些爭議。
晨報調查
「黃牛」:
一分買200元賣300元
昨天,記者通過QQ搜索「代扣分」,立即跳出265個QQ群。隨機加入一個上海的「駕照代扣分」群,裡面不少「黃牛」正在招攬生意:「當天下單,隔日可扣分」、「扣分完成後收費,不成功不收費」,甚至有「黃牛」打出了「來我這代扣分,第二次打八折」的優惠廣告。
一名「黃牛」告訴記者,他手上有不少駕駛證,只要談妥價錢,就可以約在車管所附近碰頭交易。「做這個生意,信譽最重要。我把分消掉後,給你看回執單,你確認後再付錢,半天就能搞定。」
該「黃牛」還表示,目前的代扣分行情是一分300元至350元,偶爾會有人急於套現,把價錢壓低到260元至270元,而「黃牛」的「收購價」則在一分220至200元。也就是說,每代扣一分,「黃牛」能掙100元左右。
「散戶」:
就是賺點零花錢
記者注意到,除了「黃牛」外,還有少數「本本族」混跡在QQ群裡「賣分」。和手中資源眾多的「黃牛」相比,他們更像「散戶」。一名「本本族」告訴記者,他去年考了駕照,卻沒有買車,駕照基本閒置,因此抱著「不賺白不賺」的心理,賺點零花錢。
不過,由於是賣自己駕駛證的分,因此這些「散戶」頗為謹慎,一名網友稱:「只代扣電子警察拍照的扣分,最多扣11分。不賣給肇事車,也不處理任何糾紛。」
車主:
不願花時間重學交規
記者在群裡找到2名有過花錢買分經歷的網友,他們均表示,找人「代扣分」的主要原因是,駕照上的分扣完後需要重新學習交規,這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耽擱工作。
一名網友表示,自己是一家大企業老闆的專職司機,工作挺繁忙,前不久駕車去外地,在高速公路上接連違法,一下子扣了10多分。「等到我重新學習交規結束,恐怕早就被老闆炒魷魚了,只好咬咬牙花幾千元找人代扣分。」
另一名網友表示,自己考駕照的過程太艱難了,前後考了好幾次才拿到了駕照,因此考試實在是噩夢般的回憶。「如果讓我重新學交規再去考試,我寧可找人代扣分,方便又省心,價錢我也能承受,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