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噸糖洩露,人像蚊子一樣成糖人,21人因此犧牲,成甜蜜悲劇

2020-12-22 騰訊網

大家是否看過《查理的巧克力工廠》這部電影呢?對於不少人來說,它是美好的回憶,相信大家對於電影當中嗎,出現的巧克力糖漿河流一定也是記憶猶新,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在河裡暢遊一番,事實上,電影製作組為了讓影視效果逼真,真的動用了超過20萬加侖的液體巧克力,才製作出這樣一條長180英尺、寬25至40英尺、深近3英尺的河流。

而在現實生活中,100年前竟然也有一條糖漿組成的河流,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它帶來的卻是甜蜜的悲劇。

1919年1月15日,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美國東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波士頓,此時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結束一年,而曾經一度猖獗的西班牙流感也逐漸消失,城市重新散發出了活力,而在市區街道上,也是人頭攢動,一片安樂祥和,然而意外卻突然發生了,只聽見轟的一生巨響,人們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情,只看見一股巨浪突然撲面而來,這讓人群發出了一陣尖叫。

讓人感動困惑的是,這裡距離海岸很遠,怎麼會有巨浪的出現呢?大夥的第一反應是海嘯,然而等到他們接觸這股奔湧的潮流才發現,這竟然是糊狀的黏液,很快,不少人都被這股黏液席捲著向前,雖然人們掙扎著想要往上攀爬或者掙脫,但宛如被松脂困住的昆蟲一般,根本沒有力量移動,而一些人,因為黏稠的液體淹沒了自己的頭部,從而窒息而死,他們生前的最後一絲感受,是喉嚨中的甜味。

很快潮流慢慢散去,但是不少人掙扎在液體留下的泥沼中無法動彈,如同被黏在粘板上的昆蟲,你能想像導致這一起悲劇的是什麼嗎?正是蔗糖製作的糖漿!這一起1919年發生的悲劇,又被後世稱之為大糖蜜災難,因為這股洶湧的糖漿,一共造成了21人死亡和150人的受傷。

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生活中常見的糖漿怎麼會如同巨浪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當時不少美國人也有同樣的疑問,但是當你看到那個高15米、寬30米的高大糖罐子,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糖漿不但可以作為食用,提供人們必不可少的養分,同樣也能夠發酵作為工業酒精的原料,而在一戰期間,美國的波士頓製糖廠,就是重要工業酒精的提供來源,不過在一戰結束後,製糖廠的產品有著大規模的剩餘。

為此波士頓製糖廠趕造了這個坐落於商業街529號,高15米,寬30米的鐵罐,用來存放870萬升,質量達到1.4萬噸的糖原漿。因為工期匆忙,這個糖罐沒有來得及經過仔細的檢查,做工也是十分草率。

而儲存的負責人員同樣沒有放在心上,照理來說,等到夏季開始前,這批糖漿就該被轉移,這一起事故不一定會發生,然而在1919年,冬季平均氣溫低至零下十攝氏度的波士頓,卻出現了一個暖冬,太陽的不停照射,1月15日的氣溫更是到達了4攝氏度。

為此這1.4萬噸糖漿在常溫下開始不斷發酵產生氣體,進而產生了龐大的壓強,然而這個趕工的鐵罐根本承受不住這麼大的壓力,隨著一聲巨響,在罐子中的糖漿噴騰而出,氣勢洶洶的向地勢較低的商業街撲去,釀成了之前讀者們所看到的悲劇。

美國作家史蒂芬是這一起事故的見證者和倖存者,他回憶,「整條大街都被糖漿覆蓋,到處冒著氣泡,到處掙扎著被糖漿吞沒的人和動物,他們像黏在粘蠅紙上的蚊子,越是掙扎,死的越快。」

這一起事故造成了上億美元的損失,而罪責也有波士頓製糖廠和製造糖罐的美國工業乙醇公司承擔,每個遇難者獲得了60多萬美元的賠償,政府在這起事故發生一年後,才慢慢清理掉那些糖漿的痕跡,而在如今,這個爆炸的糖罐也被放在波士頓的蘭貢公園,警示人們因為疏忽而可能到來的災難。

