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代扣明碼標價:12分5000元 申城破獲違法駕駛代扣案

2021-01-10 東方網

  據《新聞晨報》報導,「史上最嚴交規」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後,有的市民擔心交通違法被記滿12分須重新學習交通法規帶來麻煩,轉而尋找他人幫忙代為扣分,這讓不少「黃牛」嗅到了商機。「黃牛」A為了大幹一場,不僅開出了實體店,還印了很多小廣告到處散發,代扣12分明碼標價5000元。

  近日,警方取締了這個非法窩點,這也是本市破獲的首例代扣駕駛證違法記分案件。與此同時,「黃牛」、「中間人」、賣分駕駛員、買分車主之間的利益鏈條也逐漸浮出水面。警方表示,身處鏈條中的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提供虛假證言的行政處罰。不過,律師認為,在實踐中警方難以確認違法者是誰,這種代扣分的「鑽空子」行為短期內恐將持續。

  「掛羊頭賣狗肉」從事賣分

  A今年36歲,來自四川,在上海做小生意。今年初,公安部第123號令實施後,不少駕駛員為記滿12分要重新學習交通法規犯了愁,他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打算通過買賣違法記分來猛賺一筆。過完年,他在國權北路租了一間十平方米的門面房。為了掩人耳目,他掛出的業務招牌是「交通事故諮詢」和「外地違法諮詢」,不過暗地裡印發了大量有「快速處理車輛違法」、「駕照消分」字樣的小廣告。

  A說,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自己的店從事買賣違法記分的生意,但圈子裡的人都對此心知肚明,前來洽談合作的「中間人」絡繹不絕,40歲的B就是其中一名。所謂「中間人」,就是手頭有一批可用於扣分的駕駛證資源的人,他們往往在網絡論壇或QQ群裡招募駕駛證常年不用的「本本族」,或者駕駛證上有分可扣的人,並允諾每分至少200元的高額回報。

  B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駕駛員電話,在這個龐大的「資料庫」裡,C是一名新人,29歲,來自重慶,擁有一本重慶市公安局核發的駕駛證,但他很少開車。今年4月,C通過「違法扣分買賣」的QQ群與B認識,雙方約定,B一旦有業務,便聯繫C至違法處理點進行交易。

  至此,一個金字塔形的利益鏈條完全呈現。寶山公安分局治安支隊警長何君毅總結說:「這有點像網購,A這個層面是平臺,B這個層面是一家家的網店,而C這個層面則是店鋪裡的商品。」

  一個月六七筆生意賺萬元

  4月26日上午,市民D急匆匆來到A的店鋪,要求幫忙處理違法扣分。原來,3月2日下午,D駕車經過薀川路時,因車速超過50%被電子警察抓拍,按照規定,將被處罰300元、扣12分。

  「12分,一口價5000元。」A熟練地報出價格。D當即表示,錢不是問題,但要儘快辦理妥當。A收了200元定金後,出具了一張收據。

  當天中午,A與B取得聯繫:「有一個要扣12分的,趕緊找個駕駛員過來,事成之後給你3000元。」

  B當即應允,但手頭上能夠用於扣分的駕駛證不多。他突然想起,一個多星期前在網絡上認識的C,「有個扣12分的業務,你扣完後要去學習交規,但可以賺2700元。」

  C連連稱好,14時許,他火速趕到交警總隊機動支隊電子警察違法處理點,將D某的12分從自己的駕駛證上扣除。

  事成之後,B、C、D聚集在A的店鋪裡,就在四人進行費用結算交易時,被守候多時的民警抓獲,當場繳獲A的記帳單據1本。

  據A交代,在短短一個月裡,他就做成了六七筆代扣分生意,賺了一萬多元。「我不知道這是犯法的事,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

  參與代扣分最高拘留10日

  據警方介紹,公安機關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進行處罰,這是法律賦予的行政行為,而「黃牛」、「中間人」、賣分駕駛員、買分車主串謀向行政執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據、影響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辦案,其行為已經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可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目前,警方視情節輕重等因素,對A、B、C各處行政拘留十日,並處罰款二百元的處罰,對D則予以口頭教育。

