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全體中國人民眾志成城,顯示出不屈的鬥志,也讓人們回憶起17年前的那場非典疫情和中國女足坎坷的2003年。
那一年,第四屆女足世界盃原本在中國舉行,最終移師美國;那屆世界盃後,孫雯退役,帶走鏗鏘玫瑰最輝煌的歲月。
1999年美國女足世界盃是20世紀最後一屆FIFA女足世界盃,那也是中國女足歷史中最為閃光的年份。在1996年洛杉磯奧運會和1999年美國女足世界盃中,中國女足兩次惜敗美國,卻讓世人領略到鏗鏘玫瑰的風採。孫雯一躍成為代表中國足球的世界級球星,劉愛玲、趙麗紅、範運傑等人成為中國足球的驕傲。
2000年12月10日,國際足聯執委會在羅馬確定2003年第四屆女足世界盃將在中國舉行,中國女足有望在本土舉辦的世界盃中創造新的榮耀。
然而,2003年的疫情改變了這一切。受疫情影響,中國等待了4年的女足世界盃舉辦權被移交給美國,時任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無奈地說:「這是悲傷的一天。」
在舉辦城市之一的武漢,當地的組織者籌集了1.2億美元用於建設新球場,這座球場受到國際足聯檢察人員的好評,被稱為「與國際足聯在韓國和日本的世界盃場地一樣好」。在上海、杭州等其他城市,共有4座球場進行了徹底返修,以符合國際足聯的要求。
為了「安慰」中國足協,國際足聯單方面宣布中國獲得2007年女足世界盃舉辦權。
2003年孫雯30歲,這是一位女足運動員黃金生涯的最後時期,5月初,中國女足正在香河訓練基地集訓,對於隊內新制訂的防護措施,球員們感覺很不習慣。訓練結束後不能「串房」,每天服用中藥預防,「有些措施很不近人情,但我們還是要認真執行。」孫雯說。
經過多方協商,國際足聯同意中國女足直接獲得易地後的女足世界盃參賽資格。再次來到美國,世界盃夢想重啟,中國女足在這一路遭遇太多挫折。
現在的孫雯已是中國足協副主席
1999年的主力球員已到退役年齡,正是參加本土舉辦的世界盃的動力使她們苦苦支撐。2003年9月21日,中國女足小組賽首戰1:0勝加納,第二場比賽,白潔的進球幫助球隊與澳大利亞握手言和,最後一場比賽中國女足艱難擊敗俄羅斯。然而在淘汰賽第一場面對加拿大的比賽中,中國隊全場16次射門,控球時間65%,最後卻被加拿大淘汰出局。
終場哨響,曾經驕傲的「玫瑰們」流下苦澀的眼淚,孫雯在第一時間宣布退役。「就在今晚一切都結束了,我們這些老隊員在這裡沒有給中國足球帶來更多動心,中國女足要想重新崛起,必須讓年輕隊員學會接受失敗。」世界盃第6名,是「孫雯一代」徵戰世界盃的最差成績。
四年的時光,一切都變了。2007年,女足世界盃終於在中國舉辦,成都、武漢、上海、天津、杭州五座城市獲得承辦權,更新換代的中國女足最終憑藉小組賽的積分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