相關焦點

  • 1萬多噸糖洩露,人像蚊子一樣被黏住,21人活活黏死,成甜蜜悲劇
    不少人都曾祝福過其他人「希望生活如糖一般甜蜜」,糖對許多人來說是美好的東西,而且早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吠陀經》和中國的《楚辭》就已經記載了甘蔗製糖,到1802年時,德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廠,製糖業發展迅速,現今在國民經濟上佔了重要地位,但在歷史上卻曾發生過「甜蜜悲劇」。
  • 1.4萬噸糖洩露,掀起「甜蜜海嘯」,21人窒息而亡,釀成甜蜜悲劇
    1919年1月15日中午,美國波士頓迎來了一次罕見的「高溫」天氣,畢竟這裡的冬天已經很久沒出現過4℃了。當地居民們吃完午飯之後,正準備享受一個溫暖的午覺,但就在這時,不遠處卻傳來轟的一聲巨響,緊接著,足有8米高的巨浪一道接一道地湧來。變故發生時,波士頓居民很懵,海嘯突然來臨為何沒有預警通知?
  • 「甜蜜」災難:萬噸糖漿爆炸後席捲波士頓街道,21人變成糖人
    1919年在波士頓就曾因為糖罐爆炸發生了巨大的災難,人像螞蟻一樣被粘成了琥珀,21個人被永遠定格成糖人。這次的糖罐爆炸也被人稱之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甜蜜"的災難。1、美好而甜蜜的象徵一百多年前,波士頓是著名的朗姆酒產地,製糖業發達,城市中有許多煉糖廠,生產出來的黑糖漿用於釀酒、製作焗豆。因此波士頓有了"豆子城"的美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工業酒精的需求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 1.4萬噸糖洩漏,人像螞蟻一樣被裹成「琥珀」,21人不幸遇難
    巨浪很快就衝進了大街小巷,一些低矮的建築和街道瞬間被淹沒,另外,還有一輛即將進站的火車也因此脫軌,車上的乘客多少受到了損傷。因為黏稠,許多擅長遊泳的運動健將都發揮不出萬分之一的實力,他們只能「望洋興嘆」,任由甜蜜洪流一遍遍地衝刷身體。數分鐘之後,「海嘯」慢慢平息了下來,共有21個人在災難中失去了生命,他們被包裹成琥珀,留下了人生中最後的絕望。
  • 史上最「甜蜜」的事故,萬噸蜜糖爆炸,21人被泡在糖裡活活溺死
    糖由於其甜膩的口感一直頗受孩子們的喜愛,人們在各種飲食中也喜歡加糖,因此糖的需求量相對來說比較高,然而有時候,糖也會形成「甜蜜陷阱」,今天筆者給大家講述的這起事件就是1萬多噸糖洩漏,導致人像蚊子一樣被黏住,造成多人死亡的災難。
  • 「甜蜜」悲劇:萬噸糖漿爆炸後席捲整個波士頓,21人被黏死
    提起起糖,大家可能會非常感興趣,因為許多人,尤其是小朋友非常喜歡吃甜食,糖果、或者一些點心、蛋糕等等。糖給人一種甜蜜的感覺,有些小朋友甚至做夢想自己待在糖罐裡永遠都不要出來。現實中真的發生過人們永遠都待在糖裡的事情,但這件事情並不是一個美夢,反而是一個噩夢。「甜蜜」悲劇:萬噸糖漿爆炸後席捲整個波士頓,21人被黏死。
  • 美國1萬噸糖傾瀉而出,21人被活活黏死成「琥珀」,釀成甜蜜悲劇
    許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像糖一樣甜蜜,畢竟糖這種東西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的甜蜜之物,那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喜歡這些甜的東西,那麼想像一下,如果你家附近有個糖廠,突然有一天糖廠開裂了,你可以從這道口子裡得到一些甜的糖漿,相信很多人都很高興,也會覺得這是很幸運的。
  • 甜蜜的事業,黃河岸邊的做糖人
    《詩經·大雅》中說「周原膴膴,堇荼如飴」,意思是周原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荼這樣的苦菜吃起來都像飴糖一樣甜。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飴糖。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糖。周原是哪兒啊?黃河流域關中平原西部。今天要說的黃河岸邊不是關中平原,而是黃河下遊,山東高青。
  • 開縣民間畫糖人王前國:37年玩轉「甜蜜」絕活
    老人叫王前國,今年53歲,守住畫糖這門「甜蜜」的傳統手藝已37年。    從小與畫糖結緣    苦學手藝,但內心充滿了甜蜜    1962年,王前國出生在開縣南雅鎮巒洞村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一個畫糖人,不僅會畫糖,也會吹各種糖人。那時候全家人都靠著父親畫糖的手藝為生。
  • 小時候一毛一個的糖人,現在成了「藝術品」,其實有三種做法
    導語:說到糖人很多人都會回憶到小時候拿在手上把玩的各種動物形象,看製作糖人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一小塊糖在師傅手中慢慢成形,吹起來的不僅僅是各種形象,更是很多孩子們對於美好的想像。但時過境遷,如今的糖人已經有著更深的含義,成為了民間的一項經典手藝,糖人也成了「藝術品」,價格也比小時候一毛一個翻了很多倍。以往經常看到師傅憑藉著口吹出來糖人,其實有三種做法。