  警方告誡駕駛員,處理交通違法行為必須由違法人進行接受處罰,任何尋找他人幫其代為記分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制裁。同時,警方提醒,「本本族」代熟人或朋友記分,即使沒有收錢,也是違法行為。

  律師觀點

  無法確認駕駛者是誰「鑽空子」恐將持續

  長期與交通類案件打交道的上海佳通律師事務所陸路路律師認為,代扣分行為是一種新型的違法行為,警方理應對相關利益人員進行整治和打擊,但在實際操作中,難度不小。原因在於,代扣分利益鏈條上的各個人群是鑽了交通部門難以辨別前來處理違規的是否就是當事司機的空子。按照現行的制度,除了現場執法外,電子警察抓拍的違法行為均與車牌綁定,而非與人綁定,在駕駛者交款扣分時,交警部門無法確認當時是誰在駕駛,因此要發現代扣分的情況極其困難。就算知道被扣分者不是車主本人也無濟於事,那些代扣分者可以說「我是借朋友的車」。

  「如果高清電子警察拍到違章者的臉部,那麼就可以將違章行為與人綁定。不過,在目前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條件下,要實現『與人綁定』還很困難,這種『鑽空子』的行為恐怕還要持續下去。」陸路路律師表示,首先,高清電子警察的覆蓋面未達到百分之百;其次,對於闖紅燈的車輛,電子警察一般僅拍攝其車尾圖像,無法拍攝到違章者正面像;第三,在最終處罰認定時,還需要鑑定電子圖像上的違章者與前來接受處罰者是同一人,這不僅加大了行政機關的工作量,還可能會帶來一些爭議。

  晨報調查

  「黃牛」:

  一分買200元賣300元

  昨天,記者通過QQ搜索「代扣分」,立即跳出265個QQ群。隨機加入一個上海的「駕照代扣分」群,裡面不少「黃牛」正在招攬生意:「當天下單,隔日可扣分」、「扣分完成後收費,不成功不收費」,甚至有「黃牛」打出了「來我這代扣分,第二次打八折」的優惠廣告。

  一名「黃牛」告訴記者,他手上有不少駕駛證,只要談妥價錢,就可以約在車管所附近碰頭交易。「做這個生意,信譽最重要。我把分消掉後,給你看回執單,你確認後再付錢,半天就能搞定。」

  該「黃牛」還表示,目前的代扣分行情是一分300元至350元,偶爾會有人急於套現,把價錢壓低到260元至270元,而「黃牛」的「收購價」則在一分220至200元。也就是說,每代扣一分,「黃牛」能掙100元左右。

  「散戶」:

  就是賺點零花錢

  記者注意到,除了「黃牛」外,還有少數「本本族」混跡在QQ群裡「賣分」。和手中資源眾多的「黃牛」相比,他們更像「散戶」。一名「本本族」告訴記者,他去年考了駕照,卻沒有買車,駕照基本閒置,因此抱著「不賺白不賺」的心理,賺點零花錢。

  不過,由於是賣自己駕駛證的分,因此這些「散戶」頗為謹慎,一名網友稱:「只代扣電子警察拍照的扣分,最多扣11分。不賣給肇事車,也不處理任何糾紛。」

  車主:

  不願花時間重學交規

  記者在群裡找到2名有過花錢買分經歷的網友,他們均表示,找人「代扣分」的主要原因是,駕照上的分扣完後需要重新學習交規,這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耽擱工作。

  一名網友表示,自己是一家大企業老闆的專職司機,工作挺繁忙,前不久駕車去外地,在高速公路上接連違法,一下子扣了10多分。「等到我重新學習交規結束,恐怕早就被老闆炒魷魚了,只好咬咬牙花幾千元找人代扣分。」

  另一名網友表示,自己考駕照的過程太艱難了,前後考了好幾次才拿到了駕照,因此考試實在是噩夢般的回憶。「如果讓我重新學交規再去考試,我寧可找人代扣分,方便又省心,價錢我也能承受,何樂而不為?」