  • 吹糖人:精湛的手藝,不朽的文化
    吹糖人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它不僅是舊時北京的一個行業,其中也蘊藏在幾代人的記憶中。早年間,各地街頭巷尾少不了做這種生計的人,他們每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吹著糖人,甚至是集市廟會都不會錯過。民間有三種製作糖人的工藝: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而老北京多數以吹糖人和畫糖人為主,其中吹糖人的工藝最複雜。
  • 1919年波士頓的甜蜜暴擊,21人被糖淹死,美國空氣香甜是生命的代價
    但是,正如美國的發展始終在粉飾的繁榮之下隱藏著一層骯髒與醜陋一樣,在波士頓暗棕色的街道之下,在這座美利堅"智慧之城"的香甜空氣中,掩埋著一樁巨大的悲劇。 這個至今少為人知的"甜蜜暴擊"事件,是發生在美國發展最為蓬勃的時期的一個悲傷插曲,也是日後十年經濟大蕭條的一個難以預料的前兆。
  • 換糖 吹糖人
    叫子是幾寸長的竹管,頭上裝個哨子,竹管上開幾個孔,吹起來只用一隻手掩三隻孔,音調大致是1—2—3—2—3—2—1—。叫子不好聽,但很響,有穿透力,孩子一聽,就知道換糖的來了,紛紛在家翻破爛,找到東西跑去換糖。換糖的根據東西的價值,用一隻鐵刀在糖餅上定下大小位置,再用一小槌在刀上擊打,「當」的一聲,刀下的糖餅就裂開,一塊小糖敲下來了。小孩子除了敲下來的糖塊,連一些糖屑也拿走。
  • 吹糖人:小時候做夢都想要的糖人,如今卻銷聲匿跡,難尋蹤跡
    糖人記憶說起糖人,我想大家並不陌生,絕大多數的人在孩童時期,都曾有過買糖人的經歷。從前,大街上走街串巷賣糖人的比比皆是,而如今卻物是人非,在大街上再也看不到了這群人的身影。或許是城市管理的約制,也或許是賣糖收入的低微,這群人仿佛消失了一般,讓人難尋蹤跡。現在想買一個糖人給孩子,都不知道要去哪裡去買。記得小時候,糖人還很「貴」,小孩子沒有零花錢去購買糖人,只能苦苦的哀求父母,不知道要哀求多久,父母才答應給買一個糖人。
  • 西府「守」藝人——畫糖人:以勺為筆糖為墨
    《詩經》裡提到周原大地上生長著一些叫作堇和荼的植物,像飴糖一樣甜,這是最早的關於麥芽糖的明確記載。而喜食酸辣的西府人,同樣對「糖」也有著一種偏愛,「糖人」就是其中的一種。「來,轉一手!」「我要轉個龍。」「我要轉個蝴蝶。」
  • 孝昌糖人父子:以勺作筆以糖當墨30年 傳承老手藝(圖)
    「以勺作筆,以糖當墨,凝神靜氣,運腕走勺。忽快忽慢,飛絲走線;忽高忽低,粗細有致;一放一收,圓轉流暢;一頓一抖,悄然成趣。」這是民間流傳的形容畫糖人的一段說法。在朱光緒老人家,他特地為文化館工作人員進行了畫糖人表演。朱光緒老人用勺子在平整的石板上隨手擺弄幾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糖人便誕生了。這項當年隨處可見的手藝活兒,如今卻很少能見到了。
  • 美遭遇核武器難題,9000萬加侖危險物質,21噸高濃縮鈾有洩露風險
    1、作用全球最龐大的核武器庫據資料顯示,美國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便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核武器體系,直至目前,也沒有國家將其超越。而後六十年代,美蘇軍備競賽高潮時期,美軍的核武器更是達到了31255件。據資料記載,當時的美國,有超過100個工廠從事核武器的研發和生產工作,現在想來這其中任何一個工廠發生事故,對美國人的傷害都是致命的。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才稍作收斂。
  • 吹糖!
    河北最年味——吹糖 《民生6號線》推出特別策劃——《河北最年味》,講述最地道的河北年俗,品味最古老的河北年味。 騎著大馬的關公、活靈活現的小鳥、栩栩如生的石榴和蟈蟈,這些五顏六色的小玩偶,都是出自於石家莊藁城區西辛莊村民——馬青旺之手。尤其逢年過節,是他最為忙碌的時候,最多的一次,馬青旺一天吹了1100多個糖人。別看這些玩偶看起來挺複雜,在馬師傅手裡,只需要一塊糖、一張嘴和一雙手,不一會兒功夫,就可以吹出來各種各樣的糖人。您看,這就來了。
  • 世一堂糖肽:糖人每天都要吃水果,但是怎麼吃?
    對於一些血糖控制得比較好的糖人們來說,每天吃一些水果,對控制糖尿病有很多益處。水果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還有十分豐富的微量元素,對於維持膳食均衡十分有益。糖人吃水果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今天塔哥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糖人到底該如何吃水果。
  • 中國傳統藝術—畫糖人
    畫糖人也叫畫糖,是中國民間用食糖來造型的藝術樣式,全國各地均有流傳,以四川自貢地區的品種最多、內容最為豐富,其造型亦最為有趣