相關焦點

  • 超速50%被扣12分 他上網找人代扣被行政拘留
    一車主超速50%被扣12分,上網找他幫忙代扣分,兩人以4500元價格成交  華龍網訊 (記者姜雅娟)被稱為「史上最嚴」交規的公安部第123號令規定,交通違法被記滿12分要重新學習交規,於是,有不法分子從中看到代人扣分的商機。
  • 重慶"代扣哥"網上叫賣駕照分 最多一次扣完12分
    重慶"代扣哥"網上叫賣駕照分 最多一次扣完12分   中新網重慶6月3日電 (劉銳 蔣青琳)一年內駕駛證被扣滿12分就需重考,「代扣哥」看準「商機」網上叫賣駕照分,甚至不惜一次扣完12分。
  • 「最嚴交規」衍生蘭州灰色經濟鏈 代扣一分要價50—300元不等
    據統計,蘭州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7萬餘輛,因新司機駕駛技術不熟練等原因引發了更多的交通違章,出現了一本駕照12分不夠扣的現象,由此並衍生出了一條「代扣分」的灰色經濟鏈。記者就此現象進行調查時了解到,蘭州市交警部門已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嚴格監管。
  • 代扣駕照分6人被處罰 有些「忙」不能隨便「幫」
    近日,包頭市交管支隊特勤大隊案件偵查中隊接到市民在「包頭24小時警局」的舉報,市民表示有黃牛代為處理違章,並有買賣、代扣駕駛證分數的行為。案件偵辦過程中也發現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根據線索民警調查找出了6名涉案人員,並將他們傳喚至中隊。
  • 【讀本熱點】賣東西僅「口頭標價」涉嫌違法,最高罰5000元!麗江市場監管部門出手了!
    明碼標價,一直是市場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2020年,市場監管部門就查處了2起沒有明碼標價甚至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的商家。針對該藥店違法事實,麗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其停止銷售「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口罩行為,要求藥店對商品和服務要按規定進行明碼標價,沒收違法所得88.4元,並處違法銷售口罩貨值金額百分之三十罰款46.8元,對當事人不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處5000元罰款,以上並處,罰沒款合計5135.20元。
  • 青島京城百草廳大藥房疫情期間不明碼標價,頂格處罰5000元!
    藥店的違法行為發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按照從重處罰、頂格處罰的原則,依法按上限處以5000元罰款。1月31日,青島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稱「市北區商丘路18號京城百草廳大藥房銷售的口罩價格過高」,執法人員立即出動,對位於青島市市北區商丘路18號的該藥店進行調查處理。
  • 河北公布第六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件
    案例五 灤平縣魏東副食門市未按規定明碼標價案灤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巡查中發現,灤平縣魏東副食門市銷售的消毒液、口罩等商品未按規定明碼標價。灤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規定,責令立即改正,並罰款5000元。
  • 支付領域「代扣「」亂象:「套路貸」之後「套路扣」接著上演
    公安部還於2019年12月29日通報,全國公安機關2019年破獲了15起重大非法網絡支付案件,涉案資金540億餘元。非法搭建的支付通道,被給違法犯罪所用。 在支付領域的「代扣」亂象中,「套路貸」之後,「套路扣」接著上演。
  • 豐原藥業旗下合肥某藥店不明碼標價 成價格違法典型
    其中案例四顯示,1月27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對安徽豐原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合肥裕豐花連鎖店進行檢查,發現該藥店2020年1月27日銷售的歐潔脫脂棉球(50g/包)、科邦一次性橡膠手套、徐衛脫脂棉(醫用)、板藍根、體溫計不明碼標價。該行為涉嫌違反《價格法》第十三條、《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構成不標明價格的違法行為。
  • 違法銷分找「黃牛」?買賣雙方全栽了!
    眾所周知,駕駛證一個記分周期內若被扣完12分,駕駛員就需要參加學習考試,本來這項規定是為了警示廣大駕駛人守法駕駛,但於少數不守規矩駕駛人來說,一個周期12分根本都不夠扣的,於是就想出了 「買分」這一招。
  • 哄抬大白菜價格 罰款5000元
    石市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案例  本報訊(記者 劉文靜 首席記者 李惺)疫情防控期間,石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市場監管領域的執法工作力度,查辦了一批違法案件,維護了市場秩序。1月10日,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第二批違法案例。
  • 敢哄抬價格、不明碼標價?三水兩家藥店被處罰了!
    案例一三水某醫藥公司哄抬價格違法行為案該公司上述價格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規定,構成捏造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案例二西南街道某百貨店銷售口罩未明碼標價違法行為案根據群眾投訴,2020年1月30日,佛山市三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職權對位於西南街某百貨店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該百貨店正在經營,其店內擺放「專業防護口罩(三層結構、每盒50隻裝、獨立包裝)」共40盒進行銷售
  • 竹山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違法經營案件!
    經查:1、該超市於2020年2月4日後,將五花肉、瘦肉的進銷差價率從2020年1月19日分別為12.02%、6.35%提高到18.08%、12.16%,截止調查當天五花肉交易額3677.52元、違法所得222.86元、瘦肉交易額1019.90元、違法所得59.26元;2、該超市於2月9日從竹山廣廈小區誠信糧油李××處購進「中洲」麵粉(25公斤/袋、進價3.48元/公斤在超市銷售)1250公斤,以「五得利
  • 石家莊立案調查8起價格違法案件,其中3起已依法作出處罰告知
    石家莊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宋國宏表示,疫情發生之後,市場監管局和有關部門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全面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的各項工作,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截至7日下午,石家莊市共立案調查價格違法案件8起,都在依法依規的進行處理。其中新華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三起涉嫌價格違法案件已經依法做出了行政處罰告知。
  • 「違章代扣」成紅火買賣 1分最高開價300元
    「闖紅燈記6分、故意遮擋牌照記12分……」這意味著闖兩次紅燈就要「回爐」考駕照。隨著今年1月1日起號稱史上最嚴新交規的實行,機動車駕駛員的駕照分數一下子變得金貴起來。不過,一些不法中間商和善於鑽營者從中嗅到商機,竟然做起了另類生意——交通違章代扣業務,出售駕照分數。
  •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第十九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
    現公布第十九批典型案件:1.廊坊市安次區津西富強速凍食品經銷處無證加工冷凍食品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廊坊市安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安次區津西富強速凍食品經銷處開展調查。經查,該食品經銷處存在無證加工冷凍食品(春卷)的行為。廊坊市安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食品經銷處罰款5.1萬元。
  • 寧德這些藥店涉嫌未明碼標價、虛構原價!
    寧德這些藥店涉嫌未明碼標價、虛構原價!現公布我市6起涉嫌違反《價格法》案:案例一1月23日,寧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寧德東僑開發區日豐大藥房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現場發現,該公司N95口罩未標明銷售價格;板藍根顆粒銷售價格為36元/包,而原銷售價格為24.5元/包。
  • 天津領先新躍醫藥新耀大藥房銷售乙醇消毒液「未明碼標價」 被罰...
    中國網財經3月9日訊 今日,天津市寧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 津寧市監綜罰〔 2020 〕3 號」,天津領先新躍醫藥有限公司新耀大藥房(「天津領先新躍醫藥新耀大藥房」)因違反明碼標價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21元,並被罰款5000元。
  • 南京市通報9起防疫用品價格違法典型案例
    經查,該藥店在銷售河南飄安集團生產的「一次性使用口罩」的過程中未按規定明碼標價,當事人行為涉嫌違反《價格法》第十三條規定,構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南京市鼓樓區市場監管局現場責令整改,實施立案調查,已下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罰款5000元。
  • 遼寧發布首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 涉案藥店受處罰
    經查,當事人銷售的口罩未按《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進行明碼標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相關規定,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立案調查,責令立即改正上述違法行為,並將依法依規作出行政處罰。二、1月24日,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對瀋陽萬和益康大藥房鴻基店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